返回首页

高密度养殖叉尾?t鱼技术(叉尾鱼鱼塘养殖技术)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06 12:00   点击:195  编辑:管娟   手机版

1. 叉尾鱼鱼塘养殖技术

100000条,1、 池塘选择
  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池塘应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场所建造,斑点叉尾鮰正常生长要求的溶氧为3mg/L以上,溶氧若大于5mg/L时生长良好,溶氧低于5mg/L时生长缓慢,且饲料系数大。因此,进排水不便的池塘需配备增氧机,否则不宜养殖该鱼。池塘底质以壤土为好,养殖水深1.5-2m。
  

2、 放养前准备
  A、清淤消毒老池塘
  要先将池水放干,把池底过多的淤泥清除出塘外。亩放生石灰l00kg或者用30ppm的漂白粉进行消毒。消毒后晒塘两个星期。晒塘期间修好进排水闸,以利养殖期内及时换水。
  B、肥塘过滤进水
  使池水深60cm,亩施有机肥100kg或化肥(尿素等)2ppm,逐渐加水到1.5m。如果投放40g/尾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亦可以不肥塘,晒塘后直接进水至1.5m,把池水的pH值调至6.5-8.0即可投放鱼种。
  


2. 叉尾鱼苗养殖技术

1、鱼塘条件

鱼塘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塘埂坚固,不渗不漏。鱼苗下塘前先抽干池水,挖去塘底淤泥,晒塘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或渔安宝)75kg~100kg/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鱼苗放养前10天,应投放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鱼塘底质而定,一般100~500Kg/亩),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

2、适时下塘

鱼苗下塘前,注意观察鱼苗能独游;只有当鱼苗发育到鳔充气,能自由游泳,能摄食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过早下塘容易造成大批死亡。若是长途运输的鱼苗,可以先搭小网箱把鱼苗放进去暂养后再下塘,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的鱼苗,时间比较长,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高,可以先暂养半小时左右,并在箱外划动池水,以增加箱内水体溶氧,让鱼苗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等暂养箱中的鱼苗能集群在网箱内逆水游动,方可下塘。

3、饱食下塘

鱼苗下塘前先喂食,可以有效提高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以及成活率。传统方法是将鸡鸭蛋煮熟,然后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在盆内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入鱼苗暂养箱内,鱼苗饱食后,可肉眼见鱼体有一条白线,方可下塘。

4、饲料投喂

鱼苗刚下塘4~5天不投喂饲料,摄食塘中的浮游动物,当鱼苗长到4.5cm以上时,开始逐渐投喂配合饲料。投喂初期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刺激鱼苗,然后撒一小把饵料,每隔半分钟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20分钟,每天2次驯食,持续4~7天,即可使斑点叉尾鮰养成群体摄食习惯。配合饵料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蛋白质含量应为40%左右。

5、日常管理

要求PH值6.5~8.3,溶氧大于3mg/L。饲养期间每隔7~10天换注新水1次,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加深至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


3. 叉尾鱼池塘养殖技术

为研究生态高效的水产养殖模式,对现有的养殖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在面积8 670 m2的池塘中构建了工业化养殖系统,主养区养殖斑点叉尾鱼回,净水区养殖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并栽种水生经济植物,通过182 d的养殖试验,对斑点叉尾鱼回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和养殖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试验结果:该养殖模式总产值247 482. 8元,生产总投入178 694. 5元,养殖利润68 788. 3元。经折算,每667 m2投入成本13 745. 7元,养殖利润5 292元。


4. 叉尾鱼的养殖技术

可是养中国的草鱼,生长得快


5. 养叉尾鱼的鱼塘条件要求

人工养殖叉尾鱼,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将鱼塘清理干净,鱼苗们在于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的水温保持在10℃以上,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到慢慢长大后可以采用混养形式增加鱼种的总产量。


6. 叉尾鱼养殖技术要求

1、养殖之前一定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然后要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在越冬时水温要保持在10℃以上,人工饲料以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等到鱼苗慢慢长大后可以进行混养形式,这样可以增加鱼种的总产量。

2、饲养的过程中要注意水质情况,要保持良好池塘环境,池水溶氧要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鱼苗放养密度不要超过667平方米/万尾,水温尽量保持29℃以上。

3、要定期给池塘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池底淤泥太多时也要清除,这样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鱼种下池前可以用10-30克食盐水溶液将池塘浸浴5-20分钟,每100公斤鱼每天可用败血宁25克,拌入饲料投喂,可以有效防治败血病。


7. 叉尾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养殖叉尾鱼,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们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的水温保持在10℃以上。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到慢慢长大后可以采用混养形式,增加鱼种的总产量。

二、病害防治

1.斑点叉尾鮰病毒病

病症为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渗白,肾脏红肿,脾脏增大,内脏血管充血。主要危害夏季温度高时鱼苗或鱼种。感染鱼的规格多为体长小于10 厘米或体重在10克以下的鱼苗或鱼种。

防治方法:

1)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池水溶氧应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

2)鱼苗放养密度最好低于每667平方米1万尾。

3)水温在29℃以上时,尽量不要拉网作业或运输鱼苗。


8. 叉尾鮰鱼苗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鮰鱼体外没有鳞片这层保护层,因此对外界的应激很敏感,外界一些有毒物质也相对容易进入体内对一些器官造成伤害;鮰鱼的肠道短,有原始形态胃,容易出现套肠现象,所以鮰鱼的体质管理也有其特殊性。

1、投料注意事项

鮰鱼有原始形态的胃,能短时间储存食物,很好食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投喂量,而且其投料有几个时期需特别注意,一个是越冬前不要过早的停食,以防越冬后由于体质差而容易得病;一个是早春开食期一定要控制投喂量,切记不能投喂量变化太大造成刺激从而引起套肠病。

2、预防肠道疾病发生

鮰鱼的肠道短且前后的大小不一样,为了提高肠道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减少套肠病的发生率,肠道健康不容忽视。

(1)投料做到少量多餐;

(2)定期伴用内服药物保持肠道健康降低饵料系数。

3、定期预防肝胆疾病

在投料喂养的情况下肝脏的负担很重,水体中过多的有毒物质进入鱼体后也要通过肝脏降解排泄,更加加重了肝脏的负担,要定期排解体内毒素,修复受损肝脏,还能有效降低出血病的发生(特别是在5月和9、10月小鮰鱼养殖时期,要重点预防出血病的发生)


9. 高密度养殖叉尾鮰鱼技术

1.

养殖之前一定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然后要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在越冬时水温要保持在10℃以上,人工饲料以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等到鱼苗慢慢长大后可以进行混养形式,这样可以增加鱼种的总产量。

2.

饲养的过程中要注意水质情况,要保持良好池塘环境,池水溶氧要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鱼苗放养密度不要超过667平方米/万尾,水温尽量保持29℃以上。

3.

要定期给池塘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池底淤泥太多时也要清除,这样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鱼种下池前可以用10-30克食盐水溶液将池塘浸浴5-20分钟,每100公斤鱼每天可用败血宁25克,拌入饲料投喂,可以有效防治败血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