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箬叶的种植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呢(箬叶的种植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呢图片)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2 00:15   点击:25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麻叶种植技术和方法?

一、整地作畦,施足基肥

甜麻叶粗生易种,但高产栽培应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结合深耕加厚土层,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混合过磷酸钙15公斤、氯化钾10公斤作基肥,筑成沟宽3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面宽1.5米的高畦,整平整细碎畦面土后即可播种。

二、直播栽培,间苗定苗

甜麻叶主要采用直播栽培,“春分”以后直到“秋分”均可播种,一般亩播种量为0.1~0.2公斤,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后淋足淡粪水或尿水,然后盖种。待幼苗长出3片真叶、苗高10厘米时,可以进行间苗,移密补稀,间苗后株行距以20厘米20厘米为宜,也可将间出的苗按20厘米25厘米的株行距进行移栽,移栽后的幼苗要淋水1~2次,以确保其成活,然后定苗。

三、田间肥水管理

甜麻叶苗期生长缓慢,田间容易滋生杂草,必须及时中耕、除草,并及早加强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大田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增施适量的磷肥。生长期间每隔12~15天施肥1次,亩用尿素8~10公斤兑粪水淋施。进入旺长期后,植株吸水吸肥能力增强,应结合甜麻叶长势施肥,保持植株旺盛生长,以提高嫩茎叶生长量,增加产量。甜麻叶整个生育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必须注意清沟使灌排水畅通,并保持雨天田间不积水。

四、病虫害防治

甜麻叶的病虫害主要有枯萎病、炭疽病和小地老虎、斜纹夜蛾、蚜虫等,必须采用对口农药及早防治。炭疽病可用77%可杀得600倍或70%多菌灵800倍喷雾;枯萎病可用75%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淋施;小地老虎可用3%米乐尔1.5公斤于整地时撒施;斜纹夜蛾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或5%抑太保1500倍,或BT.800倍喷雾;蚜虫可用10%吡虫灵2000倍,或50%辟蚜雾1000倍,或40%乐果1000倍喷雾。

五、适时采摘

甜麻叶植株长到0.3米高时可开始采摘,先采摘主茎的嫩茎叶,再采侧分枝的嫩茎叶。一般采摘具3~5片叶、长15~20厘米的嫩茎叶,采收期2~3个月,亩产2500公斤左右。

二、粽叶种植技术有哪些?

粽叶种植技术如下:

一、适宜条件。粽叶长期生长在林间、山岩中,特性是喜阴湿、耐寒、耐肥,怕烈日直晒,海拔3000米以下的环境都适宜生长。

二、品种选择。良种粽叶的标准是叶子宽而长,一般以宽10厘米、长40厘米为宜,小于此标准的叶子不宜发展种植。

目前被选做良种粽叶有两大类,一类是深纯绿色,无斑纹、叶质厚、叶柄较长,可反复使用;另一类是花粽叶,叶色嫩绿并夹带长有各种美丽图案的白色斑纹,有一种特殊的美味。近年来许多园艺家把这类花粽叶搬进了花盆和花台美化环境。

三、林间套栽法。一年四季都可栽培,根据粽叶喜阴湿的特性套栽在林间或果园里,立体经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除针叶树林和竹林之外,大多数林间和果园里都可以栽植粽叶。窝行距为50厘米左右,窝径大约30厘米,窝深10厘米为宜,将山野或叶园中采集的粽叶大窝分成小窝,每小窝35片叶子分切开茎根,栽时用细土压严茎根,栽后灌施适当粪清水。

四、管理与采割。除尽叶园杂草,割去枯黄老叶。

春秋两季施足肥水,人畜肥、尿素、复合肥交替使用,每窝施化肥20克,施后盖土。商品叶的采割,一般当年采割前一两年长出的叶子,当年的嫩叶留为种粽叶,这样粽叶可长期保持优良特性,反之越割叶子会越小。粽叶抗病性强,少得病,它的主要害虫是果树上掉下的毛毛虫,数量较少,可人工捕捉,另外,要严防鸡犬损坏叶子,烈日强晒易使叶子开裂,非林园内需适当搭蓬遮光。

三、箸叶和箬叶有何区别?

1.明确结论:

箸叶和箬叶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叶子,其主要区别在于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箸叶通常是长而细的条形叶子,多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上,如沼泽、湖泊和河流中的水蒲。而箬叶则为较宽的长椭圆形或卵形叶子,多生长在热带雨林或亚热带地区的竹类植物上。

2.解释原因:

箸叶和箬叶之所以区别较大,主要是因为其生长环境和采光条件的不同所致。箸叶生长在水中,其细长的形态和柔软的质地,可以更好地适应水流的冲击和水位的变化,进而充分利用水中的养分和氧气,成为水生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箬叶则生长在热带雨林或亚热带地区,光照充足且空气湿度较高,因此其生长速度较快且多为竹类植物,以便更好地适应潮湿的环境条件。

3.内容延伸:

在植物分类学中,箸叶和箬叶分别属于不同的植物科和属,其中箸叶通常属于水鱼草科,如水韭菜、水葱等。而箬叶则属于竹科中的箬竹属,如毛竹、绿竹、黄竹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箸叶和箬叶还有很多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如箸叶可以用来编织草席、制作草鞋、筛菜等,而箬叶则可以制作竹篮、竹帽、竹筒等。

4.具体步骤:

要区分箸叶和箬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观察叶子的形态:箸叶一般比较细长,长约10-40厘米,宽度较窄,多呈条形或针形;箬叶则比较宽大,长约20-80厘米,宽度较宽,一般为长椭圆形或卵形,叶尖较尖锐。

(2)观察叶柄:箸叶的叶柄一般比较短小,长度只有叶片本身的一半左右;箬叶则一般比较长大,叶片与叶柄的比例约为1:2-3。

(3)观察叶子的生长环境:箸叶一般生长在水中,如沼泽、湖泊、河流等,而箬叶则生长在热带雨林或亚热带地区中的竹类植物上。

(4)观察叶片的纹理:箸叶的叶片一般比较柔软,呈线形或披针形,而箬叶则叶片较硬挺,表面有一定的纹理和纵横结构。

四、竹叶和箬叶有何区别?

包粽子最好是箬叶,因为箬叶给食物带来青香味。

五、箬叶和粽叶有什么区别?

箬叶和粽叶没有区别,箬叶是粽叶的一种。粽叶分多种,在我国各地使用的种类各不相同,常见的为芦苇叶和箬叶。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角,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开始包粽子,而粽叶是粽子不可缺少的材料。不同的地方粽叶都不一样,一般来说包粽子用的是箬叶,但是吃了这么多年粽子,你知道箬叶和粽叶到底有什么区别吗?

  箬叶和粽叶有什么区别

  粽叶是一种统一的称呼,一般包粽子的叶子都叫做粽叶。南方一般以箬叶为主,北方以芦苇叶为主,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比如玉米叶,荷叶等,都是可以作为包粽子的粽叶。所以不能说二者有什么区别,而是一种从属关系。

六、贵州麻叶菜种植技术和方法?

1、优选良种:优良的种子对于麻叶菜的产量以及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挑选种子时,需要选择大而饱满,并且没有裂痕或者虫洞的种子。

2、浸泡催芽:需要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等到它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后捞出,放在冷水中继续浸泡1天左右。然后将种子捞出沥干,放置于湿润的纱布或者纸巾之上催芽。在催芽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及湿度,防止种子腐烂。

3、播种育苗:条播与撒播都可以用来种植麻叶菜。在均匀播撒麻叶菜的种子时需要注意种子的间距。在春季和秋季有着不同的播种方法。春季可以直接露天播种或者地膜播种,而秋季则应该采用冷床播种,露天播种时应该分批分次进行播种。

七、粽叶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适宜条件

⽣长在林间、⼭岩中,喜阴湿、耐寒、耐肥,怕烈⽇直晒,海拔3000⽶以下的环境都适宜⽣长。

⼆、林间套栽法

⼀年四季都可栽培,一般套栽在除针叶树林和⽵林之外的林间或果园⾥,⽴体经营,合理利⽤⼟地资源。控制好窝⾏距,将⼭野或叶园中采集的粽叶⼤窝分成⼩窝,每⼩窝3—5⽚叶⼦分切开茎根,栽时⽤细⼟压严茎根,栽后灌施适当粪清⽔。

三、管理与采割

除尽叶园杂草,割去枯黄⽼叶。春秋两季施⾜肥⽔,⼈畜肥、尿素、复合肥交替使⽤,施后盖⼟。⼀般当年采割前⼀两年长出的叶⼦,当年的嫩叶留为种粽叶,及时防治病虫,严防鸡⽝损坏叶⼦,烈⽇强晒适当搭蓬遮光。

八、肉蘑的种植技术有哪些呢?

蘑菇要在地势较高、宽敞明亮的区域搭建菇房,并使用农家肥、麦草、麸皮、玉米秆等材料配制养料,然后将养料铺在菇房中,再向养料中接种菌种,并覆土掩埋,栽种后要向菇房中每天喷洒一次水分,提高环境的湿度。

蘑菇怎么种植与管理

1、菇房建造

种植蘑菇前,要在地势偏高、地面平坦、光线明亮、开阔的场地搭建菇房,一般可以搭建大棚式的菇房,直接使用竹杆或者钢架搭建拱形框架,然后向上方覆盖一层保暖性好的塑料布即可。

2、配制养料

蘑菇适合生长在肥沃的环境中,栽种前要注意养料的配制。最好使用麸皮、石膏、清水、白糖、农家肥、玉米秸秆等材料混合配制,直到养料可以捏成型但不出水即可,而且玉米秸秆要切碎后使用。

3、接种种植

养料配制完成后,要对其高温消毒,然后将养料铺在菇房的地面上,并将蘑菇菌种接种在养料中,然后覆盖一层过筛的细土即可,种植后要定期为菇房通风,避免环境的通风性差,影响菌丝的生长。

4、后期管理

蘑菇喜湿润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要定期向菇房中喷洒水分,保持环境湿度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在蘑菇长出子实体后,应该增加喷水量,将湿度维持在百分之八十,让蘑菇的产量提高。

九、滇朴种植技术有哪些呢?

1、红花酢浆草在一般土壤中也能生长,但在肥沃、疏松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最快。种植时不能太深。生长期每月施一次有机肥,并及时浇水。生长期需注意浇水,保持湿润,并施肥2-3次,可保持花繁叶茂。炎热季节生长缓慢,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要注意停止施肥水,置于阴处,保护越夏。冬春季节生长旺盛期应加强肥水管理。

  2、球茎繁殖和分株繁殖是主要繁殖方式。红花酢浆草的连体茎可以分离为母球茎、芽球茎、叶球茎3种。这3种球茎中母球茎具有直接分生球茎的能力,直径2至2.5厘米,具残留叶痕,在叶痕处着生有潜伏芽,可先后萌发长成球茎。芽球茎为母球茎上生长的幼球,球体直径约为0.5至0.8厘米。叶球茎是由芽球茎生长的长出叶片的带叶球茎,可开花,约1.2至1.5厘米,当其生长发育后即成为母球茎。据试验,单球茎的繁殖系数高,平均每个单球茎可获得球茎15至17个左右。为增加繁殖系数,在分球茎繁殖的基础上,也可将球茎根据大小切成2至6瓣繁殖。栽培两年的球茎,每株可繁殖20至30株。母球茎、叶球茎单体露地栽植成活率相差无几,很快可发新叶,当年即可开花,但以叶球茎的繁殖系数最高。不同时期栽培的红花酢浆草成活率无太大差异,一般情况下红花酢浆草繁殖以春秋为主。

  也可用播种繁殖,春、秋季皆可进行,在25℃以上的高温上,一周即可出芽,春播当年可生成完好的根茎而开花,秋季播种第二年才能开花。

  3、红花酢浆草易受红蜘蛛为害,如防治不及时,可造成叶片发黄、干枯,花少,影响观赏价值。因此,该草生长过程中可喷洒40%的氧化乐果1000至1500倍,0.2至0.3度石硫合剂,以及杀螨剂等。

  景观用途:园林中广泛种植,既可以布置于花坛、花境,又适于大片栽植作为地被植物和隙地丛植,还是盆栽的良好材料。

  红花酢浆草具有植株低矮、整齐,花多叶繁,花期长,花色艳,覆盖地面迅速,又能抑制杂草生长等诸多优点,很适合在花坛、花径、疏林地及林缘大片种植,用红花酢浆草组字或组成模纹图案效果很好。红花酢浆草也可盆栽用来布置广场、室内阳台,同时也是庭院绿化镶边的好材料。

[编辑本段]红花酢浆草变种

  1、紫花酢浆草,又名多花酢浆草,花多达20余朵,紫红色具深色条纹,花期5-9月。

  2、白花酢浆草:花白色。

十、黑提葡萄的种植技术有哪些呢?

黑提葡萄适宜选择在沙质土壤栽培

选择优质壮苗,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挖沟,沟宽一尺,深度50公分,一边放熟土,一边放生土,沟底铺放树叶、杂草、麦稻草、玉米秸后按每亩2方―4方腐熟的鸡、鸡粪填上,最上部盖上熟土。

按照葡萄叶片壁面分布,使先行距达2米,株距1米,每亩233株,实际每亩350株,在栽植黑提前,最好将根上沾生物固氨肥(每苗2公斤)和ABT生根粉。当新梢长到20厘米时,即用石柱(天然水泥制品和竹杆、铁丝搭架。

利用副梢整形,达到合理群体。一般主蔓长到0.8米才能摘心。其上副梢保留2个,各留5片―7片叶再摘心。其下副梢留1片―2片叶子反复摘心。冬剪时主蔓留0.5米。

花果管理

早疏除花序,延长蔓可保留2--3个果穗,其余结果枝留单穗果。同时去除岐肩和穗尖。花前、花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一次壮果蒂灵,使果树营养数导管变粗,加大养分输送量,壮花壮果,提高果实膨大活力。疏除受精不良的小果粒、畸形粒和过密果粒,除去果穗下部1/3--1/4,落花后3周左右,用葡萄膨大剂加甲基托布津(或退菌特)浸蘸果穗或喷果穗。当用过膨大剂和杀菌剂后,果穗要及时套袋,采收前20天左右除袋,转动果穗以达到色泽均匀。

肥水管理

每年果实采收后,每亩立即深施有机肥3000千克加基肥加过磷酸钙。葡萄下架前应灌透冬水。翌年萌芽前,配合灌芽水,亩施尿素20千克(催芽肥);花序出现到开花前灌水1--2次;进入幼果膨大期,每亩追施20千克二胺(催花肥),同时灌水,硬核期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5千克,同时灌水;8月中旬开始到果实采收前,叶面喷施0.30%的磷酸二氢钾3--4次(催色肥),以促进果实和新梢成熟,并对全园进行控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我是神女故乡,请关注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