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竹子怎么长大?(竹子长大需要多长时间)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3 01:12   点击: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小竹子怎么长大?

小竹子生长需要气候、土壤、水分各方面的条件。

气候。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2土壤。竹子对土壤的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3、水分。竹子对水分的要求,要有充足的水分

二、竹子几年长大?

竹子生长周期在4-8年左右,正常的植株从笋芽生长到竹笋,然后长出新竹,在这整个过程非常漫长,并且竹子开花后会大量掉叶,当气温过低时会进入休眠状态,每年春夏季节是竹子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需要为其施加尿素或者营养丰富的复合肥。

三、笋长大是竹子吗?

是的,笋长大后就是竹子。

竹笋长大后会变为竹子。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而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禾本目植物,当竹笋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为竹子,竹子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竹笋是我国的传统佳肴,其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

四、竹笋长大是竹子吗?

是的。

竹笋是竹子的幼芽,长大后能长成竹子,不同类型的竹笋会长成相应的竹子。

竹笋可以食用,一般在竹林中,到了春季会萌生出大量的竹笋,如果要采摘来吃,需要把握好合适的时间。竹笋可以人工种植,种植前选好土壤,采取播种或埋鞭的方法育苗,之后将竹笋种植进去,做好水肥管理。

五、竹子没有长大是什么颜色?

是绿色的,不管竹子有没有长大?它的颜色都是绿色的。竹在生活中有非常美好的代表,代表一个人内心是非常干净的,外形是非常笔直的,竹子也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学习的代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生活的非常正直干净才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六、春笋长大后是竹子吗?

竹笋长大后就成竹子了,可以用来做凉床,可以编篮子,做筷子等等。 竹子在庭院中,是不可缺少的点缀假山水榭的植物。桂林漓江旁广植凤尾竹。安吉大竹海、蜀南竹海与赣南竹海是中国有名的竹海景观。由于竹子生长快,近几年为环保考量,

七、河北种竹子能长大吗?

河北省位于黄河以北,气候冬季寒冷,夏季降雨充足,四季分明,满足部分竹子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所以河北省是适合种植竹子的。据我们了解,只要条件合适的地方就可以生长竹子,近年我国推行南竹北移的工程,许多南方的竹子引种到北方进行栽培。

八、竹鞭种的竹子能长大吗?

能长大。

选用2-4年生的健壮竹鞭,通过移栽的方式进行繁殖。挖出竹鞭后,切成60cm-100cm的节段,土壤尽量多保留一些,保护根和芽。竹鞭种在穴中,平卧,覆10cm-15cm土,覆上一层草防止水分蒸发。埋葬时间应为早春笋出土前一个月。埋完鞭子后,要注意在干燥的日子淋水,在雨天排水。出苗后应及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腐熟的人粪尿等。只要管理得当,每根竹鞭一年后可长出2-3株竹苗。

九、能让竹子在北方长大些吗?

竹子喜温暖的气候,北方的寒冷干燥使竹子成活率低,生长不良。

要使竹子在北方始终保持绿色,生长良好,必须了解它的特性,对竹子进行精心栽培及养护。

一、栽植前的准备 1.翻地 栽植前首先对栽植地进行全面平整,清除杂物,翻地深度达30厘米以上。

将表土翻入底层,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底土翻到表层,有利于风化,翻地最好在秋冬前完成。

2.挖穴 3.准备水源 打好水井,并安装好水管。

4.回填 用表土回填到穴深的1/3,每穴放5公斤(小竹)或10 公斤(大竹)农家肥及竹类专用生长剂,与回填土拌匀。

二、栽植 1.搬运 卸车或搬运竹苗时必须轻拿轻放,如不能及时栽种应放于遮阴处,已经分散在穴中的竹苗要及时栽种。

2.竹苗处理 竹苗栽种时必须进行封顶修剪,以确保成活和正常生长。

封顶时主苗保留一些枝叶,同时用竹类生长素处理根部,以促进迅速形成新根。

3.种植 如果土壤较贫瘠,每穴放磷酸二铵0.1公斤(小竹)或0 .3公斤(大竹),穴中加入1/2深的水,与穴中泥浆充分混合,加土,将根系和泥浆盖上后踩实,最后盖一层松土,四周做埂,埂高10厘米左右,浇足浇透定根水。

4.栽植深度 竹子深栽不易出笋,太浅易被风吹倒。

大竹苗栽植深度为35至40厘米,小竹苗栽植深度为30至40厘米。

三、种植密度及种植穴规格 中型竹种植密度按每平方米4至8株,最高到10株。

如实行大面积片植,每亩600至1000株;种植穴长×宽×深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

大型竹密度可按需要选择,但要保证通风透光,种植穴长×宽× 深为80厘米×60厘米×50厘米。

四、养护管理 1.浇水 水分是直接影响新竹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因母竹经过挖掘、搬运、栽植,竹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吸水能力减弱,呼吸作用加强,若水分不足,就会发生枯萎,影响生长,甚至死亡。

北方地区春季一般雨量少,空气湿度小,新栽竹的枝叶水分蒸腾量又大,更要及时浇水保湿。

若遇长期雨天,要排出积水,保持土壤通透。

2.除草 新栽竹林植株稀疏,光线充足,杂草容易孳生,若不及时铲除,不仅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也直接影响新竹生长。

除草最好选择夏季晴天,铲除的杂草容易枯死。

一般年铲两三次,若有条件除草数天后施入一些速效化肥。

3.新栽竹的养护 要防止人、畜破坏,还要及时挖除一些弱笋,每株母竹保留两三个健壮竹笋,培养成竹。

新竹长成后,应砍去1/3 的顶梢,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抗旱能力,促进竹鞭生长。

此外,要防止病虫害发生。

4.成年竹的管理 新栽竹3年后便成为成年竹。

为使竹园翠绿秀丽,提高出笋率,必须加强竹园的抚育管理。

(1)护笋养竹 当新竹尚未郁闭时,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促进竹园发育的关键措施。

散生竹应做到不挖鞭笋、冬笋,保护春笋,挖除鞭笋和冬笋对竹子的生长有很大影响,不但出笋减少,也会使成竹长势衰弱。

(2)调整合理的竹林结构 大型竹逐年砍去或挖去七年生以上的老竹,留六年生以下的青壮年竹。

中型竹应挖去五年生以上的老竹,疏伐量与当年留养的新竹数量大致相等,使竹林的年龄结构为一、二、三年生竹各占30%,四年生竹占10%。

还要砍小留大或挖小留大,视竹子的质量,砍弱竹、小竹、病竹、残竹,留养健壮的竹子。

每年冬天挖老篼,深翻土。

此外,还要断鞭、埋鞭、培土,断鞭时间一般在 7至9月。

(3)施肥 1至2月每亩施尿素15公斤,促进笋芽发育和笋体膨大,提高春笋产量。

6月新竹展叶时,每亩可施入腐熟的人粪尿1500公斤,供应新竹生长和老竹复壮所需养分,并促进竹鞭生长,能使竹林叶色加深,提高光合作用。

8月正值行鞭和笋芽分化阶段,每亩可施尿素15 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0公斤,以促进竹鞭复壮,笋芽分化、肥大,提高来年的发笋率。

秋冬伐竹后,每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垃圾肥3000公斤,以增加土温,提早发春笋。

施肥方式可用铺施、沟施或穴施相结合的方法。

另外还要对竹子进行去梢,以抑制顶端优势,促进竹鞭生长和发笋,并可减少和防止风雪危害。

去梢时间一般在霜降至第二年春分间进行,但以立冬时为好。

十、为什么竹子小的时候叫笋,长大了叫竹子?

笋是竹子的幼芽,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是横着生长的,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另一些些芽并不长出地面,发育成新的地下茎,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竹笋长出地面就叫春笋。冬笋和春笋都是中国菜品里常见的食物。春笋就会以很快的速度长出地面。当竹笋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为竹子,竹笋的生长过程详解:是竹笋地下生长的延续,横向膨大生长较为显著,基部各节陆续生根,高生长非常缓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