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方竹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方竹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呢)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2 16:13   点击:21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方竹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1)整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PH值为5.5~6.5,呈微酸性的砂质壤土作为林地,排水性好,精细整地;

2)选苗选择抗病虫害强、高1~1.2m的细叶雷竹作母竹,母竹留枝6~8盘,削切竹梢,去叶四分之三,在竹根土部浇上水;

3)挖土穴和灌基肥在经过整理的土地上前后2~3m的距离挖好土穴,土穴的直径50~60cm,深60~70cm,每土穴中填入饼肥和有机肥,将肥料与土拌匀;

4)种植竹苗在3~4月,将母竹植入修整过的土穴内,栽植后,给定株的土穴浇灌畜粪15~20kg,培一层5~10cm土,并浇一次水,以浇透竹林土壤为宜,并在穴上覆盖一层有机物,再盖上尼龙薄膜;

5)竹林管理(1)施肥在3月施孕笋肥,施用腐熟鸡粪和尿素,7月施前肥,主施尿素,10月采笋结束后施笋后肥,施腐熟鸡粪并配合施用钾肥;

进一步,在步骤1)中,在所述砂质壤土上铺设一层25~30cm厚的麦地土。

进一步,在步骤3)中,将饼肥、有机肥和泥塘土混合后拌入土穴中。

进一步,在步骤3)中,将饼肥、有机肥和泥塘土按照1~1.5kg∶10~15k∶10~15kg的比例混合拌入每个土穴中。

进一步,在步骤4)中,给定株的土穴浇灌畜粪后,培一层麦地土。

进一步,在步骤4)中,土穴上所覆盖的一层有机物为竹叶或者树叶。

进一步,在步骤4)中,覆盖的竹叶或者树叶厚度为25~30厘米。

二、浅水藕的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1)选择优良品种 浅水藕应选择适合浅水栽培的品质好、抗逆性强、产量高效益好的优良品种做藕种,如鄂莲四号、鄂莲五号、海南洲、武莲2号等。种藕最好是有3~4节以上,子藕、孙藕齐全的全藕。要求种藕粗壮、芽旺,无病虫害,无损伤。

(2)选择肥沃的黏壤土田块 莲藕的产品器官是在地下泥土中形成的。因此,种植浅水藕的藕田以能保蓄水分、富含有机质,淤泥层深厚,肥沃的黏壤土最适宜。

(3)建池上土 地面要扎实整平,池底可铺设0.3~0.4毫米塑料布(防渗膜),主要是防渗漏和保温。

如用普通型的HDPE防渗膜在铺设完毕后可浇注3~5厘米厚的混凝土(比例为水泥1、细沙5)。

池墙用空心砖垒砌,池墙高40厘米(2层空心砖)垒砌时塑料布要铺平,塑料布要在池外余10~15厘米(垒砌完后将余出的塑料布折上用土围上即可)。

池子的四角要用沙灰抹角(防池子填土放水后角上开裂),池墙里面要用细灰抹平。

如用抗氧型防渗膜则可直接裸露使用,即铺设后可直接在防渗膜上铺设黏土。

外墙可用土填实(有条件的也可用细灰抹平)。

水泥面凝固后(5~7天)可将大池子隔几个小池子,长不限,宽适宜6~8米(打药、上肥等好操作)。

然后在池子里面均匀铺上15~18厘米黏土。最佳土壤为红黏土或黑黏土,不能有沙子、石子等。

(4)合理密植 莲藕种植密度与熟期、产量有密切关系,适当密植,有早熟增产作用。

一般早熟品种密度为:行距2米,穴距0.7米。

晚熟品种应适当稀植,其密度为:行距2~2.5米,穴距1米左右。

(5)基肥与追肥并重 莲藕的生长期长,需肥多,浅水藕施肥总的原则是基肥与追肥并重。一般每亩施人畜粪肥或厩肥1500~2500千克做基肥。

早熟藕一般每亩追施人粪尿肥1500~2000千克。分三次追肥,重点在结藕初期。

(6)科学调控水位 浅水藕水层管理总的原则是前浅、中深、后浅。

萌芽生长期水层宜浅,以4~7厘米为好,茎叶旺盛生长期水层要深一些,以12~15厘米为好。

结藕期水层宜浅,以4~7厘米为好。

(7)勤转藕梢,及时除草 在莲藕茎叶旺盛生长期,藕鞭生长迅速,当卷叶离田边1米左右时,为防止藕梢穿越田埂,每隔2~3天将近田埂的藕梢向田内拨转。

藕梢很嫩,应将泥土与藕梢一起拨转,防止折断藕鞭,拨转后再将泥土压好。转藕梢时以在中午进行为好。浅水藕生长前期,杂草较多,对莲藕的生长影响大,应及时除草,以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为好。

(8)适时采收 莲藕在终止叶出现后,终止叶的叶背呈微红色,基部立叶的边缘开始枯黄时,藕已充分成熟,即可挖藕上市。

三、种植青贮玉米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种植青贮玉米的技术要点如下

选择质量优良的种子,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出苗率。接着,选择土地平整、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好、排水良好的地块。在播种前,整地时要施足基肥。后期,要加强苗期管理,青贮玉米种子在发芽出苗后 要及时的做好查苗和补苗的工作。

四、毛芋头种植技术有哪些要点?

芋头种植方法1、精细选地整地、施足基肥芋头最忌重茬,连作一年减产20—30%,最好种在前茬是地瓜的地上,其次是花生茬,而前茬是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茬要减产30%。芋头的食用器官为地下球茎,而且芋头根系分布深,宜选择土质肥活,保肥、保水力强,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头年未种过芋头的田块。播前需深翻40厘米以上,深翻有利于球茎膨大和提高产量,是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深翻前需667米2施有机肥2500公斤(或施富含有机质的土杂肥6000公斤)作基肥,按每生产100公斤芋头球茎需要:纯氮1—1.2公斤,五氧化二磷0.8—0.84公斤,氧化钾1.6—1.68公斤的标准,按氮:磷:钾=1.2:1:2的比例施好基肥,一般每亩基施化肥的数量是磷酸二铵35公斤,复合肥50公斤,骨粉100公斤,碳酸氢铵75公斤,在7月中旬前后芋头旺长期,还要适量追施碳酸氢铵,磷酸二铵等肥料。并适当施用硫酸钾、过磷酸钙等磷钾肥。播种时每亩用硫酸钾复合肥 25公斤,过磷酸钙50千克,施于两株之间作种肥

五、芸豆种植技术、芸豆种植条件、技术、管理的要点?

芸豆种植与管理技术:

环境条件

1、温度:菜豆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比较耐冷,忌高温。在气温低于5度时才受冻,遇霜冻地上部分死亡。生长发育要求无霜期120天以上地区,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适宜生长的温度18-20℃,高于30或低于15授粉结实困难。特别适宜云南的高原山区种植。

2.光照:属自花授粉、短日照作物,并喜欢阳光充足。日照时间越短,阳光足,菜豆开花、结荚、成熟时间越提前。反之,日照延长,阳光不足,菜豆开花、结荚、成熟时间后延,枝叶徒长,甚致不能开花结荚。

3.水分:在全生育期内,菜豆要求比较充足而均匀的水分,开花结荚期是需水分最多的时期。此时若缺水,对产量影响较大。而在云南、贵州,天然降雨通常能满足要求,可以不灌水。

4.土壤:菜豆根系比较发达,适于在土层深厚和排水良好的中壤类型的土壤种植,对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太适宜。土壤酸碱度以中性和稍酸性为好。

技术特点

菜豆为喜温植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开花结荚适温为20~25℃,10℃以下低温或30℃以上高温会影响生长和正常授粉结荚。属短日照植物,但多数品种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严格,栽培季节主要受温度的制约。中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在春夏栽培;华北、长江流域和华南行春播和秋播。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1.抓最佳节令、适时播种。在土壤温度10度时就可以播种,一般在4月至6月都可播种,亩播种量为6.5-8公斤,要求播种深度在10-15厘米。

2.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亩施农肥1500公斤左右,复合肥40-5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15公斤)作底肥。追肥在始花期和结荚期适当追施两次复合肥,每次每亩10-15公斤。

3.合理密植。要求作单垄或双垄高墒栽培,行距为0.8-1米,株距0.35-0.45米。每塘播2-3粒,每亩1500-2200塘。可纯种或与玉米、洋芋间套种(2:1,4:1)。

4.搭架和去顶。在主茎高30-40厘米或出现5-6片真叶时搭架,架高2米以上;在株高50厘米左右时摘除技头。通过多次摘除新生枝头,使植株形成矮灌丛状,减少高度,增加开花结荚数。

5.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萎蔫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虫、豆荚螟、红蜘蛛、绿豆象)。

病虫防治

(一)主要害虫

1、豆荚螟

主要以幼虫蛀入荚内取食豆粒,荚内蛀孔外还堆积排泄的粪粒。可为害菜豆、扁豆、豇豆、碗豆及大豆等。

老熟幼虫体长13-18毫米,紫红色,前胸痛板中央有人字形黑斑,两侧各有1-2个黑斑。老熟幼虫入土越冬,翌年羽化产卵于豆株上,孵化后为害。

旱年害虫发生重于雨水多的年份。

防治方法调整播种期,使荚期避开成虫盛发期。在成虫盛发期和卵孵化盛喷药,可用90%晶体敌百虫700-1000倍液或青豆一遍净乳油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蚜虫

主要寄主有蚕豆、豇豆、吸取斗液,引起植株生长势减弱,严重时停止生长,还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以药剂防治为主,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避蚜雾3000倍液,连喷2-3次。

(二)主要病害

1、细菌性疫病(叶烧病)

可为害多种豆类,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叶上有渍状斑点,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干燥时病部半透明,后穿孔,最后全叶干枯似火烧状。茎部病斑红褐色,长条形,稍凹陷,后干裂。豆荚病斑近圆形,稍凹陷,潮湿时病部可溢出黄色菌脓。

高温多雨、缺肥、杂草多、虫害重的田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选用耐病品种。消毒种子。田间始发病时用抗菌剂40120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可湿粉剂800倍液,7天喷雾一次,53%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72%克露800倍液。连喷2-3次。

2、炭疽病

主要发生在近地面的豆荚上,初由褐色小斑点扩大为近圆形斑,病斑中央凹陷,可穿过豆荚侵害种子,边缘同心轮纹。叶片病斑多叶背沿叶脉呈多形扩展,由红褐色变褐色,潮湿时病斑分泌红色粘稠物,茎部上病斑稍凹陷,褐色。

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温暖、高湿、多雨、多雾、多露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发病。重茬、低洼、栽植过密、粘土地、管理粗放者,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种子消毒。增施磷钾肥。发病初用1:1:2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或80%代森锌可温性粉剂800倍液,或炭枯宁800倍,或25%施保克10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茎和荚,以叶片受害最重,初期为黄白色小斑点,后渐成为黄褐色凸起的小疱,病斑表皮破裂,散出铁锈色粉末。后期产生较大的黑褐色凸斑,表皮破裂,会露出黑色粉粒。

高温、高湿发病严重。露水多的天气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轮作倒茬。发病后用25%粉锈宁2000倍液或40%敌唑酮4000倍液,或无锈园1000倍液,2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六、家庭种植蚕豆苗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农村凤凰团,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喜欢我请点关注,下面就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蚕豆是酒桌常见的下酒菜,平时大家也会把蚕豆当成小零食来解馋,不过最好吃的还是自己家炒出来的蚕豆,所以有人就会在自己家的园子里种上一些蚕豆,等到采摘蚕豆季节里,就可以吃到最好吃的蚕豆了。

蚕豆的种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选好茬口和地块:蚕豆不可以进行连作。连作会使蚕豆出现不育的现象。会造成蚕豆的根瘤菌数目少,活性低,结荚少,容易发病,种种蚕豆需要实行至少3年以上的轮作。蚕豆适应稍微粘重而湿润的土壤,但是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的粘壤土或者砂壤土里会更好。

2. 适时进行播种:蚕豆比较耐寒,可以在2月下旬-3月中旬进行播种。播种以前需要深翻土壤,并且施用适当的基肥,做成1米宽的平畦。每畦种种两行蚕豆,在畦内挖穴,穴深6-9厘米,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点播种子2-3粒,把畦面耙平。

3. 合理追肥浇水:蚕豆播种以后1-2天,需要充分的供水,来促进蚕豆早发芽、早齐苗。蚕豆幼苗生长出3-4片真叶的时候,应该适量的追施速效氮肥,蚕豆生长期间要分期追施磷肥和钾肥。蚕豆开花结荚期需要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者硼、钼、镁、铜等微量元素,可以减少蚕豆落花落荚,促进蚕豆种子发育,提高蚕豆的产量。蚕豆的生长初期以中耕为主,增加土壤的保水和通透性。从蚕豆现蕾开花开始,应该保持土壤湿润。蚕豆开花结荚期缺水容易出现落花落荚的现象,蚕豆的豆粒不饱满。

4. 注意中耕和整枝:蚕豆出苗以后应该及时进行查苗补缺。蚕豆苗期需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结合松土把土培到蚕豆的根部,以防蚕豆出现倒伏。蚕豆的分枝能力比较强,蚕豆后期的分枝结荚少,而且容易造成土地郁闭,在种植的时候应该及时进行掰除,去除多余的侧枝,及时摘除多余的生长点,减少蚕豆养分的消耗,提高蚕豆的结荚率,是蚕豆豆粒变得更加饱满,使成熟时间一致。

5. 适时进行采摘:采摘蚕豆嫩荚,可以分次记性,采收自下而上,每7-8天可以进行一次,采摘老熟的蚕豆种子,可以在蚕豆的叶片凋落,中下部豆荚充分成熟的时候采摘,晒干脱粒进行贮藏。

以上就是蚕豆的种植方法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都能种出又多又香的蚕豆来!

七、家庭种植油菜苗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种植什么菜苗都是有技术有讲究的,在我们农村老一辈的菜农种的菜,成活率要比我们高。下面我来说说种植油菜苗的几个观点。

第一松土防虫:土质要松软要细,种子才能容易生根发芽。在播撒种子前要先去买蚂蚁药喷在泥土表面,这个药防止蚂蚁和其它昆虫吃掉。

第二播撒种子:播撒种子要均匀,不均匀就会出现土地空白生长不一致,生长不一致会导致太密集成活率不高。

第三时间:不管是种植菜苗还是播种子,最好的时间是傍晚太阳刚刚落山,这样的时间种菜苗不会给阳光暴晒。这样成活率会提高很多。

第四管理:不是说把菜苗种下去就可以了,没有管理也是没有收成的。第二天在七点钟以前要来浇水要保持水分充足,还有用稻秆遮住防止太阳暴晒。

第五观察除虫:过几天要观察菜苗有没有虫子吃,还要观察菜苗生长的齐不齐,如果不齐就要补苗,如果有虫子就要买药喷洒。最后你要早晚浇水定期施肥就行了。赞同我的观点请点赞。

八、宝塔花菜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主要适宜于北方秋季栽培和南方冬季种植。

1、北方:①露地:6月中旬播种,7月上旬定植,每亩2000株,11月初收获。②塑料大棚:7月初播种,苗龄25天,11月下旬收获。③日光温室:8月中下旬育苗,9月中旬定植,春节上市;建议北方以该茬口为主。④春播:需在高温(30℃)来临前收获,保护地12月育苗,春节前定植,5月初之前收完,并特别注意4月中下旬塔花球膨大期的温度(18-22℃)管理。2、南方:9-11月播种,30天苗龄,每亩定植2500株,春节前后收获,保护地、露地均可种植。食用方法:炖炒、开水氽后配海米或香菇凉拌。

九、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1)保育仔猪转入新舍后要先停4~5小时后再给少量饲料。第一天给正常量的一半,第二天给2/3,第三天正常给饲。

(2)每头猪供料标准与料型应参考饲养标准,严格执行。

(3)合理分群:根据猪只个体状况,按大小、公母、种用、强弱等进行合理分群。每栏养猪一般不超过15头,可提高仔猪群的整齐度。针对个别弱仔要单独挑入一栏,进行特殊照料,并在料中加喂一些奶粉等。

(4)其他:刚转入的猪只要注意调教,并将四散的猪粪收集起来,堆于欲让其排粪尿地方,同时要保持卧位干净与干燥。密切观察猪群,及时发现下痢等可疑猪只,采取相应的措施。

十、鱼塘春季饲养管理有哪些技术要点?

养殖鲤鱼的成长时间最少两年。第一年从鱼苗长成鱼种,第二年1斤左右,第3年能长到三斤。养锦鲤的水温在13-15摄氏度,建议每周2到3天喂食一次,可以选择喂食蔬菜或者低蛋白的小麦胚芽饲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