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浮萍里面有细小的虫子怎么除(养海鸭技术?)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1 17:55   点击:14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养海鸭技术?

方法

  一、选好鸭苗。选个体大,脐部清洁干燥,活泼有神,胎毛松软光泽,吃食快而多,叫声洪亮的雏鸭作种鸭。

  二、开食。买回的鸭苗先用黄连50克和甘草250克煎汁拦料100只鸭服用,然后用绿豆0.5公斤,石膏0.1公斤拌入10公斤米饭内,连喂3—5天。常给小鸭饮用红糖水或葡萄糖水或蜂蜜水。小鸭7天内不要急于下水,不让鸭在温度超过32℃的地方活动,而要在竹林、困园、溪边等荫凉处休息,也不能让其蹲集打堆。开食后的雏鸭用半生熟的米饭加凉水饲喂,每天喂5—7次,每次喂半饱,5天后定量喂淡盐水;7天后,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18时后,将鸭群赶入田水中训放,每次15分钟;20天内每天还要喂一些如浮萍之类的青要饲料;20天后雏鸭可自己找食时应逐渐减少饲喂的次数和数量,可打捞一些粪蛆和小虫喂养,30天后即可赶入稻田、溪河放养。

  三、增设蔽荫棚。初秋由于气温、水温仍较高,应尽量使鸭子早放晚归,中午炎热时将鸭群赶到蔽荫棚里或大树下休息纳凉,减少热辐射,以防中暑。以每100只鸭设1个蔽荫棚为宜。

  四、加强通风。保证鸭舍空气流通,新鲜凉爽,如夜间天气闷热,鸭子鸣叫不安,可将鸭子赶入池水中,也可使用电风扇等进行人工通风。

  五、饲料配制。苗鸭养至7日龄后即可转入正常饲养。饲料搭配:玉米38%、糠麸12%、豆饼25%、鱼粉3%、贝壳20%、骨粉1.5%、食盐0.5%,每公斤饲料含代谢能11.72—12.4兆焦,粗蛋白质18%—19%。出壳第1周后每3小时喂料1次;20日龄后每天喂3—4次,并可利用稻田放养,减少用料量。

  六、科学放牧。科学放牧,节省饲料,是饲养秋水鸭调养的中心环节。若要科学放牧应“三做到、五不牧”。“三做到”是:鸭放前几天要训练鸭群“上杆”;赶鸭出牧宜适当喂些饲料以免因饥饿贪食而吞咽过多的泥沙;应选择水浅水清草多的地方放牧,放牧时间应随鸭龄增长,由近到远,中午要在荫凉处多休息,并随时游泳饮水,做到早出牧晚收牧。“五不放”是:“放牧途中不下田,不能走烫路;不到农药污染和不要使鸭子扑翼急行避免鸭群受惊受伤;不逆水放牧,水退放出,水涨赶回;不在烈日下放牧。

  七、加强保温。10月底起就要做好防寒风侵袭,放养时应赶到较暖和的沙滩、塘坎、水渠等避风处,以免受寒受冻。

  八、防鸭中暑。雏鸭体质娇嫩,在刚入秋季时气候炎热很中暑,当雏鸭出现烦燥不安、伸颈鸣叫时,可放到深水沟内游泳饮水,以防中暑。如雏鸭在放牧中,突然湿毛下沉、打圈即为为暑先兆、醋白糖水,并置荫凉处休息。

  九、强度育肥。秋水鸭饲养50—60天时即可长到1—1.2公斤,这时可改用“高能量低蛋白”的配合饲料快速填肥。

  十、加强疫病防治。秋水鸭易发生大头瘟,死亡率高达90%以上。因此,应勤扫鸭舍鸭粪,勤洗饲水槽;保持鸭舍干燥通风;用10%—29%鲜石灰液消毒;定期注射鸭瘟、禽出败等疫(菌)苗进行免疫;常在饲料中加夏枯草、铁马鞭、大蒜、蒲公英等以草代药喂服防病;每周喂1次畜用土霉素,用量为每50公斤饲料每次500克,对可疑鸭群和假定健康鸭群用鸭瘟疫苗紧急接种,严流消毒,早隔治。实践表明:用牛油250克,辣椒、蒜头各120克,混匀喂80只鸭;或用大麦1公斤炒熟,趁热装入缸内,再用1只兔子的鲜血拌炒熟的小麦喂鸭,喂后24小时内,禁止鸭下水和吃水,对防治疫病效果很好。

二、稻花香里的迷藏原文?

原文如下:

请问,你和泥鳅、青蛙玩过捉迷藏吗?

我是玩过的。

那是穿着妈妈做的布鞋,背着妈妈缝的布书包,去我们村的小学校当学生的时候。去小学校有两条道可走,一是绕过水田的弯弯石板路,一是屋前田塅中直行的田坎路。每天上学放学,我在田坎路上来来去去。同时,来来去去的还有大地上的春种秋收、酷暑严寒,还有燕子、蜻蜓,还有青草、黄叶……也就是说,过那么一阵子,田野便换一幅图画,就像一个巨人更换衣裳。而高高天空下四季轮换的图画,我最喜欢的是那

幅绿色的。在田坎上走来走去,看着看着,禾苗青起来了,壮起来了,密起来了。风儿拂过,禾叶起伏,窸窸窣窣,荡着绿波,涌到看不清边的大山脚下。稻田的水面上,浮萍点点。一团团细柔柔的青丝,大伙儿叫它青苔,这儿有那儿有,静静生长,绿绿的颜色,绿绿的气味。往往这时候,清新的空气中飘起稻花香,花粉在刚抽出的穗上,沾得满满。不用说,稻花香了,泥鳅肥了,青蛙大了……

肥了大了的泥鳅、青蛙很爱串门了。禾叶、青苔作掩护,大地、水田为舞台,开始了它们的演出。青蛙一蹦一蹦,跳来跳去,要不,一头扎进水里,如潜艇

潜伏;泥鳅精灵极了,溜来溜去,要么,身子一弹,闪电般不见了……

我脚上梆硬的布鞋底,一步一步落在干硬的田坎路上。田坎下长长的一线水沟,不知住了多少泥鳅,一条一条,或大或小,悠闲地躺着,我肯定它们在做美梦。显然,我的到来打破了宁静,惊了它们的梦,吓得它们本能地躲藏,纷纷遁入水下的泥中。随即开花似的,浑水陡地升起。我的脚步声一路响过,一团团浑水伴着细细的击水声也一直向前,形成长长的浑水阵,放烟幕一样……而那些青蛙们,本来蹲在田坎上,等待伙伴们聚会。眼下,仓惶奔逃,躲进禾田,撞动禾杆,震得稻花直

落。瞧青蛙急急忙忙的样子,可见也被我吓得不轻……

这样来来去去,我一天便要打搅泥鳅、青蛙们一两回,实在有些不忍心。但有时却故意顽皮地要和它们玩玩。看,我一溜儿小跑过去,逗得泥鳅们飞快逃避,水沟连连荡起浑水,犹如次第开放的花儿。过那么一阵儿,一切又静悄悄了,泥鳅们感到太平无事,便又贼头贼脑地溜出来。我一阵风似的,又返冲过来,惊得它们还是连连直躲。那急促、惊吓的模样让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时候,青蛙早吓破了胆,从田坎路上纷纷跳进扬花授粉的禾苗中,再也不出来。唯有泥鳅不长记性。等静下后,又

连连钻出泥来,看天看地,享受着静卧不动。我这下故意用力一步一步走,“咚咚” 的脚步声犹如擂鼓。我想把泥鳅再吓回家,它肯定就不敢出来了。但我想错了。待水一清,泥鳅三三两两,呼朋引伴,探头探脑,还是出来了。任藏起来的青蛙发出警告的叫声,也阻止不了。

我真是于心不忍了,不想再让它们惊惊惶惶,就干脆躲开它们,绕过水田,走上那条弯弯的石板路回家了。

但稻花香里的热闹时常向我招手。我实在忍不住了,便像看望朋友一样,来到绿得轰轰烈烈的稻田中,轻手轻脚,蹲在田坎路上,天真好奇的目光落在稻花下的泥鳅身上。它们一条条栖在水下,身子和泥巴一个色。有的横躺,嘴边细须微动;有的斜卧,大的带着小的;有的悠然游弋,长条身子,轻摆着尾儿,小口一张一合;有的寻找食物,细眼儿亮亮的, 瞅见可下口的东西,猛地一蹿;有的害羞似的,半遮半藏,在青苔中露出一截尾巴……至于青蛙们,蹲坐

的,纹丝不动;蹦跳的,强劲有力;隐在道旁草中的,安静养神;田沟水里的,后腿一蹬一蹬,灵活如鱼;发现了虫子的,刹那一跃,准确无误……我惊讶不已,青蛙真是地上能跑、水里能游的高手。

就这样,好多次,我悄悄和它们在一起。一个活跃的自然世界,一片生机勃勃的田园,在眼前,在身边无限存在。痴迷这番景象的时间确实过得太快,不知不觉,我的腿蹲麻了,只得轻轻站起来,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惊动了它们……

久而久之,泥鳅、青蛙好像认识了我,

每当我悄悄出现在它们身边时,泥鳅们摆摆尾儿,算同我打了招呼。大多的青蛙不躲不避,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有的青蛙很顽皮,从我身边跳过,“呱呱”几声,引起一片喧闹。于是,不知是我同它们玩捉迷藏,还是它们同我玩捉迷藏了。

我美美地嗅着稻花香,陶醉了……

然而,有些美好并不会永远存在。尽管太阳、月亮还如当年一样升起、落下,尽管稻花照样飘香,但那份陶醉我只能在心里回味了。

现在,我家屋门前那一片水田早已成了高楼大厦,硬硬的水泥路面锁住了泥鳅

与青蛙的家门,让我再也看不见它们的身影。每当我从当年的田坎路上走过,脚步都会放得轻轻的,怕惊醒泥鳅与青蛙们在地下的美梦……

三、线虫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培育基

1、培养基的原材料可选用富含有机质的污泥、疏松剂和有机粪肥三类物质。其中污泥可以选择养鱼池淤泥、稻田肥泥、污水沟边的黑泥等;疏松剂可以使用甘蔗渣;有机粪便可以使用鸡粪、牛粪等。

2、首先在池底铺上疏松剂,使用量为每平方米2-3千克。随即铺上一层污泥,使总厚度达到每平方米10-12厘米,加水淹没基面,浸泡2-3天后施牛、鸡、猪粪,每平方米10千克左右;接种前再在表面敷一层厚度3-5厘米的污泥,同时在泥面上薄敷一层发酵处理的麸皮与米糠、玉米粉等的混合饲料,每平方米撒150-250克;最后加水,使培养基面上有3-5厘米深的水层,新建池的培养基一般可连续使用2-3年,此后则应更新。

二、引种入池

1、每年秋天,气温下降到28℃左右,就可以引种入池。红线虫的种源在城镇近郊的排污水沟、畜禽饲养场及屠宰场、糖厂、食品厂排放废物的污水沟等处比较丰富,可就近采种。

2、接种工作相对简单,即把采回的虫子均匀地撒在池塘的培养基面上。每平方米培养面积按500-750克接种为宜。

三、饲喂

1、红线虫特别喜欢吃甜食类饲料,家畜粪肥、生活污水、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都是优质饲料。但是,投入的饲料必须充分腐烂发酵。否则,饲料会在池内发酵产生高热“烧死”虫种和幼虫。

2、粪肥可按常规在坑函里自然腐熟,粮食类饲料在投喂前16-20小时加水发酵,在20℃以上的室温条件下拌料,加水以手捏成团,丢下即散为度,然后铲拢成堆,拍打结实,盖上塑料布即可。如果室温在20℃以下,需加酵母片促其发酵,用量是每1-2千克干饲料加1片左右,在头天下午15-16时拌料,第2天上午即能发酵熟化。揭开塑料布有浓郁的甜酒香即证明可以喂虫。

3、接种后至采收前每隔10-15天,每亩追施腐熟的粪肥200-250千克;自采收开始,每次收后即可追施粪肥300千克左右,粮食类饲料适量,以促进红线虫快繁速长。投喂肥料时,应先用水稀释搅拌,除去草渣等杂物,再均匀泼洒在培养基表面,切勿撒成团块状堆积在池子里,且投料前务必关闭进水口,以免饲料飘流散失。

四、擂池

1、饲养红线虫时,需要用工具擂动养殖池,被称为擂池。方法是使用“T”形耙把池塘培养基认真擂动1次,有意识地将苔藓和杂草擂入池塘。

2、池的作用,一是能防止培养基板结;二是能将红线虫的代谢废物、饲(肥)料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驱除;三是能有效地抑制青苔、浮萍、杂草的繁生;四是能经常保持培养基表面平整,有利于水流平稳畅通。水深调控在3-5厘米比较适宜。

五、池温及水流

1、早春好晴天,白天池水浅,利用太阳能提高池温,晚上适当加深,以保温防冻;盛夏高温期池水宜深,减少阳光辐射,最好事先在池上空架栽培藤蔓类作物。

2、过大的水流不仅会带走培育基面上的营养物质和细菌,还会加剧红线虫本身的体能消耗,不利于增产,但过小的流速甚至长时间的静水状态不利于溶氧的供给和代谢废物等有害物质的排除,造成水质恶化,红线虫会大量死亡。

3、红线虫对水中农药等有害物质非常敏感,不能使用工业废水、刚喷洒农药的田水和治疗鱼病的含药池水。

六、采收

1、红线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新建池塘接种30天后进入繁殖高峰,一直保持繁荣。但红线虫的使用寿命不长,一般只有80天左右,少数可以活到120天。因此,及时收获虫子也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2、采收方法是第1天晚上停水或减少水流量,池塘缺氧;第2天早上用聚乙烯网布制作的小抄网捞取水中的虫团。每次红线虫的采收量以捞光培养基面上的“虫团”为准。这不会影响其群体的繁殖力,也不会因为采收不及时而导致红线虫衰老死亡而降低产量。

四、农广天地叉尾斗鱼养殖技术?

一、鱼缸准备

斗鱼最佳的饲养环境的是单养,无论是中国斗鱼还是泰国斗鱼都是如此。斗鱼圈子里面一直有这么一句话:单养出状态。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但凡你想养出好的斗鱼个体,把公鱼单养绝对是最佳首选。

斗鱼属于小型热带鱼,所以鱼缸的准备在20公分到40公分这个范围就可以了,大了浪费,小了空间有限。当然也有一些职业斗鱼玩家会用10公分的方缸来饲养,可是如果大家是新手,不熟悉水质的控制和判断,建议不要这样做。因为鱼缸的越小,水体越少,那么它就越容易出现水质问题,而如果是新手玩家,其实是很难发现这些细微的变化的,因此尽可能选择大一些的鱼缸,你养鱼犯错的事件就越少,我个人建议最好是选择30公分的方缸。

二、过滤和灯

其实斗鱼可以不用过滤,因为即便你用了,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斗鱼本身不是那种代谢量特别大的鱼,而且斗鱼是迷鳃鱼,它们直接呼吸空气的,并非通过鱼鳃来呼吸水里面的氧气,这一点对于水质的要求就没那么严苛,不像金鱼这些排泄量大,而且还高耗氧量的鱼,这样的鱼它们对鱼鳃呼吸就非常依赖,因此水体里面但凡氨或者亚硝酸盐,又或者还有点余氯,它们就会很难受。

正是由于斗鱼的低代谢量和直接呼吸空气的特性,使得斗鱼的饲养难度降低了非常多,非常适合新手饲养。因此,斗鱼鱼缸可以不用加过滤,而且斗鱼也不喜欢太大的水流,有时你加了过滤,但是水流太大,也会影响它们的尾巴和鱼鳍伸展,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它们做展示。为什么呢?

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鱼类想要在水流里保持更好的姿态,它们是需要变成流线型的,也就是鱼鳍和尾巴要尽可能贴近身体,形成一个纺锤体,而斗鱼的最佳状态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反过来,鱼鳍和尾巴尽可能打开得更大,这就需要在无水流的环境下才可以做到,否则如果有水流它们无法打开得很彻底。

灯光的选择没那么多要求,大家选择白色的LED灯就可以了,想要整个鱼缸的格调高一些,用LED吊灯就非常棒了。

三、喂养

一般我们买到的斗鱼都算是成年了,至少也有3个月的,所以这个时间段基本成长完了。因此不是长身体的阶段,1天喂1次或者2天喂1次就行了。饲料或者是虫子都可以,或者你在家里随手打的蚊子也可以丢下去给它当零食。

这里我给大家提一种斗鱼很爱吃的食物:孑孓(jiejue,都是第二声)。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在水里生长的,然后长大了才会进化成蚊子。而这些孑孓会动,特别像水里的虫子,哈哈,其实就是水里的虫子,你丢下去,就能激发斗鱼的捕猎天性,顺便也让它们运动一下,别当伸手党。不过这个孑孓很容易饱,所以别一下子喂斗鱼吃太多,你观察到它的肚子有点鼓鼓的,就别再喂了。

四、鱼缸布置

喜欢泰国斗鱼的鱼友,我相信大部分都是贪图它好看,那你对鱼缸布置的要求自然还是有一些的,这里我给大家介绍最简单的布置:底砂+浮萍。底砂你选择溪流沙,当然陶粒也可以,不过溪流沙更加好看,而陶粒则是净水效果越好,你可以越长时间不用换水,浮萍就直接丢水面即可,这样的布置加上吊灯,你们去亲自体验一下,非常棒!而且还是非常简单好操作。

五、日常护理

虽然斗鱼简单好养,可是想养出好的状态,日常的护理还是需要的。如果你比较有时间,你每天拿个镜子对着鱼缸,让斗鱼照镜子5-15分钟,让它去夸示,主要激发它运动,让它的鱼鳍不会萎缩,那样会越来越好看。

再一个是换水,前面我们提到了可以不加过滤,也建议别加,但是换水就还是要的,一般养斗鱼的鱼缸稳定了2-3个星期之后,就可以换水了,直接拿软管抽底,把鱼缸底砂表层的脏东西抽掉,当然你不可能全部抽得干净,只要把那些很明显的脏东西抽走即可,大概抽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水就行了,然后就直接自来水补回去。坚持这样做,每周大概操作一次,或者是十天换一次。这两个日常护理的动作做下来,基本你的斗鱼状态不会差到哪里去。

还有一个开灯时间,斗鱼不怎么依赖光照,所以你准备观赏的时候就开灯就行了。不过前期尽量多开,也多关,目的是为了让它熟悉开灯和关灯的状态,免得一下子开灯或者关灯,有些鱼会吓得串来串去。

五、绿的什么?

绿的叶子: leaf

n. 叶子;(书籍等的)一张;扇页

vi. 生叶;翻书页

vt. 翻…的页,匆匆翻阅The trees are coming into leaf.

树开始长叶子了。

I was shaking like a leaf.

我像树叶似的直哆嗦。

The trees are just coming into leaf.

树木正好在长叶子。

At rest the insect looks like a dead leaf.

这种昆虫不动时看上去像一片枯叶。

I was shaking all over, trembling like a leaf.

我浑身颤抖、像一片叶子似的抖动。

六、禾花鱼吃米饭吗?

禾花鱼食杂吃米饭。

稻田中有丰富的昆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天然饵料。一般肥度的稻田每亩每天可形成20公斤左右的天然鱼饵量可供鱼类摄食。但如果要使稻田养鱼达到每亩50公斤以上产量,则必须投喂饵料。投饵时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并注意观察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并根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常用的饵料有嫩草、水草、浮萍、菜叶、糠麸和复合颗粒饲料等。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确保禾花鱼食物的营养均衡。每天投量应在2小时内吃完为度。

禾花鱼是一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即乌鲤,主要在南部山区,广西北部一带,最开始发源于桂林市全州县龙水乡;禾花鱼取鱼苗在水稻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的禾花后长大,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

禾花鱼食性杂、生长快、繁殖能力强,刺少肉多,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体重在50-250克。

七、绿洲世界怎么钓乌龟?

不能钓乌龟。因为绿洲世界是一个自然保护区,其中的动植物都是受保护的。而钓乌龟是非法行为,对乌龟的生命和健康都会带来伤害。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并尊重自然,不应该进行违法行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人类,我们应该保护和尊重自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我们观赏野生动物,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它们的干扰,不要破坏它们的生态环境。同时,我们也可以参与到一些环保组织和活动中,共同维护自然环境的健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