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浮萍养殖产量(螺丝养殖每亩产量多少?)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2 22:49   点击: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螺丝养殖每亩产量多少?

田螺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田螺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左右,产值达4000元。现就将高产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螺池建造

选择水源充足,管理方便,有流水,无污染的地方建螺池。池宽1.5米左右,长视其地形而定,一般10-15米,深30-50厘米。最好几个螺池排成行分级建造,池的两端对角处设进出水口。并安装防逃栅栏。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提高螺池利用率。螺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二、放螺下池与管理

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放种螺。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他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为田螺总重的1%-3%,2-3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投饲。

田螺疾病少,日常管理重点是管水和防止鸭、猫、蛇、鼠和鸟类等入池捕食田螺,并经常巡视检查,防止田螺外逃。田螺宜浅水,微流水养殖,池水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在繁殖季节和高温季节更要保持池水流动。冬眠时田螺会潜入穴中,只在泥面留个小孔呼吸,为保持水中充足的溶氧量,每3-4天换水1次。

三、采捕

当仔螺长到10克以上时,可分批采捕上市。采捕时放干池水,直接下池采拾即可,注意选留60%左右的大个体螺作种螺。

二、如何培养紫背浮萍?

紫背浮萍又名紫萍、浮萍,属浮萍科。叶面绿色,背面紫色,生 长在水田、池塘、水沟内。在温湿多雨季节繁殖较快,25°C〜30°C 为生长最适温度,高温季节生长受影响。晚秋,水温降低,紫背浮 萍长出椭圆形的冬芽,沉到水底越冬,母体枯死。翌年春季,冬芽 浮至水面,萌发为新个体,是草鱼鱼种喜爱的饲料。

培养紫背浮萍池面积以1 334〜2 668平方米为宜,应选择水 位稳定、底泥深厚、水质肥沃的池塘或河沟作为培养池。一般在4 月初清除野杂鱼,每667平方米施牛粪、猪粪200千克作基肥,然后每667平方米放入种浮萍100〜200千克。上年已培育过的池 可以不再放种或少放种。

肥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决定紫背浮萍培育好坏的关键。在春、 秋两季浮萍繁殖快,应多施追肥,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少施。如池内 浮游生物减少,透明度大,浮萍生根多,是由于水质肥力不足,应适 当多施,勤施;反之,可适量少施。一般每隔5天施粪肥1次。池 内长满浮萍后,即可捞取,每次捞取数量不可超过总数的30%。

紫背浮萍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20〜30吨,如温度适宜,水质肥 沃,产量还可以提高。

三、浮萍养殖的成本与利润?

浮萍的繁殖速度比较快,1亩浮萍每天通常可以繁殖出50-60公斤左右,如果用来饲喂1公斤左右的草鱼,可饲喂150-200尾左右。

浮萍的繁殖成本每亩一般为25-30元,但却能让草鱼的产量增加25-30公斤左右,相当于每增加1公斤草鱼产量只需投入1元,而每公斤草鱼的产值在10-15元之间,效益比较可观。

四、繁殖最快的浮萍?

水浮莲别名:大藻、水莲花、大叶莲、大浮萍;水浮莲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淡水湖或溪流中。原野生于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池沼里,当地群众早有捞取喂猪的习惯。后经人工养殖,逐渐北移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直至华北地区。水浮莲繁殖快,产量高,利用时间长,能充分利用水面,扩大饲料来源,是一种养猪常用的青绿水生饲料。

以水浮莲叶为原料制取叶绿素铜钠,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等的着色以及治疗灼伤、痔疮及子宫疾患等。水浮莲为天南星科大漂属多年生水生植物。大漂属仅有1种,几乎遍布新旧世界各大洲的热带淡水水域,属泛热带(包括东西两半球的热带)分布型

五、元宝菱角产量?

一般亩产量是800-1000公斤,产量不是很高,种植一年收益仅为2000-3000元;

现在随着种植技术提升,菱角也可以在大棚里种植,而利用大棚栽植的菱角每亩产量是2500-3000公斤,目前亩均效益超过5000元。

菱角育苗秧田宜选择避风向阳、土质肥沃、水深10-50厘米、排灌方便的田块。育苗前应将秧田水面中的浮萍、水绵等清除干净,以保证水质清洁。采用大棚育苗及种植,应提前扣棚覆膜,然后整理好田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