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长在浮萍下面的卵是什么(螺卵怎么孵化?)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3 11:49   点击: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螺卵怎么孵化?

为了提高孵苗率,田螺卵块的孵化要在孵化池(沟)离水面30厘米处用竹筛架设一个孵化床(如竹箔),孵化床的上方应用薄膜遮盖,薄膜上再放上遮荫物,以防雨淋及阳光的照射,并在孵化池(沟)中放一些浮萍。

放置卵块时不要堆集,应平铺。每天收集的卵块要分开放置。刚产出的卵块呈粉红色,在孵化适宜温度28—30X2条件下,卵4—5天后变为褐色,7—10天后变为白色。当卵粒变成白色后,幼螺即将破壳而出。

幼螺孵出后便自动从筛孔掉入水中,螺顶由红色变为黑色时开始摄食,即可进行幼螺培育

二、金鱼吃青蛙卵吗?

吃的。

金鱼属杂食性,多种藻类、水草、浮萍、植物种子、米饭粒、面包屑等植物性饵料,以及浮游动物、水蚯蚓、鱼虾碎肉、虾蟹卵、鱼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金鱼均可摄食。因此如果在野外金鱼遇到青蛙卵肯定会吃。

金鱼上、下颌内没有牙齿,但在咽喉部的咽骨上生有齿,称咽喉齿,可与基枕骨下方的咽磨配合,压碎切断或磨细比较坚硬的食物,如植物种子和大型浮游动物的外壳等等。

三、福寿螺卵用手触碰会怎样?

福寿螺卵可以用手摸。福寿螺的卵不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原产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等。

四、浮去掉三点水是什么字?

浮去掉三点水是孚fú。

基本释义

1.使人信服。例 :深~众望(深为大家所信服)。

2.古又同“孵(fū)”。

浮:fú ㄈㄨˊ。《说文解字》:“浮,氾也。从水、孚声。”。孵卵鸟抱,恒以爪覆其卵是孚之范式。水、孚两范式叠加,漂泛水上若有所孵是浮之范式。

本义: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如: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五、福寿螺的卵能吃吗?

福寿螺的卵不能吃

福寿螺是寄生虫的最大宿主,一只螺体内的寄生虫数量可达6000条。福寿螺啥都吃,见啥吃啥,浮萍、苔藓、水稻、荷叶甚至是腐烂的鱼类尸体,包括自己的卵…浴缸里但凡有一只福寿螺,没几天,浴缸里就啥都不剩了。

其中广州管圆线虫甚至会钻入人的大脑,如果将这种寄生虫吃入体内后,虫子会在血液内到处游动,它们最喜欢的就是中枢神经,包括大小脑、脑干。

六、泰狮鱼产卵到鱼缸里怎么办?

处理方式:

1、将鱼缸的混浊的水全部换掉,换上干净的水;

2、准备一些水葫芦,水芙蓉等浮萍植物作为卵床;

3、水温保持在22摄氏度至26摄氏度之间;

4、应把亲鱼和鱼卵分开饲养,鱼卵缸里不要打氧,保持水的质量即可;

5、养期间最好喂一些活性饵料,比如水蚯蚓之类的鱼虫。

七、氟噻唑吡乙酮介绍?

       氟噻唑吡乙酮(oxathiapiprolin)是由杜邦(现科迪华)发现的全新卵菌纲病原菌杀菌剂,由科迪华和先正达共同开发,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对晚疫病、霜霉病防效较好。

1 产品简介

       中文通用名称:氟噻唑吡乙酮

       化学名称:1-[4-[4-[5-(2,6-二氟苯基)-4,5-二氢-3-异噁唑基]-2-噻唑基]-1-哌啶基]-2-[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酮

       分子式:C24H22F5N5O2S

       相对分子质量:539.52

       结构式:

       理化性质:氟噻唑吡乙酮纯品为灰白色结晶固体,质量分数为98.9%。熔点为146.4℃,沸点前分解,分解温度为289.5℃。在20℃时,氟噻唑吡乙酮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749 mg/L,在正己烷中为10 mg/L,在邻二甲苯中为5.8 g/L,在二氯甲烷中为352.9 g/L,在丙酮中为162.8 g/L。在25℃时,其蒸气压为1.141×10-6 Pa,亨利常数为3.521×10-3 Pa·m3·mol-1。

       毒性:氟噻唑吡乙酮低毒,大鼠急性经口、经皮LD50值均>5,000 mg/kg,急性吸入LC50值为5.0 mg/L,ADI值为1.04 mg/kg(b.w.),AOEL值为0.31 mg/kg(b.w.)。山齿鹑急性LD50值>2,250 mg/kg,短期饲喂LC50值>1,280 mg/kg。氟噻唑吡乙酮对皮肤、眼睛、呼吸系统无刺激性,也无致癌、致突变性,无神经毒性。其对鱼类、大型溞、膨胀浮萍毒性中等。鱼类:虹鳟急性LC50值>0.69 mg/L,慢性NOEC值(21 d) >0.46 mg/L。大型溞急性EC50值(48 h)>0.67 mg/L,慢性NOEC值(21 d)≥0.75 mg/L。藻类EC50值(72 h)>0.351 mg/L(生长)。蜜蜂:接触LD50值(48 h)>100 μg/蜂,经口LD50值(48 h)>40.26 μg/蜂。蚯蚓:赤子爱蚯蚓急性LC50值>1,000 mg/kg,慢性NOEC值(14 d)≥1,000 mg/kg。该药剂对使用者安全。

       作用机理:氟噻唑吡乙酮对卵菌纲病原菌具有独特的作用位点,通过对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SBP)的抑制达到杀菌效果。其对病原菌具有预防、治疗和抑制产孢作用,对马铃薯、葡萄、蔬菜和其他特种作物上的卵菌纲病害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且药效稳定;对霜霉病及晚疫病有特效,并能有效防治根腐病和茎腐病等。该产品可以快速被蜡质层吸收,具有优秀的耐雨水冲刷作用;同时具有内吸向顶传导、保护新生组织的特点。

2 登记情况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止日前,我国共登记4个氟噻唑吡乙酮产品,1个原药和3个制剂。

表1 氟噻唑吡乙酮在我国的登记情况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剂型

总含量

防治对象

登记证持有人

PD20160344

氟噻唑吡乙酮

原药

95%

  

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PD20160340

氟噻唑吡乙酮

可分散油悬浮剂

10%

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

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PD20183620

噁酮·氟噻唑

悬浮剂

31%

黄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马铃薯早疫病等

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PD20211029

氟噻唑·锰锌

水分散粒剂

60.6%

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番茄晚疫病

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 市场前景

       氟噻唑吡乙酮对马铃薯、葡萄、蔬菜和其他特色农作物上卵菌纲病害具有卓越防效,如黄瓜霜霉病、甜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白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辣椒疫病等。在极低的用量下,能够表现出极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且持效作用好。其美国专利将于2027年7月27日到期,欧洲、中国专利将于2027年7月26日到期。

       氟噻唑吡乙酮为全新一代的卵菌纲杀菌剂,是目前活性最高的卵菌抑制剂。由于其新颖的作用机理,它必将成为抗性治理策略中的重要选择,加之其对重要有益生物安全,因此非常适合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而且科迪华和先正达都将氟噻唑吡乙酮定位为超亿美元的产品,其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