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菱种植方法?
1.水田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菱角属于温带植物,低温环境是不适合菱角种植的,所以选择长三角及以南的地方种植比较好。选择农田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关照和避风因素。
2.种植时间
菱角的种植时间适合选择在阳春三月,这个时候气候温和,春雨连绵,万物复苏,是很利于菱角生根发芽的。
3.播种
播种的时候注意水田的水位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控制在半米到1米之间比较合适,否则水位过深就不利于移苗了。
4.移栽
等到播种的菱角芽苗长成之后,就需要移植了,这个跟种植水稻的道理是一样的。移栽后的水位要随着菱角的生长逐渐加深,浅水菱角水位控制在2米以内,深水菱角控制在4米以内。
5.施肥
菱角移栽定根之后需要施肥,主要以尿素为主;开花后对养分的需求更多,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补充磷肥钾肥作为养料,才能确保菱角的正常生产。
6.除草防虫害
时间长了,水塘是很容易长出浮萍之类的杂草的,这些草不仅会和菱角争养分,也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所以每半个月就要清理一次杂草。另外在菱角生产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诸如蚜虫之类的病虫害,这时候就需要到农科所购买相应的农药了。
二、水蛭人工养殖技术?
一、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应根据饲养量而定。 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对角设进水口和 排水口。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 池底可放些不规则 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中间应建高出水平面20 厘米的土平 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池埂还要设防逃沟, 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 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二、苗种投放 人工养殖以金钗蛭(俗称牛蚂蟥)为好。 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选种的标准是: 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 这样的水蛭产卵 量多,孵化率高。
三、繁殖 水蛭属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受精卵直 接在茧内发育。人工养殖的水蛭, 卵茧产于饲养池平台 水边的泥土中,呈卵圆形。每条水蛭一次产茧4个左右, 茧产出后约16~25天孵化出幼蛭,每个茧内可出13~ 15 条。
四、饵料喂养 水蛭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 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 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 草粉甚至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 让其自然繁殖供水蛭捕食。动物血可每星期喂一次, 把 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水蛭 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吸食。
五、管理技术一是调节水质,保证一定的溶氧量。 夏季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二是越冬管理。 水蛭冬 季蛰伏,捕捞时应选择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 集中 投入育种池内越冬。
三、什么药水好除稻田里杂稻?
吡嘧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种选择性吸收传导型除草剂。主要被根系吸收,在杂草植物中迅速转移,抑制生长,逐渐死于杂草。水稻能分解农药,对水稻生长影响不大。疗效稳定,安全性高,持续时间为25-35天。
适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它能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莎草、互叶莎草、泽漆、白花蛇舌草、水芹、慈姑、马铃薯、浮萍和黑鱼。对稗草、千金子无效。一般用在水稻1~3叶期,也可以用水喷洒15~30克每亩10%可湿性粉剂的毒土。保持水层3~5天。移栽田地,移栽后3-20天服药,服药后保持水分5-7天。
四、黑坑有水草怎么办?
1、打药:浮萍杀星等农药,但是可能会对鱼类造成伤害。
2、养鱼:浮萍是鱼类的天然饵料,但是需要体型大的鱼,1000平方的水面需要1吨左右的成年鱼才能保证水中浮萍生长平衡。
3、养鸭子:鸭粪又回到水中,造成二次污染,且对河岸造成伤害。
4、机械打捞:浮萍可以治理污染水体,将生长好的浮萍通过机械打捞走,同时也是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五、北方吸血虫养殖方法?
吸血虫学名蚂蟥
蚂蟥养殖有很多因素需要注意,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蚂蟥养殖的要点。
养殖场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
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蚂蟥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
水源是蚂蟥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环境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蚂蟥(蚂蝗)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因人工养殖的蚂蟥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井,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有一定的溶氧量。
种苗的选择
蚂蟥种源引进,应选择个体大健康有活力,规格要求体重20克/条以上,背部纵纹清晰,呈有淡黄颜色,严格掌握种龄一致,用手抓捕即成有力小球,引种时不能盲目,要仔细选择优良品种。
对于野生水蛭自捕或购买进来作种源,进行人工自繁是完全可以,但必须经过周期性驯养、培育。首先要从体外消毒,精选种龄,强化驯养,要求达到家养习性一致,种龄整齐一致,水体深浅适应环境一致,这样才能适应人工养殖。
孵化
蚂蟥一般在11℃以上可以繁殖产卵,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油蚂蟥,造成空卵茧。孵化期要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兔踩破卵茧。
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蚂蟥投放20公斤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他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日常管理
①定期投喂鲜螺,投喂前,要对螺蛳进行消毒;
②根据气温调节池水深度;
③严格控制水草,避免水草疯长;
④对水质要求虽不严格,但高密度养殖,水质要保持清洁,要有一定的溶氧量,7~8月份的高温季节,要不定期换水。调节水质,防止PH值过高,还可以促进摄食与消化;
⑤宽体金线蛭只能吸食螺蛳的1/3(主要是消化道等软体部位),剩余的肉会腐烂,坏底,造成水蛭大量死亡,定期改底,尤其是在7月后期高温期间,在泥底,更要保证良好底质。
蚂蟥适应性强、发病率极低,目前还未发现暴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养殖前景整体还是很不错的。各位养殖户在决定养殖之前,最好能找到相关销路(以药市为主)
六、鱼塘水杂草用什么方法去除?
水生杂草分三种,挺水,浮水、沉水杂草。
挺水杂草不用说,很多农药就可以,如草甘膦、百草枯等;
浮水杂草(如浮萍、水葫芦)可用草甘膦、吡嘧、氟草烟等;
沉水(如黑藻)和浮萍可用草藻灭、氟啶草酮杀灭,对鱼类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