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核桃树怎样修建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3-03 07:35   点击:88  编辑:admin   手机版

核桃树修剪技术

1 修剪时间

核桃树修剪的时间与其它果树不同,休眠期修剪容易引起伤流,使大量水分和养分丧失,造成树势衰弱、枝条枯死,严重影响产量。所以核桃树修剪应该在生长期间进行,即从春季萌芽以后直到秋季落叶以前均可进行。

2 修剪的基本方法

2.1 短剪 核桃萌芽力、发枝力均较弱,树冠内枝条稀疏,无效空间较多,因此,需要适当短截枝条,以扩大树冠,促进分枝,充实内膛,培养枝组,增加结果部位。具体方法为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

2.2 缩剪 核桃枝背后下垂枝较多,常影响主、侧枝延长枝的生长,需要及时回缩加以控制。核桃顶芽单轴生长结果,常使枝条伸展较长,容易衰弱,因此,也需及时回缩。方法为剪去多年生枝条的一部分。

2.3 疏剪 核桃树分枝较少,一般枝条要尽量多保留,但对于一部分过密枝条,如果既不能培养成为骨干枝,又不能培养成为结果枝组时,应及时疏剪。方法为把枝条从基部彻底疏除。

2.4 摘心 树冠内部的长枝、直立旺枝和徒长枝,有空间可培养枝组时,应适时摘心,控制长度,促进分枝以培养结果枝组。方法为摘除新梢顶端幼嫩部分。

2.5 疏雄花序 结果大树,衰弱枝条不能形成雌花芽,而大量形成雄花芽,雄花芽萌发形成雄花序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养分和水分,从而影响雌花坐果率。疏除大部雄花序,可节约大量养分和水分,能显著提高产量。

3 不同树龄 区别修剪

3.1 幼树期修剪 这一时期的修剪任务是培养树形,加速扩大树冠,促进分枝,形成各类枝组,提早结果。修剪要点包括:

定干 幼树定植后,未达主干定干高度的一二年内,不进行修剪。由幼苗顶芽萌发直立生长,形成较粗壮枝条。长到达定干高度时,留整形带短截定干。

中心干培养 定干后,选留剪口下第一个直立的新梢作中心干,一般不短截,由顶芽萌发新梢,继续培养作为中心干。到达第二层主枝培养的高度时,中心干短截,促使分枝形成第二层主枝。以后继续由顶芽延伸生长,到达第三层主枝培养的高度时,再短截中心干,促使分枝形成第三层主枝。当第三层主枝形成后,可不再继续培养中心干。

主枝培养 各层主枝原则上利用主枝延长枝的顶芽萌发成枝,扩大树冠,不进行短截。但到达分生侧枝的长度时,需短截主枝的延长枝促进分枝,培养侧枝。

侧枝培养 短戴主枝延长枝后分生的侧枝,原则上也以顶芽萌发成枝,扩大树冠。但延长枝过长光秃时,应短截以促分枝,使枝条均匀分布,将来侧枝逐步转为大型枝组。

枝组培养 树冠各部的中、短枝基本缓放,不进行短截,促使形成结果母枝。长枝、直立枝适当短截,促进分枝以形成枝组。

3.2 成年树修剪 核桃树定植后20年左右进入大量结果期,其盛果期可长达百年以上。此时树体已经停止扩大,产量逐年上升,树冠逐渐开张,结果部位逐渐外移,部分小枝开始枯死,出现隔年结果(大小年)现象。修剪任务是维持各级骨干枝的从属关系,平衡树势,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改善光照,及时更新衰弱枝条,延长盛果年限,提高产量和品质。修剪要点包括:

骨干枝修剪 树冠成形后,中心干可以落实到第三层主枝上,主侧枝的延长枝也不再继续培养,控制树冠不再扩大。生长在主、侧枝背后的下垂枝,生长往往强于主、侧枝,大量消耗营养,应回缩短截下垂部分,抬高角度,培养成为枝组,限定在一定的位置和空间。如无空间可彻底疏除,以保证主、侧枝的正常生长。

枝组修剪 树冠内的大型枝组水平延伸过长、后部出现光秃时,应回缩短截到适当的分枝处,以促进后部萌发新枝,培养新的枝组。交叉、密集、重叠的枝条,可适当疏除或回缩。树冠内发生的健壮发育枝,可用去直留斜、先放后缩的办法培养成中、小型枝组。对徒长枝,若部位和空间适宜可夏季摘心,秋季于春、秋梢交界的育节处短截,促进分枝培养枝组。生长势较弱枝组应去弱留壮、去老留新,进行更新复壮。休眠期至雄花芽膨大期间,疏去全树雄花芽90%--95%,以节约养分和水分,提高产量和质量。疏除后剩余的5%--10%的雄花芽,仍能保证雌、雄花比例为1:30--1:60,可以满足核桃授粉的需要。如雄花芽数量较少可不疏除雄花芽,以保证授粉需要。

3.3 老树修剪 衰老核桃树枝梢大量枯死,树冠缩小,产量下降。内膛发生较多徒长枝,出现自然更新现象。此期修剪任务是更新骨干枝和枝组,恢复树势,延缓衰老。修剪要点包括:

骨干枝更新 衰弱骨干枝选有分枝处适当回缩或选新萌发的徒长枝代替原来骨干枝,重新形成树冠。核桃树潜伏芽的寿命较长,数量较多,回缩骨干枝后,潜伏芽容易萌发成枝,可根据需要进行选留、培养。

枝组更新 大、中型枝组回缩短截到健壮分枝处。小型枝组去弱留壮、去老留新。树冠内出现的健壮枝和徒长枝,尽量保留培养成各类枝组,以代替老枝组。另外应多疏去雄花序,以节约养分,增强树势。 (山西省朔州农业学校,036000)

摘自:2002年第11期《中国种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