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叶水仙图片(大叶水仙怎样栽培?)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1 03:15   点击:22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大叶水仙怎样栽培?

(1)土栽

土栽的水仙最好使用疏松营养的腐殖土,栽种前将鳞茎表面老化的外壳剥去,然后栽种在花盆里,浇透水后放在阴凉的地方。经过五天后就会长出根系,这时就可以放到有充足光照的地方养护了。

(2)沙栽

先将细沙清洗干净后放到透气的瓦盆中,然后将水仙头的老茎片和老根都剥去之后,栽种到瓦盆里。浇透水之后放在阴凉的地方,五天后就可以移栽到有阳光的地方直到水仙头开出花。沙栽的水仙头必须每天浇水,一旦缺水就会影响根系的生长。

(3)水栽

水栽的水仙花要先剥掉老化的茎片和老根,然后放入水培的盆中,加水没至下球茎的1厘米处。然后放在阴凉的位置,等鳞茎长出细根之后就可以放在有光照的地方等待它开花了。水栽的水仙花要天天换水,一旦水质变差就会烂根,这样也能保证长出的根系白白嫩嫩。

3、温度

盆栽水仙生长期浇水要浇透,特别是北方室内气温要保持在10-15度花期长,高于15度花期短,它稍耐寒不耐热。白天晒太阳时可用10左右的温水浇,晚上移入室内,低于4-10度生长缓慢,要注意保暖才利于水仙生长。如果冬季天气干燥时,可以白天向水仙植株喷水,它喜湿。

4、日照

室内养殖水仙白天给予充足的光照,每日不少于6小时日照,还要注意室内通风。利于水仙叶片宽厚、挺拔,叶色鲜绿,花香扑鼻。太阴暗叶片高瘦、疲软,叶色枯黄,甚至不开花。

5、管理

水仙盆栽和水培如果光照不足,室内通风不好和温度过高,会造成叶片徒长,花不开或花朵枯萎。切记水培刚开始3天换一次水,之后每周换一次水。盆栽水分充足,不可积水。花调谢后可以少水。

6、注意事项

(1)生长温度不能高于25℃,不然植株就会停止生长,花苞也会变得干枯萎蔫。

(2)要有充足的光照,不然水仙花就会只长叶不开花。

(3)栽培水仙的水一定要清洁,如果水质变差就会影响根系的生长。水仙花开花的时间会按照栽种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想要它在过年期间开花,可以在过年前一个月左右将鳞茎栽种到盆栽里,很快它就会开花了。

二、80年老枞水仙是什么意思?

80年老枞水仙是指80年以上树龄的水仙茶树,在岩骨花香的基础上突出兰花香和枞味,抓老枞的枞味,主要有三味:木质味、青苔味、糙米味。 

  老枞水仙属武夷岩茶,制作的工艺与岩茶大径相同,老枞水仙属于中轻焙火味醇清香。 

  老枞水仙外形紧实、条索状;颜色多为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干茶香馥郁、老枞味。叶底大片有明显的“绿底红镶边”的特征,叶脉浮于叶面之上。老枞水仙是武夷岩茶中之望族,栽培历史数百年之久。原来自水吉之大湖,传发现于祝仙洞下,故名为祝仙,因当地“祝”与“水”同音,后习惯称为水仙。

水仙茶树品种属无性系、大叶、晚生种型,叶片比普通小叶种大一倍以上,叶质肥厚。而老枞水仙为水仙茶中极品,因其产量稀少,采摘难度系数大,茶树很高,采茶时必须人工,要用楼梯攀爬而上。传统火工炼制后,经数年存放,会发出特殊韵味,因而备受追崇。

三、闽南乌龙茶基本知识?

闽南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的乌龙茶。茶鲜叶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毛火、包揉、再干制成。主要品类有铁观音、黄金桂、闽南水仙、永春佛手,以及闽南色种。闽南乌龙茶的主要品种有铁观音、本山、黄旦、毛蟹、大叶乌龙、梅占、水仙。

品种特征:

1.杏仁茶(也称“清水岩茶”)

外形:条形较紧结,略沉重,色泽乌绿。

内质:香气较高长,有杏仁味,滋味清爽稍鲜。

2.凤园春

外形:肥壮紧结,乌泽乌绿有鲜红点,砂绿明。

内质:香气高长,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音韵轻。

3.佛手(俗称香橼种,红芽佛手)

外形:条索特别壮实,圆结,如牡蛎干形状,色泽褐绿、乌绿。

内质:香气清馥,稍带香橼味,滋味醇和甘鲜。

4.八仙茶

外形:条索紧结壮实,色泽黄绿带砂。

内质:香气浓郁高长,汤色金黄、橙黄,滋味浓厚微苦,旋即回甘。

5.奇兰

外形:条索细瘦,稍沉重,色泽黄绿、乌绿。

内质:香气清高,似兰花香,有奇香,有的似杏仁味,滋味清醇,稍带甘鲜。

奇兰还细分为竹叶奇兰、慢奇兰、金面奇兰、赤叶奇兰、白奇兰、青心奇兰、黄奇兰、早奇兰等品种。

6.乌旦

外形:条形较紧结,稍细长,色泽乌黄绿润。

内质:香气清高持久,滋味略醇厚鲜美。

四、广东水仙的起源?

凤凰水仙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传说南宋末年,宋帝赵昺南下潮汕,路经凤凰山区乌崠山,口甚渴,侍从们采下一种叶尖似鸟嘴的树叶加以烹制,饮之止咳生津,立奏奇效。从此广为栽植,称为“宋种”,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现在乌崠山尚存有300-400年老茶树,被称为宋种后代,最大一株名“大叶香”,树5-8米,宽7.3米,茎粗34厘米,有5个分枝。

五、体型比较大的茶?

绿茶中有一款“奇葩”茶,不但个头很大,名字也十分霸气,颇有王者风范,它就是“绿茶茶王”——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主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是安徽出产的几种名茶之一,在绿茶界广受好评,创制于清末。

01.

“霸气”名字的由来

清末,南京太平春、江南春等茶庄,纷纷在太平产区设茶号收购茶叶加工尖茶,运销南京等地。江南春茶庄从尖茶中拣出幼嫩芽叶作为优质尖茶供应市场,获得成功。

猴坑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在凤凰尖茶园,选肥壮幼嫩的芽叶,精工细制成王老二魁尖。由于猴坑所产魁尖风格独特,质量超群,使其他产地魁尖望尘莫及,特冠以猴坑地名,叫“猴魁”。

其实,现在来讲「猴魁」是一个品质名称,当地所产茶叶按照等级划分,「猴魁」为上品,魁尖次之,再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弯尖等品次。

02.

为何称作“绿茶茶王”?

太平猴魁是黄山特有品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其中生产于猴坑的品质尤为特佳。

太平猴魁在1912年经太平茶商刘敬之推荐,陈列于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获得优质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及“万人品茶”专用茶等荣誉,1955年,太平猴魁再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太平猴魁获得“绿茶茶王”称号,并以50克陆万壹仟元的价格拍卖成功。

03.

有何独特之处?

作为烘青绿茶的名品,太平猴魁在众多绿茶品类中特色鲜明。其色、香、味、形独具一格,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

外形上两叶抱芽,芽头包在两片叶子之间,讲究平扁挺直,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中间叶脉绿中隐红,人称“红丝线”。

因为当地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而且茶树品种以色泽深绿、毫毛多的柿大茶为主,故成品太平猴魁叶色苍绿,白毫隐伏。

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在明澈嫩绿的茶汁之中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可体会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有独特的“猴韵”。

04

如何冲泡太平猴魁?

用玻璃杯来冲泡太平猴魁是最佳选择,竖直的玻璃杯能够很好地约束茶叶不移位,方便观察和欣赏冲泡后的整个过程。

一般比较合适的用量是三到五克(15-20根左右)为宜,这样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

六、水仙和老枞水仙有什么区别?

  水仙系半乔木中大叶种,树势高大,直立,主干粗大,站到树边,显得自己都娇小了。它叶面平滑,叶肉厚,色泽油润,一眼望去,油汪汪的绿。

  

  老枞水仙自然,原生态,无拘无束,或在山坳,或在峭崖。无人修剪,用枯草落叶、杂草泥浆,自然堆肥,让水仙吸收纯天然的养分,任枝桠奔放伸展,形态洒脱。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野味”。

  

  老枞自然生长的状态,让芽叶的生长成熟有了自己的节奏。有的芽才刚探头,有的就已成熟,有的却让虫儿尝去了鲜…此起彼伏,相辅相生。不过这样,却也增添了老枞水仙别样的滋味。

  

  旧时说法,一甲子才是老枞水仙,即60年以上才可称得,现如今一般把50年以上的称为老枞。而高枞的年纪,一般为30-60年,它们已经具有老枞部分的特征韵味,却还未达到老枞年龄。

  

  真正野生的老枞水仙稀有而珍贵,至于百年老枞,更是难得见难得尝了。树干上长满了苔藓,你说像老者被时间刻画的皱纹也好,像时光染白的头发也罢,这就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少年,老年,内涵大不同。

  

  你看,这就是我们自家的老枞茶园。依山而长,伴崖而生,不圈养,不禁锢,自然自在。

  

  

  武夷水仙干茶条索较粗壮,色泽乌绿润带宝光,味浓而醇,具兰花香,且香高而沉长,滋味醇厚,汤色明亮清澈,叶底肥厚。

  

  这品茶啊全在茶汤。一要茶汤顺滑,不苦不涩,或苦能转甘,涩能变滑;二要回甘绵绵;三要水质细腻;四要茶汤厚酽,像喝过米汤,喝了老酒一样;五要耐泡。

  

  而老枞,不仅更耐泡,自然还有一种独特的“老枞味”。无拘无束,让它有野味;斑驳苔藓,让它有了青苔味;岁月沉淀,让它独具山场韵味。口感更为甘爽软糯、清新鲜甘。

  

  水仙很“平和”,是适合我们大部分人的。温润,性和不寒让它有了调理肠胃的本事,不少胃寒的茶友,喝了几个月水仙茶,居然把肠胃调整好了。

  岩韵特显、绵滑厚重、平和幽雅、甘爽清凉。好的武夷老枞水仙在时间中的良性变化,能带给我们愉悦,那种越喝越甜的美妙舍不得忘记。

  但茶之滋味,只有自己体会。

  对于老枞水仙,一份干净的醇厚,就已难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