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1亩禾花鱼养殖利润(禾花鱼养殖成本)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19 09:24   点击:14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禾花鱼养殖成本

大多为鲤鱼也有鲫鱼!

稻花香指的是稻花鱼又叫禾花鱼,并不是单指某种鱼类,而是生长在水稻田里的鱼类的泛称,通常为鲫鱼、鲤鱼,也有草鱼。

因为是在水稻田里喂养长大,吃着水稻里的杂草、虫子以及稻花等等,故称之为:稻花鱼,最为出名的稻花鱼当数武夷山农家所养的。

武夷山地势高耸,很难有天然的鱼塘,于是农家利用自家的水稻梯田养殖鲤鱼,因为这种鲤鱼以稻田中的浮游生物和稻花为食,再加上海拔足有五六百米的武夷山山势高耸、温度低,使得鲤鱼的生长速度变慢,所以这种稻花鱼不但没有鲤鱼作为淡水鱼一贯的土腥味,反而多了稻花的香味,肉嫩骨酥,乃是自古以来武夷山一带上等的吃食,有着“鱼中人参”之称。

2. 麦穗鱼养殖成本

应该不错,麦穗鱼虽然个体小,食量也小,养殖成本低,而价格不低,市场价都在每斤十元以上。

3. 观赏鱼养殖成本

卖观赏鱼利润比较高,卖观赏鱼一年的收益一般有15万左右。

4. 禾花鱼养殖成本多少

禾花鲤属于小型鱼类,体短而肥,食性杂、生长快、繁殖能力强。肉多刺少,肉质细嫩清甜,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适宜推广养殖及加工利用的地方优良鱼类品种。禾花鲤的主要养殖模式

(一) 稻田养殖指利用稻田进行禾花鲤的养殖,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充分利用稻田人工生态系统中的稻鱼共生关系。禾花鱼以稻田里的杂草、小昆虫、浮游生物和禾花为饵料,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这种养殖方式成本低,可以达到水稻增产同时还能收获禾花鲤的种养殖效果。

二) 池塘精养

1、 池塘的准备

禾花鲤的养殖一般1-2亩都可以养,大水面(20-50亩的池塘)也能够养殖,水深1-2米。

2、 增氧设备的配置

大水面因为鱼群比较大,缺氧会造成大量死亡。禾花鲤喜欢贪食,吃料的时候对水体污染比较大,投料高峰期容易造成夜间耗氧厉害,晚上容易缺氧,因此,增氧机需要多备几台。

5. 禾花鱼养殖技术

  酸辣禾花鱼的做法  原料  禾花鱼600克,酸姜丝15克,蒜茸15克,葱段10克、酸笋200克、酸辣椒30克,水淀粉1茶匙,醋1/2茶匙,老抽1/2茶匙,料酒1茶匙,盐1/4茶匙,味精1/4茶匙,生抽1茶匙,姜葱汁1茶匙。  制法  将禾花鱼腌渍,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炒香蒜茸、酸椒、酸笋,加老抽、醋、糖、盐、味精、鱼加盖小火焖烧4—6分钟,勾芡,撒上葱段,装盘即可。  特点  色泽红亮,肉鲜滑润,酸辣适中。  =====================================  四味禾花鱼  用料:禾花鱼500克,瘦肉50克,姜、葱、洋葱米、青红椒丝、酸椒、酸笋丝适量。  调料: 盐、胡椒粉、鸡精、麻油、绍酒适量。  制法:  (1)将禾花鱼杀好刮鳞、除鳃及内脏洗净,用1/4的鱼调料腌后下七成热油锅炸至酥脆,炒锅留少量油下姜、葱、洋葱米炒香放炸好的禾花鱼,加椒盐溃绍酒翻抛匀待用。  (2)瘦肉剁茸,放调料淀粉拌打起胶酿入1/4的鱼肚膛内上笼蒸熟待用。  (3)1/4的禾花鱼用盐、胡椒粉腌入味后下七成热油锅炸至浅黄有香味捞起,锅中留少量油下青红椒丝炒香,放鱼潢绍酒放汤、调料、酱油焖烧入味,勾芡待用。  (4)1/4的禾花鱼用眼、胡椒粉腌入味后下七成热油锅炸至浅黄色有香味捞起,锅中留有少量油下酸椒、酸笋丝炒香放鱼绍酒,再放适量汤调酸辣味烧焖入味收干汁后,将烹制好的四种不同味的禾花鱼整齐摆放碟中即可。  -------------------------------  禾花鱼的烹调有三法:  一是将活的禾花鱼去胆,放清水、豆豉、生姜用土铁锅清炖,然后加酸菜,放油就不鲜了;一开就行,稍久炖就会烂。会临上席放上紫菽(最佳放:海椒茴香)、大蒜(7月葱8月蒜,也许还没种出来哦)做香料,吃起来鲜味无穷,鲜、肥、香、嫩!!!此煮法为全州本土人最喜爱采用。  二是将禾花鱼油煎 (可别油炸哦),火要温,慢慢将禾花鱼全身渗油煎成焦黄色,然后放盐,酱油、酸海椒及小量水黄焖,煮成半干半湿,出锅前加上生姜、香料,这样吃起来浓重、毫无腥味。此煮法为全州人对将快要死的(或已经死了的)禾花鱼才采用。  三是将禾花鱼剖开,用开锅汤煮熟(放酸醋、生姜碎、盐)禾花鱼,夹上铺有干净稻草的烘床(米筛或谷筛),以用糠头加秕壳生火烘干,可以长久贮存,想吃时取来食用。  ---------------------------------------  禾花鱼是一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即乌鲤,主要在全州县一带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禾花后上市,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禾花鱼食性杂、生长快、繁殖能力强,刺少肉多,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体重在50-250克。清代乾隆盛世曾是宫廷贡品。目前年养殖面积2.67万公顷,年产量7600吨。  全州县的禾花鱼是把它用酸水、盐煮过,放在火炉上烘干,吃时放豆豉、蒜、姜,加上辣椒粉———咸辣适宜,味鲜无比,堪称“岭南一绝”。  禾花鱼吃法多种多样。但只有把它“烘”干,才别有一番风味。全州人喜欢将“禾花干鱼仔”在煮和蒸前稍用温水浸泡,佐以豆豉、辣椒粉,配以白酒、味精、放在铁锅里煮。更佳的是待饭要熟时,放到饭上蒸。端上桌来,真是一片稻米鱼花香。其肉质细腻,鱼刺松软、味道浓厚。  桂林禾花鱼  夏收季节上市的禾花鱼,是桂林市全州、兴安、灌阳等县有名的土特产。此鱼饲养于稻田中,夏秋禾花盛开时节靠吃禾花长大,故得名。烹食禾花鱼,只须把其胆取出,不必除去内脏,黄焖、煮汤均可,奇香扑鼻,令人垂涎,食后令人难忘。它还可配上香料煮熟焙干后再用油炸一下,就成了又香、又脆、又甜的饮酒佳品。禾花鱼味道鲜美,我国在唐代已开始饲养,清代一些皇帝曾勒令每年要将其进贡给皇室。 它有鳜鱼之鲜嫩,却避其华贵;举草鱼之价廉,却避其草腥;呈鲫鱼之小巧,却避其多刺;比江、河鲤鱼更富营养,却避其鳞粗刺多  鱼戏珠  用料:全州禾花乌鲤鱼12条,姜丝10克,独蒜12个,葱花5克,藿香碎10克,青红椒丝10克,豆豉8克,盐、味精适量。  烹制方法:炖  制作步骤:  1、 将鱼购回后清水静养1~2天,以吐尽肚中泥沙备用,并将其他的原料洗净,作相应的刀工处理。  2、 去苦胆:用牙签或大号针在鱼身右侧离鱼鳃1厘米处戳一小孔,用力一挤即出。  3、 将挤去苦胆的鲤鱼直接放入冷水锅中,加盖用大火烧开,加盐、姜丝、独蒜、豆豉、转中火炖制20~30分钟,待其汤色乳白,鱼体熟透,加青红椒丝、味精、藿香碎、葱花,再烧煮一下即可。  4、 将鱼逐一摆放在盘中,大蒜放中间。  特点:造型美观,汤汁乳白,富含胶质,鱼肉鲜香细嫩,藿香味浓。  注意事项:1、静养的时间要足够,以便吐尽泥沙;挤苦胆时要倍加小心,若弄破应马上用水冲洗,以免使整锅鱼以苦。2-烧开之前,切忽翻动,否则腥味太重。3、炖制时间要恰到好处,太久,食用时不成形;时间不够,鱼鳞中的胶质溢不出。  ==================  希望能帮到你!

6. 禾花鱼养殖基地

禾花鱼吃水稻落花而叫禾花鱼,也叫禾花乌鲤、禾花鲤、乌鲤,原产于广西,最开始发源于桂林市全州县龙水乡,是中国特有的土著鱼类,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品种,主要产地在南部山区,出名的禾花鱼产地有桂林禾花鱼、湖南郴州禾花鱼、靖州山区禾花鱼。

7. 鱼的养殖成本

黄金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过8年的试验,育成的鲤鱼和鲫鱼杂交新品种。2007年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作为全国推广的淡水鱼类养殖新品种。

  一、养殖优势

  1、生长超快。由于黄金鲫是杂交物种,性腺发育不完全,其生理上不孕不育,无生殖功能,不会与其他鱼类混交,不会破坏养殖和生态环境,所有营养物质均用于生长。所以,其生长特别快,比普通鲫鱼快2倍以上。经多年养殖实践,当年放养的水花(鱼苗),到年底可养成400克左右的成鱼,放养春片鱼种,可养成尾重800克以上的商品鱼。因其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养殖成本低,高产高效,由此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2、适应性强。其主要表现“两强一高”。

  一是抗病能力强。从目前已推广的地区看,黄金鲫不易发病,未发生大规模病害。因不易发病,池塘养殖成活率高。从水花(鱼苗)至夏花出池成活率达65%以上,从夏花至秋片(鱼种)出池存活率达85%以上,从鱼种至商品鱼出池存活率达98%以上。

  二是抗逆性能强。黄金鲫耐低氧,当养殖水体溶氧在3~4毫克/升时,仍能正常摄食生长。耐低温,其能在水温1.5℃,冰下水位1.2米的池水环境中安全越冬。而且好运输,没有应激反应,鳞片紧实,不掉鳞。

  三是饲料转化率高。黄金鲫属杂食性鱼类,其食性和消化继承了双亲的功能,在池塘条件下,对人工配制的全价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性能强,饲料转化率高,饲料系数低。幼鱼阶段的饲料系数为1:1.5,鱼种至成鱼阶段的饲料系数仅为1:(1.3~1.5),全池鱼的总产计算,饲料系数小于1:1.2。因而,此鱼好饲养。

  3、营养价值高。黄金鲫肉质紧而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全、价值高。经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化验鉴定,主要表现在“三高”。一是含肉率高。黄金鲫含肉率为鲜重的71.33%,比目前所养殖的普通鲫鱼含肉率都高。二是蛋白质含量高。其蛋白质含量为鲜重的18.61%,比普通鲫鱼都高。三是氨基酸含量高。黄金鲫的蛋白质内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17.66克/100克,其中鲜味基本酸含量为6.74克/100克,比普通鲫鱼都高。因此,该鱼深受消费者欢迎。

  4、易垂钓。黄金鲫优于普通鲫鱼,体色艳丽,性情温和,不善跳动,在冰点以上的水体里都容易上钩,除生产供人们食用外,还具有垂钓性,因而也是休闲渔业的好品种。

  二、养殖技术

  黄金鲫有这么多的优势,那又该如何养殖呢?

  1、池塘准备。黄金鲫的适应性能极强,对池塘环境、水质要求不严。在养殖中,一般选5~10亩的池塘为宜,池塘水源充足,保水性能好,注排水方便,无任何污染,池底平坦,淤泥10~15厘米。每个池塘配备一台投饵机和一台增氧机。

  在鱼种投放前15天,排干池水,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彻底清塘处理,用木耙翻动池底淤泥,暴晒风化分解,清塘后3-5天注水,注水时进水口用8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水位在0.6~2.5米之间。

  2、苗种投放。通常情况下,当池水水温达17~20℃时,从水花饲养至夏花,每亩有效水面可放养水花20~60万尾;从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的放养密度是每亩有效水面放养2-3厘米的夏花4600~4700尾,另配养同龄的鲢鱼200~260尾;从夏花饲养至秋片(鱼种)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市场对个体的需要,每亩有效水面可放养1.3~3.8万尾,另配养同龄的鲢鱼220~280尾;从鱼种饲养至商品鱼的放养密度是每亩有效水面可放养规格为60~200克的鱼种3300~4000尾,另配养同龄鲢鱼220~260尾。苗种应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鳞鳍完整、无病无伤的个体,苗种放养前要用30~40毫克/升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放养时温差应不超过4℃。

  3、养殖管理。苗种投放之后。日常管理是关键。俗话说,管理出效益。

  (1)水质调控。常言道:“养好一池鱼,先养好一池水”。水质是养好鱼的重要条件之一。饲养黄金鲫的池塘水质,同其他常规吃食性鱼类相同,在水上做好“两个调节”。即:

  水位调节。就全年饲养讲,应当是“两头小、中间高”为宜。为提早开食,调控水温,水位应控制在1.0~1.2米,待养殖池水温达到20℃以上时,可以逐渐加高池塘水位,到盛夏时节池塘水温达到21℃以上时,要将养殖池塘水位加至最高点2.5米。到秋季养殖池水温开始日趋下降,为保持养殖池水温下降速度,应将池水水位作相应调整,由水体最高点2.5米,逐渐降至1.5米。为保证鱼种安全越冬,再将水位调至最高点2.5米。

  水质调节。越冬后水温逐渐升高,投饵量也逐渐增加,养殖水体中的排泄物也相应增多,加上初春正是浮游生物大量繁衍,腐殖质也急速分解,这段时间养殖池的水质极易转肥,使池水中耗氧因子大大增加,这时应调节好水质。应间隔15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或换去30%~40%的老水,使池塘养殖水质保持肥、活、嫩、爽。

  (2)饲料投喂。黄金鲫摄食时间比其他鲤鲫鱼类长,几乎全年都在摄食。当养殖池水温升至6℃时,就应在晴天开始投喂。为使黄金鲫能够集中摄食,应在投喂前先用硬物敲打3-5分钟响声,投喂时掌握“慢-快-慢”,“少-多-少”的原则。每天开始投喂时,鱼群还未全部到齐,投喂速度要慢,投饵量少,在投喂2~3分钟后,鱼群摄食非常厉害,投喂速度要快,抛料的面积要放大,呈扇形最好,饲料投放量也大,在鱼群摄食一段时间后,少部分鱼已吃饱走掉,此时要逐渐放慢投喂,减少投喂量。

  在饲料投喂中,一定要支持“四定四看”。四定即:

  一是定质。就是确定投喂饲料的营养质量,具体讲就是饲料中的蛋白指标。黄金鲫对所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高,从水花饲养至夏花,饲料中的蛋白指标应为46%~42%;从夏花饲养至顶寸鱼种,饲料中蛋白指标应为41%~38%;从顶寸鱼种饲养至秋片(鱼种),饲料中蛋白指标应为37%~32%,但饲料必须要营养全,物料配比科学,动物蛋白要占饲料中粗蛋白总量的1/3以上的全价饲料。

  二是定量。就是饲养时日投饵量。黄金鲫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超快,日食量偏大。在养殖池水质良好,水温在18℃~30℃范围内,从水花饲养至夏花阶段的日投饵量约为池鱼总量的200%~36%;从夏花饲料至顶寸鱼种阶段的日投饵量约为池鱼总重的36%~17%;从顶寸鱼种饲养至秋片(鱼种)阶段的日投饵量约为池鱼总重的17%~4%;从鱼种饲养至商品鱼阶段的日投饵量约为池鱼总重的4%~3%。

  三是定时。就是饲养中投喂次数及时间。饲养黄金鲫与其他常规鱼一样,投喂以少量多次为好。从水花至夏花阶段的日投喂次数以3~4次为宜。每天上午7:30~9:00,11:00~12:30,下午2:30~4:00,6:30-8:00投喂,每次投喂时间应控制在25分钟以内;从夏花至秋片(鱼种)阶段的日投饵次数以2~3次为宜,每天上午8:30-10:00,下午1:00~2:30,5:30~7:00投喂,每次投喂应控制在40~60分钟内;从鱼种饲养至商品鱼阶段的日投饵次数2次即可,每天上午9:00~10:30,下午3:30~5:00投喂,每次投喂时间延长到60~90分钟为宜。上述各阶段的投喂时间是池水水温稳定、水中溶氧高、鱼食欲感最强的时间。

  四是定位。就是每个养殖池固定的投喂位置,也就是建好投食台。在喂鱼时,敲打3~5分钟响声,池鱼就会自动集群来台前上浮水面抢吃饵食。

  四看,即一看鱼,根据鱼的吃食情况来投饵,当鱼群活动正常和摄食量旺盛时要适当多投喂,当鱼群活动不正常时则要少投喂;二看水,水质好时要多投喂,水质差时要少投喂;三看天气,晴天多投喂,阴天少投喂;四看季节,高温时要控制投饵量,水温偏低时要少投喂。

  (3)病害防治。黄金鲫抗病力极强,近几年推广各地养殖很少感染疾病,因其不易发病而得到了养殖户青睐。但不等于在任何环境内、任何生长阶段的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发生任何疾病。也就是说“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不能放松,在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的技术要求,选用低毒、高效、无残留的绿色环保药品进行病害防治,除投放鱼种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整消毒外,在养殖中每隔20天左右时间泼洒一次漂白粉消毒,对食场和工具也要随时进行消毒,如发现鱼有异常情况,要提早诊断,对症用药,以保持池鱼健康生长。

  (4)池塘管理。每天要坚持2~3次巡塘,观察池鱼的活动是否出现异常,池水是否有缺氧现象,有无浮头前兆,水质有无变化,池水水位的高低,还要检查鱼群的吃食情况,根据吃食情况及时增减投饵量,避免饲料的浪费及对水质的污染。在养殖过程中还要保持塘内外的环境卫生,塘外,要及时清除岸边的杂草及杂物,塘内,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及时清理池塘内杂物。要定期测定养殖池的溶解氧、pH值、氨氮等化学指标,使溶解氧保持在4.5~6.5毫克/升,pH值保持在7.0~9.0,另外还要加强阴天、雨天、高温季节的夜间管理,发现异常及时解决处理。

  三、养殖效益

  黄金鲫的养殖效益又如何呢?自2001年以来,历经9年的推广养殖实践,黄金鲫已推广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推广苗种达20亿尾,推广面积达25万亩,据不完全统计,该品种每养殖一亿尾,仅就纯生长增重一项计算,每年增产3.5万吨,增收超过3.5亿元,成为农(渔)民致富的新品种。

  江苏省宿迁市黄金鲫的养殖户唐国强,他是从水花养至春片鱼种。从2009年4月25日购进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的黄金鲫水花510万尾,放入2个池塘养殖,一个12亩,另一个11亩。至5月8日出池,获1780尾/千克的夏花苗种290万尾。以每尾0.045元的价格出售260万尾,收入11.7万元。其余30万尾又放入这2个池塘继续饲养,至2010年3月10日出池,2个池塘获尾重200克的春片鱼种5.4万千克,以10元/千克出售,收入54万元,两次出售收入65.7万元,减去所有的费用36.225万元,平均每亩获纯利润1.28万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