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池塘河蚬养殖(河蚬人工养殖)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2 23:00   点击:6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河蚬人工养殖

河蚬又称黄蚬,是一种淡水贝类,其贝壳中等大小,略呈正三角形,壳质稍厚且坚硬,成体壳长40毫米左右,壳面颜色变化较大,常与栖息环境有关,呈棕黄色、黄绿色或黑褐色,壳面有粗糙的环肋。河蚬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沟渠或池塘内,穴居于水底生活,并以硅藻、绿藻或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食,一年四季皆可繁殖,性腺最丰满期是5月至8月,最佳采捕利用期为1龄~2龄。  河蚬经济价值较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蚬肉含蛋白质15克,脂肪3克,而所含的维生素A、B1、B2、B12、C及铁、钙、镁等营养物质也很丰富。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钴和牛黄酸等成分。蚬肉除可炒、煎、炸、滚汤外,还可加工成蚬干、罐头和冻蚬肉等产品。河蚬除作菜肴外,它还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疗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蚬肉能下温气,利小便"。另据现代药书等记载:河蚬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适量食用蚬肉可治疗疔疮肿毒、湿热黄疸、不便不利等症,对治疗夜盲症和促进母体乳汁分泌、加快产妇产后身体恢复也有作用。而蚬肉中丰富的维生素B12对治疗贫血有特殊疗效。河蚬所含的钴成分对维持人体的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也有辅助作用。民间记载常喝蚬汤、常食蚬肉还令人筋骨强壮。  由于河蚬所具有的营养、药用及食疗价值,因此,它不但在国内许多地方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普遍受到欢迎,故河蚬也是出口创汇品种。  目前,开发利用河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组织渔农民在有资源的江河水域中适量来捕河蚬,常年均可进行或分阶段进行。可采用网眼为2厘米左右的抄网或耙网捕捞,若是单艇操作,可捕大留小。二是为适当保护自然资源提高产量,可发展江河湖泊人工增养殖。其增养殖的方法是:选择水深约2米,沙泥底质,地势平坦,有一定肥力,浮游生物丰富的水域放养蚬苗,放养时均匀散放,密度为每亩15千克左右(规格0.5厘米~1厘米),放养后4个月~5个月便可长成商品蚬,可做到当年放养当年收获。三是利用池塘养殖。池塘面积2亩以上,水深1米以上,底质以沙土为宜,放养前要清除敌害生物并暴晒池底15天以上,然后注水施鸡粪等农家肥150千克~200千克。每亩放蚬苗100千克左右。养蚬池塘还可同时混养草、鳊、鲢、鳙等鱼类(但不能混养青、鲤鱼),池塘养河蚬经5个月~6个月即达商品规格,个体重4.5克以上便可收获上市。

2. 河蚬可以养殖吗

答;河蚌皮实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

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用作育珠的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蚌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还吃小型微生物。

3. 河蚬养殖基地

一年四季

蚬苗放养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以白露后至立夏前放养为宜。

河蚬最适在水流畅通、流势缓慢的水域繁殖和生长,水质偏向碱性,透明度1米左右,水速0.1~0.6米/秒范围。水流过急,增殖的幼苗不宜附着,大蚬也容易随急流冲走。水流过缓,浮泥易于沉淀,由水流带入的食料也比较少。

一般可在江河的支流和缓处或上流有沙洲、草滩,其下埕地宽阔、平坦处。亦可选江河靠岸边弧形地带。选择质软泥底或泥沙底,泥质灰黑,富含有机质的底床水域,有助于定向培育出高品质的黑壳蚬。水面从几百平方米到几公顷,水深0.5至3.0米,以管理方便为宜。根据地形以竹栏在进出水口处拦截鲤鱼等敌害侵入

4. 河蚬网箱养殖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常栖息水底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白天活动少,多在淤泥中钻洞或在石隙 中穴居,夜间出穴觅食。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物种,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了解了以上黄鳝的习性,以下来分享池塘网箱如何养殖的方法:

1、工具/原料饲料主要以小杂鱼、蚯蚓、螺蚬、蚌肉等为主,以蚯蚓为最佳,也可喂水蚤、豆渣、菜籽饼、瓜果等人工配合饲料。

2、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源,外界干扰少的池塘。用毛竹在池塘内搭设支架,将网箱四角固定在支架上。每个网箱内设置一个食台。黄鳝因为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所以放养规格要求基本一致,一般为20至50克/尾。

3、黄鳝的放养时间应选择在4月份、5月份,或者8至9月份,以避开5月中旬至7月份的黄鳝性成熟繁殖期。最适合黄鳝生长的温度是摄氏24至28度。

4、 投喂要定时,鳝鱼昼伏夜出,在下午6时~8时投饲为宜。投放的饲料要新鲜,不能投放腐霉变质的饲料。饲料投放前应先洗净,每立方水体再用3至5克的食盐浸洗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才能投喂。一般选择淡水小杂鱼,每日投饵数量为网箱内黄鳝总重量的3%-5%。

5、人工饲养时,由于投喂大量饲料,黄鳝排除的粪便容易污染水质,所以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春季7天~10天换一次水,夏季3天~5天换一次水。网箱还要定期进行消毒,每立方水用10克的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放养后,网箱中可放养适量泥鳅,利用泥鳅上下游窜的习性,起到分流增氧作用,又可消除黄鳝的残饵。在池塘内放养一定量的花白鲢来调节水质。

6、适时清洗网箱,除去过多的杂物和附着藻类,保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网箱中放置水草、以水葫芦、水花生为好,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移植水花生时最好去根洗净后放在5%的食盐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以防止蚂蝗等有害生物随草带入箱中。

7、黄鳝种苗在入箱前要严格消毒,特别是在黄鳝易发病的7月份~9月份,每20天用1ppm漂白粉全箱泼洒,发现病鳝及时隔离。发现病害,及时对症下药,尽量减少损失。

夏季是养殖黄鳝的黄金季节,但是这个季节天气变化大,晴雨天气交替,水温变化快,池底腐败物多,水体自净功能差,自我平衡作用失调,从而水质会严重恶化,因此会出现缺氧、应激、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导致黄鳝上草,白色鱼浮头,甚至中毒死亡。针对这些现象,养殖户必须要把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降温关

黄鳝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28℃。夏天烈日曝晒可使池水温度迅速升高,黄鳝容易发生中暑甚至被烫死,因此,控制好池水温度极为关键。

主要降温方法有:

(1)、在池顶搭建遮荫棚,覆盖遮阳网。

(2)、在养殖池水面投放适量浮水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遮荫。

(3)、灌水降温。把池中水位加深至25厘米-30厘米,并采取灌水更换池内表层水来平衡池水温度。

(4)、有条件的养殖户,可采取终日微流水的方法降温,效果更佳。

2、调水关

要注意水质酸碱度的调节。虽然黄鳝喜欢生活在微酸性环境中,但在人工饲养密度较高的情况下,酸性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使黄鳝染上疾病。实践证明,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7386637夏季养鳝池水的ph值以控制在7至8之间较为适宜。

3、投饵关

夏季气温较高,确保饵料质量至关重要。所投饵料特别是动物性饵料一定要新鲜,已变质,腐臭的饵料切忌投喂。黄鳝夏季生长快,要尽量多投喂螺蚌肉、活蚯蚓、蝇蛆等动物性蛋白饵料,每日投饵2次,即分别在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6时以后投饵一次。遇到恶劣天气,黄鳝摄食减少,应及时捞出剩余饵料,以免残饵腐败变质,污染水质。

4、浮头关

在天气闷热,阴雨天或傍晚遇雷阵雨,水质严重恶化,水面出现气泡等情况下,早晚巡池时发现黄鳝群集水面,散乱浮动,受惊则跳动,说明池水严重缺氧,必须采取措施迅速处理。对轻度浮头,可及时注入新水增加水体溶氧;夏季和初秋易出现暗浮头,由于症状轻,不易察觉,容易发生泛塘死亡,要仔细观察,一经发现要立即注水预防;对因天气、水质突变引起的浮头,要减少投饵,捞出饵料残渣,从速注入新水。注意加注新水不宜在傍晚进行,以免造成上下水层对流反而加剧浮头。

5、防逃关

夏天天气突变时,特别是发生雷雨、暴雨、黄鳝表现焦燥不安,最易外逃,严重时可在一夜之间逃得一条不剩。因此,夏季天气突然变化时,要特别注意防逃,经常检查水位的深浅、池壁和池底有无裂缝以及排水孔拦鱼网具是否完好,以便及时排除隐患,堵断黄鳝逃跑的出路。

5. 河蚬人工养殖方法

首先鱼缸里放河蚬有利的方面是:可以增加鱼缸的整体美观程度的,并且河蚬养在鱼缸里,不仅节约它的食料,还可以清洁鱼缸,维护鱼缸生态平衡。

其次坏的方面是:河蚬生活在各类水体的水底淤泥中,体内通常带有大量寄生虫和致病菌。最后野采回来的河蚬,要等寄生虫去除后才可以放入鱼缸哦

6. 河蚬养殖技术

不适用。

沼泽过滤系统是模拟大自然界中的沼泽生态系统所构建出的一种过滤系统。重系统主要用于饲养观赏鱼所使用。而且在饲养过程当中,饲养的密度不能太大。而水产养殖一般情况下,饲养的密度都比较大,所以沼泽过滤适不适合水产养殖业的。

7. 蚬怎么养殖

不吃。

河蚬穴居于水底泥土表层,以浮游生物为食料(如硅藻、绿藻、眼虫、轮虫等),生长快,繁殖力强。除天然资源外,也适宜进行人工养殖。河蚬养殖既适合于湖泊大、中型水面放流增殖,也适合于小型水面或者池塘投饲、投肥养殖。

养殖河蚬成本低、产量高,易捕捞,可以当年放养当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河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蚬干、罐头、冻蚬肉或腌制成咸蚬。

8. 河蚬养殖亩产

⒈池塘条件:养殖亲虾的池塘面积可大可小,要求不严,但要求高产者,则面积以10亩内为好。塘埂以泥埂为好,且坡比越大越好。水深以1.5米左右为宜,底质以泥沙相间为佳,淤泥不可超过20厘米。

⒉水源及配套设备:要求长年水源不断,特别是5-11月间,要求水量充足无污染。电力设施完整,增氧机、水泵齐全配套。

⒊虾种放养:亩放虾种一般为6-8万尾/亩,具体可视苗种质量、规格及要求产量、条件、饲养管理水平等灵活掌握。在放养虾种的同时,可搭养夏花鱼种或冬片鱼种。搭养鱼种多为白鲢、花鲢。夏花鱼种亩放500尾左右,花白鲢比例为1∶2或1∶1。冬片鱼种亩放100尾左右,花白鲢比例为1∶2。通常虾亩产50-100公斤,鱼亩产60-80公斤。

⒋饲养管理

A、饲料:以青虾颗粒饲料为主,辅以小杂鱼,冻海鲜杂鱼、螺、蚬、蚌肉、蚕蛹粉、鱼粉、豆渣、油饼、麸皮等。

饲料投喂每日不少于二次,最好三次,上午一次为总量的1/3,晚上为总量的2/3,上午投在中深水处,晚上投在浅滩处,在中深水处设置活动食台若干处,用以检查食量和生长情况。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在生长季节一般栖息于浅水区或水草丛中,能忍受0℃以上的水温。青虾游泳能力不强

9. 河蚬人工养殖视频

一、武汉长江禁渔对象/条件是什么

  在规定的禁渔时间和范围内,禁止所有捕捞作业(包括捕螺、蚬、虾等)及其它任何形式破坏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活动,确因资源调查、科学研究和水产原种场采捕苗种等工作需要的,必须报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哪些行为不在禁渔规定范围内

  对从事娱乐性游钓和休闲渔业活动的规范管理,只允许一人一杆、一线、一钩(单钩)

  三、哪些行为在禁渔规定范围内

  禁止使用视频装置等各类探鱼设备,禁止使用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钓饵、窝料和添加剂及鱼虾类活体水生生物饵料。

10. 蚬子是人工养殖的吗

1. 蚬子一般出在黄海,以丹东黄蚬子最为鲜美。呈黄色,有横纹。

2. 花甲也叫蛤蜊,黑色斑纹,产自山东海域。

拓展资料:

1. 花蛤属帘蛤科,又名菲律宾帘蛤或菲律宾蛤仔,南方俗称花蛤。贝壳呈卵圆形,壳质坚厚,膨胀。壳顶稍突出,稍向前方弯曲。花蛤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韩国和日本,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2. 蚬(xiǎn),一般叫它蚬子,生长于淡水水域内,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各大洲水域。代表属蚬属动物壳小型到中型。壳厚而坚硬,外形圆形或近三角形。壳面光泽,具有同心圆的轮脉,黄褐色或棕褐色,壳内面白色或青紫色。铰合部有3枚主齿,左壳前、后侧齿各1枚,右壳有前、后侧齿各2枚,侧齿上端呈锯齿状。足大,呈舌状。雌雄异体或同体。

11. 河蚬子养殖技术

放养田的选择

养殖田要选择风浪平静、流速较快的内湾或浪小的外湾。海涂要平坦,退潮后露出时间在2-4小时左右,以中低潮区为宜。水深2-3米,海水较清,底质为沙泥混合,以沙为主(占70-95%);而碎壳、石砾、泥较少,底质变化很大的地区,不能作为放养殖田。过冬田的底质含泥量可稍多一些,含细沙多一些亦可。另外,放养田的附近,最好有淡水和下水道注入,但不要正选在河口。

二、放养田的整理

放养田的整理比较简单,田可大可小。选好田以后,用泥沙垫平洼地,并拣净石块等杂物,这样便完成了平整工作。如底质较硬,应进行翻土、耙松。放养田的周围,可以用芒草做一些田墩,作为标志,以便于管理、播种和采捕。在靠岸的一面,必要时可做堤坝(用芒草做),以免沙蚬子被风浪冲到岸上。

当堤坝附近堆积较多的沙蚬子时,应重移到低潮区放养。靠近港道或低潮区水道旁的放养田,苗种受风浪洪水的威胁较为严重,要在可能受到威胁的地方,筑堤坝加以防护。底质较硬或小潮汛海水涨不到的地区,最好在放养田四周围筑土坝,进行蓄水养殖。坝的规格, 一般下宽8-10尺,上宽4-5尺,高1.5-2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