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夏季鲫鱼养殖技术(夏季鲫鱼生活环境及特点)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5 07:00   点击:27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夏季鲫鱼生活环境及特点

伏天鲫鱼是在浅水处。

夏季经常出现的一种气候就是闷热,闷热的时候,空气流通慢,温差小,池塘中的水上下流通缓慢,氧气进去深水区就更慢了,这样就出现了越往深处的水中含氧量就越低。

在深水区的鱼为了吸氧,就会上升到池塘的浅层,也称之为浮头。所以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钓鱼时,不要去深水区垂钓。要把鱼竿锁定在含氧高的、离空气近的浅水区域。或者是选在水草茂盛的岸边。

2. 夏季鲫鱼的生活规律

春季鲤鱼、鲫鱼为了产卵都会成群结队游向水草密集的浅滩,这时用短竿钓浅滩收获一定不会少(但建议最好别钓产卵期间的鲫鱼鲤鱼,为了让以后有更多鱼钓)。

夏季气温较高,水温也高,这时鲤鱼鲫鱼会待在凉爽的深水底,此时最好选择在流水或是溶氧量充足的地方钓深水区。

秋天气温还是比较高,但早晚比较凉爽,全天虽然都能钓,但早晚垂钓是最好的选择。

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所以鲤鱼鲫鱼只待在较温暖的水底,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虽然水面结冰,但水底下的温度还是有3-5℃。

3. 夏天鲫鱼的特性

一、晴天钓深,雨天钓浅

可能很多人一直被那句“夏钓潭”所欺骗,虽然夏天要主钓深,但钓位选择,最终还是要根据作钓当天的气温来决定,比如在雨天垂钓鲫鱼时,由于新水的注入,这时水温会有所下降,浅水区的温度也会瞬间下降,而且还会给浅水区带来更丰富的氧气,所以这个时候钓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如果遇到的是晴天,由于浅水区受到太阳的照射,水温会迅速上沉,这时鲫鱼鲤鱼为了“避暑”,通常都会选择在深水区待着。

野钓

二、平时钓深,闷热钓浅

虽然夏天野钓鲫鱼,平时钓鱼人都会选择钓深水区,可如果遇到温差大,气压低,天气较为闷热时,由于深水区的溶氧量比较低,所以少许底层鲫鱼会因此而上浮。当钓友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立即更换钓位钓浅一些,并且尽量寻找一些溶氧量比较充足的地方,比如稀疏的水草旁和进水口就是两个不错的钓位。

野生大鲫鱼

三、白天钓深,晚上钓边

另外在夏天钓鲫鱼,还有一种情况也可选择钓浅那就是夜钓的时候,由于晚上的气温要比白天低,而且环境又比较安静,这时鲫鱼为了寻找食物,通常都会选择在近岸处来觅食。特别是在晚上十一二点,这时选择钓浅钓边肯定有不错的渔获。

所以很多钓鱼人到了夏季,并不是白天没有时间钓鱼,而是晚上确实是钓大鲫鱼,大鲤鱼的好时机。

4. 夏季鲫鱼生活环境及特点介绍

水库夜钓鲫鱼一般钓1-1.5米的水深就可以,气温低的时候钓2-4米的水深,一般在晚上的时候鱼都会出来觅食,鱼的活动量也会增加,非常适合钓鱼。

一般晚上的气温比白天的时候要低,并且夜晚的时候光线变的昏暗,鲫鱼在出来觅食的时候比较隐蔽,不会轻易被人发现。

夏季的夜晚是钓鲫鱼的黄金时期,夏季岸边的水温相对于白天来说变的比较低,岸边的漂浮物也增多,人少比较安静,并且岸边的水草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增加了水的溶氧量,鱼儿的觅食活跃。

鲫鱼属于比较胆小的鱼类,在白天的时候都躲藏在深水区域,在夜晚的时候才出来觅食,夜晚钓鲫鱼的时候适合在有弯道的水域还有水草和乱石多的水域,最好是选择雾化效果好的饵料诱鱼。

5. 夏季鲫鱼生活环境及特点图片

夏季的气温较高,天气有闷热,很多人就会以为鲫鱼会离底上浮摄食,钓底很艰难,但事实证明,钓底比钓半水的鱼获要更多。当然,钓底好的前提是,不要选择太阳直射的水域,最好是近岸有树荫遮挡的水面,这样即使天气很热,你钓鱼的心情也会很畅快。

6. 鲫鱼的生活环境和天气怎么样

    鲫鱼养殖池塘要求不高,一般面积0.1~2公顷,水深1.5米以上即可。池底有10~15厘米厚淤泥最佳。池塘的清理、消毒、施基肥等均按常规方法进行。越冬池尽量选择向阳、水源充足、池底保水性好的池塘。为保证鲫鱼安全越冬,一般成鱼塘水深不低于1.8米,以防止结冰后池底水温过低,并保证池塘溶氧量充足。

冬季养殖池塘水温低,藻类代谢缓慢,光合作用强度低,藻类代谢产生的氧气少,且消耗氨氮速率慢,因此越冬池塘必须保证有1/3以上新水,越冬前池塘溶氧浓度不低于每升8毫克,酸碱值保证在7.5~8.5之间。

7. 夏季鲫鱼生活环境及特点是什么

鲫鱼的采食时间,依季节不同而不同。春季为采食旺季,昼夜均在不断地采食;夏季采食时间为早、晚和夜间;秋季全天采食;冬季则在中午前后采食。

生活在江河流动水里的鲫鱼,喜欢群集而行。有时顺水,有时逆水,到水草丰茂的浅滩、河湾、沟汊、芦苇丛中寻食、产卵;遇到水流缓慢或静止不动,具有丰富饵料的场所,它们就暂栖息下来。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库中的鲫鱼,也是择食而居。尤其在较浅的水生植物丛生地,更是它们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们贪恋草根,多数也不游到无草的深水处过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鲫鱼,它们是遇流即行,无流即止,择食而居。冬季多潜入水底深处越冬。

8. 鲫鱼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一、鲫鱼的生活习性一。生活环境:鲫鱼是底栖淡水鱼类,一般在水体下层活动。鲫鱼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在各地的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广泛分布。

受水温的影响:鲫鱼适应的水温范围较大,0~30℃的水温都可开口摄食。鲫鱼喜欢的水温是15~25℃,在20℃时,鲫鱼最为活跃,食欲最旺。

春秋季节,鲫鱼喜欢到岸边水草繁密的浅水区游弋、觅食;高温的夏天,鲫鱼会躲到深水处或者阴凉处栖息,冬季时,鲫鱼会游进深水区避寒。

9. 冬季鲫鱼生活环境及特点

鲫鱼养殖池塘要求不高,一般面积0.1~2公顷,水深1.5米以上即可。池底有10~15厘米厚淤泥最佳。池塘的清理、消毒、施基肥等均按常规方法进行。越冬池尽量选择向阳、水源充足、池底保水性好的池塘。为保证鲫鱼安全越冬,一般成鱼塘水深不低于1.8米,以防止结冰后池底水温过低,并保证池塘溶氧量充足。冬季养殖池塘水温低,藻类代谢缓慢,光合作用强度低,藻类代谢产生的氧气少,且消耗氨氮速率慢,因此越冬池塘必须保证有1/3以上新水,越冬前池塘溶氧浓度不低于每升8毫克,酸碱值保证在7.5~8.5之间。

冬季病菌代谢减慢,危害相对较小,但开春后病菌繁殖快,导致病害增多。经过一轮饲养周期后,池塘底部积累了大量残饵、粪便,导致底质恶化、发黑、发臭,淤泥层厚且内藏大量病菌以及有机物腐败产生的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气和沼气等有害物质。为了防止鲫鱼开春后疾病暴发,在越冬前有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底。能清淤的池塘应尽量清除池底淤泥,不能清淤的池塘应使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注水后使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处理一次,以预防冬季和开春鲫鱼竖鳞病、水霉病、赤皮病以及寄生虫病发生。原池水越冬的应在越冬前1~2个月停止施有机肥,防止氨氮浓度过高。越冬前要大剂量用一次水质净化剂,进行彻底降解和驱除水体中氨氮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配合消毒剂对池塘消毒。

2

鱼种放养密度合理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腊水放鱼鱼猛长”。冬天放鲫鱼苗,鱼苗壮鳞片紧,鱼苗适应能力强,且池塘中病原数量少,鱼苗不易被感染成活率高。放苗应选择在连续晴天的中午最合适,尽量减小放苗前水温与越冬池水温差,使鱼苗尽快适应。入越冬池的鱼苗应保证体质健壮,无损伤,规格整齐,入池前可使用高猛酸钾溶液等浸洗消毒,但应注意用量要适度。

主养鲫鱼以异育银鲫、彭泽鲫、湘云鲫为主,为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培育大规格鱼种。用池塘培育鲫鱼鱼种,每亩放养鲫鱼夏花0.8~1.2万尾即可养成规格50~60克鱼种。进行鲫鱼成鱼养殖时,鱼种平均规格为50~60克,每亩放养鲫鱼鱼种1500~1800尾,养成商品鱼规格可达到350~400克。

在成鱼池中混养鲫鱼,应采用与青、草、鲢、鳙、鳊、鲂、鲤等多品种混养的方式,且放养大规格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即冬季放养较春季放养效果好,放养密度每亩水面150~250尾。其他鱼种放养规格和数量可根据需要确定,搭配品种放养时间不宜过早,尤其是过早投入鳙鱼对鲫鱼驯化影响很大。如培育大规格鲫鱼种不要配搭草鱼和鲫鱼,而应选择鲢鱼和鳙鱼,数量应占主养鲫鱼20%左右,鳙鱼则占鲢鱼10%左右,成活率可达80%左右,经200天左右饲养,个体重在200克以上居绝大多数,每亩水面产量达20公斤以上。

3

精细管理提高抗逆能力

驯化期水质宜“清瘦”不宜“浊肥”,养殖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在密度已确定不能改变时,可降低池塘水位相对增大密度,既要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促进鱼生长。驯化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添加剂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驯化后的鱼种上浮抢食时间短便于管理,搭配鲢、鳙鱼种应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投放。鲫鱼饲料粒径选择标准“就小不就大”。一般鲫鱼规格在每尾10克以下时,饲料粒径选0.5毫米;10~30克时选1.5毫米;75~100克时选2毫米;150~300克时选2.4毫米;300克以上时选3.2毫米。鱼的摄食能力受鱼的规格及池塘水温的直接影响,投饲率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而不应该一成不变。

鲫鱼越冬时需消耗大量蛋白质、能量,导致鱼体消瘦,抵抗力低下。为提高鲫鱼越冬能力,越冬前一个月是安全越冬的关键时期,叫做“贴秋膘”、“育肥期”。在“育肥期”适当选择高蛋白、高油脂、高能量高档饲料,一直喂到越冬前鱼停食为止。

华东地区鲫鱼越冬期长,冬季停食过早会导致掉膘严重,鱼体质下降,同时胆囊充盈,肠道无食、细长、壁薄、脆弱,导致抵抗力低下。越冬后卖鱼拉网时,易造成鲫鱼应激、发毛,死亡率升高。而鱼种越冬后投饲时,鲫鱼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抢食较猛,易造成鱼肠道不可逆损伤和肠炎,鱼体抵抗力下降,为后期疾病的暴发埋下隐患。为避免该种情况的发生,结合鲫鱼的生物学特性,可在冬季“隔三差五”投喂少量饲料,保持鲫鱼肠道充盈,刺激肠道绒毛,维持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鲫鱼免疫力。

4

及时防治疫病

鲫鱼抗病能力很强,但冬季气候寒冷,应严防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虽然此病发生率不高,一旦感染会导致鲫鱼大量死亡。

该病病原体为鲤锚头鳋,严重患病鲫鱼主要表现为浮水慢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腹部、背脊两侧即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黏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溃疡。其病因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原待机孳生;二是鱼种投入时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如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国际单位;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鲫鱼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如养殖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诊后一次性全池泼洒0.5国际单位90%晶体敌百虫、0.2国际单位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米用6~10毫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