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环毛蚓养殖(环毛蚓生活环境)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09 06:27   点击:110  编辑:娄江   手机版

1. 环毛蚓生活环境

威廉环毛蚓,体长96-150mm,宽5-8mm。背面青黄色或灰青色,背中浅深青色。环带占14-16三节,无刚毛。身体上刚毛较细,前端腹面并不粗而疏。

雄生殖孔在18节两侧一浅交配腔内,陷入时呈纵裂缝,内壁有褶皱,褶皱间有刚毛2-3条,在腔底突起上为雄孔,突起前面通常有孔头突。

受精囊孔3对,在6-7,7-8,8-9节间,孔在一横裂中的小突起上,无受精囊腔。8-9,9-10节间缺隔膜,盲肠简单。受精囊的盲管内端2/3在平面上,左右弯曲,为纳精囊。


2. 环毛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点

蚯蚓别称:地龙、曲蟮、坚蚕、引无、却行、寒欣、鸣砌、地起翘、阮善等。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筒状(与线形动物的圆柱形区别);

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萊垍頭條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萊垍頭條

生活习性

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條萊垍頭

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頭條萊垍

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萊垍頭條


3. 环毛蚓靠什么呼吸

捕捉蚯蚓的四种方法:

1、晨捕法:蚯蚓喜欢在夜间觅食和寻找新的环境。特别是鸡叫以后,其活动更加强烈。根据这一习性,可利用早晨的时间进行捕捉。

①当河水下跌,河滩上的蚯蚓大都在后半夜活动在淤泥滩上,此时打灯用手指或筷子夹捕,1小时可夹3~5公斤。如果有雾或下小雨,其泥滩上的蚯蚓更多,此时应抓住机遇捕捉。

②每当大雨之夜,蚯蚓上半夜半身出洞探食,下半夜爬出洞外活动,这时可打灯进行夹捕。

③每当连日大雨,河水陡涨,其河坡上的蚯蚓会在早晨全部上岸寻找新的栖息地。此时是捕捉蚯蚓的大好时机,应抓紧捉捕。

2、灌水法:在某个蚯蚓大量生长的干沟或干塘内,灌满水,蚯蚓就会纷纷向坡上逃命,提一小桶,沿沟或塘边寻找,爬上坡1条,就捕捉1条,直到全部捕获为止。有条件者可利用废沟废塘养殖蚯蚓,一旦需要收获,随即采用灌水法。

3、药捕法:每平方米面积用1.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55%的福尔马林溶液1桶,泼于蚯蚓较集中的地方,蚯蚓会很快爬出来受捕。捕获后用清水漂洗蚯蚓5~10分钟。此外,还可以用1%的洗衣粉溶液进行药捕。

4、蚯蚓诱捕法

①干地诱捕:在干旱肥沃的地方,保持1米见方的土地湿润,并施些腐熟的有机肥,一周后,蚯蚓就会集中受捕。

②雨盖诱捕:在下暴雨时,在河岸上或蚯蚓较多的地方,用麻布、破衣、瓦楞纸和蛇皮袋等遮雨物,盖上若干处,一夜过后,趁早揭去雨盖,其蚯蚓会大量集于雨盖之下。

③洼地设土坡诱捕:在暴雨陡降之时或连日下大雨的日子里,在低洼处有意设立若干小土坡,土坡上盖些杂草。4~10小时后,低洼处渍水,蚯蚓就会被迫爬集于土坡上受捕。


4. 环毛蚓内部结构

蚯蚓(earthworm, potworm, or freshwater ringed worm)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可以分为陆生的及水生的两种类型。大多数的种类属于陆生蚯蚓,体型较大,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俗称「红虫」的水生丝蚯蚓,主要分布在各种淡水水域,一般体型较小,以水中的有机物质为食物来源;寡毛类也有极少数为海产性的。

环节动物门,顾名思义,就是身体呈环状分节,一般而言,蚯蚓的分节多在80节以上。外观上除了分节之外,成熟的蚯蚓在靠近头部的地方,有体节会愈合成环带。以环毛蚓为例,环带上有雌孔,是蚯蚓排出卵子的地方。在环带的后方则有两个雄孔,是蚯蚓排出精子的地方;雄孔四周常有乳头状突起,称为乳突,雄孔与乳突是分辨蚯蚓种类的重要依据。然而,大多数的蚯蚓仅由外观是无法判定其种类的,需要解剖,以其内部构造如受精囊、摄护腺及肠盲囊等的数量、大小、形状与位置来鉴定其种类。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它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与植物的嫩茎叶为食,在进食大量的土壤后排出的土壤称为粪土,常堆积于地表洞口或洞穴中;当蚯蚓数量多、活动频繁时,土壤因被翻动而松弛,有利于植物生长。蚯蚓也是一些哺乳类(如鼬獾)、鸟类(如鸡、鸭)、青蛙、蛇(如青蛇)或鱼虾蟹类的重要食物来源。由以上种种,皆显示蚯蚓在生态环境中无法取代的角色与重要性。


5. 环毛蚓如何适应土壤生活

1、湿度 蚯蚓体内含水量70%一80%,平日靠分泌其体液保持平衡,因此,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湿度适应范围为30%一80%。如威廉环毛蚓(青蚯蚓)适宜湿度为30%一45%;爱胜蚓属(红蚯蚓)则适宜于50%一80%的湿度。蚯蚓这种习性使它处于穴居和窝居状态。高湿度或低湿度环境均不利于它正常生存。湿度低于极限,则蚯蚓便会脱水而极度萎缩呈半休眠状或即死亡。反之,也会随气温的上升而死亡。

2、温度 蚯蚓属变温动物,对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气温下降至10C时,蚯蚓开始停食;降至4℃时就进入冬眠状态;0℃以下就会冻结或死亡。一般大中型蚯蚓多深人地下穴居越冬;而小型蚯蚓多数为群体聚集、结团于暖土处越冬。待次年气温上升至8—10℃时爬到地表层活动。体弱、萎缩的蚯蚓,成活率很低,很难活过开春。当温度超过30℃时,生长也受到抑制,很快萎缩,体色变深,并钻人深土中不动。当温度高达35℃以上,便完全停食进入休眠状态,蚓体完全萎缩,感觉极为迟钝。一旦气温下降,即能恢复原状。温度以20—25C为最佳。

3、食性 蚯蚓属杂食性动物,可谓荤素不拒。蚯蚓的植物性饲料来源极为丰富。人工养殖时,农村中几乎都用废物喂给。蚯蚓的饲料来源有多种畜禽粪、厩肥、青草、水草、稻草等,以及树叶、废菜叶、烂爪果、糟渣、沼渣、废纸浆等。还有动物性饲料,它对蚯蚓的增重、繁殖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如屠宰后下脚料及污水、食堂饭馆荤素下脚等是蚯蚓喜欢的饲料来源。

4、光照度 蚯蚓有昼伏夜行的习性,是畏光性动物,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土壤环境中生活。它极怕紫外线的直射,故在日光下或较强的电灯光下不轻易露面。只有在发生敌害、药害、淹水、高温、干燥、缺氧等情况下才会离巢暴露。但蚯蚓不怕红色光。 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蚯蚓在药物学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 蚯蚓体内可分泌出一种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纤维的特殊酶,因此,树叶、稻草、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活性污泥和造纸、食品工业的下脚料等,都可以是它的食料。蚯蚓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蚯蚓养殖工厂,并把蚯蚓养殖工厂称为“环境净化装置”。由于蚯蚓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汞、铅和镉等微量金属,这类金属元素在蚯蚓体内的聚集量为外界含量的10倍。因此,有些科学家认为蚯蚓可作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


6. 环毛蚓特点

0.018千米。

蚯蚓每小时爬行约0.018千米左右。蚯蚓的爬行速度约为每分钟30厘米左右,其运动方式为蠕动收缩,每收缩一次可前进2-3厘米,收缩方向可以反转,因此可做倒退运动。

蚯蚓爬行的速度,据悉蚯蚓在湿润的地面上的爬行速度大概30厘米/分钟左右。蚯蚓是环节动物之一,世界上有蚯蚓3000余种,我国亦有200多种,全国广泛分布的有环毛蚓、爱胜蚓、异唇蚓、杜拉蚓等品种。


7. 环毛蚓对土壤中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一千五百斤到两千斤,但也要视情况而定。

蚯蚓养殖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水,这也是把水源放在第二位的原因,因为在蚯蚓养殖的环境中水分含量要在60%-65%,尤其是在夏季,蚯蚓养殖场是利用水来为蚯蚓来降温保湿的。水源选择要选择酸碱适中的水源,不能使用酸度或者碱度较高的水源,如果酸碱度较高会造成蚯蚓逃跑或者死亡。


8. 环毛蚓是蚯蚓吗

1、赤子爱胜蚓俗称红蚯蚓,最常见的养殖蚯蚓,个体小,体长60~160毫米,体宽3~5毫米,身体节约80~110个,环带呈橙红色或栗红色。

2、威廉环毛蚓俗称青蚯蚓、绿蚯蚓等,个体大,体长90~250毫米,体宽5~10毫米,背面是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是青灰色。

3、参状环毛蚓俗称土蚯蚓,我国最常见的蚯蚓,个体大,体长110~380毫米,体宽5~12毫米,背部是紫灰色,后部颜色浅,刚毛圈是白色。


9. 环毛蚓生活环境特点

消化管纵行于体腔中央,穿过隔膜,管壁肌层发达,可增进蠕动和消化机能。

自口至砂囊为外胚层形成,属前肠。砂囊后一段消化管富微血管,多腺体,称胃。胃前有一圈胃腺,功能似咽腺。胃后约自第15体节开始,消化管扩大形成肠,其背侧中央凹入成一盲道,使消化及吸收面积增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