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可树的产地?
可可树生长在热带,非洲比较多
二、云南种植可可豆的历史?
根据记载在公元前4000年亚马逊河盆地已经生长有野生的可可树了。最早使用可可豆的人或许就是这些用可可豆制成饮品的雅马人了。而这里的天然热带雨林气候也给这里的可可树造就了巨大的树荫以防止可可树受到阳光直射以及巨大的湿差变化的影响。可可树正是适合温度在20至30度之间的热带雨林中生长,并且理想的地方在海拔高度400米以上。
可可最早使用是在墨西哥阿斯帝卡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孟特儒,将可可豆利用石器杵与钵,研磨成粉状冲泡水直接饮用,当成宫中饮品。那个时代巧克力价格并不便宜,只有有钱的家庭或王室才有享用机会,流行的普遍性并不高。到1505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当时就有接触到可可豆,虽有经当地提供试喝,但因为实在太苦很难下咽,因而与可可豆无缘只是擦身而过,并未取回引进。
阿兹特克王国兴起之后,对于可可豆的应用与发展才真正开始。在阿兹特克王朝时,可可豆的价值极高,被当时社会所重视,甚至于曾经有一度还被拿来当作钱币使用,作为人民金钱交流的一种方式。
当时西班牙探险家柯特兹相当好奇,于1520年正式将可可豆引进给当时在位国王,并将当地情况告知国王,命当时皇宫部属,下去研磨可可豆来饮用,当国王喝完可可糊后,觉得精神百倍,做起事来精神特别好,因此立刻传令下去,可可豆成为宫中御品,不得对外相传,使得可可豆在西班牙王朝中,封闭100多年。
后来因为与临近国家有了姻亲结合,才将可可豆于1606年传入意大利,从此打开可可豆门户,在17世纪中荷兰与法国,更是大量使用,当时可可豆已变成金钱代表,普遍的被接受,同时也被当成期货再市场上操作买卖。
随着文化交流,可可豆的魅力飘进了英国市场,而英国试着将糖加入巧克力中,变成比以前更好喝又好吃的全新巧克力,因此造成大量使用,并且供不应求,此时更设置第一座商业化巧克力制造工厂,制造出今日市场上黑色巧克力产品诞生。也陆续推出各种不同可可脂含量产品。18世纪在瑞士,有一位Amonr将牛奶加入巧克力中饮用,发现另一种新的风味,因此瑞士成为第一个制造牛奶巧克力的的国家。
三、可可树几年挂果?
可可树栽培4年后,每年每株产果60至70枚。
四、可可树的生长环境?
可可树喜生于温暖和湿润的气侯和富于有机质的冲积土所形成的缓坡上,在排水不良和重粘土上或常受台风侵袭的地方则不适宜生长。
喜生在温度高、湿度大、土壤肥沃的环境。要求栽培地区年平均温度22.4-26.7度,月最低平均温度15度,绝对最低温度10度,雨量1400-2000毫米,忌大风和渍水。
五、可可树是长什么样子的?
可可树,也可以叫巧克力树。是梧桐科可可属乔木。可可树是常绿乔木,树冠繁茂,叶卵状长椭圆形,花排成聚伞花序,萼粉红色,萼片花瓣各5枚,巧克力色,略比萼长。
可可树原产于热带美洲,广泛栽培于全世界的热带地区。在我国海南和云南南部有栽培。果实经过发酵及烘培后,可以制作成可可粉和巧克力。
六、在西双版纳,我们看到了可可树,也就是“巧克力“树……排序?
在西双版纳,我们看到了可可树,也就是“巧克力”树。
这是一种矮小的,漂亮的树。“巧克力”树开着又细又弱的白花 可是这种小花凋谢后却能结出大果实 它表面还有一些棱棱的果实 椭圆的,橙黄色的。七、可可树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早在哥伦布抵美前,热带中美洲居民,尤其是玛雅人及阿兹特克人,已知可可豆用途,不但将可可豆做成饮料,更用以作为交易媒介。16世纪可可豆传入欧洲,精制成可可粉及巧克力;更提炼出可可脂(cocoa butter)。 可可树遍布热带潮湿的低地,常见於高树的树荫处。
八、可可一亩栽多少株?
1000棵左右
可可树,一亩地种1000棵左右比较好,如果种植密度过高,会影响产量的。
可可(学名:Theobroma cacao L.)是梧桐科、可可属常绿乔木,高达12米,树冠繁茂;树皮厚,暗灰褐色;叶具短柄,卵状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花排成聚伞花序,花的直径约18毫米;核果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表面初为淡绿色,后变为深黄色或近于红色,干燥后为褐色;植后4-5年开始结实,10年以后收获量大增,到40-50年后则产量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