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蜈蚣养多久才自己产卵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01 05:22   点击:29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蜈蚣养多久才自己产卵

人工繁殖 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一般野生蜈蚣生长4年才会产卵繁殖,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雨后晴天的清晨进行交配,40d开始产卵,每次产卵40~50枚,产卵后雌蜈蚣将卵抱在怀内孵化。孵化20d左右出壳,45d后才能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和适宜的温、温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25℃~32℃之间,湿度应控制在50%~70%之间。蜈蚣在孵化期间不进食,不喝水,产前加强喂食,增加孵化前的营养。小蜈蚣孵化出来之后,应及时按规格大小分开饲养,因为蜈蚣有食幼仔的特性,弄不好会残食殆尽

二、蜈蚣的繁殖期多长时间?北方适合养殖蜈蚣么?山东哪有养殖场?

蜈蚣为卵生动物,一般在3~6月雨后天晴时交配,每年春未夏初时卵粒逐渐发育成熟,从6月中旬开始产卵,6~7月上、中旬为产卵的旺期,并延续到8月上旬。产卵前的母体,体态臃肿腹部贴近地面,行动迟缓。对有产卵迹象的母体应于3~4天前用直径约10厘米的无底罐头筒一一罩住,筒口用纤维板或玻璃盖好,既有效地利用了养殖面积,避免相互干扰和噬食,有利于蜈蚣在安静的环境中顺利产卵,也便于幼蜈蚣与母蜈蚣的分缸(或分池)饲养。

一般每条母体产卵20~60粒,顺利产卵过程约需2~3小时。卵粒相互粘连在一起,如花生米大小,呈椭圆形。蜈蚣母体抱卵监护期长达43天左右,在此期间若受到惊扰,或其它外来刺激,就容易激动暴躁,会将正在孵化的卵块全部吞吃掉,导致孵化失败。故应绝对保持孵化池环境的安静。特别要注意的是,蜈蚣产卵前几天要停止给食,尤其在孵化过程中的40~50天内更应严格禁止喂饵,否则蜈蚣吃食时会因食物沾染在卵块或胚胎上而将卵块或胚胎一起吃掉。卵团的孵化过程较缓慢,15~16天后卵粒形成腰子形,中间始裂开,此阶段为第一次蜕皮;20天后第二次蜕皮成月牙状,初具幼虫形态;35~40天幼体进入第三次蜕皮,能在母体怀抱内上下爬动;再过5~7天,幼体表皮几丁质逐渐加厚,体色变黄褐,在母体的保护下生活,经过一个月后就能脱离母体独立生活,自行觅食。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也就是说这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

蜈蚣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祛风、止痛、通络、解毒之功效。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野生蜈蚣资源逐年减少,随着人们捕捉野生蜈蚣的数量的增加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加之每年大量出口,从而导致蜈蚣货源十分紧缺,价格逐年攀升,这就为人工养殖蜈蚣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据网上调查,山东还没有蜈蚣养殖基地.

三、蜈蚣的生活习性及饲养,产卵期的管理?

1、恒温养殖:蜈蚣的恒温养殖又称无冬眠养殖,即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打破蜈蚣的冬眠习性,使其一年四季都处于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

恒温养殖最关键的设备是具有一定面积的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条件的暖房。这些暖房可以新建,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民房、塑料大棚改造,无论那种暖房都必须符合以下四项原则:第一,经济实用;第二,具备加温和保温条件;第三,能保持较好的通风;第四,结构科学合理,便于管理。

2、塑料大棚养殖:白天充分利用太阳的照射提高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傍晚时分及时用草衫覆盖塑料大棚使之保温,尽可能缩小昼夜温差,显著缩短甚至取消蜈蚣的冬眠期,延长蜈蚣的生长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塑料大棚养殖由于依赖于太阳光的照射,所以必须注意天气的变化:遇有雨雪天气,要及时采取临时的加温措施,尽量避免蜈蚣冬眠,如果蜈蚣一旦冬眠,就不要轻易把它唤醒,如果蜈蚣一个冬季里反复冬眠,则会造成较大伤亡;春天来临,气温升高,注意及时通风,一则补充新鲜空气,二则防止棚内超温;夏季需要及时揭开塑料布,换上遮阳布,或用草衫进行遮阳处理。

四、蜈蚣养殖应注意什么?我的蜈蚣死了一部分,看上去还好好的,死的蜈蚣的足全是卷着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蜈蚣的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人工饲养蜈蚣的实践表明,蜈蚣也患病,其病害有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现将几种常见病的病因及症状法介绍如下。

1、胃肠炎

病因:由于饲料腐烂变质,滋生有大量的致病细菌,蜈蚣吃后受细菌感染而致病。此病多发生在 气温偏低而潮湿的季节以及在气温高、饲料残渣腐败变质的季节,那些饲养管理差的饲养池、室容易发生。

病状:由于胃肠炎病的发生,首先炎症产生的有毒物质的刺激危害,使患病蜈蚣消化不良,腹泻,少吃或不吃饲料,其次,全身发生内中毒,头部充血呈紫色,行动缓慢,最后,常因体弱消瘦,无力爬动而死。

剖检死蜈蚣可见肠粘膜潮红,脱落,体腔内有淡黄色的粘液,肠内粪便稀烂恶臭。

2、绿僵病

病因:绿僵病俗称绿霉病。由于栖息的环境潮湿或被腐烂变质的饲料和污秽的饮水污染,使绿僵菌在此大量繁衍后,蜈蚣身体被绿僵菌感染寄生得病。

本病多发生在6月中旬至8月底,这时由于气候变化,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更容易使蜈蚣受绿僵菌的感染。

病状:受感染的蜈蚣,初期主要在腹部、足的关节皮膜上等处出现黑色小斑点,随着绿僵病的扩散、浸润,蜈蚣体色失去光泽,有些地方还会出现绿色的孢子群。

后期由于绿僵菌在体表大量繁殖而侵入体壁,不但引起蜈蚣的足僵硬难于爬行,还会使食欲消失,活动失去规律,最后因停食身体消瘦而死亡,死亡的蜈蚣大都在瓦片上面。

3、消化不良

病因:消化不良是蜈蚣消化道机能发生障碍的一种生理性疾病。是由于饲养管理不良所引起的疾病,如投为饲料不正常,时多时少,致使蜈蚣突然吃食过多,或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其中有毒物质对消化道的不利刺激。此外由于饲养土温度过低,饮水温度太低也容易引起此病。

病状:患病蜈蚣因为消化道中停留了大量的饲料,饲料在肠内过度发酵而产生大量的气体,这样蜈蚣的肚大似腰鼓,腹部突起,活动迟钝,采食停止,严重时也会因过度膨胀而死亡。

有关上述病症的防治见附录三: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二)虫害

1、蚂蚁

蚂蚁使蜈蚣蜕皮和产卵孵化期的最大敌害。因为正在蜕皮的蜈蚣无反抗能力,新皮鲜嫩,容易招惹大群蚂蚁叮咬至死。同时蜈蚣在抱卵孵化中程半睡眠状态,行动迟缓,易受蚂蚁群趁机咬死蜈蚣,或把蜈蚣赶走,蚂蚁则聚集在卵团上吃食卵料。

防蚁可采取下列方法:

第一、一旦发现蚂蚁,可把猪骨放入池内,诱杀蚂蚁。如果蚂蚁太多时,则立即把蜈蚣转移,然后用开水泡杀池中的蚂蚁。

第二、定期用生石灰或六六六粉或用萘(臭丸)50克,锯木屑250克混合在一起拌匀,制成毒铒,撒在池或室周围,防止蚂蚁进入。

第三、用25克蜂蜜、25克硼砂、25克甘油、250克温水混合拌匀,放在饲养场的四周蚂蚁经常出没之处诱杀。

第四、养土要选用无蚂蚁、蚂蚁卵污染的泥土,制作方法是用热开水泡过,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混在泥土中的蚂蚁或蚂蚁卵。

2、粉螨

粉螨,体长不到一毫米,容易寄生在蜈蚣的腹部及足上,尤其是刚蜕皮的蜈蚣,身体幼嫩更容易被粉螨寄生。如果饲养室或池内湿度太大,在气温高的时候,就容易招来大量的粉螨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带来粉螨危害蜈蚣。

被粉螨寄生后,不但阻碍了蜈蚣的活动,而且粉螨产生的毒素的刺激,使蜈蚣不得安静,更严重的是粉螨吸取了蜈蚣的大量的营养物质,致使蜈蚣身体瘦弱而死亡。

防治方法是:首先处理好饲养土,用热开水泡和曝晒的方法杀灭粉螨和满卵。其次,把猪骨头放进池内,诱集粉螨,每天清除2-3次,效果很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