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芡实什么时候采收最好(鸡头米好种植吗?)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2 05:09   点击:27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鸡头米好种植吗?

好种植,鸡头米种植方法如下:

1.育苗,播种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0~2.5米见方、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种子不要陷入泥中太深),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

2.假植,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假植。5千克种子约需0.2~0.4亩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

3.定植,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每5千克种子的芡苗约可定植8~10亩大田)。湖荡种芡,定植前先按株行距栽茭草定点(俗称“栽潭草”),定植时可按潭草的位置扒塘和种芡。在芡叶直径有70厘米左右时,可把潭草全部拔掉。

4.病虫害防治,莲缢管蚜、菱角萤叶甲、菱角紫叶蝉、斜纹夜蛾、食根金花虫、草鱼、椎实螺、水禽和水鼠均能危害芡实引起减产。防治方法可采用植保上的常用方法。

5.采收,苏芡除叶背有些刺外,全身光滑无刺,适合多次采收。采收期为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紫花苏芡)或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白花苏芡),每隔4~7天采收1次,分8~12次采完。

二、芡实怎么样除去硬壳?

步骤/方式1

手剥法。坚硬的芡实壳不能食用,所以在煮芡实前我们必须把壳去掉。一般家庭日常食用时,如果买到的新鲜芡实较为嫩,可以直接用手指剥壳,不过为了避免手指受到伤害,最好还是买一个专门用于剥壳的小指套

步骤/方式2

水煮法。新鲜的芡实用清水煮煮就能吃了,热的时候最好吃,这时壳也很好剥。

步骤/方式3

冷冻法。把新鲜的芡实丢冰箱里速冻里,过两天冻结实了那榔头敲两下,就很容易了。

步骤/方式4

老虎钳法。市场上买的新鲜的芡实,嫩的可以手剥,但有些比较老了,壳非常坚硬。对这些壳坚硬的芡实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老虎钳所壳夹破,这样就很好剥了。但是力度要掌握好不然里面的仁就会很容易破了。

步骤/方式5

木杵法。这种方法适合大面积种植芡实的农场,统的方法是是将果实摊于打谷场上,先用木杵连续敲打,使果壳出现裂痕并破碎,然后再装入筐篓内用脚踩,让种子外部的薄膜自然脱落,裂出种子,用水淘净后晒干即是可食用的芡实。

步骤/方式6

沤烂法。把采收的果实堆成大堆,用草覆盖10天左右,果壳和种皮会因为闷热而沤烂,这时候扒开大堆,把种子洗干净晒干。晒干后先放在火上翻炒一遍再用碾子或石磨磨去种皮硬壳。磨时要注意将磨心垫高,避免将种仁也磨碎。磨后用扇车或簸箕除去壳皮及杂质,或倒入水中,捞掉浮上来的外壳,再将种仁捞起晒干,得到的就是芡实。

三、煮熟的芡实怎么处理去壳?

步骤/方式1

新鲜的芡实用清水煮煮就能吃了,热的时候最好吃,这时壳也很好剥。趁热可以直接用手指剥壳,不过为了避免手指受到伤害,最好还是买一个专门用于剥壳的小指套。

步骤/方式2

把新鲜的芡实丢冰箱里速冻里,过两天冻结实了那榔头敲两下,就很容易了。

步骤/方式3

老虎钳法。市场上买的新鲜的芡实,嫩的可以手剥,但有些比较老了,壳非常坚硬。对这些壳坚硬的芡实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老虎钳所壳夹破,这样就很好剥了。但是力度要掌握好不然里面的仁就会很容易破了。

步骤/方式4

木杵法。这种方法适合大面积种植芡实的农场,统的方法是是将果实摊于打谷场上,先用木杵连续敲打,使果壳出现裂痕并破碎,然后再装入筐篓内用脚踩,让种子外部的薄膜自然脱落,裂出种子,用水淘净后晒干即是可食用的芡实。

步骤/方式5

沤烂法。把采收的果实堆成大堆,用草覆盖10天左右,果壳和种皮会因为闷热而沤烂,这时候扒开大堆,把种子洗干净晒干。晒干后先放在火上翻炒一遍再用碾子或石磨磨去种皮硬壳。磨时要注意将磨心垫高,避免将种仁也磨碎。磨后用扇车或簸箕除去壳皮及杂质,或倒入水中,捞掉浮上来的外壳,再将种仁捞起晒干,得到的就是芡实。

四、芡实一般几月份出芽?

芡实是一种大型的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比较强,在池塘、沼泽地、湖泊、水库和低洼的水田均可种植。芡实必须在无霜期内生长,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耐肥、不耐霜冻和干旱。15℃以上种子开始萌芽,20℃-30℃最适宜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低于15℃基本停止生长。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芡实,大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芡实有哪些栽培品种?什么时间种植?怎么种植产量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芡实栽培品种和种植时间

在长江流域地区芡实栽培为无刺品种,也成为南芡、苏芡。紫花芡实为早熟品种,一般4月中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开始采收,10月上旬采收结束;白花芡实为晚熟品种,播种育苗时间为4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采收,10月下旬采收结束。紫花芡实和白花芡实可以搭配栽培。

2、芡实能连作吗

芡实不适宜连作,但是可以和养鱼进行轮作,或者与莲藕进行轮作,而且种过芡实的地方,一般要间隔2年再种芡实;芡实前茬不能是其它水生蔬菜。不过池塘、湖泊栽培芡实,沿岸可以种植茭白、慈姑。

3、选择育苗田

播种前要选择适宜的水田做育苗田,芡实对水土条件要求比较高,最好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肥力水平中等以上的水田做为育苗田。

4、浸种催芽

在种植之前我们需要对芡实的种子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在每年的四月初到四月中下旬的时候进行浸种,将芡实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盛好水的盆中进行浸种,盆中的水深只要能覆盖种子即可,至少要浸泡一周到十天左右的时间,并且在浸种的过程中至少要换三到四次水,水的温度至少要在十五到二十五度左右,这样才能加快芡实种子的出芽速度。

5、播种育苗

在浸种后的地第三天,我们就可以先将要进行播种的苗床准备好,芡实是水生植物,所以我们需要阿静苗床挖到二十厘米深左右,然后注入十厘米足有的水,等到水清了之后将种子轻轻的放入苗床中即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时刻要保持苗床中的水位至少在是到十五厘米左右,具体的需要根据芡实苗的生长情况来加减水。

6、科学假植

假植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栽,这个移栽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主要是换个地方进行幼苗的培育。在芡实生长了一个月之后,这时芡实苗大概有三四片叶子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准备移栽了,首先我们需要先将移栽的地处理好,种植地的水位线放到十厘米左右,然后将芡实苗连根拔起,将泥土洗干净,再将幼苗轻轻的插入整好的地中,等到假植后的幼苗长出新的叶子之后,就逐渐将田中的水位提升,每次的水深都不能淹没心叶。

7、合理定植

等假植之后的芡实苗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定植了,通常是按照每隔三十到三十五厘米左右的距离进行定植。最好就是每亩平均栽种一百五十株芡实为宜,在定植的时候就需要将田间的杂草清除,这样养分能被芡实充分的利用,从而加快生长速度。

8、田间管理

我们要观察田间是否缺苗,如果有缺苗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补苗,同时如果发现有些芡实苗生长的不好或者是有病虫害,那么要及时的拔除,并且消毒后及时补上新苗,其次就是在定植之后田间的水深为三十五厘米左右,而等到芡实成活之后要及时的加高水位,最好是在六七十厘米左右,种植地的水位最深不能超过一米五,=否则会影响芡实的正常生长。通常情况下芡实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施肥次数大概是在三到四次左右,其中主要是根据芡实具体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施肥,一般是使用有机腐肥和复合肥,并且结合使用钾肥和尿素,这样可以提高芡实的产量和质量。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我们需要往种植地加入适量的凉水,以保持种植地的水温。最后就是芡实最常见的病害就是叶斑病和叶瘤病,分别可以使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9、适时采收

芡实它的全身都比较光滑,但是在叶子背面是有少量的刺的,所以在采收的时候要比较小心,不然会伤到手,一年可以采收九到十一次左右,通常是在每年的八月份就可以开始进行采收了,一般每隔五六天左右就可以采收一次,要注意的就是在采收的时候我们采收果实饱满、比较光滑并且颜色为紫红色的比较柔软的芡实,这样的才是成熟了的,如果没达到要求的就留着下次再收。

五、芡实种植成本与利润?

芡实种植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金、种子、肥料、农药、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的费用,如果按照正常的种植来算的话,每亩的成本投入是一千五左右。而每亩能产下芡实约为二十到三十公斤,每亩的总收益是5千块钱左右,除去种植的成本,每亩的净收入是4千五左右。

六、芡实怎么种植?

1、习性:芡实喜温馨、光照充足,不抗寒都不耐干旱。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0-30℃,水位30-90cm。适合在水面上不宽,水流通性小,水源充足,能调整水位线多少,有利于提灌的水塘、水利枢纽、湖水和山湖河边。

2、品种选择:芡实一般分为北芡和南芡。北芡又叫刺芡,多见土生和半土生状态,主要分布在我们国家的山东、地域等。北芡适应能力偏差,且采收艰难。南芡关键生长发育在国内的江苏、湖南、广东、安徽南边等地,产量高,质量上乘。大多数人是采用南芡。

3、浸种催芽:种植前,我们应该解决芡实的种子。一般大家每一年4月初至4月中旬对芡实开展浸种。用温水将芡实的种子冲干净,随后把它们浸在盛满水的盆里。盆中水位要盖住种子,起码要泡一到十天。在浸种的过程当中,起码要鱼缸换水三到四次,水的温度最少需在十五到二十五。

4、出芽:4月初长江中下游浸种,白天水温保持一致20-25℃,晚间即在15℃之上(可浸在温室大棚或苗床内催牙)。栽种10来天。

5、放水点播:将池塘水放干或保存浅水区位,按行间距2.5米厚为挖穴,每穴播种子2-3粒,遮盖土壤1-1.5cm,放完后立即注水到适度水位线,那样出芽工整。

6、泥团点播:水位线比较深在1米以上湖荡区,水位线不容易减少或因为缺乏水资源,放水后无法灌入,因水位不容易栽种,播后种子易漂散。可采取泥团播放。则用湿泥将3-4粒种子包成一团,按行株间距2.5米长厚为,将泥团一个个于近河面轻轻地放入水中。种植的稀相对密度应依湖河泥的胖瘦而不同。

7、竹筒播种:用连通长竹筒,按行株间距2.5米,将竹筒插进泥中,将种子4-5粒自上口放入,种子沉下去后,再换一木棍子,插到筒内,在泥中搅拌一下,使种子拌入泥中。

8、合理种植:当芡实苗跟后面长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能开始种植,一般间距约30至35cm。最好是均值1亩种植150株芡实。种植的时候需要消除地里的野草,让营养被芡实灵活运用,进而加速成长速度。

9、叶斑病:病源为细菌,7-9月患病比较多。发病时叶边有很多环形病斑,始为深绿色,后变为棕褐色,偶尔具轮纹,孔径3-4mm,最大者可以达到8mm,极易腐烂破孔。湿冷时病斑上生鼠深灰色霉层。病危时病斑能联生成片,使一整张芡叶烂掉。

10、收获:采摘期为8月中旬至10月初(紫色花苏芡)或9月初至10月中下旬(白费苏芡),每隔一段时间4-7天收一次,分8-12次采完。

七、芡实外壳太怎么办?

传统的方法是是将果实摊于打谷场上,先用木杵连续敲打,使果壳出现裂痕并破碎,然后再装入筐篓内用脚踩,让种子外部的薄膜自然脱落,裂出种子,用水淘净后晒干即是可食用的芡实。

或者把采收的果实堆成大堆,用草覆盖10天左右,果壳和种皮会因为闷热而沤烂,这时候扒开大堆,把种子洗干净晒干。晒干后先放在火上翻炒一遍再用碾子或石磨磨去种皮硬壳。磨时要注意将磨心垫高,避免将种仁也磨碎。磨后用扇车或簸箕除去壳皮及杂质,或倒入水中,捞掉浮上来的外壳,再将种仁捞起晒干,得到的就是芡实。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额手工去壳方式被人们抛弃,方便的机器去壳受到了芡实种植户的青睐。芡实剥壳机一般采用旋转式剥壳方法,既能快速使壳肉分离又不伤害到芡实肉,体积小,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的加工时间,适合家庭加工作业。

八、芡实怎么去壳最快?

木杵法。这种方法适合大面积种植芡实的农场,统的方法是是将果实摊于打谷场上,先用木杵连续敲打,使果壳出现裂痕并破碎,然后再装入筐篓内用脚踩,让种子外部的薄膜自然脱落,裂出种子,用水淘净后晒干即是可食用的芡实。

沤烂法。把采收的果实堆成大堆,用草覆盖10天左右,果壳和种皮会因为闷热而沤烂,这时候扒开大堆,把种子洗干净晒干。晒干后先放在火上翻炒一遍再用碾子或石磨磨去种皮硬壳。磨时要注意将磨心垫高,避免将种仁也磨碎。磨后用扇车或簸箕除去壳皮及杂质,或倒入水中,捞掉浮上来的外壳,再将种仁捞起晒干,得到的就是芡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