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芡实什么时候采摘好一点(芡实什么时候种,种植方法?)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5 03:59   点击:18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芡实什么时候种,种植方法?

5月下旬

1,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种植,芡实属于水生植物,不耐干旱,因此,种植地点选择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进行种植,土地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肥沃的土壤,是高产的基础。

2,选留种子,芡实的种子一般在8月25日前后陆续成熟,果皮发红,果柄发软,就说明果实已经成熟,可进行采收,分拣优质的果实,进行留作种子用,这样的果实种子多,籽粒饱满,可将种子取出晒干,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保存,第2年进行播种。

3,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新采摘的种子进行播种繁殖,种植比较粗糙,省工省事的种植方法,如若是种植过一年之后,不用每年都进行育苗移栽,总之成熟后自然落入水中,第2年照样能出苗,然后收获。进行撒播,需要的种子量较多。精细管理种植可进行育苗移栽。将芡实种子进行催芽后进行播种,催芽的时间一般是3月下旬至4月初,将芡实种子浸没在水中,保持水温25度,夜间不低于16度以上,一般经过八九天,种子就会出现露白,在催芽期间,经常用二十七八度的温水进行冲洗更换,避免种子出现霉变。在催芽的同时可提前准备育苗床。

4,分苗,分苗池的水位保持在15公分左右,将芡实苗按照行距55公分,株距35公分进行移栽,泥土不可埋住心叶,栽植的过深影响芡实缓苗,缓苗后进入生长,并逐渐加深水位至35公分左右。

5,定植,定植时间安排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芡苗具有5个叶片左右,叶片直径达到25公分以上,就可放低水位,挖苗进行定植,准备定植的土壤,按照行距两米,株距两米进行挖定植坑,定植坑深20公分。苗子定植时整个根埋好之后,心叶露出土外,每亩地大约定植150穴左右,10天左右缓苗,进入生长期,逐渐提高水位至100公分。

6,病虫害防治以及喷洒叶面肥,芡实的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叶瘤病,斜纹夜蛾等,这两种病害均属于真菌病害,常采用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天达2116+0.2%磷酸二氢钾,混合后喷洒,可起到防病增产的作用。防治斜纹夜蛾,可用具有内吸传导和渗透能力强的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进行二次稀释,每15公斤水兑入5毫升药剂进行防治。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害虫虽好,如果水中养鱼等水生物,应谨慎选择,因为对鱼,虾有一定的毒性。

二、芡实一般几月份出芽?

芡实是一种大型的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比较强,在池塘、沼泽地、湖泊、水库和低洼的水田均可种植。芡实必须在无霜期内生长,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耐肥、不耐霜冻和干旱。15℃以上种子开始萌芽,20℃-30℃最适宜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低于15℃基本停止生长。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芡实,大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芡实有哪些栽培品种?什么时间种植?怎么种植产量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芡实栽培品种和种植时间

在长江流域地区芡实栽培为无刺品种,也成为南芡、苏芡。紫花芡实为早熟品种,一般4月中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开始采收,10月上旬采收结束;白花芡实为晚熟品种,播种育苗时间为4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采收,10月下旬采收结束。紫花芡实和白花芡实可以搭配栽培。

2、芡实能连作吗

芡实不适宜连作,但是可以和养鱼进行轮作,或者与莲藕进行轮作,而且种过芡实的地方,一般要间隔2年再种芡实;芡实前茬不能是其它水生蔬菜。不过池塘、湖泊栽培芡实,沿岸可以种植茭白、慈姑。

3、选择育苗田

播种前要选择适宜的水田做育苗田,芡实对水土条件要求比较高,最好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肥力水平中等以上的水田做为育苗田。

4、浸种催芽

在种植之前我们需要对芡实的种子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在每年的四月初到四月中下旬的时候进行浸种,将芡实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盛好水的盆中进行浸种,盆中的水深只要能覆盖种子即可,至少要浸泡一周到十天左右的时间,并且在浸种的过程中至少要换三到四次水,水的温度至少要在十五到二十五度左右,这样才能加快芡实种子的出芽速度。

5、播种育苗

在浸种后的地第三天,我们就可以先将要进行播种的苗床准备好,芡实是水生植物,所以我们需要阿静苗床挖到二十厘米深左右,然后注入十厘米足有的水,等到水清了之后将种子轻轻的放入苗床中即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时刻要保持苗床中的水位至少在是到十五厘米左右,具体的需要根据芡实苗的生长情况来加减水。

6、科学假植

假植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栽,这个移栽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主要是换个地方进行幼苗的培育。在芡实生长了一个月之后,这时芡实苗大概有三四片叶子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准备移栽了,首先我们需要先将移栽的地处理好,种植地的水位线放到十厘米左右,然后将芡实苗连根拔起,将泥土洗干净,再将幼苗轻轻的插入整好的地中,等到假植后的幼苗长出新的叶子之后,就逐渐将田中的水位提升,每次的水深都不能淹没心叶。

7、合理定植

等假植之后的芡实苗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定植了,通常是按照每隔三十到三十五厘米左右的距离进行定植。最好就是每亩平均栽种一百五十株芡实为宜,在定植的时候就需要将田间的杂草清除,这样养分能被芡实充分的利用,从而加快生长速度。

8、田间管理

我们要观察田间是否缺苗,如果有缺苗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补苗,同时如果发现有些芡实苗生长的不好或者是有病虫害,那么要及时的拔除,并且消毒后及时补上新苗,其次就是在定植之后田间的水深为三十五厘米左右,而等到芡实成活之后要及时的加高水位,最好是在六七十厘米左右,种植地的水位最深不能超过一米五,=否则会影响芡实的正常生长。通常情况下芡实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施肥次数大概是在三到四次左右,其中主要是根据芡实具体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施肥,一般是使用有机腐肥和复合肥,并且结合使用钾肥和尿素,这样可以提高芡实的产量和质量。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我们需要往种植地加入适量的凉水,以保持种植地的水温。最后就是芡实最常见的病害就是叶斑病和叶瘤病,分别可以使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9、适时采收

芡实它的全身都比较光滑,但是在叶子背面是有少量的刺的,所以在采收的时候要比较小心,不然会伤到手,一年可以采收九到十一次左右,通常是在每年的八月份就可以开始进行采收了,一般每隔五六天左右就可以采收一次,要注意的就是在采收的时候我们采收果实饱满、比较光滑并且颜色为紫红色的比较柔软的芡实,这样的才是成熟了的,如果没达到要求的就留着下次再收。

三、新鲜芡实怎么剥?

        1、手剥法。坚硬的芡实壳不能食用,所以在煮芡实前必须把壳去掉。一般家庭日常食用时,如果买到的新鲜芡实较为嫩,可以直接用手指剥壳,不过为了避免手指收到伤害,最好还是买一个专门用于剥壳的小指套。现在市面上有专门剥芡实壳的小指套,费用低又方便实用,戴在手指上,用尖的一头在壳上轻划一下,壳剥开了,芡实就自然的掉落下来。

        2、水煮法。新鲜的芡实用清水煮煮就能吃了,热的时候最好吃,这时壳也很好剥。

        3、冷冻法。把新鲜的芡实丢冰箱里速冻里,过两天冻结实了那榔头敲两下,就很容易了。

        4、老虎钳法。市场上买的新鲜的芡实,嫩的可以手剥,但有些比较老了,壳非常坚硬。对这些壳坚硬的芡实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老虎钳所壳夹破,这样就很好剥了。但是力度要掌握好不然里面的仁就会很容易破了。

        5、木杵法。这种方法适合大面积种植芡实的农场,统的方法是是将果实摊于打谷场上,先用木杵连续敲打,使果壳出现裂痕并破碎,然后再装入筐篓内用脚踩,让种子外部的薄膜自然脱落,裂出种子,用水淘净后晒干即是可食用的芡实。

四、芡实果怎么看成熟了?

芡实果成熟的标志为:柔软、饱满,紫红色,光滑无毛,无粘液。如判断芡果成熟度有困难,可在芡果顶部剥出1粒种子进行检查。

采收期为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紫花苏芡)或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白花苏芡),每隔4~7天采收1次,分8~12次采完。采收适期,随产品规格要求而异。

五、干芡实去壳的最佳方法?

传统的方法是是将果实摊于打谷场上,先用木杵连续敲打,使果壳出现裂痕并破碎,然后再装入筐篓内用脚踩,让种子外部的薄膜自然脱落,裂出种子,用水淘净后晒干即是可食用的芡实。

或者把采收的果实堆成大堆,用草覆盖10天左右,果壳和种皮会因为闷热而沤烂,这时候扒开大堆,把种子洗干净晒干。晒干后先放在火上翻炒一遍再用碾子或石磨磨去种皮硬壳。磨时要注意将磨心垫高,避免将种仁也磨碎。磨后用扇车或簸箕除去壳皮及杂质,或倒入水中,捞掉浮上来的外壳,再将种仁捞起晒干,得到的就是芡实。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额手工去壳方式被人们抛弃,方便的机器去壳受到了芡实种植户的青睐。芡实剥壳机一般采用旋转式剥壳方法,既能快速使壳肉分离又不伤害到芡实肉,体积小,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的加工时间,适合家庭加工作业。

六、芡实怎么去壳最快?

木杵法。这种方法适合大面积种植芡实的农场,统的方法是是将果实摊于打谷场上,先用木杵连续敲打,使果壳出现裂痕并破碎,然后再装入筐篓内用脚踩,让种子外部的薄膜自然脱落,裂出种子,用水淘净后晒干即是可食用的芡实。

沤烂法。把采收的果实堆成大堆,用草覆盖10天左右,果壳和种皮会因为闷热而沤烂,这时候扒开大堆,把种子洗干净晒干。晒干后先放在火上翻炒一遍再用碾子或石磨磨去种皮硬壳。磨时要注意将磨心垫高,避免将种仁也磨碎。磨后用扇车或簸箕除去壳皮及杂质,或倒入水中,捞掉浮上来的外壳,再将种仁捞起晒干,得到的就是芡实。

七、带壳的芡实煮熟后怎么剥壳?

木杵法。这种方法适合大面积种植芡实的农场,统的方法是是将果实摊于打谷场上,先用木杵连续敲打,使果壳出现裂痕并破碎,然后再装入筐篓内用脚踩,让种子外部的薄膜自然脱落,裂出种子,用水淘净后晒干即是可食用的芡实。

沤烂法。把采收的果实堆成大堆,用草覆盖10天左右,果壳和种皮会因为闷热而沤烂,这时候扒开大堆,把种子洗干净晒干。晒干后先放在火上翻炒一遍再用碾子或石磨磨去种皮硬壳。磨时要注意将磨心垫高,避免将种仁也磨碎。磨后用扇车或簸箕除去壳皮及杂质,或倒入水中,捞掉浮上来的外壳,再将种仁捞起晒干,得到的就是芡实。

八、芡实带刺和不带刺的哪个好?

无刺的食用比较好,带刺的药用价值高。

苏州芡实,又称南芡,产于苏州,吴县太湖一带,除叶背叶脉有刺外,果实、果柄及叶柄均无刺。果实及籽粒较大,糯性,煮食不易碎裂,品质佳。南芡实植株较大,浮水圆叶直径1.5m,最大可达2~2.5m,花有紫白两色。果实无刺,比有刺的北芡大,种子直径1~1.5cm。

苏芡以苏州“南荡芡实(简称南芡)”最著名。

刺芡历史沿用的野生品种,其叶面、叶背、叶柄和果实都有刺。

而刺芡籽粒小,粳性,品质差,多野生,称为“北芡”。

苏芡现在作为食品以出口为主,药用基本以刺芡为主。

九、芡实什么时候成熟?

芡实九月份开花10月份可以熟。

芡实比较适宜在10月中下旬进行采收,适合多次进行采收。它的采收期可以每隔4-7天进行一次采收,大概8-12次就可以采收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上市。芡实在长江流域可以在4月初进行浸种,能在温室或温床内浸种、催芽最好,经10多天播种,6月中、下旬即可定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