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牛蛙对环境的危害?
1.
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养殖牛蛙的水体营养化比较严重,直接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尾水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2.
河道生态遭到破坏:病死的牛蛙随意丢弃处置,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导致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3.
食品安全:一些养殖户为了增加高密度下养殖牛蛙的成活率,会大量使用抗生素,在食品方面得不到保证,出现了安全隐患。
4.
破坏耕地:牛蛙是外来的入侵物种,大量养殖会破坏耕地。
二、传统养牛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部门,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牧业养殖,逐渐代替了传统农村的小农养殖。但在这一发展中,大规模养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因此,对规模化养殖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的关注,是实现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任务。
1.畜牧养殖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畜牧业养殖中,大型牲畜的饲料以及排泄物,会通过蒸腾与挥发传播到空气中去,对空气质量有负面影响。大型养殖场里,牛羊数量大,密度高,产生大量的粪便与尿液。某些养殖场为了节约成本,不做任何处理,将其露天堆放。牲畜的排泄物中不只会产生不良气味,还携带某些病菌,粪尿作为污染源没有得到处理,对区域空气质量有显著影响。
2.畜牧养殖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牲畜粪便是农田的肥料,但在大规模养殖下,牲畜的粪尿则会成为土地的负担。虽然养殖场兴建粪便堆放处,但面对大量的排泄物,养殖场往往会选择在无隔离措施的地面堆放粪便。这样不但浪费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闲置,更会让粪尿下渗到土壤中。一些中小养殖场不重视对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其粪尿堆积会对土壤的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结构产生难以恢复的改变,降低土地的使用价值。
3.畜牧养殖对水源产生的影响
在规模化养殖中,牲畜的饲料往往不是纯天然饲料,而是经过加工的半成品或成品,在具体饲养中,养殖户也会根据牲畜生长状况添加各种化学产品。这些饲料如果不注意密封保存在仓库,被雨水冲刷,随之流入江河湖海,会对水源产生污染。牲畜的粪尿中富含肥料,诸如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在养殖户不注意处理与隔离的情况下,这些物质随着粪尿流入附近的池塘河流,会产生水华、绿藻等污染物,导致水中生物缺氧死亡,进而影响水质,污染水资源。在雨水的冲刷下,这些物质会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扩散到周围水系。
三、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粪便污染。
目前畜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粪便,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由于以往畜禽养殖场(户)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因此,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水质污染。养殖场对水体的污染主要为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有毒有害物污染。养殖污水不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到沟渠或者开放水域里,由于这些污水中氮(N)、磷(P)含量丰富,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河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污水对周边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有些已对集中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威胁。 (三)大气污染。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有害气体能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不仅威胁着养殖场的安全,更危及养殖场员工和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四)生物污染。粪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孳生蚊蝇,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使病原菌和寄生虫蔓延,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危害人畜健康。如近年来发生的禽流感、猪流感、手足口病等人畜共患疾病,与畜禽粪便污染造成的恶劣环境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