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郧县恐龙化石是什么样的,有哪位大虾知道的介绍下?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3-08 21:46   点击: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   (只能插入一张图片- -!给你附一张图看看吧)

20世纪90年代,郧县柳陂青龙山“石”现天惊的考古大发现――中生代白垩纪古生脊椎动物恐龙蛋化石群的出现,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继之“石”现天惊的是郧县梅铺镇东南的李家沟实施平整土地施工过程中出露恐龙骨骼化石群。

  自然界里的生物要形成化石,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需被深层掩埋,二是需要含碳酸钙的水浸蚀,再是石化时段最低需万年以上。柳陂镇青龙山出露的白垩纪恐龙蛋化石即是在这种地质环境下形成的,这些蛋化石成为化石后又经过地壳内外营力的作用,出露在浅地表层里。

  一

  郧县柳陂镇青龙山李家沟村、贺家沟村一带,面积达2平方公里,涉及二座山五道梁子的区域内地层中出露极为丰富的恐龙蛋化石群。

  1994年秋冬,河南西峡桔子商人到郧县柳陂青龙山买桔子,车行至青龙山山腰,车陷落路坑之中,在捡石头垫车时发现路旁不远处沟内有圆形“石蛋”,与他们西峡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极相似,于是不动声色的拣了两个“石蛋”装入车中。回去后不久,桔子商人便托人在青龙山以几角钱的价格进行“石蛋”收购。这一收购便引起青龙山居民的好奇与疑问,自然把眼光亦放到了自己的房前屋后以及周围山坡裸露的“石蛋”上。

  青龙山“石蛋”能卖钱的消息不胫迅速传开。1995年4月,引起县领导的重视,且由从中国地质大学下派到的科技副县长将“石蛋”标本带回地质大学鉴定。并责成县文化局和县博物馆进行现场调查,并将信息传递汇报到十堰市文化主管部门。

  市文化局领导、毕业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的陈河清和时任十堰市博物馆长的我亦随即来到青龙山现场踏勘调查,并在浅地表层上采集到整体或半整体的“石蛋”标本20余件,有的标本上附着的蛋壳明晰可见,且具有出露地层浅、层位多、面积广、化石群埋藏丰富等特点。认定属恐龙蛋无疑。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对送鉴的蛋化石标本进行鉴定后,认为是白垩纪恐龙蛋化石,并来到青龙山实地察勘并确认。

  市委、市政府于1995年5月18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正式透露了这一重大发现。之后,媒体相继广泛报道。

  二

  我国发现恐龙蛋化石的省份有十几个。发现的究竟有多少恐龙蛋化石呢?1980年代《化石》杂志刊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恐龙蛋专家赵资奎先生的文章说,当时我国的恐龙蛋化石完好的估计有360多枚,到1980年代后期在广东始兴出土了量多的恐龙蛋化石,保存完好的有200多枚。到1990年代河南三县(内乡、西峡、淅川)发现了大量恐龙蛋,仅西峡一号坑就挖出5000枚。而郧县青龙山一带恐龙蛋化石群,仅裸露在地表的恐龙蛋即有数千枚。

    随着对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产地保护工作的进展,已显露出的蛋化石埋藏多,层位丰富、窝状堆积迭压富聚,每窝数量由数枚十几枚、乃至最多的达六十一枚。如此富聚的恐龙蛋化石群可谓举世罕见,堪称世界之最,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奇迹。 

  地质专家称:“这一罕见的地质遗迹,是地球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海外报刊惊叹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全球最完好,规模超西峡”。

  当前对恐龙蛋蛋科的研究是通过切片排列规则分为圆形蛋、树枝蛋、蜂窝蛋等……国际上共发现8种,中国发现7种蛋科,而郧县青龙山蛋壳的切片研究,即发现有5种。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产地以其独特之处,为国内外地质和古生物学界研究恐龙生活习性、繁殖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与地质资料。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以及探讨恐龙蛋化石的系列分类与演化,对探索地球上恐龙大批死亡灭绝的原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三

  恐龙,这支庞大的古生脊椎动物群曾称霸地球。自1822年英国青年乡村医生曼特尔发现首枚恐龙牙齿化石以来,这类动物的化石愈来愈多地被发掘出来。

  这类古生动物很不一般,它们身上有些特征是爬行动物所共有的,而另外一些特征却完全是它们独有的。它们是蜥蜴型爬行动物但又决不是大型的蜥蜴类。为恐龙命名的查理德欧文亦是英国人,同曼特尔一样也是位医生,他后来放弃医学成为一位专业的解剖学家。恐龙的命名是用拉丁文写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后来被日本学者在翻译时笔下生花被译为“恐龙”。恐龙的称谓就这样叫响了。但这种称谓与叫法只是在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欧洲国家仍称为“恐怖的蜥蜴”。

  1992年7月,郧县梅铺镇东南李家沟实施炸山平整土地,在施工过程中几位农民挖出了一根动物腿骨形状的“石头”,长约45厘米,一端直径有10厘米,另一端有15厘米。紧接着在毗邻的15米远的两处,又挖出两根腿骨和几件脊椎状“石头”,这些“石头”都比骨头要重许多。

  这几位农民谁也没想到这些“石头”的出现,引发了“石”现天惊的“龙、蛋”共生地的考古大发现。

  7月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两位教授闻讯后来到梅铺,经过两天的调查试掘和标本取样,除获取有动物化石外,还采集到恐龙活动地质时期的沼泽湖相泥沉积化石。他们认为出土的动物化石系恐龙骨骼化石,地质时代为6500万年至1亿4千万年的白垩纪。且认为梅铺化石分布范围达3平方公里左右。

    8月,中科院赵喜进教授(恐龙研究专家)和黄万波教授(古人类学专家)来到梅铺镇,对化石产出地进行实地踏勘以及对地层堆积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集中的化石进行分类鉴定,确认梅铺镇化石产出地的化石里有至少一大两小的恐龙的部分骨骸化石,并确认为是鸟脚类恐龙骨骸化石。 

  而后,受郧县博物馆的邀请,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十堰市博物馆、郧县博物馆三家考古单位对李家沟恐龙化石产地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星期的科学发掘,又获取肢骨、肋骨、脚骨、脊椎骨、胫骨、肩胛骨等化石60余件。后因县里依据地矿部门意见,认为该化石产地属地质遗迹,应移交给地质部门来进行发掘工作。

  三家联合发掘工作终止后,将化石标本留在镇政府集中以利汇集整理。此后,发掘汇集的化石,经整理、研究、归类,梅铺镇恐龙化石产地的化石修复了三个个体的恐龙骨架,李家沟西坡1号采坑出有两个个体:一个是以郧县命名的“郧县龙”,以示对郧县恐龙化石产地的纪念。

  这是出土的第一具较完好的恐龙骨骼化石,属于蜥臀类恐龙中的蜥脚亚目巨龙科,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另一个个体是单棘龙,长6m,宽1m,高3.5m,属于鸟臀类禽龙亚目肉食类恐龙,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还有一个个体巴克龙,出自李家沟村东坡4号化石点,它属于鸟臀类恐龙中的禽龙亚目鸭嘴龙科巴克龙属。成年的巴克龙体长一般在8米左右,体重1―2吨,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早期,是一种植食性的恐龙。

  四

  再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在郧县梅铺紧毗李家沟化石产地的草庙岭一带调查发现恐龙蛋3枚,郧县博物馆存留有一枚。即郧县梅铺镇成为恐龙与恐龙蛋集于一地的化石产地。这一龙、蛋共存的地质遗迹是极其罕见的,如在我国盛产恐龙骨骼化石和足迹化石的四川自贡市大山铺,埋藏有大量的侏罗纪中期的恐龙化石,已发掘面积数千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已发掘出大小恐龙个体200余具,被誉为“世界奇观”的恐龙公墓里却一直没发现恐龙蛋化石。郧县梅铺龙蛋化石共存的现象可谓湖北省首见,国内罕见,国外少见。

  恐龙的研究内容很多,他们的形态和构造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地史分布和地理分布、起源和演化及灭绝原因要研究;它们的生活环境和尸骨的埋藏环境也要研究,此外还要弄清楚他们在动物学中的位置等。恐龙是一种古生物,科学家研究古生物有两大目的;一是为生物学服务;一是为地质服务。从古生物学角度看,研究古生物可以使人们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从而深入地了解地球历史的真面貌;从为地质服务角度看,古生物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划分地层,进行地层对比和确定地层时代且为找矿提供重要线索。同时古生物还是地质学家研究古地理、气象学家研究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毋庸置疑,郧县梅铺龙、蛋共存化石产地提供了见证古地理古地史以及古生物实物资料依据,具有重要的科研作用与价值。扩展阅读:www.dkpart.com

我是郧县人,郧县没有恐龙化石,只有柳陂镇有恐龙蛋化石,跟一般的石头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外形更像大的鸡蛋,所以当初发现的时候村民们拿它来砌猪圈,后来不知道是谁首先发现了这石头原来是恐龙蛋化石,当地人就知道拿它来卖钱了,最开始五块钱一枚,后来卖到几百元一枚,我上高中时,我们班主任厚颜无耻地向柳陂的同学要了两个,再后来国家不让卖,就没有人公开地卖了。

俺收藏的有2个。 想要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