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蒲种子怎样繁殖小苗?
分株繁殖在四-六月实行,将生长健壮的香蒲低下根茎挖出,将其切成几个带有幼芽的小段,在种植即可。播种繁殖都在春天时实行,把种子撒播在土壤即可,保持土壤湿润,待夏天时生长成小苗时才定植。
栽后要注意浅水养护,避免淹水过深和失水干旱,经常清除杂草,适时追肥。盆栽或露地种植4-5年后,要对香蒲进行翻蔸另栽,以防止香蒲根系老化,植株不旺盛。
二、香蒲根部能种植吗?
可以种
香蒲根是一种中药材,它来源于绿色野生植物香蒲,是这种植物的干燥根。自然界中的香蒲尤其好看,夜色葱茏,有天然清香,它能种植,在园林景区中,也能制成盆栽,摆放在室内,而入药之后的香蒲根更是拥有超高的药用价值,平常它能用于人类多种常见疾病的防备与医治。
三、香蒲种在什么上面?
种在得到的睡莲上。(如果没买香蒲,可用仙人掌和三叶草)
四、蒲棒种植技术?
蒲棒即香蒲,为多年生宿根性沼泽草本植物,植株高1.4~2米,有的高达3米以上。根状茎白色,长而横生,节部处生许多须根,老根黄褐色。茎圆柱形,直立,质硬而中实。叶扁平带状,长达1米多,宽2~3厘米,光滑无毛。基部呈长鞘抱茎。
花单性,肉穗状花序顶生圆柱状似蜡烛。雄花序生于上部,长10~30厘米,雌花序生于下部,与雄序等长或略长,两者中间无间隔,紧密相联。呈灰褐色。花小,无花被,有毛。雄花有雄蕊3枚,花粉黄色,每4粒聚成块,雌花无小苞片,子房线形,有柄,花柱单一。果序圆柱状,褐色,坚果细小,具多数白毛。内含细小种子,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
香蒲叶绿穗奇常用于点缀园林水池、湖畔,构筑水景。宜做花境、水景背景材料。也可盆栽布置庭院。蒲棒常用于切花材料。全株是造纸的好原料。叶称蒲草可用于编织,花粉可入药称蒲黄。蒲棒蘸油或不蘸油用以照明,雌花序上的毛称蒲绒,常可作枕絮。嫩芽称蒲菜,其味鲜美,可食用,为有名的水生蔬菜。
栽植香蒲的地方应阳光充足,通风透光。管理较粗放,可参见花菖蒲管理。可用播种和分株养殖,一般用分株养殖。分株可在初春把老株挖起,用快刀切成若干丛,每丛带若干个小芽作为养殖材料。盆栽或露地种植。一般3---5年要重新种植,防止根系老化,发棵不旺。
香蒲采用分抹进行繁殖。春季萌发前将地下根茎取出,切成10cm左右一段,带2—3枚芽,将根茎栽于土中后,茎芽在土中水平生长到30cm多时,顶芽变曲向上生长抽生新叶,向下生长出根系,形成新株。随着每个植株地下根茎向四周延伸,继续生长新株,逐渐形成群体。连续三年生长后,根系交错盘结,土壤肥力下降,植株长势衰退,须重新更新种植。
盆栽时,宜用松软肥沃土壤,上面要保持5—10cm清水层,夏季及时补给新水,并在叶面上经常喷水保持清洁。霜降后,剪除地上部分的枯萎物后,将荒置于冷室越冬。该种对环境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有一定耐寒能力。为喜光植物,不耐荫,要求土壤松软肥沃。宜生于浅水的湖、塘、沟渠中等等环境。
栽后注意浅水养护,避免淹水过深和失水干旱,经常清除杂草,适时追肥。4-5年后,因地下根茎生长较快,根茎拥挤,地上植株也密,需翻蔸另 栽。栽后第2年开花增多,产量增加即可开始收获。6-7月花期,待雄花花粉成熟,选择晴天,用手把雄花勒下,晒干搓碎,用细筛筛去杂质即成。香蒲的地下具粗壮的葡匐根茎,地上茎直立呈圆柱状,不分枝。它的叶片细长似剑,色泽光洁淡雅,一些文人墨客常把它栽入水盆置于庭院中陈设,别具一翻情趣。
每年早春将香蒲的母株从盆中脱出来,冲掉泥土,把地下横生的根茎切成10厘米长的小段,每段上应带有2-3枚侧芽,然后平栽在盆土中。上水后根茎上的侧芽首先萌发,先在水下泥土中抽生新的根茎,待新生根茎长到30厘米左右时,上面的顶芽才开始萌动并向上弯曲而挺出土面,然后抽生新叶,从而长成新的植株。地下根茎随着植株的生长也在不断扩大蔓延,2年以后会布满全盆,这时老根茎逐渐枯萎,新根茎无处延伸,生长势也随着衰退,因此应2年重栽1次。
香蒲的耐寒力强,冬季可连盆存放在阳台上或室外房屋的南侧,盆内结冻也无妨。喜充足的阳光,因此应常年在户外陈设。
五、毛蜡烛种植方法?
水烛又叫毛蜡烛、蒲草,是宝贵的中药材,
水烛的栽培技术
⑴整地水烛最适宜生长在有浅水、底部最深厚沃土的湖泊或池沼。栽植前要进行整地,如果土壤坚实,便要翻耕或用锹挖栽植穴,穴23~26厘米见方。如果土壤松软,则只要挖出草根进行沤肥,沤肥须在栽前15天进行。
⑵栽植期,长江流域一般是从清明到小暑,其中以立夏到小满栽植最好,因为这时幼苗已长得比较高,同时温度适宜,容易成活,并且生长快,当年就可获得较高产量。栽植时,选生长健壮、假茎较粗、叶片较宽,并呈葱绿色的分株苗,要求当天挖苗,当天栽植,可以适当密植,株行距50~60厘米见方。如果土壤较软,水深在60厘米以下,可用手栽,栽植深度为17厘米左右,如果土壤较硬,要用锹挖穴,扶苗入穴,用土壅根。栽后,必须有部分叶片露出水面,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果叶片过长,应剪去上端部分,否则.不利扎根成活。
⑶间作水烛可与莲藕间作,即每栽水烛3行,留出空地3米左右,栽植莲藕1行,一块地一年之内,既收水烛,又收莲藕,莲藕入土较深,而水烛在表土生长,互不干扰,两种作物都能正常生长,并且有防止栽植地水分过于蒸发和防止杂草蔓延的作用。
除草栽后半个月,用手拔净杂草,最好一连除草2~3次,要求在小暑前后除净杂草,这样,水烛可发生3批分株。
管水每年春季植株萌芽前的一个月,湖、池内要保持17厘米以上的浅水层,以适应地下根系活动的需要。随着植株萌芽生长加快,水层要逐渐加深,植株长大以后,水层可加深到60~100厘米。采收水烛时,为了假茎大部分或全部可淹没在水中,水烛不能缺水受旱,否则,植株黄瘦,大量抽薹开花,少生或不生分株。
更新水烛栽植5~6年以后,产量下降,要及时更新,更新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挖去宽约2米一条地上的母株,保留同样宽的相邻母株,等到保留母株发生分株,且新株蔓延到空地时再将保留地上的母林挖去;
二是把母株全部挖去,重新栽植新的分株;
三是换地重新栽植。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温带或暖温带地区,因此对温度的要求不算太严,只要不低于0℃就能安全越冬;不高于33℃就能顺利度夏。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光照管理:需要充足的直射阳光才能正常生长。如果光线不足,或是把它放在蔽荫的环境下养护,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枝条或叶柄纤瘦、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花瓣小,花色淡甚至开不出花。
水分管理:
它的一生都需要生活在水中。
肥料管理:
春季气温回升后(8~10℃)即可栽种,盆栽宜选用口径50公分左右的瓦缸,用瓦片把盆的底孔盖好,加入3~5公分厚的塘泥,再放上3公分厚的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其上本覆盖塘泥,装到花盆的一半高度,放入根茎,填入塘泥,泥面离盆沿大约12~18公分。根茎种好,加入清水,深度大约为2公分。小浮叶长出后,就要适时地追施液肥了,
春季:气温回升后,植株迅发芽、生长,可浇灌“水肥浇水之前,把缸内的残水清理掉,再加入水肥液直至盆沿。间隔时间大约为3~4天。
夏季:这个季节温度高,湿度大,植株蒸腾作用旺盛,对肥料的需求也多,因此,也要连续浇灌一次水肥,如此循环,肥和水的间隔天数大约为1~2天,以保持花盆内的清水或肥液不腐臭,避免滋生蚊蝇。
秋季:进入秋季后,它会自然开花,在见到花蕾后,只浇清水就行。开花后到霜降阶段,它会逐渐枯萎,进入休眠状态,要搬入室内,并保持盆内大约只有一公分深的水或者干脆把水倒掉,只维持盆土湿润。
草芽生长快,分孽力强,如不及时采收,嫩茎即迅速抽出水面变为新的植株,新株过多,会造成相互荫蔽,影响产量,采收蒲革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分次收获,在种植当年,如果植株生长旺盛,可以在6~7月开始采收,到8~9月再采收一次;如果生长不旺,只能在8~9月来收一次,第二年立夏到小满期间,新株高约60~100厘米时,用手拔收一次,以后要限一个月采收一次,一共采收3次。
采收时,先采收比较瘦小或即将抽薹的植株,留下生长旺盛的肥壮植株,以保证持续高产。第一次和第二次采收后,最好施一次追肥,促使恢复生长。采收草芽时,可以从春季开始一直采收到夏季,随时在土中摸索采收,但应考虑到不能同时采收水烛;采蒲菜时,应少采或完全不采草芽为好,以免削减产量。
采收水烛时,人要顺扁的一方,即不长叶的一方走向,以免踩断草芽。由于草芽是从下而上陆续抽生,因此也要自下而上采收。
六、田螺池怎么培绿水?
田螺池培绿水的方法如下:
1. 水质处理:田螺池的水质应该保持清澈,可以使用沉淀池、过滤系统等水质处理设备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异味。
2. 添加肥料:在池中添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鸡粪等,可以增加水中的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
3. 种植植物:可以选择适合田螺池种植的植物,如浮游植物、底栖植物等。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定期给予它们充足的水和养分。
4. 控制水温:水温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水温的变化来调节水温。
5. 保持适宜的湿度:适宜的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和水质的净化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定期喷雾或喷水的方式来保持适宜的湿度。
6. 定期清洁:田螺池需要定期清洁,以保持水质的清澈和环境卫生。可以用清水和清液清洗池子,去除杂质和异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植物对水质和肥料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培绿水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