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香蒲草怎么养殖(牛蚂蝗如何养殖?)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6 20:27   点击:21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牛蚂蝗如何养殖?

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高,放养10个月即可加工出售。

3.饵料喂养

蚂蟥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蚂蟥自由取食。动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具体作法是: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食后自行散去。

4.管理技术

一是调节水质。蚂蟥虽能在污水中生长,但由于人工养殖密度高,故水质宜保持清新,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蚂蟥会浮出水面并出现不安现象。夏季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二是越冬管理。蚂蟥冬季蛰伏,早春放养的一般已生长良好,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放完水,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10~15公斤,集中投入育种池内越冬。冬季保温池气温15℃以上时,蚂蟥就能摄食生长,以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全年饲养的目的。饲养池水温在15~30℃时,蚂蟥生长良好,在10℃以下停止摄食,35℃以上影响生长。

5.繁殖

蚂蟥繁殖快,再生力很强。长江流域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期。人工养殖的蚂蟥,卵茧产于饲养池平台水边的泥土中,呈卵圆形。每条蚂蟥一次产茧4个左右,茧产出后约16~25天孵化出小蚂蟥,每个茧内可出13~35条。小蚂蟥呈茶黄色,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长。

二、摇蚊幼虫养殖?

1. 箱体制作

首先制作摇蚊成虫和摇蚊幼虫采集箱,采集箱的大小、数量要根据摇蚊幼虫的养殖规模酌情而定。采集箱的箱架要用无异味的纯自然木质制作,不得使用人工合成的其他材料,以免产生化学物质异味,影响诱饵对摇蚊成虫的诱惑,以及摇蚊幼虫繁殖成活率。箱体四面用透明塑料布固定,箱口一面,塑料布只钉住箱体上方一边,形成“帘状”箱口。箱口塑料布未钉在箱体上的三边与箱口对应的三边,均粘贴魔术贴,待收集完摇蚊成虫后,以便及时封箱。箱体底部为木质或铁皮“水池”,池深15厘米左右。

2. 摇蚊采集

采集摇蚊成虫时,将采集箱内水槽加入纯净水并掺入牛奶,采集箱内壁和悬挂在箱内的网片或布幕涂上蜂蜜或牛奶。箱底水池内的水可保持箱内湿度,牛奶和蜂蜜既是诱饵也是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牛奶还是蜂蜜,一定要进行稀释,否则摇蚊成虫会被其粘住,一是造成摇蚊无法飞动寻偶,二是会窒息死亡。牛奶和蜂蜜的稀释浓度为3%左右。

利用摇蚊的惧光特性,白天采集时,可在有芦苇、蒲草的池塘内,将采集箱置入苇蒲荡中采集,傍晚收箱。“裸水”池塘则需夜间采集,天亮之前收箱。夜间采集时,将采集箱放在池塘水边,撩开箱口塑料布,引诱摇蚊。为提高采集效率,增加采集数量,可为池塘水面进行灯光照射,而将采集箱用一板状物遮住,这样相对采集箱处光线较暗,摇蚊汇集会更快更多。收箱时将帘状箱口塑料布落下,再用手轻摁一下魔术贴,收集的摇蚊便被封在箱内无法逃逸。

3. 摇蚊合箱

如果收集箱内摇蚊成虫数量不足、密度过小,影响雌雄交配时,可采取并箱措施,加大雌雄接触概率。

将要合并的两箱用黑色布幕包好,让其箱内光线较暗,这样在开启箱口时摇蚊就不会飞出。然后打开两箱箱口,对接合拢后,取走并出箱的包裹物,在光线悬殊的情况下,摇蚊成虫会自动飞向并入箱。如果仍有个别摇蚊在并出箱内,可轻拍箱体驱赶即可。如果摇蚊成虫数量仍然不足,可将捕捞或人工养殖的、体长2~3厘米、即将成蛹羽化的摇蚊幼虫放入采集箱水槽内,1~2天即可羽化成摇蚊成虫。力争使箱内摇蚊成虫密度达到2 000~4 000个/米 3 。

4. 箱内繁殖

提高摇蚊成虫的受精率,增加繁殖幼虫数量,不仅要有适宜的摇蚊密度,还要给摇蚊成虫制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①温度。摇蚊成虫繁殖适宜温度为23~25℃,低于20℃、超过28℃,其受精率、繁殖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箱内温度的控制方法多种多样,可把

三、什么植物可以增加水中含氧量?

水生植物有两类,一类是根须或根须及部分茎在水中,而茎、叶在水面空气中,如荷花、睡莲、水浮莲等;一类是植株全部在水中生长,如金鱼藻、皇冠草等。前一类,只会消耗水中氧,后者,在无光照的情况下,会消耗水中氧,而在有光照的情况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在水中制造氧气。因此,你要选择那种适合种植在水中的鱼缸水草。一般鱼缸上会配置照明灯,即可满足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时对光照的要求,为水中增氧。如无光照,那也不要紧,只是少种水草,也消耗不了多少氧气。平时要注意随时去除死去或断掉的水草,因为水草在腐烂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常用的有荷花、芦苇、水葱、蒲草等。通过削弱污染水质中的磷、氮等元素含量,起到代谢生物及降解作用,慢慢适应和改善受污染的水体环境。1、荷花说到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荷花的净水能力就比较强。大家出门游玩时,很明显的能看到有荷花的池塘、湖泊里的水比较干净。荷花可削弱水体中总磷、总氮、BOD5、CODcr的含量,增加溶解氧的含量,水质由此就变的干净清洁了。2、芦苇芦苇种植下的湿地环境,净化水质的能力很强。对于水中的氮和磷元素,去除率最低有8%,最高可达到98%。芦苇在水质中起到生物代谢降解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污染物被分解去除,水质就变得干净清洁。3、水葱 水葱不仅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还能够提供观赏性。通过根部吸收底质中的氮磷,减少水体污染。对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污染物的吸收及分解作用,适应不同的受污染水体。4、蒲草蒲草能够控制水土流失,跟水葱搭配起来栽植到湿地中,对于水质的保护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水中的微生物外,蠕虫等虫害都难以在水质中存活。不过对于污染过于严重的水质,最好还是搭配其他品种一起使用。

四、如何养殖青蛙和水蛭?

青蛙养殖

1、稻田养蛙 稻田养蛙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设围墙,墙内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闸网,以拦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设孵化池,池上设网,以防来自空中的敌害。

2,水蛭养殖

饲养池的建造  池塘、沟渠、水田经改造后均可作为放养池。人工建造的饲养池池埂高1.8米、水深0.8~1米、宽3米,长度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种蛭可放20公斤左右。为便于水蛭栖息,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石块或树枝。有条件的最好用三分之一的面积种茭白、莲藕、水草、蒲草等,作蚂蟥栖息场所。在与水面相平处设排水、进水口各一个,并用网布拦住,以防水蛭外逃。新开池还要投放一些牲畜粪水以培养浮游生物、调节水质和提高池底腐殖质含量。

五、蒲草和苔藓种植怎么才能养好?

养殖方法:生长期需要阳光。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可以直接购买市面上的培养介质,也可以自己配置疏松肥沃的营养土。夏季要注意喷水降温或者适当遮阴,保持通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