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蚯蚓养殖的方法
蚯蚓的饲料是经过充分发酵后的有机废物,如各种牲畜粪便和秸杆等。在发酵前,所用的畜禽粪便都要经过洒水、捣碎。如用农作物秸杆、稻草,最好用锄刀切成6-9厘米长,再浇水,拌均匀,使其充分湿润,然后在地面堆制。堆料时,要求堆料松散,不要压实,以利高温细菌的繁殖,堆制时要充分洒水,所含水份在50-60%之间,堆积高1米左右。條萊垍頭
饲料堆积好以后,上面可用塑料布覆盖,以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蚯蚓是杂食性环节动物。这些有机废物必须经过堆制发酵后,才能吞食利用,否则会使蚯蚓大量死亡。堆积的有机废物经过3-4天后,里面的温度可上升至50-60℃之间,半个月左右可翻堆1次,并添加水分,经过三、四次翻堆腐熟后,即可使用。垍頭條萊
养殖蚯蚓有多种方法,平地堆肥养殖是最常用的一种,在室内或室外均可以进行。萊垍頭條
取充分腐熟后的饲料投入到蚯蚓床上,此时腐熟好的饲料,黑褐色,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滞。腐熟堆肥的宽度为80-100厘米,长 2-3米。浇水使饲料水分在60-70%之间。垍頭條萊
为了慎重起见,在正式养殖之前,应做饲料的鉴定投试,在料床上投放少量的蚯蚓,如果蚯蚓不愿进入料中,说明饲料腐熟不完全,需要继续发酵。萊垍頭條
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平地堆肥养殖的方法,可以大量的繁殖蚯蚓。每个料床上可以接种蚯蚓1000-2000条,3个月左右,当蚯蚓大量繁殖后,及时进行分池养殖。一般1个月加料1次,保证蚯蚓有足够的饲料,其才能迅速地繁殖生长。萊垍頭條
在蚯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对其有较重要影响,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利于蚯蚓繁殖生长,在温度下降至7℃时,就出现蚯蚓大量逃逸现象,如果在0℃以下就可能冻死。萊垍頭條
蚯蚓的生长温度在5-30℃之间,最适合温度为20℃。頭條萊垍
蚯蚓是好气性运动,靠皮肤呼吸,因此要求养殖床的饲料氧气充足,必须通风换气,疏松饲料,保证有充足的氧气,蚯蚓才能生长良好,否则就会生长发育受阻,体色发暗不鲜,行动迟缓。頭條萊垍
蚯蚓的生长繁殖与饲料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适应范围在 PH6.0—8.0之间,最适宜为PH7.0,超过此范围,蚯蚓会出现脱水、变干、萎缩,体色变黑紫,感觉迟纯,往外逃逸等现象。條萊垍頭
有生产实践证明,在投饲料前,用水冲洗饲料,可以调节PH值。用水冲洗饲料,虽然会损失一些水溶性养分,但能排除有害气体,洗涤盐分和有害物质,但发酵较好的饲料,不用调整PH值。萊垍頭條
蚯蚓喜欢吃甜饲料、蛋白质、糖分丰富的饲料,尤其是喜欢腐烂的瓜果、菜叶,亦爱吃酸甜饲料。條萊垍頭
蚯蚓的饲料必须经常浇水保持湿润,饲料太干或者太湿都会影响蚯蚓的生长发育。頭條萊垍
水分是蚯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调节体温的重要因素。蚯蚓可以从饲料中获得水分和营养物质。萊垍頭條
蚯蚓的体内含水量为85%左右,在生活中必须有一定量水分才能生长发育。萊垍頭條
饲料被蚯蚓吞食1个月左右,要及时补充营养丰富的新饲料,补料一般在清粪后进行,蚯蚓由上而下取食,粪粒排泄在面上长期堆积,对蚯蚓生长繁殖不利,应及时消除。刮取蚯蚓粪同时,在养殖床上补充新饲料。萊垍頭條
当床内大部分蚯蚓体重已达到400-500毫克时,并且每平方米密度达1.5-2万条时,即可收取—部分成蚯蚓。蚯蚓的收获有多种方法萊垍頭條
在养殖床表面,用多齿耙疏松表面的床料,等蚯蚓往下钻后,刮取表面蚓粪,反复进行疏松床料和刮取蚓粪,最后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捕成蚓的目的。萊垍頭條
将蚯蚓的粪便用于农作物,在改良土壤,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同时,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條萊垍頭
2. 蚯蚓养殖的方法和技巧
养殖方式: 不须任何投资设备,利用一切空闲地,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我们从几平方米开始饲养,一直到现在,二百多亩地扩繁都用此法,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3. 蚯蚓养殖的方法视频
听说用牛屎养比较好,之前看视频有看过,具体怎样养要专业师傅才能解答了。
4. 蚯蚓养殖的方法?
1、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2、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
3、蚯蚓的饲养方法可根据蚯蚓习性和用途而定,主要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以及工厂规模化养殖3种。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一70%(一般是手捏成团,放开散开为宜),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4、利用防空洞养殖法: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5. 蚯蚓养殖的方法视频教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呀,我给大伙带来了一大堆的宝贝,你想不想看一看是什么?”带领孩子找一找,发现泥土。萊垍頭條
(二)通过引导提问,让孩子根据已获得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萊垍頭條
(1)是什么呀?萊垍頭條
(2)你在哪里见过泥土?(通过观察泥土,引起孩子兴趣,发现许多东西都需要泥土)萊垍頭條
(3)你见过的泥土里有什么?(引发泥土与动植物的关系,他们与泥土都是好朋友)萊垍頭條
(三)实物观察,认识蚯蚓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垍頭條萊
“嘘!什么声音?”教师故做神秘,充分引起幼儿兴趣“哇!这里还藏着一堆泥土呢!它在跟谁玩呢?”(引出蚯蚓)垍頭條萊
1、这是谁?你知道它的名字吗?打个招呼吧!(Hello!蚯蚓)垍頭條萊
2、你看蚯蚓长的什么样?(引导孩子发散思维)頭條萊垍
3、(捏着一个孩子的小脸蛋)你看××的皮肤滑滑的、白白的,小蚯蚓跟我们的一样吗?蚯蚓是什么颜色的?(……)你用小手摸一摸它。萊垍頭條
4、小蚯蚓的嘴巴在动呢!它在干嘛呢?(引出吃东西)小蚯蚓吃什么?(如果孩子答不出来)师:那我问问它,小蚯蚓吃什么呀?(如果孩子答不出来的话):师:那我问问它,小蚯蚓你吃什么呀?(蹲下来非常神秘的听小蚯蚓回答,引起孩子的兴趣)小蚯蚓原来吃垃圾、还有树上掉下来的树叶。你学一学小蚯蚓是怎样吃东西的?萊垍頭條
(四)以生动形象的故事贯穿,让幼儿了解蚯蚓给植物松土的本领。萊垍頭條
1、“你们看这条小蚯蚓要爬到哪里去?我们走路用脚,小蚯蚓走路用什么?你学一学。”让孩子来表现,把孩子引到挂图前。萊垍頭條
2、结合情景演示,教师讲故事。萊垍頭條
3、提问:是谁帮小柳树松的土?(……)原来是你们和小蚯蚓一块帮我松的土啊!谢谢你们!你们是怎么帮我松的土?(让孩子表现,引孩子离开故事场景)萊垍頭條
(五)肢体表现:学做快乐的小蚯蚓,为花园里的动植物松土、清除垃圾。條萊垍頭
“你们看!在那边有一片花园,花园里的小花、小草都快长不动了。泥土太硬了?我们一块去帮它们松松土好吗?”引导孩子到装饰有花草的长布下面。頭條萊垍
[活动延伸]萊垍頭條
带幼儿饲养小蚯蚓。頭條萊垍
6. 蚯蚓的养殖
蚯蚓养殖的技术要点
1.蚓床制作。
室内养殖分坑养、箱养、盆养3种。一般以坑养为宜,坑大小依养殖数量和室内面积而定,坑呈长方形,深度不小于60厘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面以上,四周用砖砌好,坑底用水泥抹平或坚实土面。
2.放养。
沼渣捞出后,摊开晾干,然后与20%铡碎稻草、麦秆、树叶拌匀后填到坑内,厚度20-25厘米,保持65%的湿度,均匀移入蚯蚓。
3.管理。
蚯蚓生活适温为15℃-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暴晒,应有必要遮阳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的湿度。另外,要做到经常分堆,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
4.防止自然灾害。
预防老鼠、鸟、鸡、蚂蚁等天敌的伤害,避免农药等有毒物质损害。
5.注意事项。
养殖场所避光,不能随意翻动床土,以保持安静环境。
7. 蚯蚓养殖的方法和步骤
1、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2、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
3、蚯蚓的饲养方法可根据蚯蚓习性和用途而定,主要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以及工厂规模化养殖3种。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一70%(一般是手捏成团,放开散开为宜),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4、利用防空洞养殖法: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8. 蚯蚓养殖的方法有哪些
养蚯蚓简单的方法有:蚯蚓室内养殖、坑养法、桑园养殖法、饲料田养殖、菜园养殖法、果园养殖法等。
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蚯蚓室内养殖
1、箱养法: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本属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70%,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法: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除爱胜蚓属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10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蚯蚓田间放养
1、桑园养殖法: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法: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10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菜园养殖,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4、果园养殖法: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米、高0.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保持湿度60~70%。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饲养蚯蚓一定要掌握好方法。
9. 蚯蚓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蚯蚓养殖技术
方法/步骤
蚯蚓的习性
蚯蚓喜温,生活在15℃-25℃环境为宜,可以冬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 夏盖稻草,放阴凉处,常洒水降温。蚯蚓喜湿怕干,所以要定期浇水,水不要太大浇透即可。又因为蚯蚓喜暗怕光,所以饲养床要盖稻草遮光,并保持湿润 。 除此还应该增加透气,保持饲养床疏松。
养殖容器选择
根据需求,选择大小合宜的容器。木箱是最好的选择,即通风透气又滤水。如果没有的话,花盆、塑料箱、铁箱等也可以,底部需要有一些虑水的密集小孔,小孔不宜过大,不然蚯蚓都跑掉了。
饲养床选择
饲养床可以用堆肥做成,采用腐烂熟透的牛粪、马粪,粗制的纸箱板。农村地区最好用腐烂的变成黑土的庄稼秸杆、杂草、骡马粪等。城市里若不好找到,只能自己收集些植物叶子,漫漫发酵使之腐烂,注意的是营养土一定要松软。
品种选择
种蚓的选择很重要,选择耐寒抗热的种蚓,繁殖力强而且四季可产。不要自己在野地里随便挖几条,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并且生命力强悍,蚓体、蚓粪产量高。
蚓种放养
首先将饲养床刨得更疏松,然后一次性用水将饲养床浇透。蚯蚓喜欢空气,因此不要人为将蚯蚓深埋在箱底,而是将种蚓放于表面,如果想蚯蚓快速进入饲养床,可以开灯光照射,蚯蚓不喜光线,会加快进入。如果种群很大,那么需要注意养殖密度,建议饲养箱要浅一点,然后尽量做长做宽。
饵料选择
饵料可以是动物粪便、秸杆、稻草,甚至平时丢掉的果皮、蔬菜残叶,洗碗槽过滤下来的剩饭洗净也可以,什么都不嫌弃。
日常喂养
通常1-2天查看一次,或者3-5天查验一次,主要观察饲养床湿度是否合宜,饵料是否充足,蚯蚓的生殖发育状况等等。如果发现不适立即做出调整。
繁殖及收获
一般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蚯蚓能自然发育繁殖。因此,稍微上心,三五天观察检视一次,保持充分的水分及饵料。注意如发现外逃现象,可能是饵料不足或者浇水太多。悉心照顾几个月,就开始有收获了。以后能够源源不断产出。
END
注意事项
蚯蚓喜湿,要求投食饵料含水量60%-80%。
为了保护蚯蚓,浇水时间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任何时候都可以。
堆肥一定要发酵完全,否则再发酵,高温会将蚯蚓烫死。
10. 蚯蚓怎么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蚯蚓方法
1、下种
将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沿着桑园开挖好的沟槽平铺10 cm,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叫的蚯蚓种,上而再放5 cm的饲料。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2. 5 kg/m2或1-1. 5万条/m2,原则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后期密度可逐渐缩小。
2、遮阴与防护网
蚓种放好后,沟上先覆盖一层塑料防蚊网,再放塑料薄膜,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盖。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湿。
3、温湿度的调节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和蚕儿对温度的要求一样。
冬季桑园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 cm,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也可把冬季桑树枯叶、剪下的桑枝条加厚平铺,再上盖塑料布保温保湿;冬季大棚、蚕室加温需注意火炉必须通烟管,
以防蛆叫煤气中毒,另外,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30min。夏季结合通风每天浇1次水降温,一般情况一星期浇1次水即可。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粪、取叫蚯蚓茧或倒翻饲育床,结合喂料每月2 -3次,每次厚度10 cm,力求粪料新鲜透气,降低因粪料堆积过厚除蚯蚓粪不及时对蚯蚓造成感病的几率,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分期饲养
蚯蚓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每次给料厚度10 cm。分期饲养既有利于蛆叫的常规管理,又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生长,防比病虫害的发生。
6、蚓叫茧及种叫的处理
蚯蚓经过20天的饲养后,经异体交配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可以把种蚓和蚓茧分离孵化,把分离出的蚓茧、粪料及蚓粪混合物堆成新的养殖堆,保持好温湿度。
蚓茧孵化50%时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 cm粪料,约经20天即可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每1 m2可孵叫茧5-6万,应及时分堆处理,可分成2-3份并覆上新粪料饲喂,经过常规管理约经过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长大。
把从种蚓中分离出的种叫重新搭配后放入新粪料饲喂,20天后即可再次繁殖处理。
7、适时采收
蚯蚓的采收时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环带明显,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时进行,夏季每月采收1次,春秋季节每1. 5月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扩展资料:
病害防治
1、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
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2、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
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
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
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3、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
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
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
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4、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
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11. 关于蚯蚓养殖方法
1、容器:养护蚯蚓时,需要使用水缸或水盆,再对其进行清洗消毒。2、基质:使用淤泥、动物粪便和腐叶土配制成土壤基质。3、投苗:把蚯蚓苗放置在装有基质的容器里。4、养护:在土壤上覆盖稻草遮光,并每周浇一次水,使蚯蚓快速繁殖。
蚯蚓怎么养殖
1、选择容器
养殖蚯蚓的场所或是容器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家庭养殖可以用水缸或水盆,也可以在空地上挖掘地穴等用以养殖,或是在菜园、果园中挖掘沟渠养殖,工厂化生产则是在厂房中使用有规律摆放的金属盒子等进行规模化养殖。
2、配制基质
养殖蚯蚓最重要的就是基质的配制,蚯蚓不同于一般的黄粉虫一类的蠕虫,它所居住的基质就是它的饵料,它以这些泥土中的腐殖物质维生,因此基质要使用腐殖土、淤泥和动物的粪便等进行腐熟熟化的工序后完成。
3、蚯蚓放种
把配制好的基质放入准备好的容器之中后,就可以将买来的用作种虫的蚯蚓放在基质上了,然后再盖上一层遮光用的报纸,等到蚯蚓全部都钻入土壤中之后,撤去报纸再盖上一层稻草以保持基质的湿润和遮挡光线。
4、日常养护
蚯蚓是一种只能生活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的生物,因此在日常养护中要把养殖蚯蚓的盆搬到阴暗处,且确保上面覆盖的稻草能够完全挡住基质,降低光线照射的可能性,土温不能高于30摄氏度,在食料吃完后及时添加食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