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花鲢养殖模式(花鲢养殖技术)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14 22:00   点击:124  编辑:蒲菊   手机版

1. 花鲢养殖技术

花鲢鱼苗期间可以用豆制的豆浆、喂到鱼苗两寸长左右可放进大池塘里喂养。

2. 花鲢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第一步:花鲢鱼清洗干净,再剁去鱼尾、鱼鳍和划水,然后沿着鱼骨把鱼肉从中间对半劈开;接着把鱼肉切成厚度在1厘米左右的厚块。

第二步:大碗里加入葱、姜和少许食用盐,再加入一勺清水,然后下手把葱姜的汁水抓出来,制作一碗葱姜水备用。

第三步:把葱姜水倒入装有鱼块的大盆中,再加入少许盐、生抽酱油、鸡粉、白糖调味,然后洗净小手,下手抓匀;接着再加入少许玉米淀粉,并再次抓拌均匀备用。

第四步:生姜大蒜切成末,大葱切成小颗粒,美人椒和青线椒切成圈备用。

第五步:土豆清洗干净后去皮,切成薄片;金针菇清洗干净后切去根部不要,再用手掰散。

第六步:把锅充分烧热加入少许食用油,再下入少许干花椒和准备好的葱姜末一起炒香;接着往锅中加入3勺自制的回味酱(具体制作步骤请查看2020年12月1日发布的视频),开小火熬出香味后再加入少许花雕酒并用勺子搅动均匀。

第七步:往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调味少许盐和鸡粉;接着把土豆片下入锅中煮1分钟,再把金针菇也加进来一起煮2分钟;最后把煮好的金针菇和土豆片用漏勺捞出来,放入大碗中垫底。

第八步:把腌制好的鱼块下入锅中,开大火煮5分钟,把鱼肉煮熟煮透;然后把鱼肉连汤汁一起倒入大碗中;最后把准备好的青红线椒和蒜末撒上来。

第九步: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油温烧至七成热;然后把热油淋到青红线椒和蒜末上,激发出香味,美味即成!

3. 花白鲢的养殖技术

鲢鳙的垂钓方法和技巧。鲢鳙属于中上层鱼类,喜欢吃酸臭的饵料或漂在水中的浮游生物,个体生长快而大,垂钓时拉力强手感好,鲢鳙的鱼头做鱼头豆腐汤非常的美味,最出名的就是千岛湖的鱼头汤,所以鲢鳙是很多钓鱼人喜欢的目标鱼。

鲢鳙的垂钓方法:

因鲢鳙的个体大,通常用较长的手竿和海竿垂钓,鲢鳙警惕性较高,较多使用海竿配3000—4000的摇轮,可以抛在远一些的地方,主线上穿过50—100克的通心铅坠,大肚浮漂,挂吊篮(网上可以够买成品),将雾化效果好的饵料装在吊篮中,一开始可以将浮漂与吊篮的距离设置50厘米左右,没鱼讯继续加深寻找鱼层,找到鱼层为止,前提是确认该水域有鲢鳙鱼。

4. 花鲢鱼苗养殖

人工养殖(不加温)需时两年 头一年是鱼种养殖(到年底时约3两到5两左右) 第二年成鱼养殖,可长至2-3KG。

饵料充足的话,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自然水域中有很多可以生长到30至40公斤。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池的面积要求较大,一般为4-8亩,水要较深,一般1.5-2米。放养前应施有机肥料以培养,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5-6月份,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鱼种池一般是2-3种混养,本实验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饲养管理: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养前施基肥外,夏花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结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饲养时人工投饲注意“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此时投饵数量要少一些。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护池塘卫生;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并塘和越冬:秋末冬初,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鱼已不摄食,这时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主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并塘时拉网和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和在越冬期间发生水霉病,蓄养池水深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少污泥,并塘后应在结冰时防止缺氧,严防水鸟的危害。

5. 花鲢鱼的养殖技术

最适合养殖白鲢鱼的温度为23到32度,喜欢待在肥水区,在夏季养殖白鲢鱼时,由于白鲢鱼食欲比较好,因此胆子大的白鲢鱼也喜欢游来游去,而相对胆子小的白鲢鱼,忍受低氧能力比较差,一旦出现缺氧状况就会马上浮出水面,在严重一点的,很快就会死亡。條萊垍頭

白鲢鱼一生都是通过吃浮游生物生存,鱼苗时期吃浮游动物,等长到差不多两厘米的时候就可以吃浮游植物,对带有酸味的食物以及糟食很感兴趣,有的还会吃草鱼的粪便、鸡牛粪便。在春秋季节还会吃很多的腐屑类饵料,在夏季事,胃口比较大,因此需要供给的饲料也多,而冬季由于不怎么动弹,因此吃得也少。萊垍頭條

6. 花鲢养殖技术与管理

花鲢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需要8-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长到30斤重。花鲢也称鳙鱼、胖头鱼、大头鱼。花鲢每年4-6月份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时间,其次为9-10月份。不同地域生长的花鲢生长速度也不一样,通常花鲢的长势主要根据水温、气候的改变呈现出周年性季节变化。到了7-8月的时候,花鲢的生长速度会呈现显著减缓。花鲢的养殖周期为2年左右,在天然的河流、湖泊等水域中,花鲢通常可以长到10公斤以上。

7. 花鲢养殖技术培训

冷锅鱼技术就是一个纯技术,不需要学其他文化,只需要每天练习就行。人家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厨师,因为人人都要吃饭,看现在川菜这么热门就知道了。

做菜是需要自己练习的,多练习/熟悉了做出来味道自然就好了,下面给你一个简单的做法,你先摸索,自己琢磨。

花鲢鱼头一个,泡红辣椒二十多个,料酒两大匙,鸡精一咖啡匙,豆豉一大匙,香葱三棵,老姜一小块,蒜半个,盐适量。做法:1、将鱼头洗净吹成两半,鱼头背相连,泡红椒剁碎,葱切碎,姜块切末,蒜半个剁细末。2、然后将鱼头放在碗里,然后抹上油。3、在鱼头上撒上剁椒、姜末、盐、豆豉、料酒。4、锅中加水烧沸后,将鱼头连碗一同放入锅中蒸熟(约需10分钟)。5、将蒜茸和葱碎铺在鱼头上,再蒸一分钟(正宗的做法是起锅后才放葱碎,我是为了能把葱的香味蒸进鱼头中才先放的6、从锅中取出碗后,再将炒锅置火上放油烧至十成热,铲起淋在鱼头上即成鱼头火锅原料:鱼头配料:葱、姜、蒜苗、干辣椒、白胡椒、花椒、酸菜、豆腐。做法:1、姜、蒜、花椒爆香;2、加入豆瓣酱3、加入鱼头翻炒;4、下入酱油、醋、料酒还有酸菜;5、加入热水;6、开锅后盛入火锅内,加胡椒面一大勺,切记切记,因为胡椒有极强的去腥功效熬汤都可以加入胡椒面;7、放入豆腐、青蒜苗;8、煮开了就可以开动啦~!

8. 花鲢高产养殖技术

花鲢,四大家鱼之一。经过几千年的驯化演变成现在的家鱼。花鲢,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谈水中,中上层水域生活习性,食性较杂,主要以浮生生物为主,人工饲养训化也可以饲料饲养。花链,既经济高产,又营养丰富,鱼头,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蛋白质。花鲢在优良的水质和丰厚的条件下,一年可大致生长八到十几斤。

9. 花鲢养殖技术视频

花鲢鱼肉质肥美,口感鲜嫩,做得好的话,真的是吃不够啊!但是花鲢鱼怎么做最好吃呢?你还只会红烧吗?这种新吃法最好吃,麻辣又过瘾,鲜嫩又入味。萊垍頭條

所需食材:萊垍頭條

花鲢鱼、大葱、生姜、食用盐、生抽酱油、鸡粉、白糖、玉米淀粉、美人椒、青线椒、大蒜、土豆、金针菇、干花椒、回味酱、花雕酒垍頭條萊

制作步骤:萊垍頭條

第一步:花鲢鱼清洗干净,再剁去鱼尾、鱼鳍和划水,然后沿着鱼骨把鱼肉从中间对半劈开;接着把鱼肉切成厚度在1厘米左右的厚块。萊垍頭條

第二步:大碗里加入葱、姜和少许食用盐,再加入一勺清水,然后下手把葱姜的汁水抓出来,制作一碗葱姜水备用。頭條萊垍

第三步:把葱姜水倒入装有鱼块的大盆中,再加入少许盐、生抽酱油、鸡粉、白糖调味,然后洗净小手,下手抓匀;接着再加入少许玉米淀粉,并再次抓拌均匀备用。垍頭條萊

第四步:生姜大蒜切成末,大葱切成小颗粒,美人椒和青线椒切成圈备用。萊垍頭條

第五步:土豆清洗干净后去皮,切成薄片;金针菇清洗干净后切去根部不要,再用手掰散。垍頭條萊

第六步:把锅充分烧热加入少许食用油,再下入少许干花椒和准备好的葱姜末一起炒香;接着往锅中加入3勺自制的回味酱(具体制作步骤请查看2020年12月1日发布的视频),开小火熬出香味后再加入少许花雕酒并用勺子搅动均匀。條萊垍頭

第七步:往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调味少许盐和鸡粉;接着把土豆片下入锅中煮1分钟,再把金针菇也加进来一起煮2分钟;最后把煮好的金针菇和土豆片用漏勺捞出来,放入大碗中垫底。垍頭條萊

第八步:把腌制好的鱼块下入锅中,开大火煮5分钟,把鱼肉煮熟煮透;然后把鱼肉连汤汁一起倒入大碗中;最后把准备好的青红线椒和蒜末撒上来。條萊垍頭

第九步: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油温烧至七成热;然后把热油淋到青红线椒和蒜末上,激发出香味,美味即成!萊垍頭條

制作关键点:條萊垍頭

把鱼沿着骨头劈开的时候请小心操作,防止滑到手。萊垍頭條

对于一个吃货而言,没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如果你已经吃腻了红烧花鲢鱼,不妨尝试一下这个新吃法吧!鱼肉鲜嫩不腥,做一次一大碗都不够吃的,就连汤汁都不想放过!萊垍頭條

10. 花鲢的养殖技术

1.鳙鱼的食性问题。

  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为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一般简单理解为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是过去在天然环境低水平养殖条件下得出的。现在高技术养殖条件下,水体浮游生物以大型种类为主。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对食物的选择决定于鳃耙间距,只要个体大于鳃耙间距的浮游生物均可被其滤食,鲢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小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鳙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裸藻科、丝状蓝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2.鲢、鳙鱼的搭配比例问题。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

   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相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3.鱼种规格问题。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养2年上市,养殖周期长,上市规格小,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每尾150~500克大规格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达到尾重2000克以上的上市规格。

  4.放养模式问题。

   传统的湖泊、水库等大水体虽然也采用施肥技术进行养鱼,但产量很少超过每亩100公斤,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鱼种规格小,用每公斤20尾的大规格鱼种,回捕率低,成鱼规格小,一般每尾1~1.5公斤;

   二是一次放种,一次起捕,上半年水中鱼的现存量少,造成水体资源浪费,下半年鱼的密度过大,天然饵料供给不足,生长速度减慢;

   三是鲢、鳙鱼比例为3:1的放养模式不合理。

   针对传统养殖的不足之处,现代大水体高产养殖:

   一是用斤两鱼种即(每尾0.15~1公斤);

   二是常年捕捞上市,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1.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每尾1.5~2公斤和2.5~4公斤;

   三是鲢、鳙鱼比例是1:4,甚至全养鳙鱼,价格高,效益好。

  鳙鱼的养殖模式有水库施肥纯养鳙鱼;湖泊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投饵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施肥套养鳙鱼四种。

   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放养模式也不同。笔者在6月底在用全价膨化料主养黄颡鱼塘内配养当年2厘米的鳙鱼苗,40多天就长至200克,8月月中又加放一次3~4厘米的鳙鱼苗。到11月基本长至500~700克。塘口观察到,尾重100~200克的鳙鱼可以有效进食小颗粒膨化料,这有力地促进了鳙鱼快速生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