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土蜂养殖效益(土蜂养殖效益如何)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4 15:56   点击:21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土蜂养殖效益如何

分析如下:1、中蜂:一箱中蜂第一年的成本约为650元(蜂种约500元、蜂具约100元、蜂药和饲料约50元),第二年的成本约为50元(从第二年起只需蜂药和饲料),中蜂一年可产土蜂蜜约5~15斤,每斤土蜂蜜售价约为100~200元,一箱中蜂一年卖蜂蜜获取的收益约为1500元,养10箱中蜂第一年约能赚8500元,但从第二年起每年约可赚14500元。

2、意蜂:一箱意蜂第一年的成本约为300元(蜂种约100元,蜂具约100元,蜂药和饲料约100元),第二年的成本约为100元(从第二年起只需蜂药和饲料),意蜂一年可产蜂蜜约100~150斤,每斤蜂蜜售价约为10~20元,一箱意蜂一年卖蜂蜜获取的收益约为1875元,养10箱意蜂第一年约能赚15750元,但从第二年起每年约可赚17750元。

综上所述,养10箱蜜蜂赚多少钱取决于蜂种,例如养10箱中蜂第一年约能赚8500元,而养10箱意蜂第一年就能赚15750元,从理论上看养蜂的经济效益的确很吸引人,但实际上通过养蜂赚到钱的人却并不多,原因是气候、蜜源、技术缺其一养蜂都可能失败

2. 养殖土蜂有没有发展前景

养蜂蜜老牛自以为还是有前途。但有个问题,就是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而砸了你的招牌。

老牛的老家,有人在深山老林中养蜂蜜,刚开始,蜂蜜的质量非常高,因为在大山之中。但是后来,在利益的倾使下,开始做假,用白砂糖掺合,冒充正宗的蜂蜜,最终砸了招牌。可谓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以前很出名的蜂蜜产地,如今少有人问津。所以真要养蜂蜜,就一定要保证质量,不掺假。其实现在人们都有钱,你价格可以贵点,只要质量好,还是会接受。

人们最恨的一种行径,就是以次充好!

3. 土蜂养殖效益如何样

看你准备养意蜂还是养中蜂,好年头意蜂的话10箱约产1000千斤蜜,中蜂的话也就是200多斤,不许掺假,影像声誉。

4. 养什么蜂效益好

陕西关中地区适合养喀尔巴阡蜂。

在北纬35。~40。,也就是我国华北中南部地区,以及陕西、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适合饲养喀(阡)蜂,尤其是以取蜜为主的蜂场或饲养者,饲养喀(阡)蜂比饲养意大利蜂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如以取蜂王浆为主的蜂场,则以饲养意大利蜂为好;既采蜜又取浆的蜂场,最好饲养以意大利蜂为母本、喀(阡)蜂为父本的杂交一代,这样两者兼顾,效益较好。

5. 土蜂的养殖

1.越冬前要选择好室友外越冬场所,要求清洁卫生、背风向阳,干燥安静。备好越冬保温材料。

2.越冬前期应调整蜂群群势,适当缩群、紧脾,留足越冬饲料,布置越冬蜂巢。

3.越冬期间不宜开箱检查,加强箱外观察,调节蜂巢巢门,加强蜂巢保温,加强强群及双王群的管理。

4.越冬后期就注意补充饲料和预防蜂群下痢病,选择晴暖的天气进行蜜蜂排泄飞行。

6. 土蜂养殖是怎么做到年入10万的

土蜂养殖技术要点: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土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土蜂的强群是从土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土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土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土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7. 养土蜂前景怎么样

在养蜂行业中,我国无论是在养蜂数量上,还是蜂产品的产量上,都一直稳居世界首位,是知名的养蜂大国,同时,我国也一直在大力扶持养蜂业,提倡科学养蜂。因为养蜂业相对来说,是集社会、经济、生态于一身的行业,既不会冲击种植业,也不会对传统养殖业产生影响,更不会污染环境,是值得被大力扶持的行业,更何况,养蜂业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其实,养蜂业在我国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我国最早有“蜜”字记载是在殷商甲骨文中,证明了我国在3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取食蜂蜜。而关于中蜂饲养的记载,最早出现于3世纪的书籍中,至于养蜂的科学记载,在公元3世纪以后就能看见一些记录了。清代郝懿行的《蜂衙小记》(1819年),关于蜜蜂形态、生活习性、社会组织、饲养技术、分蜂方法、蜂蜜的收取与提炼、蜂巢的清洁卫生以及天敌的驱除等方面都有提到,是早期较为全面地记载养蜂的书籍。到20世纪30年代,意蜂由日本引入我国,活框饲养开始出现。1926年,美国E.F菲利普斯的《养蜂学》和本世纪多位专家执笔的《蜂箱与蜜蜂》的出版,标志着养蜂学的形成。

一、我国养蜂业的现状

1、假冒伪劣蜂产品盛行,养蜂行业遭到破坏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假冒伪劣蜂产品,消费者谈“蜜”色变,这对我国的养蜂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超市柜台上充斥着黑心商贩制造的假冒伪劣蜂产品,消费者难以买到优质蜂产品;另一方面,终年在深山中养殖的蜂农,生产出的优质蜂产品却卖不出去。可以说,假冒伪劣蜂产品的出现,不仅深深伤害了消费者,更扰乱了正常的蜂蜜市场,影响了蜂农的利益,使养蜂行业遭到破坏。

2、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目前在养蜂数量和蜂产品的产量上都是位居世界首位的!但相较于欧美国家来说,我国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养蜂个体较多且处于弱势状态,无论在技术层面上,还是产销结合上,都呈现出滞后之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群体优势,形成有效产业链。此外,各方面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制约养蜂业组织化的一大原因。

3、机械化程度低,推广难度大

就目前而言,我国养蜂机械化程度虽然有所改进,但基本上还是沿用上世纪的那套,机械化程度较低。近年来,有很多科技人士投入到养蜂行业中来,为养蜂业打造机械化设备,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被卡在推广上面。尽管蜂农在机械化设备时,感叹设备效率高,但却很少有人愿意使用。

4、蜂蜜质量相对较低,影响出口

成熟蜜和未成熟蜜在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成熟蜜需要的酿制周期更长,但营养价值很高;未成熟蜜需要的酿制周期短,营养价值方面就远远不如成熟蜂蜜。有些养蜂人为了提高蜂蜜的产量,降低成本,不愿再生产成熟蜜,而是倾向于生产未成熟蜜,这就造成本该走向国际市场的“成熟蜜”,因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而转投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供大于求,蜂蜜价格过低,为了利益最大化,蜂农只能通过降低蜂蜜质量来获取利益,最终形成蜂蜜市场的恶性循环。

二、我国养蜂业的前景分析

虽然我国的蜜蜂数量和蜂产品数量位居世界首位,被称为世界养蜂大国,但却没有成为养蜂强国,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和国际相比,我们的养蜂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国际蜜蜂养殖技术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我国养蜂业目前的特点是规模小、分散性高,但也正因为是这样的特点,我国养蜂业未来在技术和规模上会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优质蜂产品这类健康养生类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养蜂业在未来必定会找准自己的定位,朝着现代化养蜂、科学养蜂的方向发展,用机械化代替手工作业,用科学技术武装养蜂业,用先进的管理和经营方式管理养蜂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养蜂技术上存在的缺陷,实现蜂蜜的高产、稳产。

三、我国养蜂的发展方向

1、建立养蜂规模化生产试点基地,适度尝试规模化生产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专业养蜂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发达国家养蜂的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大且较为密集、人均饲养量和产量都居于较高水平,用高程度的机械化水平推动养蜂规模化发展,又用规模化水平带动机械化发展,两者相互依托,密不可分,这也成为了现代化养蜂的标准模式。而在我国,大多属于个体养蜂,相对来说,专业化程度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分布较为分散,饲养的蜜蜂一般有几十群,少数有上百群以上。这样的养殖方式,也造成我国养蜂业与世界养蜂业的差距,蜂蜜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只能被迫再次转向国内市场。因此,接下来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方向可以适度建立规模化养蜂试点基地,适当进行机械化、规模化养蜂,提高蜂蜜竞争力,帮助蜂产业走向国际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民对养蜂业的认知水平

对大消费者来说,他们认为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效益,以取得蜂蜜、蜂王浆等产品,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实际上,很多人都想错了,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农作物授粉。至少目前来看,发达国家养蜂是把给农作物授粉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获取蜂产品,因此可以说养蜂业是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养蜂业也被冠以“农业之翼”的称号。所以,不得不承认的是,发达国家对于养蜂业的认知远远高于我们大多数人,也正是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导致了我国养蜂业发展的被动局面。要想变被动为主动,重点是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人们对养蜂业的认知水平,才能使养蜂业在我国有更好的发展。

3、对于国内潜力蜂产品市场进行开发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蜂产品的消费还是更加倾向于国外,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会受到外国厂商的制约,同样的,国内蜂产品由于无法走向国际,就会疯狂“侵蚀”已有市场,蜂蜜市场供大于求,蜂蜜价格和质量就会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想让我国的养蜂业有所突破,就必须扩大消费市场,发掘潜在市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蜂蜜知识的宣传,转变一些消费者把蜂产品作为药品或补品的观念;二是要注重提升蜂蜜的质量,同时做好市场管理,使假蜂蜜无法在市场立足,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步扩大蜂产品市场,抢占潜力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蜂产品认识的不断加深,今后的蜂产品需求量必定会不断增加。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养蜂人不能转变养殖观念,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蜂蜜的质量,以后将很难在蜂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被淘汰是必然!总的来说,蜂产品市场未来潜力巨大,如果我国的养蜂业想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寻求突破,提升蜂蜜质量,用质量来作为走向国际化的“敲门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