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产于南亚热带的植物有哪些?
南亚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莲藕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黄麻、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1/2左右。
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位于0°―北纬37°,东经60°―97°之间,陆地基本在北纬10°―30°之间,南北和东西距离各约3100公里。南亚共有8个国家,其中尼泊尔、不丹、阿富汗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
二、北亚热带和亚热带有什么区别吗?
中亚热带是亚热带的腹地核心,以常绿阔叶林带或是亚热带成分植物占主导。北亚热带是亚热带的北部,逐渐向温带过渡,以亚热带和温带混合型自然植被为主。北亚热带寒冷,中亚热带相比之下更加温暖。北亚热带一般是南北交界处过度带或是纯正南方省的高海拔地区。中亚热带是纯正和传统南方地区。
三、分界洲岛亚热带和热带区别?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位于南北纬23°26′之间,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39.8%。在回归线上,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在两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其他热带地区,一年内有两次直射,而且,这里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高,变化幅度不大,因此,这一地带终年能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气候炎热,称为热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
四、热带和亚热带有什么区别?
它可以与它的定义区分开来,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度23°26'之间,占世界总面积的39.8%,在回归线上,该区域的太阳高度全年都很大。在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每年出现一次直接的太阳现象,而在其他热带地区,一年内出现两种直接的太阳现象,在这里,全年中午太阳高度高,变化不大。
而且亚热带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部,它位于内陆或沿海地区,并且有高山,其屏风不会受到海风的影响。在常年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的交互控制下,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度年复一年变化很大,降水少,呈现大陆性气候特征,由于纬度不同,两种气候类型的温度也不同,亚热带大陆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的温度明显高于温带大陆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冬季平均月气温一般在0 ℃ 以上。
亚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带,一般来说,亚热带位于靠近热带的温带,北纬23.5°N-40°,南纬23.5°S-40°,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与热带地区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地区更冷,最冷的月份在0摄氏度以上,亚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南美洲和智利中部海岸。
南非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它是热带半干旱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之间的过渡区,这些区域受到气压区季节性位移的显著影响,在夏季,它们由亚热带高压和气流下沉控制。因此,除了冷流对大陆西海岸的影响外,夏季温度非常高,下沉的气流不利于降雨,因此,气候干燥, 冬天受西风影响,温和潮湿。
五、亚热带和亚寒带区别?
0°到南北纬23.5°为热带,南北纬23.5°到南北纬66.5°为温带,南北纬66.5°到南北纬90°为寒带,而亚热带是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
记住几条重要的纬线,回归线度数:23°26′ , 极圈度数:66°34′,热带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分布在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寒带分布在极圈至90°之间北回归线的纬度:23°26′N,北极圈的纬度:66°34′N,南回归线的纬度:23°26′S,南极圈的纬度:66°34′S。热带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即23°26′N~23°26′S之间,北温带分布在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即23°26′N~66°34′N之间,南温带分布在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即23°26′S~66°34′S之间,北寒带分布在北极圈至90°北纬之间,即66°34′N~90°N之间。南寒带分布在南极圈至90°纬度之间,即66°34′S~90°S之间。
亚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最冷月在0摄氏度以上。 亚寒带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六、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区别?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以下区别:
1、分布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的陆地面积小,这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季风环流不典型。
3、气温年较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差小。
(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最热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5℃,查尔斯顿最热月平均气温27.2℃,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
4、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4——9月份降水占73.8%,冬半年占26.2%。
查尔斯顿夏半年降水占60%,冬半年占40%,分配比较均匀。扩展资料:我国的气候类型:
1,热带季风2,亚热带季风3,温带季风4,高原山地5,温带大陆性6,热带雨林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28到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七、冰箱亚温带和亚热带的区别?
由于电冰箱的主要功能是制冷,所以不同地域的气候环境对电冰箱的制冷能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电冰箱的气候类型(国家标准):
1)亚温带(SN),适宜环境温度10-32℃
2)温 带(N),适宜环境温度16-32℃
3)亚热带(ST),适宜环境温度18-38℃
4)热 带(T)适宜环境温度18-43℃
八、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什么区别?
热带和亚热带的区别是:分布不同、气候不同、植被类型不同。
1、分布不同。热带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位于南北纬23°26′左右。亚热带则是分布于热带两侧,处于温带和热带之间,位于南北纬23.5°至40°左右。
2、气候不同。热带主要的气候特点为温热,全年高温,平均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四季不分明,且降水比较频繁,雨量充沛。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四季比较分明。
3、植被类型不同。热带为湿热气候,其植被一般是木本植物和乔木,且这里的叶片大多是大型羽叶或具有滴水尖。亚热带的植被则以阔叶林和硬叶林为主。
九、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类型?
主要是降水和温度的差异,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十、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我国的秦岭和南岭,既无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也无峨嵋山之“秀”和天目山之“幽”;但由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我国气候上的两条天然分界线。
秦岭不但在地理上是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而且在气候上也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象竹子、茶叶、杉木、柑桔等许多亚热带植物,只能在秦岭以南的亚热带气候地域里生长,若有例外,也只局限于一些受到适当地形的保护,有良好小气候的地方。
南岭则是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在南岭以南的热带里,干季和雨季的区别要比冬季和夏季的区别更为突出,这与南岭北侧四季分明的气候大相径庭。因此,南岭以北多生长着硬皮厚壳的毛竹,而南岭以南由于炎热多雨,则多生长着壳薄皮青的丛生竹。
秦岭和南岭之所以成为我国气候的两条天然分界线,除了纬度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势较高的山地,在冬季能对北方移来的干冷空气起到阻挡作用。如秦岭大巴山的海拔高度约为4000米,它能阻挡厚度小于3000米的冷气团,使其南侧少受冷空气的影响,气候多为温暖。南岭山地的海拔高度虽然只有1000米左右,但对冷空气南下仍起到明显的阻挡作用。到了夏季,这些山地的南侧又是属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远远多于北坡,气候比较湿润。从而在其南北两侧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