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蜜蜂饲养管理实用技术(中华蜜蜂饲养管理实用技术视频)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3-09 09:40   点击:25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懒人的中蜂土养法?

步骤/方式1

懒人的中蜂土养法:一是活框饲养,

步骤/方式2

二是空箱饲养,

步骤/方式3

三是活梁饲养。活梁饲养是介于活框饲养和空箱饲养之间的中间类型。

步骤/方式4

中蜂土藏饲养法的最大优越性,是在土藏状态下中蜂不会发生活框不适综合症,蚂蚁也不会进入蜂箱祸害蜂群,尽管土藏等于把蜂箱放到了蚂蚁窝上。

步骤/方式5

中蜂的活框土藏饲养最适合使用水泥蜂箱,当然有条件的话使用土陶蜂箱更好。因为木制蜂箱长时间埋在土里很容易糟朽和被蚁、虫啃蛀,1 年左右就会报废。当然,土藏的蜂箱也可以用砖砌。对于土藏饲养来说,水泥蜂箱、土陶蜂箱和砖砌蜂箱均堪称经济实惠,可谓百年大计、一劳永逸。

二、中蜂养蜂绝密技术?

一、收捕蜂群

中华蜜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其在南方山区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资源,若能将其收捕并人工养殖无疑是最好的蜂种来源,目前收捕野生中华蜜蜂的方式主要有诱蜂和收蜂两种,其中诱蜂是利用诱蜂箱引诱分蜂群或迁飞蜂群,而收蜂则是找到野生中华蜜蜂的蜂巢后将其收捕回来。

二、蜂群过箱

中华蜜蜂在我国的养殖方式主要传统土养和活框蜂箱养殖两种,为了便于今后管理蜂群建议大家尽量选用活框蜂箱养殖,但不管是新收蜂群还是土养改活框都需要用到过箱技术,在过箱时是主要利用中华蜜蜂有恋脾的习性来进行的,简而言之是要先在蜂箱中安放些巢脾后再进行过箱操作。

三、人工饲喂

中华蜜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人工进行饲喂,但在春繁和秋繁时需要“奖励饲喂”来刺激蜂王产卵和激励工蜂育虫,另外在冬季或早春也需要“补助饲喂”来为蜂群提供必需的食物,饲料方面可以是蜂蜜水也可以是糖浆或花粉,其中养蜂人用得最普遍的是白糖加适量开水融化后制成的糖浆。

四、分蜂处理

中华蜜蜂最大的缺点是分蜂性较强,在分蜂处理上主要有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这两种方式,其中自然分蜂是等蜂群分蜂后再将分蜂群收捕回来,而人工分蜂则是在王台发育成熟时人为将蜂群拆分成两群,一群中有老蜂王和老工蜂,另一群中则有王台和新工蜂(未进行过认巢和试飞的工蜂)。

五、介入蜂王

中华蜜蜂相对而言较容易失王,因此养蜂人必须掌握一定的介王技术,在介王时根据操作不同有直接介王和间接介王两种,其中直接介王是将蜂王喷上蜂蜜水后放入蜂群中,而间接介王则是用介王器介王,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围王时不要用手去拨蜂团,要采用喷烟或洒水等方法来解救蜂王。

六、春繁管理

春繁是中华蜜蜂养殖的重点工作,做好春繁能显著提高全年的养蜂效益,但中华蜜蜂在春繁时注意下面四个点,其一是要根据当地气候来确定春繁时间,其二是春繁期一定要做到“蜂多于脾”,其三是春繁期要连续“奖励饲喂”以促进蜂群快速繁蜂,其四是春繁期要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

七、秋繁管理

秋繁的目的是让蜂群培育出大量的适龄越冬蜂,简单来说越冬前蜂群中适龄越冬蜂越多越冬就越安全,在具体管理上和春繁差不多,其一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确定秋繁时间,其二是秋繁期要连续“奖励饲喂”以促进蜂群快速繁蜂,其三是秋繁后期要及时“关王”以保存蜂群的越冬实力。

八、蜂群越冬

越冬期是中华蜜蜂养殖成败的关键点,此时管理重点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越冬前要为蜂群补充足够的食物,因为越冬期工蜂结团并靠吃蜜产热,食物不足蜂群会被饿死或冷死,其二是蜂箱要做好的保温工作,但保温的原则是“宁寒勿暖”,原因是保温过度会促使蜂群散团而导致越冬失败。

九、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是中华蜜蜂养殖的重头戏,事实上也是大多数人养蜂失败的罪魁祸首,因此在病害上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对中蜂威胁最大的中蜂囊状幼虫病和巢虫,一但爆发起来对整个养蜂场可说是毁灭性的,另外在敌害(主要是胡蜂)危害严重时还要协助蜂群对抗天敌。

三、中蜂养殖技术?

中蜂养殖,一般分为土养技术与活框养殖技术两种方式。

土养,在普通的农户家里,最为常见。只需要几个木桶,倒扣在农户民房四周围的屋前屋后。

木桶需用大锅蒸煮过,水里放入食盐,少量蜂蜜,再加上少量蜂蜡也行。也可以将煮过的木桶用纯正的中蜂蜡,在桶内刷一遍,桶底刷厚一点也行。

一般的地方在正常的情况下,等到了春分季节,就到了中蜂自然分蜂的旺季到来,会有自然分蜂群来入驻做巢,再等到大蜜源过后,便可以取蜜打蜜。常见的情况,一年可以取两季蜂蜜,产量一般,蜂蜜浓度极高,口感好,价格稍贵。

这就是土养中蜂的技术,虽然产量一般,但是管理摆操作方法,极其简单,非常适合新手养蜂,或者是少量养殖中蜂的散户,也适合养几群蜂丰富业余生活的业余养蜂人。

从这种传统的土养技术方式,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很多的衍生养殖技术方式,比如格子箱,三峡桶等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懒人养蜂法,操作简单易上手,技术门槛低。

活框养殖中蜂,在当下,已经开始规模化,产业化的一种养殖技术方式。

这种养殖技术,专业性非常强,最好是有当地,专业的养蜂人指导学习,才会避免新手养蜂朋友,少走变路。

那么,一般活框养殖中蜂的技术,一定要了解,以下的几点大纲:

第一,明确自己养殖中蜂的目的。就是要想清楚自己养中蜂,是以卖蜂群为主,还是卖蜂蜜为主,还是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最终变现目标,在实际养殖操作中,才会更加的有目的性,有定向选择性的进行养殖。

第二,一定要清楚和了解,自己当地的中蜂群势,产蜜能力,以及野外生存的适应能力。

只有清楚了这些,才能决定养蜂人,用什么样的蜂群做种群,选择使用什么样规格的蜂箱。

第三,选择蜂场地址。

选择一个有蜜源,有水源,有光照,有遮荫,有坡度的场地。而且,场地无风口,周围无工厂污染,无家禽养殖场与各类加工厂嘈杂声的地方。因为蜜蜂爱干净,爱安静,也是为了产出更好的更健康的野生原生中蜂蜜。

第四,了解并记载当地的粉蜜源植物周期。

清楚的知道自己当地的粉蜜源植物,什么时期开花,什么时候流蜜,并且,做好记录,越详细越好。这样,就是为了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取蜜,什么时候可以育王,什么时候换王操作。

第五,学习,持续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书本上,在互联网上,多学习,多交流,不做盲人摸象的养蜂人,不做自高自大的养蜂人,不做闭门造车的养蜂人。

第六,观察,细致入微的观察中蜂的各种生活习性与生理特性。

要养好蜂,就必须要知道中蜂的生活习性,生理特性,要想清楚的知道这些,只能靠细致入微的观察,持续不断的钻研与领悟,日积月累的堆积,才能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当地的中蜂养殖管理技术。

第七,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疗技术。

把治疗与预防病虫害放到最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中蜂,一般情况下,根本就无需专门的使用药物去治疗。

主要就是养蜂人,在平时的养蜂操作,直接关系到了病虫害的起因。当然,合格的养蜂人,也要具备治疗传染性与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能力。

四、中华蜂养殖技术与管理?

养殖场地要求坐北朝南、干燥通风。还有就是蜂箱要严密无缝隙。接着就是合理管理,包括蜂种选择、蜂王管理、群温调控管理、蜂群饲料管理。

最后就是适度的生产,待巢脾上的蜂蜜封盖并成熟后再取,这样取的蜂蜜才是优质蜜。

五、谈怎样养好中蜂?

中蜂指中华蜜蜂,养殖管理如下;

1、放蜂场地选择

中华蜜蜂放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矿山、公路等僻静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边沿、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蜂场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洁的水源。

中华蜜蜂对大宗蜜源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对蜜粉植物种类要求较多,蜜源花期连续,没有太长的断蜜期,由于中华蜜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断,避免引发盗蜂,便于管理。

2、蜂群摆放

由于中华蜜蜂驯养时间短,野性较强,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因此摆放中华蜜蜂就不能象摆放西蜂那样成行、整齐而紧密、方向一致。摆放中华蜜蜂蜂群,群间距离要远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一致。

避免群间蜜蜂相互错投,造成相互斗杀。特别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间的距离,防止蜂王投错被杀。各箱体应用木桩垫起,防止蚂蚁对中华蜜蜂蜂群的侵扰,造成逃蜂。

3、防止异味接触

中华蜜蜂嗅觉灵敏,对异味反应很敏感。饲养中华蜜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过的蜂箱。或选择无异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涂上少量的蜂蜡,消除木质气味,利于中华蜜蜂接受,防止飞逃。

不用味重的药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后,必须彻底消除异味后方可重新使用,蜂箱尽量采用灼烧方法进行消毒,防止异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六、中蜂繁蜂最快产量最高的饲养方法?

1 组织强群采蜜

组织强群采蜜是获得高产的基础。中蜂要求每群有5-6框足蜂,6-8个巢脾。群势过强。易引起分蜂。强群外勤蜂多,出勤率高,有利于高产。这是因为强群的巢内工作不会增加很多,即主要是增加了外勤采集蜂。另一方面,强群工作效率高,进蜜快,能迅速把子脾面积压小。既能提供充足的贮蜜房眼,又减少巢内哺育工作,让更多的蜜蜂外出采集。强群还有利于巢内通风,使蜂蜜的水分易于蒸发而排出箱外,加速蜂蜜的成熟 提高蜂蜜的质量。

首先,在流蜜期前40天左右开始繁殖适龄采集蜂。因为工蜂从卵到出房需要20天出房18天后为采集力最强的龄期所以在流蜜期开始时,群势恰好进入高峰期。群内积累了相当数量的适龄采集蜂和各龄内勤蜂及大量子脾, 生产力强。

其次,可以调封盖子脾组织采蜜群.在流蜜期前15天从其他群中提出不同日龄的封盖子脾加强采蜜群.流蜜开始,就有1/2以上的幼蜂出房,参加巢内工作;其余的幼蜂,在流蜜期中陆续出房,可补充死亡的老蜂,使群势不减弱。调封盖子时间不应离流蜜期太近或一次调得太多,以免内勤蜂多于外勤蜂,多消耗饲料蜜。

其三,调外勤蜂组织采蜜群。流蜜前,把相邻的两群逐渐靠拢。到了流蜜期 选择晴朗天气。在上午10-12时(这时外勤蜂大量出巢采蜜),把较弱的一群搬走,这时弱群的外勤降采蜜回来。找不到原群,便会飞入强群。这时,酌情给强群加入空脾、巢础及封盖子脾 促进多采蜜。给采蜜群调补外勤蜂必须在流蜜盛期进行。因为在流蜜初期或末期流蜜量不多的情况下,即使外勤蜂多也采不到多少蜜,同时由于巢内进蜜不多,工蜂警惕性高,弱群的工蜂进入强群,会发生咬斗。还应注意,对太弱的蜂群,不应调出外勤蜂。

2 正确处理自然分蜂

由于中蜂分蜂性较强,在大流蜜期间如何处理自然分蜂显寻特别重要。这是因为,自然分蜂前后,蜂群会出现2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方面,当蜂群产生分蜂热时,不管是繁殖,还是采蜜,都会出现一种消极怠工的现象;另一方面,自然分蜂群分出之后,工蜂工作更加积极,蜂群内各种工作都生机勃勃。所以在大流蜜期间,应该正确处理分蜂热,把消积因素变为积极因素。可以以自然分蜂群能否在大流蜜期到来之前分出为分界线。分别作如下处理:

自然分蜂群在大流蜜期到来之前能够分出的蜂群,应让其分出来,将原群搬到离旧址2米以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把分出群导入另一个蜂箱,放在原群的位置。由于位置的变动,经3天左右,原群的外勤蜂基本上返回原址,进入新分出群的箱里,这时就可以把原群的自然王台全部除掉,合并入新分出群。或在原群中保留一个成熟王台,带2框蜂,等新王出房后,组成交尾群,交尾成功后,作为繁殖用,或以备更换老王用。其余的蜂脾并入新分出群。

自然分蜂在大流蜜期到来之前不能够分出的蜂群,可以给它介绍老熟王台。一方面可促使来得及分出的蜂群分出来;另一方面促使来不及分出的蜂群本身把所有王台破坏,彻底消除分蜂热。

3 减少巢内的哺育工作

在大流蜜期间适当控制卵、虫的数量,减少巢内的哺育工作,有较多的工蜂从事采蜜、酿蜜,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以下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限制蜂王产卵。对于强群、可在大流蜜期的第1次摇蜜前10天左右。将蜂王用隔王板隔开,限制它只能在1个巢脾上产卵,在收蜜前1天晚上把隔王板撤除。这样,既能保证巢内有一定的子脾,而子脾的面积又不大。

利用处女母蜂采蜜群采蜜。流蜜盛期为了解决母蜂产、工蜂贮蜜争夺巢房的矛盾,可将采蜜群的老母蜂取出,带1-2框蜂另组繁殖小群,给原箱诱入处女母蜂或导入成熟王台,组成处女母蜂采蜜群。用处女母蜂群采蜜的优点是:有母蜂或成熟王台,但暂时不产卵,使工蜂情绪安定,能集中力量采蜜、酿蜜。新母蜂交尾成功后,开始产卵,继续繁殖。这样做一方面大大减少巢内的哺育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新王蜂王物质较多,工蜂工作积极,所以能获得更高的产量。

在减少中蜂巢内哺育工作、提高产量的措施中,必须注意两件事:一是不能采用无王群采蜜,在提脾摇蜜时,要防止处女母蜂的损失。二是群内不能完全没有子脾。无王或无子脾都会导致蜂群不安,大大减少采蜜量,无子脾还可能会引起蜂群逃亡。处女母蜂采蜜群组成10天后,可适当补给封盖子脾。

4 蜜蜂要密集

采蜜期间蜜蜂应密集,也就是要采用蜂稍多于脾的做法,这样,有利于正常采蜜。这是中蜂不同于西蜂的特性。西蜂在脾多于蜂的情况下,可以正常采蜜,中蜂往往采蜜量就差,影响产量。因此,如果蜜蜂不足,在大流蜜期开始缩减部分巢脾,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

5 给蜂群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

减少蜜蜂飞翔距离。如果蜂群离大宗蜜源植物较远时,可以提前把蜂箱搬到离蜜源植物较近的地方,以减少蜜蜂采蜜往返的时间,增加每天采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适时摇蜜。在流蜜盛期,蜂群的进蜜量又大又快,只要蜂蜜成熟就应提脾摇蜜。一般蜜脾贮蜜十分丰满,已有二分之一巢房封盖,抖蜂时蜜不向外溅,说明蜂蜜己经成熟,应及时提出摇蜜。适时摇蜜的好处是可以及时地腾空巢房,便于蜜蜂再贮蜜;摇蜜后的巢脾所剩蜂蜜对蜜蜂有奖励作用。刺激蜜蜂采蜜的积极性。

摇蜜应与蜜蜂采集大忙时间错开。每一种蜜源植物都有自已的泌蜜时间。因此。蜜蜂采集大忙时间在不同流蜜期是不同的。如荞麦在上午流蜜,应在傍晚提取蜜脾;乌桕上午10时到下午5时流蜜,应在上午9时前提脾摇蜜。不管哪一个流蜜期,蜜蜂一天大忙的时间一般为3-4小时。如果在蜜蜂大忙时间进行抖蜂摇蜜,蜂群的正常采集活动就会遭到破坏,导致产蜜量下降。

加强通风。从花蜜酿成蜂蜜的过程中,需要靠蜜蜂扇动翅膀扇去大量水分,蜜蜂从花朵上采回来的花蜜,含水量高达80%左右,而成熟的蜂蜜含水量是在 20%以下。所以,蜂群每天都要从蜂箱里向外排出几千克水。水分蒸发快慢与通风有关,因此, 在大流蜜期间要加强蜂箱的通风, 使水分易于蒸发,加速蜂蜜的成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