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鲢鱼在水下几米?
鲢鳙活动的水层最深应该是在十米左右吧。
鳙(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是鲤科、鲢属鱼类。体延长而侧扁,腹部肉棱起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前。头大而圆畔。吻宽钝。眼位于头侧中轴之下方。口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鳃耙狭长而细密,但不相连,400枚以上。
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侧线鳞91~108。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3(不分枝软条)+7(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12~13(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8(分枝软条)。咽头齿仅一列,齿式4~4,平扁,齿面宽大而有细粒状突起。体背侧灰黑而稍具金黄光泽,腹侧银白色;体侧具许多不规则的黑色小点。各鳍呈灰白色,上有许多黑色微细小点。
生活习性
生活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性成熟时到江中产卵,产卵后大多数个体进入沿江湖泊摄食肥育,冬季湖泊水位跌落,它们又回到江河的深水区越冬,翌年春暖时节则上溯繁殖。
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食豆饼,米糠,酒糟等人工饲料,以及禽畜的粪便。摄食强度随季节而异。每年4~10月份摄食强度较大。
二、秋季钓花鲢一般钓多深?
深秋以后就是冬季,这时候鲢鱼会潜入深水区活动,这时候活动量少且食欲也差,如果是作钓,也需要选择选择浅水和深水的过渡水段,或者鲢鱼经常游弋的水段或者水路,如果鱼道不明显则选择深水区作钓,特别是一些大中型水库建议抛投到深水区作钓。深秋可选择水深5米以上的地方,钓离底15公分左右钓鲢鱼。
上述就是深秋钓鲢鱼的水深,仅供钓友参考。作钓鲢鱼寻找鱼层很重要,且鱼层不是固定的,要注意调整水层搜鱼层,不宜死守,否则会有空军风险。
三、下雨天钓鲢鳙宜浅宜深下雨天鲢鳙在什么水位?
深浅要视情况而定,对于下雨天深度普遍在1米或者1米5左右。
钓位选择在陡一点的地方,最好了解本地的地形,水深大概在3-4米左右就可以了。
钓鳙鲢鱼方法
(一)海竿组钓配置
一般来说用3米的海竿最好,纺车式渔线轮,线组为4-5号强拉力线,配50克的空心铅坠,3号球形浮漂,伊势尼加强型上黑10号爆炸钩。这是因为鳙鲢鱼个体较大,小的有三、五斤,大的达十几二十斤。
(二)钓法
1、选好钓位后,采用定点钓法,可先用五根海竿打成梅花桩,最初用饵可大一点,主要是在钓区内形成大量的雾化区,以引鳙鲢鱼进入钓点,(注意:该梅花桩的位置不可大,每竿定位在1--2米之间),待鱼开始咬钩后,可收回两竿,以免绞线,(因鳙鱼中钩后,在水中的游动较大)。
2、水深定位:一般在水库垂钓,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调整所钓水位,春秋二季可调120CM到200CM,夏季则调到90CM至120CM 之间,冬季调到250CM为好。
3、抛竿距离:钓鳙鲢鱼的距离并不是越远越好,也不是说近距离无鱼,但要钓得多,最好的距离是30--40米之间,当然还要看饵料的雾化如何。
4、在钓鳙鲢鱼时,3斤以下的鱼最好放生,因为此时正是它们长体的最佳时间。
四、夏天钓白鲢鱼钩的最佳深度?
距离水面50-130cm处
1、白鲢鱼一般生活在水的上层。所以在进行垂钓时,一般钓浅水层(距离水面50-130cm处),具体的深度需要根据垂钓点的水深、气温、水质、白鲢鱼的大小来做出调整。
2、如果是1.5m的水深,一般钓80cm深;如果是3m左右的水深,一般钓1.5m深,如果3-8m的水深,一般钓2-3.5m深。垂钓时,以35cm为一个层次,如果没有鱼上钩,就更换一个水层。
3、如果天气温度比较高,白鲢鱼会活跃在上水层,此时可以适当钓浅一点;如果天气温度比较低,此时白鲢鱼移动到下水层,活动不频繁,进食性差,应适当钓深一点。
4、如果水质比较好,能见度较高,应钓深一点;反之钓浅一点。
5、随着白鲢鱼的体型增大,其生活的水层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白鲢鱼越大,生活的水层越深。
6、钓鲢鱼时不能一直在一个深度进行垂钓,应当不断寻找鱼层。没鱼上钩时,将浮漂上调或者是下调20-35cm,直到有鱼上钩为止。
五、钓白鲢水层?
我们都知道鲢鱼是中上层鱼,应该钓浮才对,但很多时候钓底才能得手,钓离底完全没有信号。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鲢鱼所处水层受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钓鲢鱼找准水层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生搬硬套,要找到鲢鱼所在的水层,我们就要不厌其烦来回上下寻找。
方法一:先找底,从底层开始往上。具体做法是,挂上饵料,先在底层钓约半个小时,如没有见到浮漂有信号,再逐渐将浮漂往下撸,开始钓离底,每次大约三十到四十公分为宜,依次类推。如见到浮漂出现有力的下顿,这时就说明已经找到了鱼层,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层上抛竿垂钓,只要抓住有力下顿的瞬间,扬竿就能中鱼。
方法二:依据钓三分之一的办法,先钓所钓水深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三米深的水钓一米深,两米深的水钓一米到八十公分,钓一会儿大约一小时左右,如浮漂没有信号,再依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如是热天,气温很高,我们可以将浮漂向下撸,钓再浅一点,一次撸浮漂不要太多,最多十公分左右。
六、冷天海竿钓白鲢深水还是浅水?
钓深水!
冬天海竿钓鲢鳙的方法,首先飞钩钓底,投得要远,但不必太深,选择水深一两米左右为佳。如有条件提前两三天打酸窝。钓位选择尽量在老钓台、老钓位下竿。饵料配制原则:比夏季要浓烈!最好额外加点蒜味。
冬天水库海竿野钓鲢鳙一般是钓5米左右,钓鱼的时候要从底层开始向上找鱼所在的水层,鱼会跟着水温上升而上浮,一般是在离底10-50公分左右的位置找到鱼口。
冬天的时候水比较冷,线组在调整的时候要细一些,冬季的时候可以使用1.5-2.5的主线,线组的强度是根据所在水域的鱼情决定的,鱼钩也要选择小一些的。
七、花鲢和白鲢水层哪个深?
花鲢
白鲢和花鲢都在水上层,花鲢相对在下点。活动区域不同,花鲢一般是在水层的中下层活动,而白鲢鱼则是在水上层活动。花鲢在60公分深的位置。白鲢差不多40公分深的位置。两种鱼又具体活跃在几米的地方,真的没有标准答案,毕竟鱼是活的。鲢鳙属于中上层鱼,一定是活跃在浅水区的。
花鲢和白鲢的区别是比较明显。首先是花鲢的头要比白鲢的头更大。虽然这两种鱼的头都很大,但是花鲢的头要更大,基本占到了整个身体的一半,有些鱼甚至会更多。所以花鲢往往是吃鱼头。
这两种鱼的性格特点也不同,白鲢是比较活泼的,擅长跳跃。在捕捞的时候经常会跳出去,因此也有了“急躁白鲢”的称号。可是花鲢因为头太大了,行动起来很迟缓,并且它的性格很温和,基本不怎么抢食,也很容易捕捞,所以才有了“好人花鲢”这个外号。
八、手竿钓鲢鱼钓多深水?
一般是钓1.5米左右。水肥的,钓1.0米也行;但水瘦的,比如水的透明度在2米以上的水,那绝对要钓得深一点。特别是在台钓短杆情况下。一般在大中型水库都是钓1.5—4.5米之间。而在施化肥的水库钓1.0米就行。
再就是天晴天阴情况也略有不同,阴天可以钓浅些,晴天就钓深些。而深秋的阴冷有风的天气也要钓得深些,而晴好天气的午后表面水温高就要钓得浅些。总之,钓深是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的,不要死钓一个深度。要记着,如果长时间不上鱼,而窝子又有鱼星,那就要调整一下钓深了。
鲢鳙这东西食性不同于鲫鱼鲤鱼,不会跑到水边找小鱼小虾山花野果,鲢鳙这东西,成群的在水面游弋,越宽敞的地方越好,越深越好。
手杆钓鲢我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杆大炮,另一类是5.4米以内的台钓短杆。
长杆大炮因为换饵不便,采用的料要耐泡些,饵团也大些,甚至比鸡蛋还要大些的饵团。钩多用14—15号丸世鱼钩,钩与饵团约四指长,上下钩距约二到三指。一般下钩中鱼居多。这种上饵法,一般上一次饵可保持十五分钟左右。饵化完时间长短跟饵的配方有很大关系。
而台钓短杆则跟普通台钓玩法一样,只是钩距比普通的要大些,7号以上伊豆钩或丸世钩。上饵要比上面大炮杆要小些,花生米到红枣大小均可,一钩上饵或两钩上饵都行。一般是鱼没进窝前用双饵,进窝后用单饵。
九、三米水深怎么钓白鲢?
钓鲢鳙搜水层的时候一般是从3米左右的位置开始向上搜寻,因为鲢鳙属于中上层的鱼类,喜欢一些藻类多的地方,钓鱼的时应该注意找水里面漂浮物多的水域。
钓鲢鳙不能选择风大的天气,最好是选择2级以下的小风天气,尤其是夏季,鲢鳙喜高温,所以夏季是钓鲢鳙比较好的季节。鲢鳙喜欢高温高氧,所以最佳的出钓时机应该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一般气压高或者有微风的天气,水里溶氧量比较高。
鲢鱅对水体溶氧量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可能会待在水面清净的进水口或者活水处,鲢鱅是非常胆小敏感的鱼,一听到声响便会四处逃窜,所以可能会待在安静的水域,一般藻类积存处和生活废水排出口,食物丰富水比较肥,也是鲢鱅喜欢待的地方。
在选钓点的时候应该尽量选在水温高、溶氧量高、安静、水肥的水域。如果水面平静,还可以通过观察水面的冒泡情况,来寻找鲢鱅。如果有一个大气泡后又出现一堆菊花般的小气泡,那此处可能有鲢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