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白鲢放养密度 藻类(主养白鲢鱼养殖密度?)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3-07 08:08   点击:2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主养白鲢鱼养殖密度?

一、白鲢活鱼养殖的合理密度

一般来说,要想白鲢活鱼的产量高,养殖的合理密度应根据亩产量来计算,如果预计的亩产量是600斤,上市规格在3斤左右,就应该根据250尾/亩来放养,算上中途的损坏,放养数最多也不应该超过300尾/亩。

二、主养花白鲢放养密度?

白鲢成鱼的放养密度一般为0.4-0.5尾/平方米,鱼苗的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白鲢,又叫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鲢属的一种鱼类,为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

三、花白鲢种什么藻?

花白鲢种小球藻,花白鲢要实现高产,就一定要肥水,肥水其实就是培育水体中足够的、多样性有益的稳定藻类。

使用活的小球藻藻种,一定要注意保质期;施用时补充定向培藻素,保证小球藻正常生长。

对于干粉藻种,其实国内目前来说,还没有发现有企业做藻类干粉化。所谓的干粉化藻种,其实还是营养盐和促藻素。当施入池塘后,可以发现水色变好,其实是促进了水体中原有的单胞藻类的生长。

四、花鲢鱼苗养殖密度?

花白鲢的放养密度首先要考虑水深、饵料、肥料来源和捕捞次数等情况同时,放养鱼苗应以大规格为宜,因为规格大的鱼苗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小规格的鱼种,最少应保持鱼苗体长15厘米以上,每尾平均重量在50克以上。一般要求,鱼苗放养总重量占70-80%,其它鱼类占20%左右,亩放养总量400-600尾,重量40-60公斤,高密度精养鱼池可放养1000尾。

五、鱼池养白鲢还会爆藻吗?

实践表明尾重200g以上的白鲢对蓝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每亩放养30斤左右的花鲢,就不会再爆发蓝藻。

在池塘中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念珠藻 、鱼腥藻 、颤藻等而危害最大的主要是微囊藻。蓝藻是古老的藻种,经过几亿年的进化,有极强的生命力,有时与固氮菌伴生,可以在清瘦的水体中利用固氮菌合成有机氮使自己大量繁殖,有些蓝藻在被鱼类取食消化后依旧可以生长。

蓝藻在水温17°C以下时生长缓慢,不会对鱼类构成危害。当水温上升到28°C 时,蓝藻很容易大量爆发

六、在一亩田内可以养多少条白鲢?

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水质的营养状况来决定白鲢的放养密度。为了达到最佳的效益,充分利用各种饵料,通常多采取混投鱼苗,而不是单养白鲢。水质清瘦的水塘,应以投放鳙鱼种为主,配放少量白鲢。水质较肥的水库,应以放养白鲢为主。一般放养比例为鳙50%~60%,鲢30%~40%,草鱼、青鱼、鲤、鲂等占10%~20%。

营养型水塘,浮游植物100万个/升以上,浮游动物2000个/升以上,亩放鲢、鳙鱼种100~300尾;一般营养型水塘,浮游植物30~100万个/升,浮游动物1000~2000个/升,亩放养50~100尾;贫营养型水库,浮游植物不足30万个/升,浮游动物不足1000个/升,亩放养30~50尾。

七、水产养殖养殖中藻类生长过旺怎么抑制?

第一种,投入少量高铁酸盐进行预氧化,再投放PAC混凝,可使水中藻的除去率提高20%左右,除去率可达85%。

第二种,用爱族磷酸盐可以除去水中的磷酸盐,预制藻类生长。磷酸盐含量过高时,藻类快速生长,形成如浮游性藻类、附着性藻类,爱族磷酸盐有效地结合水中磷酸盐,形成无法被藻类吸收的物质,有效地抑制藻类生长。

第三种,用硫酸铜来改变水的PH值除去水中的藻类。

第四种,用漂白粉除去水中藻类。

第五种,生物方法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再用漂白粉杀死藻类。在水塘里养殖水浮莲、水葫芦等水草,消耗水中氮磷钾养分,再打捞水草,用漂白粉杀除剩余水藻。

第六种,养殖草鱼、鲢鱼消耗水藻。

第七种,排水清塘,再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总之,水体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过多,是水藻泛滥的主要原因。治标必须先治本。

首先要明白藻类生长过旺的原因,根据原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藻类过度繁殖,一般表明水体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水中的氮磷含量高,水温适宜藻类繁殖等,一般在生产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排去部分老水,补充新水

换注新水是养殖生产上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常规的养殖水体换注新水可以暂时缓解藻类过多所带来的危害和负面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藻类过度繁殖的问题。

在一些蓝藻爆发的水塘,水面会有一层藻膜,可以先通过人工捞取,最好是等到起风的时候,在风力作用下蓝藻会集中在下风口处,这样在岸边借助手抄网就可以很方便地捞出大部分蓝藻,然后再借助药物调水即可。

还可以借助排水管道,排水口设置在水体最上层,这样浮在水面的藻膜就会逐渐排走,之后再加注新水即可。

2、使用药物灭藻

使用灭藻制剂,进行局部用药可以起到一定的除藻效果,但频繁使用化学制剂等容易破坏养殖水体中生态系统种群结构。这样不但容易破坏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营养盐比例失衡。

另外,还要控制水中氮、磷的含量及有机物的浓度,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效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也就是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也是可行的。

但是要注意,使用微生态制剂或EM菌时要注意,不能与药物同时使用,否则有益菌就会被杀死起不到调水效果。

3、利用高等水生植物调水

通过高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养殖水体中种植一定量的黄花水龙、风眼莲(水葫芦)、满江红、水花生等水生高等植物,其中风眼莲是公认的去除氮、磷效果最佳的水生植物,很多研究与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凤眼莲也具有改善水体水质的作用。

4、根据池塘面积及藻类密度投放适量的花白鲢

常见的养殖鱼类中,白鲢是以浮游植物(也就是藻类)为主要食物的,花鲢则是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的,而浮游动物又以浮游植物为食。因此花白鲢与浮游生物构成了一定的营养关系。在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的池塘中可以加大花白鲢的投放量,对于一些新开水体,花白鲢的投放量可适当降低

八、黄白鲢放养密度?

一般来说,要想白鲢活鱼的产量高,养殖的合理密度应根据亩产量来计算,如果预计的亩产量是600斤,上市规格在3斤左右,就应该根据250尾/亩来放养,算上中途的损坏,可以适当的增加几十条数量,防止有死亡而数量不足。最为合理的应该最多也不应该超过300尾/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