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淡水鱼和海鱼可以一起炖吗?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5-08-30 20:27   点击:10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淡水鱼和海鱼可以一起炖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一起炖。

一是因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以一起炖的口感跟肉感很难统一,可能炖出来会不好吃。

另外对于某些的鲭鱼、金枪鱼、鲐鱼、马鲛鱼等海鱼,它们的组氨酸量高,当贮存环境温度偏高且时间过长,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在细菌作用下这种物质形成组胺,超过一定量,就能让人发生过敏性中毒。

二、海鱼和淡水鱼的区分?

海鱼和淡水鱼主要区分如下:

1.栖息环境不同。海鱼生活在海洋中,而淡水鱼则生活在淡水环境,比如湖泊、河流等。

2.生理适应能力不同。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海鱼和淡水鱼对盐度的适应性也不同。海水含盐量高,海鱼可以自行排出多余的盐分,而淡水鱼则需要吸收足够的盐分来维持体内盐平衡。

3.物种种类不同。由于生态环境的关系,海鱼和淡水鱼的物种种类也不同。比如在中国,淡水鱼的代表有鲤鱼、鲫鱼、草鱼等,而海鱼则有黄鱼、鲷鱼、鲅鱼等。

4.营养成分不同。相比较而言,海鱼肉质更加细嫩,并且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而淡水鱼则一般肉质较为粗糙,但有些品种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如鲢鱼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

总之,海鱼和淡水鱼在生态环境、生理适应能力、物种种类和营养成分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和用途中也会因此选择不同的鱼类。

三、淡水鱼和海鱼结构区别?

海水鱼终生生活在汪洋大海里,而淡水鱼则终生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溪涧的淡水中。在生物进化的几千万年间,鱼类生息繁衍,代代相传,造就了生活在不同水域的两大体系。

一般说来,地球上海水的含盐浓度为1 6~47%。(—般为35‰),而淡水的含盐浓度只有0.01—0.5‰,两者相差悬殊。鱼类对水环境的盐度适应性很大,各种鱼类能在不同盐度的水域中正常生活,这与其具有完善的生理调节机制有关,但调节作用只限于一定的盐度范围内,否则将影响其生存。

海水鱼鱼体组织的含盐浓度比外界海水的含盐浓度要低得多,由于海水中有大量盐分,故比重高、密度大。根据渗透压原理,海水鱼鱼体组织中的水力,将不断地从鳃和体表向外渗出。为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海水鱼便不得不吞食大量海水,以弥补体内的失水。然而,由于大口大口地吞食海水,进入鱼体内的盐分也大大增加了,这样,海水鱼除了从肾脏排除掉一部分盐份外,主要还是依靠鳃组织中的“泌氯细胞”来完成排盐任务。此外,也有一些海水鱼,主要是软骨鱼类,如鲨鱼,则将代谢后的氮化物,以尿素形式储存于血液中,使血液浓度增高,渗透压也变得与海水相当,这样,也就不存在吞水和排盐的问题了。

淡水鱼与海水鱼大不一样,淡水鱼鱼体组织的含盐浓度比外界淡水的含盐浓度要高。也就是说,淡水的含盐浓度低、比重低、密度小,根据渗透压原理,外界淡水将不断地大量进入鱼体,为此,淡水鱼只有通过肾脏将过多的水份排出体外。

按照鱼类耐盐变化适应能力的大小,可将鱼类分为广盐性和狭盐性两类。广盐性鱼类能耐受盐度较大的变化,观赏鱼类中的射水鱼、蝙蝠鲳、黄鳍鲳、金鼓鱼等就属于广盐性鱼类,既能在淡水中空运,也能在海水中生活,这是与众不同的特点:至于狭盐性鱼类,则经不起盐度的轻微变化,盐度的突变,常常是导致狭盐性鱼类死亡的重要原因。美丽的珊瑚鱼即属于狭盐性鱼类,它经受盐度不足的变化,这也正是珊瑚鱼好看而不好养的原因。

四、海鱼和淡水鱼的区别海鱼的口感更好?

海鱼比淡水鱼口感更好。这个跟其生长环境有关,海鱼生活在海中,生活范围范围更广阔,运动量更大,肉质也更有弹性。

海鱼没有土腥味。为了能品尝到海鱼更原始的鲜味,其烹饪方式以清蒸、火锅或刺身为主,而淡水鱼为了掩盖住腥味,烹饪方式也相对复杂。这是因为淡水鱼常生长在池塘、河川、湖泊里,这些地方腐殖质较多,适合微生物繁殖生长。含有土腥味的细菌附着在硅藻、蓝藻等浮游生物以及一些水草上,被鱼类摄入并在体内堆积,使淡水鱼比海鱼多了土腥味。

海鱼比淡水鱼刺少。大部分的海鱼都只有一个主刺,吃起来更方便,不用担心卡住。淡水鱼的刺就多一些,吃起来要有耐心。因为海鱼为了生存,不管是捕食还是逃命都要求绝对的速度,通过不断进化,锻炼出更有力的肌肉取代了肌间刺。

五、冷水鱼和海鱼能一起养吗?

不能,冷水鱼,鱼科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其最长不过180毫米,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臀鳍始于背鳍基下方,背、臀鳍颇长,有或无硬刺;腹鳍腹位,尾鳍叉状,侧线鳞完全或不完全,体银白色,雄鱼腹部呈橘红色,鳍淡红色,雌鱼的输卵管延长成产卵管,每年4-6月为产卵期。

六、淡水鱼胶和海鱼胶区别?

淡水鱼胶多为养殖,养殖的鱼的鱼胶所含的营养跟野生的鱼的鱼胶完全没法比,虽然说现在海鱼有不少也是在海边养殖,但是也比完全吃饲料、在死水里长大的淡水鱼要好得多。

鱼胶虽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胶质、以及少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比例、鱼油的含量、胶质的含量可以相差非常巨大的。

七、海鱼和淡水鱼,哪个更好吃?

海鱼更好吃。

首先,海鱼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含量较高,略高于淡水鱼,如DHA、DPA、EPA等多种活性物质,这类物质对人体大脑神经发育有利,儿童及老年人可适当多食用。

其次,海鱼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略高于淡水鱼。

另外,海鱼的味道比淡水鱼鲜,且海鱼的肌肉弹性更好,口感更佳。

八、海鱼和淡水鱼哪个长得快?

一般来说,海鱼比淡水鱼长得更快。这是因为海洋环境中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同时海水的温度和压力也有利于海鱼的生长。此外,海鱼的身体特征也使得它们更容易适应海洋环境,从而更快地生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淡水鱼就一定长得慢,有些淡水鱼也可以长得非常快,比如鲤鱼和鲫鱼等。因此,海鱼和淡水鱼哪个长得快,还需要具体分析具体情况。

九、请问怎样识别海鱼和淡水鱼?

1,海鱼一般都有尖利的牙齿,河鱼很少有牙齿.

2,海鱼一般无鳞或细鳞,河鱼一般有鳞片且比较大.

3,海鱼有海腥味,河鱼是泥腥味.

4,海鱼为了游的更快,一般头较小,身子较窄,(相同重量的河鱼海鱼比)鳍更发达.

5,海鱼肉质紧密,颜色发深,一般少刺,内脏小,反之河鱼肉质松软,多刺.

6,海鱼和河鱼比一般形状怪异的多.颜色也比较丰富,大多有花纹.

7,最后一招,问旁边有经验的人.

十、什么虾可以和淡水鱼一起养?

南美白对虾可以和淡水鱼一起养

一、南美白对虾和淡水鱼生态混养模式

该模式是池塘内主养草鱼,花鲢和白鲢调节水质,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草鱼投喂配合饲料,但是,整个养殖周期,南美白对虾不投喂饲料,实行池塘生态养殖。另外,按照1亩养殖水面配套2亩水稻田的要求,利用池塘东侧的150亩稻田对70亩养殖池塘进行养殖尾水处理,养殖尾水通过排水设施灌溉水稻进行生态净化,水稻可有效吸收养殖尾水中的营养物质。采用此模式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避免外界病害的影响,减少养殖过程中鱼药的使用,甚至不用鱼药,大大改善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从而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创新水平。

二、养殖条件及设施

南美白对虾与淡水鱼生态混养地点位于菏泽市曹县魏湾镇武常寨,选择曹县新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4个池塘进行养殖实验。

1. 养殖池 养殖场紧靠黄河故道,水源充足,南美白对虾混养面积共70亩,每个池塘面积10~20 亩,长方形,池底平坦,沙质土或沙壤土,铺设防渗膜,池深1.5米,池塘内均设有进排水系统。水源是从黄河故道引来的黄河水,水源充足。另外,为保障旱季养殖用水,每两个池塘配备普通机井1眼进行补水。

2.暂养池 池塘内设置暂养池,面积为池塘的1/4。虾苗入池前,先经过暂养池强化培育14天后进入大池,可以大大提高虾苗的存活率。

3.增氧机 池塘内每1 500米2 配备1台1.5千瓦的增氧机,实行微孔增氧,将带有小孔的塑料管均匀分布到池塘四周,鼓风充氧。使用该增氧方式可以达到节省费用、增氧高效的目的。

三、池塘清塘

养殖池塘每两年需要清淤1次,鱼虾清塘后开始整理池塘,使用生石灰消毒清塘,用量200千克/亩,消毒15天后进水,进水深度1米,水源为黄河水,后期根据养殖情况增加水位。进水结束后,首先使用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消毒,并安装增氧机增氧。池塘肥水7天后,全池泼洒益生菌,培养池塘有益菌群,适量控制浮游生物生长,保持池塘水体的透明度。

四、苗种放养

1. 鱼种放养 鱼苗提前放养,一般在每年11月放养大规格苗种,每亩放养20~30厘米苗种1 200 尾,其中草鱼 1 000 尾、白鲢 150 尾、花鲢50尾,同塘放养的鱼苗规格应大小一致,根据生长情况,定期拉网捕起分筛。

2.虾苗放养 鱼苗经过越冬后,下一年4-5月开始在鱼塘投放虾苗,虾苗规格为每千克2万尾,每亩投放2万~3万尾。虾苗投放为淡化苗,虾苗要有水产苗种产地检验证明,带有病毒苗种禁止进入养殖场。通过检测,选择活力好、逆水性强、体表干净和无断肢的苗种。

五、饵料投喂

1.鱼苗投喂 放养草鱼养殖密度高,必须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苗入池后,可摄食池塘浮游生物,但需要投喂配合饲料,在苗入池第2天开始投喂。苗期每天投喂3次,全池抛撒,随着投饵量增加,改为投饵机投喂。

2.虾苗投喂 南美白对虾不投喂虾料,以草鱼配合饲料残饵、生物饵料为主。

六、养殖管理与疾病防治

根据鱼虾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好生产日志,重点做好养殖管理、水质调节和鱼病防治。

1.养殖管理 每天早晚坚持巡塘两次,认真观察鱼虾活动、浮头、摄食、发病情况,发现异常立刻采取处理措施。同时,做好水质监测,坚持记好养殖生产记录。发现污染物及时捞出,保持池塘水质整体稳定。巡塘时做到保持安静,避免出现剧烈响动,防止应激发生。

2.水质调节 通过换水和开启增氧机保证池水溶氧。对虾养殖期间每5~7天换水1次,主要根据水温、鱼虾的摄食情况和溶氧等因素确定换水量,一般情况为25%左右。对虾养殖前期白天开增氧机4小时,夜间开增氧机5~7小时,对虾养殖中期和后期增氧机不间断开机。

3.病害防治 鱼虾疾病主要发生在7-8月,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每7天泼洒光合细菌、益生素等有益菌调节水质,每15天消毒1次。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做到提前预防。鱼类需要使用三黄散进行拌饵投喂,每15天投喂1次。南美白对虾主要预防红体病、白斑病和黑鳃病等疾病的发生。

七、捕捞收获

7月底南美白对虾开始收获,8月中旬收获完毕。收获期间,每天投喂完饲料,把地笼放置在饵料台附近,放置2小时后开始拉笼收虾。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前期一般选择网目大小3.0的地笼起捕大规格虾,后期选择网目大小2.0的地笼捕捞。鱼在11-12月收获,采取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方式。

八、养殖分析

1. 经济效益增加 通过生态混合养殖,在90天内,南美白对虾可以达到商品虾规格,南美白对虾亩产 200 千克以上,淡水鱼亩产 2 000 千克,养殖池塘亩效益增加1万元以上。

2.生态效益显著 池塘和养殖场外的稻田构建了一个生态系统,实现了生态循环,稻田可以有效处理养殖尾水,减少了水产养殖污染,提高了水稻的养殖品质。

3.减少养殖病害发生 池塘内鱼虾混养可以构建生态循环系统,养殖池塘内的病虾和死虾会被鱼吃掉,可以防止病原的传播以及死虾腐烂造成的水质恶化,降低病死率,提高了鱼虾混养的成功率。

4.提高水产品品质 鱼虾生态混养可以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利用鱼对病虾进行淘汰,可以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品质。同时,鱼可以有效利用南美白对虾的排泄物和有机碎屑为饵料,降低了饵料成本,减少了饵料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