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趴地虎,习性?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5-10-17 12:07   点击:14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趴地虎,习性?

趴地虎是常见的小型淡水鱼类,学名沙塘鳢,别称土才鱼、土憨巴、土狗公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沙塘鳢科、沙塘鳢属小型鱼类的统称,我国东南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普遍都有分布。

二、形态特征

趴地虎体延长、侧扁或粗壮,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口大、上位,上下颌具细齿,眼小、突出,背鳍两个,胸鳍大、圆形,腹鳍胸位,尾鳍后缘稍圆,无侧线,体呈黑褐色并有黄色光彩,腹部淡黄,体侧有不规则黑色斑纹,各鳍有淡黄色和黑色相间的条纹。

三、分布范围

趴地虎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中,常见的地方俗称有四不象、肉趴锥、呆鱼、瘌蛤蟆鱼、沙乌鳢、土才鱼、呆子鱼、土憨巴、瞎嘎子、土狗公、木奶奶、虎头鲨、虎头呆、土婆鱼等。

四、生活习性

1、环境:趴地虎喜生活在河沟、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游泳力比较弱,冬季潜伏在水层较深处或石块下越冬。

2、食性:趴地虎是小型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底栖软体动物、浮游动物、蠕虫等为食,也食落入水中的陆生昆虫。

3、繁殖:趴地虎是卵生鱼类,产卵季节4~6月,产卵时间一般在早晨6~7时,雌鱼产卵后随即离去,雄鱼守巢护卵,直至仔鱼孵出。

二、趴地虎怎么养?

趴地虎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面积以0.5~5亩,水深1.5米左右为宜。用石砌塘基,塘底铺沙,保持池塘地势平坦,且排注水方便。

2、鱼种投放

放苗前,池塘要排干水。清淤后,曝晒至池底干裂,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或用漂白粉5~10公斤消毒。3-5天后,在池底铺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报废大轮胎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隐蔽物,然后用40目网过滤进水,水深60~80厘米,并施碳酸铵0.5~1公斤/亩及过磷酸钙0.05~0.1公斤/亩肥水,再过3~5天便可放鱼苗。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的具体情况而定。

3、科学喂养

不同规格的鱼种应按大、中、小分池养殖,避免残食现象的发生。可在池塘中投放野杂鱼苗、抱卵青虾,让其在池中自然繁殖,以便连续给趴地虎鱼供饵;也可投放小规格的团头舫等鱼苗,供趴地虎鱼捕食。在饲养后期或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可增投螺、蛆、蚌肉等饲料,日投喂量为在池鱼体重的1%~4%。

4、日常管理

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通过巡塘全面掌握鱼的摄食、活动以及生长情况等;二是定期检测ph值、透明度、溶氧、水温等水质变化情况;三是经常检查增氧、防逃等设施的完好情况。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要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趴地虎烧法?

材料:趴地虎鱼750克、香其酱100克、油适量、葱1段、姜1片、大蒜2瓣、十三香1茶匙、料酒1汤匙、白糖2茶匙、干辣椒3个。

做法:

1、把小鱼收拾干净,洗净,沥净水。

2、干辣椒切成段,葱切葱花,姜切末,大蒜切片,准备好香其酱。

3、锅加油烧热,下入葱姜蒜,干辣椒爆香。

4、下入黄豆酱炒香,炒出酱香味。

5、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白糖、料酒、十三香,烧开。

6、下入小鱼,大火烧开,转小火,烧制入味,期间,要翻动几次,防止酱汁糊底。

7、待剩少许汤汁时,关火,盛出装盘,撒上葱花即可。

四、趴地虎怎么繁殖?

爬山虎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法

选种

爬山虎的繁殖方法还是很多的,先说一下种子繁殖。

每年的秋天是爬山虎果实成熟的时候,当颜色由青变紫时就可以采摘下来了,经过一番冲洗和干燥处理,将种子消毒后存放在湿润的沙子里面。

等到来年春季,三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取出来放在温暖的水里泡上两天,晾干后以两份沙一份种子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放置在向阳处但通风差的环境,经常喷洒一下沙土表面,大约二十天左右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播种

将准备好的土壤软化处理后均匀的放进器皿里,浇水要保证水分充足,拌匀的种沙一起撒上,和其他植物不同的一点是要在种沙上面覆盖一层腐土,再制作一个塑料薄膜小棚促进萌芽。

扦插繁殖法

枝条

选条的最佳时间在夏季六七月份,一些既不是很嫩又不是很老的枝条,剪取的长短大概在至少十公分以上,也不必太长。枝条不是选取顶端部分,而是中间部分,所以上端横切,下端斜切。

入土之前先将枝条用生根粉浸泡,时长在一小时以内。扦插后做好水分供给和追肥管理。

五、趴地虎的种类?

趴地虎,是一种鱼类,它俗称呆子鱼,土才鱼,土憨巴,土狗公,虎头呆,虎头鲨,土婆鱼。沙塘鳢等等,是一种小型的鱼类。鱼虽然不大,却很出名,特别是这些年!

它长得虎头虎脑的,头比较大,而且比较宽,略微扁平,腹部圆圆的,往后比较扁。身体粗壮,肉比较多,刺却很细小,而且很软。

趴地虎的胸鳍圆圆的,比较大,尾鳍野生偏圆的,身体的颜色偏黑褐色,有黄颜色的光彩,身体的两边有黑色的斑块,鳍和尾巴有黄颜色和黑颜色的条纹。

趴地虎原名沙塘鳢,虽然很小,却很凶猛,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攻击性很强。遇到食物会毫不犹豫的一口咬下,并且不会松口!由于凶猛,有喜欢生活在底层的沙地上,被人称为——趴地虎!

六、趴地虎怎么清理?

1、借助药物:去除爬山虎的话,可以借助喷洒药物进行,到药店或者是苗木市场上,去购买一点抑制生长的药物就行。喷洒后植株的枝蔓就会逐渐枯萎,之后将它修剪下来即可。喷药的话要注意,时间要选在晴天。而且,喷药的方法去除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需多注意。

2、人工去除:使用锋利的剪刀,将爬山虎的主茎剪断就行,等它的主茎断了后上面的枝蔓就会逐渐枯萎,最后把它们从墙壁上用力拽下来就可以。它的吸附能力是非常好的,要是不把主茎先剪断的话,一般无法进行清除的。不过,这种方法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七、趴地虎吃什么?

虾和小鱼。

趴地虎也叫沙塘鳢,塘鳢科沙塘鳢属鱼类。沙塘鳢喜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

沙塘鳢体粗壮,头大而阔,腹部浑圆,口大,上下颌具细齿,犁骨无齿,眼小,突出;背鳍两个,各鳍均无硬刺,胸鳍大,尾鳍后缘稍圆,体呈黑褐色,腹部淡黄,体侧有不规则的大块黑色斑纹,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它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各省水域。

八、趴地虎喂什么?

爬地虎鱼主要就是吃小型鱼类、虾以及蟹等甲壳类的食物,有些时候还会选择吃底栖硅藻。

爬地虎鱼经过人工饲养之后,会选择吃一点面包虫、牛肉以及昆虫等食物,在喂养食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喂养之前还要提前把食物处理干净。饲养爬地虎鱼的过程中,应该提供舒适的活动和生存空间,提高换水的频率,促进新陈代谢,让爬地虎鱼可以顺利成长。

九、趴地虎正宗做法?

材料:爬地虎750克、香其酱100克、油适量、葱1段、姜1片、大蒜2瓣、十三香1茶匙、料酒1汤匙、白糖2茶匙、干辣椒3个、

制作步骤

1.把小鱼收拾干净,洗净,沥净水

2.干辣椒切成段,葱切葱花,姜切末,大蒜切片,准备好香其酱

3.锅加油烧热,下入葱姜蒜,干辣椒爆香

4.下入黄豆酱炒香,炒出酱香味

5.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白糖、料酒、十三香,烧开

6.下入小鱼,大火烧开,转小火,烧制入味,期间,要翻动几次,防止酱汁糊底

7.待剩少许汤汁时,关火,盛出装盘,撒上葱花即可

十、趴地虎与虾虎区别?

1、科目分类不同:趴地虎一般指沙塘鳢,别名沙乌鳢、土才鱼、土憨巴、土狗公。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鰕鯱鱼亚目、沙塘鳢科;虾虎鱼,别名鰕虎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虾虎鱼亚目、虾虎鱼科。

2、形态特征不同:趴地虎体粗壮,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胸鳍大,圆形,尾鳍后缘稍圆,无侧线。体呈黑褐色,带有黄色光彩,腹部淡黄,体侧有不规则的大块黑色斑纹,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 

虾虎鱼身体细长,有两条脊鳍。第一条有几根细微的脊骨,头部和两侧有一系列小的感官,尾巴呈圆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种类,如欧洲的水晶虾虎鱼呈现透明的色彩。多数成年鱼身长约10厘米。

3、生活习性不同:趴地虎喜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游泳力弱。冬季潜伏在水层较深处或石块下越冬,以虾、小鱼为主要食物。

虾虎鱼基本上生存于浅海环境,主要栖息于近岸潮间带、底质为泥沙或岩礁的浅海区、珊瑚礁和海草牧场。主要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小型鱼类、蛤类幼体,有的摄食底栖硅藻;生活在淡水的种类也食水生昆虫和蠕虫。生活力强,离水不易死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