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00亩鲟鱼养殖场人员配置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1-15 14:54   点击:30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100亩鲟鱼养殖场人员配置

100亩鲟鱼养殖场人员配置是农民加上专业人才。农民参与工作和运营,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还能整合农民手中土地、房屋、种植技术等资源。专业人才有专业的运营理念,可以专业有效的管理园区,以获取相应的收益。

二、鲟鱼产业技术研发现状是什么?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产业技术概况

与其他经济鱼类相比,鲟鱼人工养殖起步较晚,而且最初主要用于仔幼鱼的增殖放流。前苏联、美国的鲟鱼人工繁殖技术最早成熟,并出版过一些较经典的著作。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原苏联已完成了闪光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和欧洲鳇( H. huso) 等的全人工繁殖和养殖,并进行了多种组合的鲟鱼杂交优势利用。美国鲟鱼养殖起步稍晚,但技术创新较快,上世纪末高首鲟( A. transmontanus) 的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就已达到全电脑自动控制的程度,同时使高首鲟的性成熟时间较自然条件下的成熟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并用来生产鱼籽酱。随后,其他许多国家包括一些没有鲟鱼自然分布的国家也纷纷加入鲟鱼养殖的行列。但整体来说,如果不包含中国,全球鲟鱼的养殖年总产量一直较低,成套的产业技术特别是精准营养技术并未完善成熟。

中国第一个鲟鱼养殖场于 1992 年在大连瓦房店落成,但因经营不善倒闭。1998 年以后,中华鲟在广东、福建养殖成功,北京、湖北、江苏、黑龙江等纷纷开展了规模不等的鲟鱼养殖。我国学者对鲟鱼产业也有过较多的论述。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鲟鱼养殖己经遍及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养殖产量不断攀升,占据全球总产量 8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完成的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鲟鱼繁育及养殖产业化技术与应用,分别获得 2007 年、2009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种苗、饲料、养殖、加工及销售等环节的一些实用技术基本能满足鲟鱼产业的现实需要,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将制约鲟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种质退化问题、鱼子酱及鱼肉的品质问题、养殖过程中的氮磷排放问题。

展望

目前中国鲟鱼养殖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但随着中国民众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对鲟鱼的消费会逐渐加大,鲟鱼养殖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目前,中国鲟鱼产业实际处于产能过剩、产品滞销的状况,如何改善产品结构和品质,同时引导国内消费,是产业面临的艰难问题。

中国鲟鱼产业技术的研发力量历来薄弱,而且分散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中,如何整合全国的科技力量,面对鲟鱼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各个关键环节,布局创新链,是摆在我国政府和鲟鱼科技工作者面前的共同问题。我国自 2010 年设立农业部行业专项 “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化研究与示范”和 2012 年设立工信部 “鲟鱼繁育及养殖产业化重大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之后,2017 年农业部将鲟鱼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并设鲟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是一个新的开端,鲟鱼产业的发展也将吸引更多的科技力量参与技术的研发。在国家强调食品安全与环境治理的背景下,基于质量安全和环境协调的鲟鱼产业关键技术将是未来重点研发方向,其中包括鲟鱼高效绿色环保饲料的研发。

现状是与其他经济鱼类相比,鲟鱼人工养殖起步较晚,而且最初主要用于仔幼鱼的增殖放流。前苏联、美国的鲟鱼人工繁殖技术最早成熟,并出版过一些较经典的著作。 未来发展前景很不错。

与其他经济鱼类相比,鲟鱼人工养殖起步较晚,而且最初主要用于仔幼鱼的增殖放流。前苏联、美国的鲟鱼人工繁殖技术最早成熟,并出版过一些较经典的著作。 但整体来说,如果不包含中国,全球鲟鱼的养殖年总产量一直较低,成套的产业技术特别是精准营养技术并未完善成熟。

目前中国鲟鱼养殖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但随着中国民众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对鲟鱼的消费会逐渐加大,鲟鱼养殖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目前,中国鲟鱼产业实际处于产能过剩、产品滞销的状况,如何改善产品结构和品质,同时引导国内消费,是产业面临的艰难问题。

这种产业技术能够在未来受到更多的关注,毕竟这种鱼类的数量越来越少了,所以才会加强对这种技术的培育。未来发展会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和照顾,而且会受到国家的补贴,能够得到更好的培育。

三、杂交鲟集约化养殖技术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1 杂交鲟的苗种培育

1 苗种池 

    水泥池,椭圆形,四面无死角,抹光。鱼苗池用塑料薄膜贴面底,鱼种池用瓷砖贴面底,以免擦伤鱼体,且塑料薄膜要平整。有的生产单位就曾出现过由于塑料薄膜不平整造成鱼苗钻进缝隙而死亡的现象。鱼苗池一口,面积6平方米;鱼种池5口,每口面积9平方米。

2 苗种池的供排水 

    苗种池的供水采用多孔喷头式注水方式,这种方式既可给苗种池供水,又可以起到增氧作用。排水及水位调节采用塑料管,固定管口高度来控制水位。鱼苗阶段水位控制在40厘米左右,鱼体长到5厘米以上,水位控制在70厘米左右。

3 开口期的饲养管理 

饲料:我们使用水蚯蚓作为杂交鲟的开口期饲料,开始时将水蚯蚓则切碎成小段,用干净水清洗几次至无污液时再投喂,待鱼苗长到2厘米以上时再用整条水蚯蚓投喂。

温度及水位控制: 刚引进的杂交鲟鱼苗体质弱,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为了避免温度的骤然变化而造成应急反应,水温应控制在20℃左右,水位控制在40厘米左右。

投喂管理:由于开口期鱼苗体质弱,摄食能力不强,应加大投喂强度及次数。初期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100%,以后随着色体的长大,日投喂量可以降至鱼体重的40%-50%。

4 配合饲料驯化 

    经过10天左右开口期的精心培育,杂交鲟鱼苗规格达到4―5厘米时,用配合饲料进行驯化。驯化饲料使用仔蟹料,开始时做成直径 0.3―0.5毫米的软颗粒饲料,加入适量的猪肝、豆油及微量元素,增加鱼苗对饲料的摄食效果和吸收利用。

2 杂交鲟的成鱼养殖

1 水源条件 

    鲟鱼养殖场位7l脑海市童燎水库坝下,利用空闲的鳗池改建而成。水库水质清洁,无污染,为饮用水水源,比较适合杂交鲟的养殖。 

2 鱼池 

    利用空闲的幼鳗池改造而成。长方形,水深0.1-1米,每口面积50―80平方米。进水口与整个养鳗池的供水沟相通,有闸门控制供水量;排水口也与养鳗池的排水沟相通;水位采用控制硬塑料管管口高度来调节水位高度。进排水及水位控制非常方便。

3 饲料 

    鱼种规格在20厘米以下时,用幼鳗饲料做成颗粒饲料投喂;鱼种规格达到20厘米以上时,用成鳗饲料做成颗粒饲料投喂。投喂次数及投喂量视鱼的吃食情况而定,鱼种阶段投喂次数一般5-8次/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30%;成鱼阶段投喂次数一般2-4次/天,投喂量为体重的5%。10%。

杂交鲟集约化养殖技术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事项?杂交鲟的养殖技术要点:杂交鲟对水质的要求与西伯利亚鲟相近,一般要求酸碱度为7~8.5,水质清新,水体具有较高的硬度,最好有微流水的环境。主要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量在40%以上。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管理、水温调控、及时分养、巡塘、调整投饵量,并做好病害预防措施。

杂交鲟对水质的要求与西伯利亚鲟相近,一般要求酸碱度为7~8.5,水质清新,水体具有较高的硬度,最好有微流水的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当水温超过33℃以上时最好有遮阴或降温设施,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时必须有增氧或充气设施。

杂交鲟栖息习性与史氏鲟相似。生存温度为1~33℃,10℃左右时生长缓慢,18~25℃是生长适宜温度,28℃以上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减慢,28℃以上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缓慢,33℃以上有死亡危险。幼鱼的食物以底栖生物、水蚯蚓和水昆虫为主;成鱼则以水生昆虫、底栖生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在饲养情况下,经过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生长速度较快,经一年左右时间的饲养,规格可达6~10斤,养殖2周年体重可达20斤左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华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