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鲟淡水养殖(中华鲟淡水养殖技术)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3-16 00:33   点击:1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中华鲟养殖方法和技术?

1、养殖准备

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然后养殖场建设完毕之后需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这样就算消毒完成啦。最后在放养前将鸡粪或其他家畜的粪便倒入池中进行浮游生物的培养,这样等鱼苗放进去之后就可以觅食,并且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2

2、鱼苗选择

鱼苗选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鱼苗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繁殖率,我们要选择哪种健康的没有病害的鲟鱼苗,鲟鱼苗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水中游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轻快,这样的鲟鱼苗基本上就没错啦。

3

3、鱼苗放养

在鲟鱼苗放养之前我们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鱼苗的损失,首先我们将买回来的鲟鱼苗放十条左右放入养殖的水池中,两天之后观察鱼苗是否有异样,出现死亡或者是鱼苗明显失去了生机,那么就不适合放鱼,得重新将水池进行清理,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可以放心放养啦。

4

4、饲养管理

放入水池中的鱼苗如果害怕出现其他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在水中加一点盐,让池水含有一定的盐度,但是千万不能放太多,不然鲟鱼苗会适应不了而绝食。饲养主要是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饲料喂养相互配合,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就是饲料可以少但是绝不能多,因为鲟鱼比较傻,这样它会被撑死,尽可能的一天多喂几次,每次适量就好。其次就是鲟鱼它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刚买回来的鱼苗我们要坚持一天换一次水,等到它对环境稍微适应了之后每隔一周左右换一次水即可,而成年的鲟鱼半个月换一次水就好。最后就是鱼池中饲养台上剩余的饲料残渣要及时清理,不然等鱼饿了就会把坏了的饲料吃掉,引发病害。

二、中华鲟鱼的养殖?

1、养殖准备

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然后养殖场建设完毕之后需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这样就算消毒完成啦。最后在放养前将鸡粪或其他家畜的粪便倒入池中进行浮游生物的培养,这样等鱼苗放进去之后就可以觅食,并且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2、鱼苗选择

鱼苗选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鱼苗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繁殖率,我们要选择哪种健康的没有病害的鲟鱼苗,鲟鱼苗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水中游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轻快,这样的鲟鱼苗基本上就没错啦。

3、鱼苗放养

在鲟鱼苗放养之前我们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鱼苗的损失,首先我们将买回来的鲟鱼苗放十条左右放入养殖的水池中,两天之后观察鱼苗是否有异样,出现死亡或者是鱼苗明显失去了生机,那么就不适合放鱼,得重新将水池进行清理,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可以放心放养啦。

4、饲养管理

放入水池中的鱼苗如果害怕出现其他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在水中加一点盐,让池水含有一定的盐度,但是千万不能放太多,不然鲟鱼苗会适应不了而绝食。饲养主要是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饲料喂养相互配合,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就是饲料可以少但是绝不能多,因为鲟鱼比较傻,这样它会被撑死,尽可能的一天多喂几次,每次适量就好。其次就是鲟鱼它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刚买回来的鱼苗我们要坚持一天换一次水,等到它对环境稍微适应了之后每隔一周左右换一次水即可,而成年的鲟鱼半个月换一次水就好。最后就是鱼池中饲养台上剩余的饲料残渣要及时清理,不然等鱼饿了就会把坏了的饲料吃掉,引发病害。

三、养殖中华鲟?

一,水温的调控

中华鲟是一种对水温适应性相当广泛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适合中华鲟生长的水温大概在14-24℃左右,最佳的生长水温在21℃,水温对中华鲟的生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低水温的环境下会导致中华鲟摄食量的减少,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而温度超过33℃,也会对中华鲟造成影响。所以最好把温度调控在20-25℃。

二,养殖水源的含氧量

中华鲟对水的溶氧量要求极高,要求溶氧量在5毫克以上。如果水的溶氧量下降的话就会导致中华鲟的食欲下降,低于3毫克的时候会导致摄食量减少,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需要注意的是,中华鲟鱼苗对于溶氧量十分敏感,对于溶氧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水质,不应该做鱼培育鱼苗的水源。

三,PH值的控制

作为一种季节性洄游鱼类,中华鲟对于水质的PH也有一定的要求。中华鲟最适合在PH值在7-8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值下降时就说明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含氧量降低,导致中华鲟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相反,当水的PH值过高时,对于对氨氮敏感的中华鲟来说也十分的不利。

四,盐度的控制

由于中华鲟是洄游鱼类,所以对水的盐度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

五,光照强度

中华鲟在幼苗阶段,有着很强的趋光性一般来说光照对于鱼苗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要注意光照导致水温变化的问题。

六,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水中的有机物,如食物残渣,粪便等分解来的。中华鲟对氨氮十分敏感,长期生活在氨氮过高的水中会导致很多病症,严重者甚至死亡。所以平时的养殖要十分注意水质的问题,及时清理养殖池中的有机物,减少氨氮的生成。

七,水流

由于自然中的鲟鱼是洄游类鱼类,所以人工养殖中应尽量模拟自然条件,使中华鲟便于产卵。

八,饲料的选择

中华鲟属于动物性杂食鱼类,主要以虾蟹或者贝类等软体动物为食,幼鱼时期以水中的浮游生物或者昆虫幼虫为食。所以喂食时主要选择动物性的饲料,也可以选择合成饲料。喂食时根据天气,水质,鱼的密度灵活把握。

九,日常巡查与管理

每日巡查三次,尤其是夏天的夜间,由于中华鲟是底栖鱼类,如发现浮头的情况要及时检查水中溶氧量是否过低,同时定期检查鲟鱼个体大小差异,如过个大小差异过大时要严格分塘。

四、中华鲟放在什么水里养?

中华鲟用自来水能养,但不可直接使用自来水,需将自来水放在阳光下暴晒静置1~2天后使用。中华鲟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适宜在弱碱性水中生活,若水中二氧化碳增多,对中华鲟的生长十分不利,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3~25℃,其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中华鲟的介绍

  中华鲟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以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

  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

  中华鲟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层鱼类,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春夏季5~6月间喜群集于河口,秋季上溯而至江河之上游。

五、中华鲟能在淡水养吗?

答:能的。因为中华鲟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层鱼类,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春夏季5-6月间喜群集于河口,秋季上溯而至江河之上游。

六、中华鲟的养殖方法?

1.

养殖场地选择 鲟鱼是温水鱼,养殖鲟鱼的场地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养殖前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

2.

鱼苗放养 选择没有病害的鲟鱼苗,大约20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鲟鱼苗放养前可以先在养殖池适应养殖几天,及时清除死鱼后再放养。

3.

水温管理 适合中华鲟生长的水温在14-24℃左右,而21℃则是适宜中华鲟生长的水温温度。当水温过低的时候,中华鲟摄食量会减少,而且生长也会变得缓慢,严重时甚至会死亡,而温度过高,超过33℃的时候,也会对中华鲟造成一定的影响。

4.

饲喂管理 在喂养中华鲟的时候,一般可以选动物性的饲料,也可以选择合成饲料。而喂食量则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水质情况、鱼的密度而定。

七、中华鲟怎么养殖?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10)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八、中华鲟养殖技术?

1、鱼苗培育

  苗种培育池可用圆形玻璃缸制成或采用正方形的水泥池.直径3~5m,深1.5m,池底坡为6%~8%,水泥池壁和底部贴瓷砖。水深0.6加0.9m,水温控制在20~29℃之间。进水采用喷淋和直接注水,排水为中心溢排水,根据水质及鱼苗情况每隔2~3d吸底排污1次,及时清除死鱼,每7~10d放水洗池1次。

  刚孵化的仔鱼在体形和行为上变化很大,处于体表及卵黄呼吸向鳃呼吸转移阶段,此时需供给充足的氧气。一般可在水泥池内放置气泡石,自动定时开关间隔充气增氧,使溶氧量保持在6mg/L以上.氨、氨在0.5mg/L以下。中华鲟在行为上要经历垂游、平游而过渡到底栖生活,故应及时进行饲养和驯食。始喂饲料为市售活水蚯蚓或浮游动物等活饵,喂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消毒,每天投喂3次;在体长达4~9cm,体重达1~4g时.要完成从活饵到配合饲料的食性驯化。配合饲料前期用软颗粒,后期用硬颗粒。

饲料应具以下特点:(1)颗粒大小适宜,前期直径为1.5mm,后期逐渐增大到3mm;(2)水中定形时间可达1~2h;(3)营养成分合理,蛋白质含量高,具浓鱼腥味。其中粗蛋白含量在38%~45%、粗脂肪6%、灰分10%、粗纤维1%,微量元素适中。

  

2、鱼种培育

  采用已驯化转口的中华鲟,尾重5~10g,体长10~15cm。水质要求无污染的江河水,PH值7.2~8,透明度20~40cm.经沉淀过滤后使用。水温保持在10~32℃,当低于10℃或高于32℃时,用锅炉或深井水调温。使用增氧泵保持水中溶解氧在6mg/L以上,水交换量不大于10L/min。定期清洗鱼池,及时清除死鱼和污物。配合饲料成份为:鱼粉55%、花生粕20%、面筋15%、湿酵母4%、鱼油2%、食盐1%、维生素及微量元素3%。配合饲料中首先要考虑蛋白质的含量,实验表明蛋白质对幼鲟的生长影响最大,其它依次为脂肪、糖、纤维素。每天投喂3次,投喂量视水温、天气、水质、鱼体大小、密度等灵活掌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