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鲟分布在哪些地方?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7-10 12:44   点击:18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中华鲟分布在哪些地方?

鲟形鱼类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经济价值也很高。由于人类过蔽含度捕捞和鲟鱼栖息地破坏等原因,现生的27种鲟鱼大多已濒临灭绝。如我国特有的中华鲟,近代曾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及近岸海域,目前在黄河、钱塘江、闽江均已绝迹,珠江数量也极少,仅在长江宏烂笑仍有一定数量。

鲟鱼的身体大,寿命长,性成熟晚,生殖周期长,产卵环境的要求高,仔鱼成活率低,因而种群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如中华鲟的平均寿命50年以上,雄鲟需要9~10年,雌鲟需要17年以上才历芹能进入繁殖期。

它们平时栖息在海中觅食成长,开始成熟的个体于7~8月间由海进入江河,在淡水栖息一年性腺逐渐发育,至翌年秋季,繁殖群体聚集于产卵场繁殖,产卵以后,雌性亲鱼很快即开始降河。

产出的卵黏附于江底岩销吵弯石或砾石上面,在水温17~18℃的条件下,受精卵约经5~6昼夜亏闷孵化。

刚出膜的仔鱼带有巨大的卵黄囊,形似蝌蚪,顺水漂流,12~14d以后开始摄食。再年春季,幼鲟渐次降河,5~8月出现在长江口崇明岛一带碰历,9月以后,体长已达30cm的幼鲟陆续离开长江口浅水滩涂,入海肥育生长。

中华鲟主要分部在哪儿,它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中华鲟是一种非常古老而罕见的鱼类,生活在长江水域,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虽然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但它们的生存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中华鲟的生态习性

1、地理分布

中华鲟是鲟形目中在地球上分布最南端的种类。它主要生活在亚洲东部沿海的大陆架水域,如在辽宁海洋岛、山东石岛、舟山、台湾基隆、海南岛东侧万宁县近海、韩国汉江口及南端丽水附近以及日本九州岛西侧等都曾捕到过中华鲟。产卵洄游期主要进入长江干流,西江、闽江也有进入,但数量较少;溯长江可达金沙江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仅能到达长江中游的宜昌。沿珠江可达广西浔江、柳江等。三四十年代黄河、钱塘江也曾有过报道,但现已多年未见。

2、生活习性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核或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和氏唯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唤培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中华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华鲟生活习性独特。每年夏秋,在大海里长大成年的中华鲟,成群结队齐聚长江口,耗时整一年,逆江而上3000多公里,开始其浪费而艰辛的恋爱和婚配旅程。到了第二年秋天,中华鲟游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育后代。

在耗时近两年,游程近万里的溯河洄游繁殖及降河游向大帆拿海过程中,中华鲟粒食不进,全靠消耗自身的营养储备来维系畅游的体力,堪称鱼类中忍饥耐饿的冠军。进入长江口,其鱼卵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它乐于体验“十月怀胎”的劳苦,不断为鱼卵发育提供营养,以保证其抵达金沙江时完全成熟。

中华鲟在江里出生,在海里长大,适宜于盐度1‰~35‰之间的水环境中生存。从幼鲟孵出游入大海到成年鲟返回长江繁育后代,最短也需要十年时间,世世代代,周而复始。中华鲟游遍天涯也眷恋着母亲河,其它坚定不移的方向性和执着的回归性,就像旅居在海外的中华游子一样对祖国母蠢轿喊带野亲始终怀着誊恋之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