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乌鱼幼苗如何养殖(乌鱼幼苗如何养殖的)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10 13:50   点击:9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乌鱼幼苗如何养殖的

鱼卵孵化池可采用有充足、可靠水源的水泥池,规格多为10m×5m×0.7m。每只孵化池可放鱼卵50万粒。孵化池的数量可视生产规模而定。在鱼卵未入池前,孵化池池水用0lmg/kg孔雀石绿消毒。若鱼卵在产卵池内孵化,也可用0.1mg/kg孔雀石绿全池泼洒。用药后边注水、边排水,使水位保持不变。根据乌鱼在天然水域中产卵于水草丛生的阴凉处之特点,孵化场地上应搭棚,避免阳光直射。孵化期间的水温应尽量保持稳定,温差最好能控制在2℃左右,否则将影响到孵化率。

也可将鱼卵移入直径约60cm的塑料盆中孵化。盆中水深约15cm,每盆放5000-8000粒鱼卵,塑料盆宜放在室内,以避免阳光照射和淋雨。

鱼卵移入孵化池(盆)内后,当水温为20-30℃时,约经10多个小时,受精卵逐渐呈现灰色、深灰色,未受精卵即变为白色,卵表面布满呈白色的水霉。为避免受精卵感染,可用镊子或吸管及时清除。孵化期间,孵化池(盆)应每天早、晚各换水1次,排出池内部分旧水,同时注入部分新水。排水和注水后池水水位应保持不变。换水速度不宜过快,操作时动作应尽量轻,以免卵受震动。孵化用水,若采用含有适量浮游植物的浅绿色水源进行孵化,效果较佳。

2. 乌仔鱼苗养殖技术

这些都是淡水养殖的专业术语啊,各种鱼一个叫法。

按照体长(不是全长)

水花:刚从鱼卵中孵化出来的小鱼,也叫鱼苗、鱼花鱼苗长到0.5~0.8分(寸)叫乌仔0.8分以上,1寸多到1.5寸,就是寸片到夏天就叫夏花,或夏花鱼种。1.5寸以上通称鱼种,如2寸鱼种、4寸鱼种等到秋天可以叫秋片到春天可以叫春片按理,冬天虽然可以叫冬片,但基本听不到这个说法,因为冬天一般不拉鱼放鱼成鱼是指商品鱼,各种鱼的商品鱼规格都有一个习惯或标准,各地也有差异亲鱼就是用来繁殖的鱼总之,鱼从开始总的过程是:鱼苗-乌仔-鱼种-成鱼,其余名称都包含在这里面大体明白一些了吧?养鱼的人什么是鱼苗、什么是鱼种,很严格的,从来不含糊!

3. 乌鱼幼苗靠吃什么长大

1、养殖准备

养殖乌子鱼首先要选择好地方以及修建好养殖池。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利用池塘进行养殖,养殖池的周围水资源丰富,方便排水和换水,池塘的底部修平整,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布置防逃网。在池塘周围可以种植一些水草,这样可以起到一个净化水质和遮阴藏身的作用。还有最好是在池塘周围布置一层围网,防止敌害进入。最后就是在放养之前将池塘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减少病害的发生概率。

2、鱼苗放养

乌子鱼的鱼苗要选择体质好的、健壮的、没有疾病感染的、没有外表及内在伤害的、规格大小均匀的种苗。在放养之前还需要将鱼苗进行消毒,一般都是放入稀浓度的盐水中进行清洗十分钟左右捞出。最后按照每亩放养两三万尾的密度将鱼苗放入养殖池中即可。

3、饲料投喂

乌子鱼是一种衣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品种,它的饲料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说田螺、河蚌、蝇蛆、鱼虾、动物内脏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喂乌子鱼。当然如果是需要高蛋白的饲料也可以使用红虫、蚯蚓、黄粉虫等这一类的饲料。乌子鱼一般一天需要喂食两次,分别是在早上八点左右以及下午六点左右。最后要注意的就是要根据天气的变化、乌子鱼的生长状态等来合理的配置饲料比例和饲养量。

4、日常管理

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要根据水体的肥沃程度合理的追施有机肥,培育充足的浮游生物,以增加天然的饲料。其次就是要经常换水,一般每隔半个月左右换一次水,防止水质恶化,当然如果温度较高的话,我们需要视情况来调整换水的周期。

还有就是要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一般是每隔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一次。最后就是进行巡=塘管理,查看乌子鱼的生长和活动情况,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且做好防护措施。

4. 乌鱼幼苗如何养殖的图片

乌鱼的养殖周期短,一般只需3-4个月即可出栏上市。乌鱼苗通常在5月至7月进行投放,最早一批的乌鱼在9月底就可以上市了。养殖乌鱼时,要调控好水质,要定期注入新水,还要定期消毒,以免引起鱼病,饲料投喂时应严格按照四看四定来执行,提高乌鱼的摄食率和产值,降低饵料浪费,节约成本。

5. 乌鱼 鱼苗

不能

刚出生的鱼苗不能直接放野外,因为野外的环境下鱼苗很可能被食肉鱼类吃掉比如黑鱼、鲶鱼、黄辣丁、专吃小鱼,另外也可能被鱼鸟吃掉,只有鱼苗长到2两以上才有生存能力、可以放生野外。所以刚出生的鱼苗放野外存活率极低,不宜放养刚出生的小鱼苗。

6. 乌鱼怎样繁殖

会,只要有雄鱼跟雌鱼。

乌鱼1年通常可以繁殖1-2次。繁殖前雄鱼会衔草筑巢,鱼巢漂浮于水面,直径多为50厘米左右,鱼巢筑好后雄鱼会开始发情,相互追逐,之后雌鱼便会产卵。乌鱼的繁殖能力较强,体长为30厘米时,怀卵量为1万粒左右,体长为40厘米时,怀卵量为2万粒左右,体长为50厘米时,怀卵量为3.5万粒左右。

7. 乌鱼苗怎么养

黑鱼别名又叫财鱼、乌鱼,是一种刺很少的鱼类,并且肉质很好,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相比于鲤鱼鲫鱼等鱼类来说,黑鱼的价格一般是这种鱼类的两倍三倍以上。黑鱼在我们国内是进补的佳品,尤其是外科手术后我们国内都有吃黑鱼的习惯,现在黑鱼的需求量很大,是个不错的养殖产品,但在养殖黑鱼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一般来说黑鱼养殖需要的池塘面积大多维持在三亩左右,因此在建造池塘的时候需要注意,最大的池塘也不要超过五亩的大小,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池塘的深度大多维持在两米以下,一米五以上为宜,太浅了不利于黑鱼的生长,太深了又是对池塘的浪费。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便是池塘的排水性能要好,因为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面临需要进行排水的情况,如果排水不好的话,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第二就是鱼苗,投放幼苗的时候要注意养殖的密度,要是鱼苗在3-5厘米左右大小,每亩池塘应该投放8000-9000尾左右。当鱼苗大小在10-15厘米左右,每亩池塘投放5000尾左右,要是鱼苗大小在20厘米的时候,每亩池塘投放应不超过2000尾。其次是捕大留小,黑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杀,所以,每隔1个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规格相差较大,且数量较多,可分养到其他同种规格的鱼池或网箱中。

第三就是在喂的时候如果发现鱼儿抢饲料的速度开始降低的话,这个时候就说明池子中的鱼大部分都已经吃饱了,就可以停止进行饲料的投放了,太多的饲料投放容易导致黑鱼发生消化不良的情况,不利于黑鱼的健康。

第四黑鱼是一种吃的多,排泄多的鱼类,由于池塘中黑鱼的密度比较高,大量的排泄物堆积的话容易造成池塘中的水缺氧,因此需要经常观察池塘中的氧气含量,如果氧气含量降低的话及时打开制氧机来增加氧气含量,氧气含量不够容易造成黑鱼的死亡,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制氧机来不及加大水中的氧气含量,可以在水面上播撒一些灭杀水面的浮游生物的杀虫剂,将这些浮游生物杀掉之后可以减缓水里氧气的流失速度,间接提升水中的氧气含量。

另外一点黑鱼是一种体质比较好的鱼类,相比于其他养殖鱼类来说,一般黑鱼是不容易发生病害的,但是黑鱼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它在每年的秋冬季节交替的时候,是黑鱼身体最虚弱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养殖户需要对黑鱼多进行观察,防止黑鱼出现大量的病害。

总得来说黑鱼是一种只要保证饮食和氧气之外,便可以很省心养殖的鱼类。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条友在下方评论区讨论

8. 乌鱼幼苗单独养殖能成活吗

黑鱼通过产卵繁殖,又名乌鳢,不同水域的乌鳢成熟年龄有差别,长江水系2龄成熟,黑龙江水系3龄成熟。

产卵期南方水域在5-7月份,北方水域在6-7月份。乌鳢的产卵场在草丛生的场所,底质通常为淤泥和避风的浅水,静水或水流缓慢的地区。

生殖季节,亲鱼会成对地活动于产卵场,非常活跃,常常会跃出水面,在水草丛中营助产卵巢。

乌鳢属于1次产卵类型,产卵后一对亲鱼或仅雄鱼潜伏在产卵巢附近守护幼卵,不让别的鱼类或蛙类靠近,以免子代受到伤害。扩展资料:乌鳢属于1次产卵类型,产卵后一对亲鱼或仅雄鱼潜伏在产卵巢附近守护幼卵,不让别的鱼类或蛙类靠近,以免子代受到伤害。

刚浮出的仔鱼全长约为4.1mm,全身遍布黑色素细胞,油球使得身体前端显著膨大,类似蝌蚪状,常卧于水面。

鱼卵孵化后,当幼苗长至3厘米左右时,活动范围开始扩大,此时亲鱼与幼鱼群聚在一起,成鱼在鱼苗周围跟随保护。

经历20天左右的守护,仔鱼发育到稚鱼阶段开始散群,亲鱼才停止其护幼行为。

9. 乌鱼幼苗如何养殖的好

黑鱼的繁殖习性

1、产卵时间:黑鱼的产卵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华南地区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中地区为5-7月,以6月较为集中,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0℃—25℃。

2、性成熟期:黑鱼的性成熟年龄在不同的地区也略有差异,在华南地区通常体长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鱼性腺已成熟,而长江流域一带则需要2冬令和体长30厘米左右才能产卵,能在池塘、河沟及水库等水域内自然繁殖,产卵场一般分布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

3、排卵数量:黑鱼的怀卵量、产卵量与亲体个体大小有关,怀卵量通常每公斤体重约为2-3万粒,0.5公斤重斑鳢产卵量一般为0.8-1万粒,个别可达1.1-1.2万粒。

黑鱼的人工繁殖

1、繁殖设备:黑鱼的繁殖设施是利用四大家鱼繁殖用的设备,产卵池为圆形,直径8米,深1.5米鱼苗孵化设备是抛水式孵化缸,每只缸盛水500千克左右,滤水缸罩为60目,鱼巢是棕片和蚌壳。

2、亲鱼选培:亲鱼尽量选择附近的河沟、湖泊中的天然捕获物,规格80克/尾以上,体形正常,无病无伤,在池塘中培育,水温15℃以上时,投喂少量的小鱼虾、螺蚬肉、豆饼等,并经常巡塘观察,适当加注新水。

3、雌雄鉴别:雌鱼个体明显小于雄鱼,雌鱼具有图形的泌尿孔和杏仁形的生殖孔,成熟时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微红外翻,雄鱼只有一个泄殖孔,亲鱼的雄雄比例为1:1.2配组。

4、催产方法:池塘自然产卵没有注射催产药物,在4月上旬水温达18℃,发现沙塘鳢在池边水体上层游转时,即在池边布设棕片和吊挂大的蚌壳若干,并注水使池水呈微流以刺激亲鱼发情,让其在棕片和蚌壳中自然产卵。在产卵池中催产的亲鱼,注射促排卵素2号(LRH—A)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2次注射,注射部位为胸绍基部,每年4月6日水温19℃时第一次注射LRH—A,间隔12小时第二次注射LRH—A与HCG的混合药物,注射后放人产卵池中,用微流水刺激亲鱼发情,并布设棕片和大的蚌壳,让其自然产卵。

5、人工孵化:受精卵淡黄色,圆形.,卵膜透明,粘性较强。池塘及产卵池中的亲鱼产卵结束后,及时取出带有受精卵的棕片和蚌壳,并轻洗去泥浆、污物,移送至孵化缸,将棕片和蚌壳吊挂在水中。

黑鱼苗培育管理

1、鱼苗放养:采用静水式水泥池进行1龄鱼种培育,每平方米放夏花200-300尾,微流水式水泥池每平方米放300-500尾,年终可达0.05-0.10千克/尾。放苗前,要用2%-3%食盐水浸浴鱼体3-5分钟,以杀灭病菌敌害。

2、饵料投喂:饵料主要是孓孑、鱼糜及小型鱼、虾等。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5%-80%,日投喂2-3次。投喂时以击拍声为信号,使苗种形成条件反射,上浮集群抢食。

3、水质调节:采用地上静水式水泥池培育时,应每1-2天排污一次,同时换水,换水量为1/3,采用地上微流水式水泥池进行培育时,虽然不用专门换水,但要每隔7-10天进行底部排污一次,采用半地上或全地下水泥池不易排污时,可用虹吸法,每隔5-7天清污一次。同时加注新水。

4、拉网分养:每当苗种长一个规格,即每长3.5厘米时,要及时拉网过筛分养,尽量使每个池子所放苗种规格整齐。

5、巡塘防病:每天早、晚坚持两次巡塘,在巡塘时,注意观察鱼苗的摄食、活动情况和水质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防止鱼病的发生,还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或漂白粉药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