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鹅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哪些?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3-06 00:44   点击:178  编辑:admin   手机版

鹅的育成期可分为育成前期和后期。在育成前期长骨架、后期长肌肉,同时也是脱换旧羽、生长新羽的时期。育成期的肉鹅(指育雏结束到出栏)和种鹅适应能力强、反应敏感、行动灵活;抗病能力强;消化器官发育完善,消化能力强,能充分利用青绿饲料。因此,在种鹅和肉鹅的育成期,应供给鹅充足的营养,使其体重迅速增加,达到早出栏,或培育出健壮的种鹅群。

(1)正确放牧 鹅的采食习性是采食―饮水―休息―采食,放牧时应根据这一习性,有节奏地放牧。夏秋季节,天气炎热,中午阳光猛烈,不能整天放牧,一般清晨放牧,10时左右收牧,并补饲;下午3时以后再出牧,傍晚时收牧,并补饲。

(2)合理补饲 为了使鹅群生长迅速,除放牧外,应充分补饲精料,补饲精料的质量、组成和数量可根据放牧草地牧草的品质和草量的多少来决定。肉鹅或种鹅每日每只精料的补饲量为50~100克。

(3)保持鹅舍干净卫生 育成期肉鹅或种鹅应生活生长在空气新鲜,禽舍内外干净、干燥的环境中。养殖户应每日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更换垫草,清洗饮水设备,定期消毒。

(4)光照要求 肉鹅或种鹅在育成期需要稳定的光照时间。白天应采用自然光照。夜晚应采用人工弱光照,以鹅能看见物体运动为标准,光照强度(由灯泡提供)约为每平方米房舍面积1~1.5瓦。

(5)搞好防疫工作 卫生防疫措施应该贯穿于育成期的始终。要求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育成期种鹅的免疫接种效果不仅影响育成鹅本身的健康,也可能影响产蛋期种鹅的健康和种蛋的品质,对以后雏鹅的健康影响也很大。

育成鹅的饲养管理

1.生理特点:

①消化机能旺盛,耐粗放饲养。

②生长快:

[1]8周龄前骨骼生长较快,应补充充足的钙磷等矿物质。

[2] 此阶段骨骼、肌肉、羽毛生长最快。

[3] 种鹅的育成期应逐渐减少补饲日粮的饲喂量和饲喂次数,补饲日粮保持较低的蛋白质水平,有利于骨骼、羽毛和生殖器官的充分发育;减少补饲日粮的饲喂,可以使鹅不至于太肥、太重。(伺粮中蛋白质过高,使鹅发育过肥过重,骨骼发育纤细,体型过小,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导致提前产蛋,又因为营养物质的消耗,出现停产换羽)。

[4] 合群性强,易于调教,喜戏水。

2.育成鹅的限制饲养

[1] 限饲时间:120日龄开始至开产前50~60天结束。

 原因:此时种鹅的生长发育尚不完全,额的生长参差不齐,开产时间参差不齐,不方便管理;早产的蛋个头较小,母鹅产小蛋的时间较长,种蛋受精率低。这样可以节省饲料,母的到达产蛋体况和适时开产年龄,母鹅不过肥过大,训练其耐粗饲能力,增强体质,延长种鹅的利用期。

[2] 限饲饲养的方法

a. 减少饲喂量

b. 降低日粮营养水平

饲开始后,饲喂次数由3次改为2次,延长放牧时间,逐步降低饲料营养水平,和每次给料的饲喂量(母鹅平均饲喂用量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以饲喂青粗饲料为主,饲料中可添加较多的填充粗料(糠麸、酒糟等)。

日粮中还要补充1%~15%的骨粉、0.3%~0.4%的食盐(促进骨骼生长,防他、软脚病和发育不良)。

[3] 喂料量的控制

从第8周龄开始,每周龄的第一天早上随机抽取群体10%的个体,空腹称重(分公母),计算平均体重,抽样的平均体重与该品种鹅的标准体重对比,如随机平均体重在标准±2%范围内,则按标准饲喂量,如超过体重标准的2%,则该周每只每天喂料量减少5~10

g,如低于体重标准的2%以下,则每只每天增加5~10

g,调养一周,再次称重,不合格的再调整,直到体重合格为止。(每次称重代表上周的体重)。

[4] 饲喂次数和时间

每天清晨加好料和水后再放鹅,每只鹅应保证有20~25cm长的食槽,补料前应在放牧前2小时左右,也可在收牧后2小时。

[5] 日常管理

a. 观察鹅的精神状态,发现弱鹅,停止放牧,饲喂易消化、质量好的饲料,直到恢复。

b. 注意防暑,育成期种鹅往往处于5~8月份,气温高,应注意避暑。

c. 搞好鹅舍卫生,每天清洗食槽,更换垫料。

3.育成鹅的恢复饲养

限饲的种鹅在开产前60天进行恢复饲养,提高补饲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喂次数。蛋白质水平应提高到15%~17%,舍饲鹅应饲喂全价配合日粮。经20天左右,种鹅的体重可恢复到限饲前的水平,鹅群开始陆续换羽。为缩短换羽时间和整齐度,可以人工拔毛,拔羽后1~2天停止下水,适当增加饲喂量,公鹅拔羽时间比母鹅早两周左右。育成期如公母分饲,可在开产前一个月左右将公鹅放入母鹅群,恢复饲养开始时经过4~5天恢复自由采食,刚开始会吃得多,过几天恢复正常水平(80~250

g/(只.天))。

4.后备种鹅适时开产控制技术

①营养水平和饲喂量

后备种鹅培育期分为:育雏、生长、限制饲养、恢复饲养

各期营养水平要求:限制饲养期每日每只种鹅的青饲料保证在500

g以上,精料补饲料为100

g左右。(具体根据鹅的品种调整)

②强行换羽

在80日龄或140日龄自然换羽期间改为人工拔羽,可使其换羽时间整齐,开时间适当延迟。

③控制光照

光照时间延长会使鹅早产,反之晚产。一般育成期为自然光照,临近开产期6周逐渐增加人工光照(10~40

lx)时间,使鹅的光照时间(自然+人工光照)达16~17小时。

  

(1)转群

育成期一般采用半舍饲的管理方式,鸭舍外设运动场,面积比鸭舍大1/3。育雏期网上平养转为地面垫料平养,转群前1周应准备好育成鸭舍,并在转群前备好饲料及饮水。由于其采食速度、喂料量及目标体重均有所不同,公、母鸭要分开饲养。在公鸭群中应配备少量的母鸭,以促进公鸭生殖系统的发育。

(2)饲养方式

种鸭育成期要实行限饲,使体重合乎要求,性成熟时间适中,增加产蛋总量,降低产蛋期死亡率,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种鸭限饲方法很多,常用的是限制日喂量,根据体重生长曲线确定每天的饲料量;还有隔日限饲,即2天的料量1天一次性投喂。

(3)饲喂量与饲喂方法

第四周末,随机抽样10%,空腹称重,计算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或推荐体重相比,来确定下周的喂料量。把每周的称重结果绘成曲线与标准曲线相比,通过调整饲喂量,使实际曲线接近标准生长曲线,一般每周加料量在2~4克为宜,每周保持稳定的体重增长幅度。若低于标准体重,则以每日10克/只或5克/只的标准增加,若还达不到标准体重,则再增加;若高于标准体重,则每日每只减少5克,直到短时间内达到标准体重。喂料量和每天鸭群只数一定要准确,将称量准确的饲料早上一次性快速投入料槽。加好料后再放鸭,尽可能使鸭群同时吃到料,防止有的鸭吃的过多而体重增长太快,有的鸭吃的过少体重增长太慢,达不到预期的标准。饲料营养要全面,一般不供给颗粒谷物,所喂的料在4~6小时吃完为好,限饲要与光照控制相结合。鸭有戏水并清洗残留食物和洁身的习性,要在运动场内设置0.5米深的洗浴池;鸭的敏感性较强,如通风不良、称重、免疫接种及转群等不良影响易造成应激,特别是在免疫接种时,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电解质和多维素等抗应激物质。

(4)光照

育成期光照原则是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光照强度宜弱不宜强,以防过早性成熟,实际生产中应多采用自然光照。

(5)密度

地面平养时,每只鸭子至少应有0.45平方米的活动空间,鸭舍分隔成栏,每栏以200~250只为宜,群体过大,会使鸭个体体重差异大,不利于饲养管理。

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又是怎么样的?肉用仔鹅具有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在养殖过程中应用科学的肉鹅阶段饲养管理技术,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我们从三个阶段讲:

1、育雏期饲养管理

(1)雏鹅的特点①体温调节能力差:刚出壳的雏鹅,羽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尤其是对冷的适应性较差。7日龄雏鹅体温比成年鹅低3℃,20日龄以内的雏鹅体温调节功能也没有发育完善,在饲养过程中仍需给予保温。②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雏鹅生长速度快,20日龄时体重可增长10倍左右,肌肉沉积快。为保证雏鹅的快速生长发育,必须给予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供应。③消化吸收能力弱:雏鹅的消化道短,容积小,消化腺功能差,因此消化能力不强。可采用少喂勤添、熟化处理饲料等措施来提高饲料利用率。达龙禽初乳:防治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引起的白痢、腹泻、呼吸道疾病。修复免疫器官,减少免疫抑制病的发生。保肝护肾,生物降解霉菌毒素。促生长、提高采食量,明显提高成活率、健雏率。

2、育肥期饲养管理

育成鹅上市前需要经过一个短期育肥期,一般为10~15天。育肥阶段应充分饲喂,满足鹅营养需要。

育肥前准备:育肥的肉鹅要健壮无病、精神活泼、善于觅食,日龄为60~70日龄以上的育成鹅。育肥时应将大群鹅分成小群饲养,分群原则:将体形大小和采食能力相近的公母鹅混群,分成强、中、弱群,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缩小群体之间的差异,使全群达到最高生产性能,一次性出栏。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不知道今天的内容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如果觉得还可以的话,希望给小编点赞分享一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