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野生石蛙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3 11:47   点击:28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野生石蛙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石蛙是国家保护动物。

石蛙的正式学名叫棘胸蛙,又叫石蛤、石鸡、山鸡、飞鱼、石鳞、石蛤蟆、石坑蛙等,它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野生石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不过,人工养殖的子二代、三代是可以食用买卖的,福建省内一些地方,已有人工养殖石蛙的基地,主要供给酒店和餐馆等。

石蛙的习性

石蛙常栖息于阴山清澈水坑旁或有石洞的瀑布附近,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源、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平时常伏于石穴洞口或将头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觅食,如果遇到惊扰会迅速潜入石穴中或石岩、石壁下或水中,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夜间是活动的盛期,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拖对等行为。

石蛙喜欢吃活动的动物,不吃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因为它的视网膜上感觉细胞对运动着得物体特别敏感,对静止的物体就不灵敏。

二、石蛙几月份出来活动,石蛙是田鸡吗

4-11月为石蛙的活动季节,也是它的捕食季节。当水温低于10℃时,石蛙会进入冬眠,当水温超过10℃,石蛙就会陆续出来活动觅食。石蛙常在阴山清澈水坑旁或有石洞的瀑布附近活动,平时活动较弱且平稳,繁殖盛期则活动频繁,并伴有鸣叫和拖对等行为。石蛙的学名为棘胸蛙,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

一、石蛙几月份出来活动

1、石蛙一般4-11月份出来活动、觅食,春秋两季是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当水温低于10℃时,石蛙会进入冬眠,此时双眼紧闭,不食不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靠自身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活动。当气温回升到适宜温度,石蛙就会再出来活动觅食。

2、石蛙常栖息于阴山清澈水坑旁或有石洞的瀑布附近,白昼多隐藏于石缝或石洞中,少数个体偶尔浮游在石块上,若遇惊扰则迅速潜入石穴中、石岩、石壁下或水中隐蔽;晚间多数个体游在溪底石上,以口部张合使身体缓缓前行,此时不惧外界干扰,投以小石,仍不逃避。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繁殖盛期则活动频繁,并有鸣叫和拖对等行为。

3、石蛙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若发现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石蛙等野生动物的行为,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二、石蛙是田鸡吗

1、石蛙不是田鸡。石蛙的学名为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田鸡的学名为虎纹蛙,又名水鸡、青鸡、泥蛙、虾蟆等,是叉舌蛙科、虎纹蛙属动物。

2、石蛙的前肢相对粗壮,背呈黑棕色,也有棕黄色的,在两眼间会出现深褐色的横纹。田鸡头部和体侧的颜色没有规律,背部呈黄绿色并带棕色,前后肢都存在横斑。

三、野生石蛙和人工饲养营养价值有什么不同?

营养价值区别不大。

保健和药用价值:

1、滋阴补肾。石蛙肉药性平,味甘,入心、肺、肾三经,有滋补强壮、滋阴降火,清心润肺,解劳补虚、强筋骨、填精潜阳的作用。对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以及产后体虚、肺结核咯血、盗汗、神经衰弱等症有很好效果。

2、产妇产后恢复。石蛙中含有缓激肽(Brandylnin),这种物质能使妇女的离体子宫收缩,特别是对产妇有功效。

3、清毒解疮、明目。石蛙蝌蚪可清毒解疮、乌发,石蛙卵可明目。

4、促进骨骼生长。由于石蛙体内的钙腺特殊,钙腺中的钙质容易被人吸收。因此,能促进儿童骨骼生长,帮助骨折的病人早日康复。

石蛙是国家保护动物,又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工养殖石蛙既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人工繁殖是成功养殖石蛙的关键。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种蛙池与孵化池的准备

种蛙池、孵化池应建在阴暗、安静、水质良好的地方,面积以 2-3平方米为宜。池内应彻底消毒洗净后放入清洁水,水深保持在20厘米左右,最好放些石块和新鲜水草。

(2)配种和产卵

石蛙通常在4月、气温20℃以上开始交配、产卵,种蛙雌雄比例为1:1,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之后抱对,母蛙在清晨4-7时产卵。卵块通常勃附在水草、石块、池壁上。产卵后1小时内不能搅动,以免损伤破碎,降低孵化率。

(3)人工孵化

每日早晨观察、检查种蛙池,如果有蛙卵,可在上午8时后轻轻捞出,放在孵化池中的孵化盘上。在孵化过程中要有少量清水流动,确保干净,水温控制在15-30℃之间,pH值为6-8,一池一窝(500-1000粒卵)。一般在产卵半小时后受精卵胚珠黑点变大,7天胚胎呈条状,9天蝌蚪基本形成,15天后破膜形成蝌蚪,孵化率达85%以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