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杏鲍菇养殖环境(杏鲍菇养殖环境要求)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08 18:17   点击:20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杏鲍菇可以养殖吗?

回答杏鲍菇可以自行种植。种植时的注意事项:杏鲍菇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营养,它对木质素、纤维素的分解能力极强,种植时可选用木屑、秸秆、玉米芯、甘蔗渣等物质来制作主料,将它们过筛、粉碎后,辅以玉米粉、碳酸钙、白糖以及石膏粉混合拌匀后即可,在装袋、填瓶时要注意进行消毒,以免病菌滋生。

二、杏鲍菇养殖利润怎样?

近两年由于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大量上市。

所以大城市的杏鲍菇市场价格不高。但是在偏远的地区还是可以的。所以要看你是什么地方的了。

三、杏鲍菇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

杏鲍菇菌丝最适培养条件为25℃左右,适宜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温度为15℃左右。

杏鲍菇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任何光照条件,应避免光培养,但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当的散射光。

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需要新鲜的空气条件,但在菌丝生长阶段,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的积累反而能刺激和促进菌丝生长。

四、白鹇养殖环境?

饲养白鹇的棚舍应选择在安静、干燥、通风、排水良好、坐北朝南的地方。笼舍分为内室和运动场,内室为8~12平方米,运动场采用笼网结构,为20~25平方米,围网最好使用尼龙网,以减少撞伤。

五、刺猬养殖环境?

刺猬的适应性很强,对环境要求不严。但刺猬有喜静怕光,昼伏夜出的习性,内窝室为巢窝,铺放干草、松树叶或秸秆。外窝室为活动场所,包括土堆或山、花草、灌木等,以便夏季遮阴和冬季保暖。

刺猬为夜行性动物,傍晚前后一次性喂食瓜果蔬菜和清水即可。投喂的食品必须新鲜、干净,瓜果蔬菜要洗净后投喂。如从市场买来的瓜菜还要先放在水池内浸泡1小时,再洗净配喂,以防农药中毒。同时,饲料要品种多样化,饲料单一会引起刺猬间相互咬斗和拒食。

六、对虾养殖环境?

1水环境控制:①进水水质管理。放苗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②水量及水交换。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5厘米,直到水位达1米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厘米),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厘米),有害的单细胞藻过量繁殖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2饲料管理:①饲料品质。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②饲料投喂量。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③配合饲料的投喂方法。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喂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养成初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

3测定:每日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10天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可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七、蕙兰养殖环境?

蕙兰的生长习性与养植技巧

养蕙先‘知蕙’,首先要了解蕙兰的生态习性,这对于养好蕙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蕙兰原生地大多在比其它兰海拔更高的山顶或山的上部,雨水偏少、阳光充足、多霜雪、壤土贫瘠的林草丛中。这里特定的生态环境,养成了它根系粗壮发达、叶狭长、厚硬、粗糙,生长缓慢等同其它兰种不同的特性。当山下进入兰园、家庭引种驯养时,比其它兰草相对要困难些,容易枯尖、枯叶、倒苗,甚至整盆夭折。养好兰花,环境第一,如果我们根据蕙兰的生态习性,为它营造设置一个与它原生地相应的生存环境,加强管理,蕙兰也一定能和其它兰一样,养活、养好、养壮、开花。

八、梅花养殖环境?

梅花的生长环境: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条件好、表土疏松、底土稍带黏质的土壤为好。土层浅或土壤过于疏松,梅树易受旱害;保水力过强的黏重土,梅树易烂根。

土壤酸碱度以微酸性最适,但梅花也能在微碱土或瘠薄土中生长。梅花忌积水,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生长不良,积水数日则叶黄根腐致死。

梅花喜阳光,荫蔽则生长不良且开花稀少。梅花喜较高的空气湿度,但也耐干燥,故在我国南、北均可栽培。

九、花甲养殖环境?

养殖花甲的场地应该选择在交通比较方便,而且是远离污染源,要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必须要平坦,退潮的时候,干露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底质一定要稳定,含沙量要控制在80%左右的中低潮区滩涂,或者是底质,以及水质条件合适围垦区内的池塘或者是滩地,如果是已经连续养殖多年的场地就需要翻滩改良。

翻出来的泥沙,在经过长水多次冲洗以及太阳暴晒之后,要整平滩面,把那些有毒害的生物以及杂物都给捡出来,如果很容易受到洪水冲刷,或者是泥沙覆盖的埕地我们可以用芒草来筑堤防洪,堤宽可以控制在35厘米左右,堤要高埕面25厘米左右,而且要稳定埕面,防止种苗的流失,养殖花甲的时候要做好堤坝,水闸一定要进行整修,要提前一个月车里面的水给排干,然后再进行暴晒18天左右,再用漂白粉进行全池泼洒来全面的消毒,消毒之后我们可以用筛网过滤的海水,进水之后要浸泡两三天,排干池水。要重复浸泡以及排水2~3次,清塘之后就可以进水,深度可以控制在30~50厘米之间,要每隔两三天,分别用尿素和磷酸钙来作为培养基础的饵料,等到水的颜色呈现出浅褐色的时候就可以利于花甲的生长,最适合花甲生长的水温度是15~30度之间,到春天的时候,水温要控制在11度以上放假就会开始生长,在冬季的时候,如果温度降低到10度以下,花甲就会停止生长,在浙南地区,花甲生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是4~6月份以及9~11月份,生长速度比较慢的是12月到来年的2月。

十、泥鳅养殖环境?

饲养池建造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苗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选择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

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

水质管理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

泥鳅人工饲养

分类:其它实用技术/养殖 适用范围:不限

(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嫩苗5万—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2)稻田养鳅。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所以泥锹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稻田建设与养其他鱼类一样,在 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 字型。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万—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30—50千克。

此外,在种藕、植莲、茭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一般亩放千尾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3)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幽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嫩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膳、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