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鹧鸪与石鸡有什么区别?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3-26 02:24   点击:16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生活习性不同:

(1)鹧鸪喜欢单独或成对活动,像其他鸡类那样善于结群。飞行的速度很快,常作直线飞行。它们的警惕性极高,总是隐藏在草丛或灌木丛里,极难发现。受惊后大多飞往高处,这一点与其他鸡类不同。

(2)石鸡性喜集群,有时白天成群窜到靠近山坡的农田地中觅食,遇惊后径直地朝山上迅速奔跑。紧急情况下亦飞翔,飞翔能力强且迅速,但飞不多远即落入草丛或灌丛中。

2、栖息环境不同:

(1)鹧鸪喜欢活动于次生林、低矮灌木林、杂木林、尤其喜欢生活在上有稀疏树木遮顶,下方有落叶草少的环境。

(2)石鸡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上,很少见于空旷的原野,更不见于森林地带。

3、分布范围不同:

(1)鹧鸪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浙江、安徽南部、福建、江西、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广大地区。

(2)石鸡的分布范围: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保加利亚、中国、塞浦路斯、埃及、格鲁吉亚、希腊、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蒙古、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

4、外形不同:

(1)鹧鸪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上体近黑褐色,向后转为黄褐色,上背具白色圆形斑,下背、腰和尾上覆羽为白色横斑;肩羽黑褐色,仅末端呈暗栗褐色。上胸黑褐色,满布以淡黄色圆斑;下胸、腹和两胁白色沾黄,缀有少许黑褐色横斑;尾下覆羽栗黄色。

(2)石鸡头顶至后颈红褐色,额部较灰,头顶两侧亦沾浅灰色。后颈两侧灰橄榄色,上背紫棕褐色或棕红色,并延至内侧肩羽和胸侧;下背、腰、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灰橄榄色上胸灰色,微沾棕褐色;下胸深棕色,腹浅棕色;尾下覆羽亦为深棕色。

5、食物不同:

(1)鹧鸪为杂食性,主要以蚱蜢、蝗虫、蟋蟀、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各种草本植物,以及灌木的嫩芽、叶、浆果和种子,还有农田中散落的谷粒、稻粒、花生、黄粟等粮食颗粒和甘薯、半夏、槐树果、油菜花等。

(2)石鸡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叶、浆果、种子、苔藓、地衣和昆虫为食,也常到附近农地取食谷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鹧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鸡

(一)外观不同:

鹧鸪:鹧鸪的喙是黑色或褐色的,羽毛大多黑白相杂,长得比石鸡更为俏丽。头顶黑褐色,四周围有棕栗色,脸部有一条宽阔的白带从眼睛的前面开始一直延伸到耳部,在这条白带的上面和下面还镶嵌着浓黑色的边儿。

石鸡:石鸡的喙是红色,在头侧和黄棕色的喉部有完整的黑色环带。上体紫棕褐色,胸部灰色,腹部棕黄色,两胁各具十余条黑、栗色并列的横斑。

(二)在生物学中分类不同:

鹧鸪:鹧鸪在动物分类中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鹧鸪属。

石鸡:石鸡在动物分类中属鸟纲、鸡形目、雉科、石鸡属。

(三)生活习性不同:

鹧鸪:飞行的速度很快,常作直线飞行。鹧鸪为杂食性,主要以蚱蜢、蝗虫、蟋蟀、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各种草本植物,以及灌木的嫩芽、叶、浆果和种子,还有农田中散落的谷粒、稻粒、花生、黄粟等粮食颗粒和甘薯、半夏、槐树果、油菜花等。

石鸡:不经常飞翔,紧急情况下亦飞翔,飞翔能力强且迅速,但飞不多远即落入草丛或灌丛中。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叶、浆果、种子、苔藓、地衣和昆虫为食,也常到附近农地取食谷物。

(四)叫声不同:

鹧鸪:雄鸟有着美妙的歌喉。每当春暖花开之时,在晨曦照耀下,雄鸟们飞落在高高的岩石上或树枝上,放声歌唱,往往是一鸟高唱,群鸟响应,此起彼落,遍及山野,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

石鸡:清晨和黄昏时,雄鸡常站在光裸的岩石上或高处引颈高声鸣叫,似‘嘎嘎嘎……’或 ‘嘎拉,嘎拉’声,故当地群众称之为‘嘎嘎鸡’。开始鸣叫时比较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并重复多次。

(五)分布不同:

鹧鸪:鹧鸪分布于旧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仅分布一种。

石鸡:石鸡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西北部、亚洲中部,在我国有7个亚种,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经华北到东北的西南部,野生石鸡较野生鹧鸪易于驯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鹧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鸡

鹧鸪:又名中华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多生活在丘陵、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有人拟其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石鸡:是中型雉类,共有14个亚种,体长27~37厘米,体重440~580克,比山鹑稍大一些。两胁具显著的黑色和栗色斑。第1枚初级飞羽介于第5和第6枚飞羽之间,或于第6枚初级飞羽等长;第3枚初级飞羽常是最长的。尾圆;尾长约为翅长的2/3;尾羽14枚。雄者具微小的瘤状距,嘴和足红色。雌雄在羽色上一样,仅在大小上有些不同。嘴、脚珊瑚红色。虹膜栗褐色。眼的上方有一条宽宽的白纹。围绕头侧和黄棕色的喉部有完整的黑色环带。上体紫棕褐色,胸部灰色,腹部棕黄色,两胁各具十余条黑、栗色并列的横斑。

区别:

鹧鸪:物种分类是鸟类→鸡形目→雉科→鹧鸪属。

 石鸡:物种分类是鸟类→鸡鸡形目→雉科→石鸡属→石鸡种。

鹧鸪是鸟类的一种,物种分类是鸟类→鸡形目→雉科→鹧鸪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各省,一般为中华鹧鸪,属省级保护动物。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多生活在丘陵、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有人拟其音为“行不得也哥哥”。鹧鸪以谷物、豆类和昆虫为食。3至6月间繁殖,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做巢,每窝产卵3至6个,多时七八个,卵呈梨形,白色或乳白色。鹧鸪肉味在雉鸡之上,是野味上品。此外,也可作斗禽。另有相关名称词牌名和乐器。

石鸡又叫美国鹧鸪、嘎嘎鸡、红腿鸡、朵拉鸡等。物种分类是鸟类→鸡鸡形目→雉科→石鸡属→石鸡种。体长27―37厘米,体重440―580克。嘴、脚珊瑚红色。虹膜栗褐色。眼的上方有一条宽宽的白纹。围绕头侧和黄棕色的喉部有完整的黑色环带。上体紫棕褐色,胸部灰色,腹部棕黄色,两胁各具十余条黑、栗色并列的横斑。中央尾羽棕灰色,其余尾羽栗色。

鹧鸪是什么,近10年来,为什么养殖鹧鸪的人越来越多,并不是因为他叫什么名字,也并不是被一部分炒种着改了名字,而是他给一部分养殖户确实带来了效益和利润,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于鸡鸭鹅的珍禽美味。但是石鸡是什么,也曾听说过,因为在内蒙或者在银川一带山里是有的,但是属于禁止捕杀的,他们叫石鸡子,也有的叫呱呱鸡,但,它们是不能来进行大规模繁殖的物种,所以只能进行养殖几只来玩耍而已。在东北一带这种生长在山里的鹧鸪被叫作飞龙鸟。价格昂贵,无法让消费者接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