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菇种植技术及利润?
种植香菇的利润是比较高的。它的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1:1.5-2。
种植技术:
一、菌袋制作
(一)配方:1.杨木屑79%、麦麸20%、石膏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2.玉米芯(粉碎成蚕豆粒大小)45%、杨木锯沫40%、玉米面13%、石膏1%、石灰粉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木屑以半年以上陈木屑为好,麦麸一定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
(二)拌料:将上述原材料秤好后,将木屑、麦麸、石膏混拌在一起,搅拌均匀,翻动4~5次,再将多菌灵和石灰投入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壶分别喷入干料中。一边浇水,一边将料拌均匀,将培养料水分调至含水量为60%左右(即当用手捏紧料时,湿料成团,而且手指缝中出现水珠但不下淌时)。
(三)装袋:采用低压聚乙烯膜、大袋规格25×55厘米,中袋17~20×55厘米。大袋可装干料2.0公斤,中袋可装干料1.5公斤左右。装料前将塑料袋一端封死,达到绝对不漏气为准。把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袋内,松紧适当。用手把着装好的料袋中央,没有松软感,两端没有下垂为度。
二、灭菌
(一)建造土蒸锅:选用直径1.5米的大铁锅,砌成长×宽×高为2×2×2.5米,容积为8~10立方米的土蒸锅。每锅壁内外用高号水泥抹光,用木方或铁筋制成直径1.7米的帘子,放在锅面上,上面铺麻袋,以防刺破料袋。再用厚度为1.5毫米的镀锌板制成直径为2.1米的锅盖,蒸料锅建好后备用。
(二)加水装锅:烧火灭菌前要往锅内加足够的水,锅内水面距离帘子20公分左右,然后把扎好口的料袋上下对齐,分批摆在蒸锅内的帘子上。
(三)起火加温灭菌:装锅前先起火,大火先攻头争取4~6小时锅内温度达到100℃,继续加热,并保持此温度10小时,再闷一夜,当料温降低至70℃时抢温出锅,迅速移入冷却室,待料袋内温度下降后再接种。
三、接种
(一)消毒房间:使用前4天把出料用的工具放入室内密封门窗,达到室内密封不漏气,把每个房间用硫磺点燃后熏蒸房间。
(二)接种时间:当料袋温度降到30℃时开始种,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晚进行。
(三)接种程序:以4个人为宜,做好分工,进行操作,点燃酒精灯,菌种打孔,取菌种,拌袋扎口点菌种,封口。接完的菌袋“井”字形堆放,每堆5层。
四、发菌培养
(一)保持室内暗光,室温控制在25℃左右。
(二)接种16~20天,用牙签在接种穴上扎10~20个深0.5~1.0厘米的孔。第二次用毛衣针,第三次用筷子,每隔10天刺一次,逐渐加大加深。
五、转色管理
转色一般在发菌室内进行,要使室温达到20~30℃,进行脱袋,用石灰水浸泡一下菌筒拿出,要勤通风,但每次时间不能过长。一般30分钟为宜。
六、出菇期管理
(一)菇棚建造,可利用现有的大棚,或暖棚。若新建大棚,可选向阳背风、地势干燥、平坦不积水、环境清洁卫生,水源充足,进出料方便,如庭院内、房屋前后、村屯附近、果园、树林间空地均可。大棚薄膜覆盖稻草帘或遮阳物。
(二)菌袋排放;横排在床架上,袋距4厘米左右。每层可排入大袋42~44个菌袋。为方便菌袋补水用,一个小棚附近最好建一个浸水池。
(三)变温催菇:棚内必须达到昼夜温差10℃以上,才能刺激菇蕾的形成。保持棚内的湿度85%,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催花菇的办法,多出花菇,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七、采收
(一)去劣留优:幼菇若生长过密要适当摘一些,保持较均匀距离。
(二)早春或晚秋可以用炉火加温,提早或延后出菇。冬季天气寒冷时可将菌袋堆积在一起越冬。待来年气温升高时再出菇。
采收的香菇,可以鲜销,也可以制成干品后出售。采收后要让菌筒休息养菌,积累营养,为下一批出菇提供充足养分条件
二、香菇种植技术?
基质:需用木屑、蔗糖、麦麸等混合作为基质,将基质装袋之后,将其消毒。
菌种:选择健康、无病害、产量高的香菇菌种,将其均匀地撒播在基质上。
管理:将菇房消毒,然后将温度控制在23~27℃之间,将香菇放在菇房中,保持通风和湿度即可。
三、香菇现代工厂栽培技术?
一、食用菌栽培技术香菇菇场的设置
1 选择场地 采用两场制栽培香菇,在发菌场培养菌丝体,在出菇场架木出菇,更有利于获得优质高产。但中国因场地限制,实际操作多为一场制,即接种至出菇都在同一场地进行。较好的菇场应是避北风、向阳地、资源好,水源近,有树荫,多石砾,偏酸性的缓坡地。
2食用菌栽培技术香菇清理场地
① 按照春夏之交能有三分疏露,七分荫蔽的要求,砍低留高,以利于操作管理和场地的通风。
② 清除场地的枯枝落叶、树皮、树根,以及场外围数米内的腐朽之物,铲除杂菌、害虫孳生地。
③ 根据地形平整地,开壁人行行通道,清沟排渍等设施。
④ 自然荫蔽不足时,搭盖荫棚(高2m),或种植、种瓜,以利将来遮荫。
⑤ 菇场清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地面撒上石灰,除虫防蚁,抑制杂菌蔓延。
四、椴木种香菇新技术?
用于种植香菇的椴木,都是用新鲜刚刚砍伐下来的木材,这样的木材水分足,营养足,有活力,选择中要把握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椴木的规格,另一个是椴木的质量。
椴木选择时,一定要把握好椴木的粗细,最适合的椴木直径应该在10~25厘米之间。过细的椴木成熟度较差,营养积累不是很好,在以后的出菇过程中,经受风吹水分也容易流失,不利于出菇。过粗的椴木,营养积累是很好,但粗度越大,重量越大,种植过程中,不容易挪动,不便于操作。
五、土办法香菇种植技术?
利特埃多德斯袋中使用的配方大多由杨树锯末、麦麸、石膏、多菌灵、玉米芯和杨树锯末制成。在选择锯末时,要选择6个月左右的锯末。麦麸要选择新鲜的,不能有任何霉变。将各种材料按照比例充分搅拌后加入少量水,保持培养基的含水量在55%左右。每次加水前需要用水捏住搅拌过的材料,如果材料可以充分混合且捏不出水就是最好的生长条件。
将材料混合后包装在较结实的乙烯膜袋中,袋子装满后,其中一段必须进行密封,以免泄露。
六、香菇种植技术标准?
香菇栽培技术标准
一、栽培香菇的主要特点
1、节省资源,用料广泛。所有杂灌木,树木丫材,作物秸秆都可以作为生产原料。2、周期短,见效快。代料栽培香菇,从备料到收获结束不到一年时间,资金周转快。3、节省人力,节约基地,男女老少都可以操作,田边场边都可以搭棚生产。4、人为控制条件,不受天气影响。5、原材料利用率高,栽培香菇后的菌筒可以加工成饲料和作肥料。
二、香菇栽培模式
1、春栽。春季(10-11月份)生产菌筒,3-6月份生产香菇。
2、秋栽。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下旬)生产菌筒,冬季生产香菇。
三、秋季栽培香菇菌筒生产应注意几个问题。
1、接种(培养)室(1)房间条件。接种(培养)大多都在同一间房子内进行。所以培养室要能密封,能保温,能通风降温,不潮湿。(2)严格房间处理,清扫干净,充分干燥,彻底薰蒸杀菌,进灭菌料筒前3天,用硫磺30克/立方米或甲醛15毫升/立方米薰蒸。
2、配料准确
(1)严格配方比例,干料比,木屑80-85%,麸皮15-20%,石膏粉1-2%,气温高时应加适量杀菌剂防治杂菌污染。(2)水份适量,干料比1:0.8-0.9,培养料水份绝对不能过重,以免造成污染。(3)装袋适量,上下松紧一致。
3、灭菌彻底(1)装瓶不易太紧,袋与袋之间必须留空隙,同时将搬运料袋用的编制袋,接种时的套袋,棉花放到甑内一起灭菌。(2)上甑后,六小时左右使温度上升到100℃,不掉温保持20小时以上。(3)使用的温度计必须是150℃的水银温度计。(4)灭菌甑的前后温度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但以最后上升到100℃的地方记保持时间。
4、料筒出甑(1)趁热出甑,停火后,甑内温度下降到70℃左右开始出甑。(2)无菌搬运,搬运灭菌料筒,必须用无菌编织袋或用灭菌编织物垫好其它搬运工具进行运输。(3)无菌料筒直接搬到消毒好的接种室,“#”字型堆码6-8层,让其自然冷却。
四、接种
1、待灭菌料袋降至28℃后,将接种所用的用具、菌种、衣服等物品放入接种室,同料筒一起薰蒸灭菌。
2、菌种处理。一是入接种室前去除棉塞用75%的酒精或其它杀菌药剂将菌种袋(瓶)擦洗一遍。二是接种前再用75%的酒精将菌种袋擦一遍。三是接种时从瓶(袋)底开始接,上部留1-2公分不用。3、操作规范。一是接种必须3人一班,一人运袋擦袋,一人打眼封口,一人接入菌种。二是接种速度要敏捷,随打眼,随接种,随封口。三是接种时间安排在晚上九点以后或阴天,以免灰尘大增加污染。四是短时间内一次接完,接完后再用气雾消毒剂薰蒸一次。
五、菌筒培养
培养优质菌筒,必须严格按照香菇菌丝生长需要的温、湿、氧、光等最佳范围进行人工管理控制。
1、保持温度25℃左右,经常观察掌握好室内和袋内温度。
2、注意通风,接种三天后,就开始通风换气,室温低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各通风一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气温高则在早晚通风。
3、适时增氧,加速菌丝生长,尽快达到生理成熟。一般培养七天以后开始刺孔增氧,每隔10-15天刺一次,用大头针等(刺在菌丝走白处,不可刺在空白的培养基上)用套袋和胶片的,去掉套袋,撕掉胶片可代替第一次刺孔,以后要根据气温和菌瘤形成情况,酌情刺孔,温度低多刺,温度高少刺,菌瘤形成处可不刺。到第四次及以后便刺孔,便排出白(黄)积水。
六、香菇生产管理
1、建好菇棚,选择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用水方便的地方建好棚。
2、催好菇蕾。菌筒经过70-80天或者180-210天的养菌培养,在菌筒与塑料袋间的交界处,出现许多红棕色的粘液,并且逐步出现瘤状突起,说明菌筒已生理成熟可以进行催菇。催蕾的方法:一是变温,如果袋内水分充分,可以直接拉大温差,促使出菇。二是补水,如果菌筒水分低于40%,就得补水催菇,打眼浸泡24小时或注水,使菌筒达到3.5-4公斤(大筒)。
3、香菇管理。一是现蕾后,及时破膜;二是适时疏菇;三是优质管理,浸泡后的菌筒,香菇生长期不再喷水,培养厚菇,控制高温,保持低温,培养花菇,加温排潮,拉大温差,形成花菇。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20天左右可生产一茬菇。
七、采收与加工
1、干制菇采摘标准。干制菇的采摘最佳期,菌盖6-8成开伞,欲称“大卷边”或“铜锣边”。阴雨天前,必须将3公分以上的白花菇全部采摘,并马上烘干。
2、采菇技术,一手按住菌筒,一手捏菇柄基部,先左右摇动,再向上轻轻拔起。做到不留根、不带起大块基料、不损坏筒袋膜,不碰伤小菇蕾,采成熟留兴旺幼菇。
3、脱水技术。为充分利用能源,采取日晒与烘烤结合,每天上午10点钟以后采摘香菇,有太阳可先晒半天以上,再进烘烤炉烘烤。为提高质量,必须使用脱水烘干机。
4、烘烤技术。开始温度30-35℃、30-45℃保持6小时以上,大排风,半回风。50℃保持6小时,大回风,60℃正负2℃,直到烘干,大排风,大回风,不超过65℃,一般厚菇烘烤18-22小时,花菇约10-12小时为宜。
七、最先进的香菇培育技术?
新的蘑菇种植技术主要是袋装种植。它的优点是:安全的种植环境,不易污染的环境,环境保护和易于获取的栽培材料,蘑菇可以一年生产多次,并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