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菇的种植方法?
1、种植香菇准备好原料,并制作好栽培基质后进行发酵接种,再转入大棚中发菌,控制好室温和湿度,利于催菇。
2、在香菇的种植中,应控制好温度,可形成良好菇形,并且要适当浇水,空气应新鲜,以免菇体形成畸形。
3、种植前制作好菌袋,将菌袋进行接种发菌,并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同时每天喷水,保持良好通风情况,促进香菇长成。
4、选择合适的香菇菌种,在拌料后进行装袋接菌,发菌后进行脱水转色,并放入菇棚进行种植,控制好温度与湿度促进出菇。
5、准备好椴木,经过干燥处理后再进行人工接种,注意遮阴避光,并控制好温度与湿度,早晚喷水。
6、栽培香菇前选择合适的季节,在配制好培养料后装料灭菌,并进行接种发菌,后期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促进出菇。
二、云南香菇种植技术?
.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241―4、庆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三个菌株。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241―4241―4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1988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25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241―4菌株系从段直木 241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真径6―10厘米,肉厚1.8―2.2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仿生菇”,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6-20℃,以12―16℃为最适,接种到出菇(菌龄)18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5月,出菇期10-翌年4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三、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香菇种植与栽培的技术如下:
1、基质:种植香菇之前,可以将麸皮、锯末、白糖、清水、腐殖土等物质混合成基质。将基质放在高温的环境中消毒。
2、种植:在无菌的环境中,将香菇的菌丝接种在基质中,然后将其放在菇房中养殖。
3、管理:香菇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需将空气湿度维持在55~65%之间。
四、香菇怎么种植成活率高?
1 选择场地 采用两场制栽培香菇,在发菌场培养菌丝体,在出菇场架木出菇,更有利于获得优质高产。但中国因场地限制,实际操作多为一场制,即接种至出菇都在同一场地进行。较好的菇场应是避北风、向阳地、资源好,水源近,有树荫,多石砾,偏酸性的缓坡地。
2食用菌栽培技术香菇清理场地
① 按照春夏之交能有三分疏露,七分荫蔽的要求,砍低留高,以利于操作管理和场地的通风。
② 清除场地的枯枝落叶、树皮、树根,以及场外围数米内的腐朽之物,铲除杂菌、害虫孳生地。
③ 根据地形平整地,开壁人行行通道,清沟排渍等设施。
④ 自然荫蔽不足时,搭盖荫棚(高2m),或种植、种瓜,以利将来遮荫。
⑤ 菇场清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地面撒上石灰,除虫防蚁,抑制杂菌蔓延。
二 、食用菌栽培技术 香菇菇树选择及段木准备
1菇树选择,可以用来栽培香菇的树木不少于200种,绝大多数是属于壳斗科、桦木科和金缕梅科的阔叶树。菇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 不含芳香油物质。
② 树皮厚薄适中,不易脱离,利于调温调湿,减少杂菌侵染的机率。
③ 木质适当坚实,边材多,心材少,利于香菇菌丝体充分分解利用。
2树径和树龄,段木栽培香菇不宜选用过粗和过细的树木,一般以胸径12-20cm较合适,树龄10-25年为宜。树皮较薄的树,树龄可以大些;树皮较厚的树,树龄可小些。薄皮树出菇快,但产菇菌盖薄,菌肉松泡;厚皮树出菇慢,但产菇质量好。幼龄木心材小,接种后出菇早,所产香菇较薄较小,且菇木易腐,持续产菇年限较短。
3段木准备:主要包括砍树、原木干燥和截枝等工作。
① 适时砍树,提倡叶黄砍树,也即是进入休眠阶段。此时贮存养分最丰富,树皮与木质部结合紧密,搬动时不易脱皮。已经砍伐的菇木称原木。
② 适当干燥,让原木干燥,实际上是调节段木的含水量,以利于接种后菌丝体定植和生长发育。不同树种的含水量不同,因而干燥的时间也不一致,常以干燥后没有萌芽力为度,或者以接种打洞时树液不渗出为宜,此时的含水量约为40-45%。
③ 截枝,原木经适当干燥后(当原木截面出现几条短的裂纹时),就应及时剃枝截枝。截枝后的原木称段木。段木长度以1.0-1.2m为宜,如有小枝丫,可在分叉处保留3-5cm切除枝丫,不可平切,以避免加大切口面积,增加感染机会。截枝后应尽快用5%新鲜石灰乳涂刷截面,防止杂菌从伤口侵入。
五、香菇现代工厂栽培技术?
一、食用菌栽培技术香菇菇场的设置
1 选择场地 采用两场制栽培香菇,在发菌场培养菌丝体,在出菇场架木出菇,更有利于获得优质高产。但中国因场地限制,实际操作多为一场制,即接种至出菇都在同一场地进行。较好的菇场应是避北风、向阳地、资源好,水源近,有树荫,多石砾,偏酸性的缓坡地。
2食用菌栽培技术香菇清理场地
① 按照春夏之交能有三分疏露,七分荫蔽的要求,砍低留高,以利于操作管理和场地的通风。
② 清除场地的枯枝落叶、树皮、树根,以及场外围数米内的腐朽之物,铲除杂菌、害虫孳生地。
③ 根据地形平整地,开壁人行行通道,清沟排渍等设施。
④ 自然荫蔽不足时,搭盖荫棚(高2m),或种植、种瓜,以利将来遮荫。
⑤ 菇场清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地面撒上石灰,除虫防蚁,抑制杂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