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作香菇菌种有几种方法?
制作香菇菌种有两种方法
枝条菌种、木屑菌种
枝条菌种制作:
1、浸泡枝条
干枝条倒入池中,干枝条量约占池容积的2/3,然后用木板压盖枝条,上用重物压实,加清水至池满。浸泡约36个小时后检查枝条是否泡透。用锤子把浸泡后的枝条砸开,去掉压覆物后加入少许生石灰搅匀以调节酸碱度,然后用竹筐将枝条捞出,沥水装袋。
2、装袋灭菌
选用15厘米×35厘米的专用聚丙烯菌种袋,每个菌袋内装枝条90-100段。在菌袋外再加套一层菌袋。装满后把菌袋口纵向折叠后再折弯,用橡皮筋或塑料绳扎住,不要扎得太死,以免高温灭菌时袋内空气膨胀导致袋子被胀破。
把菌种袋放到高压锅中保持2个气压高温灭菌约2.5小时,出锅冷却至常温等待接种。
注意:
接种与发菌培养
1、接种前将接种箱内清扫干净,用气雾剂灭菌30分钟后开始接种。接种时应把木屑原种挑成玉米粒大小的块状,但不要太碎,这样可使菌种更易于萌发。接种完毕后把菌种袋移入菌种空架上并排列整齐。
2、春栽菌种在冬季制种,秋栽菌种在盛夏制种。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7℃,要避免忽冷忽热,温差过大会影响菌丝正常生长,造成发菌缓慢。当菌种袋发菌至1/3袋时,要全面检查是否有杂菌,如有应及时拣出处理掉。发菌45天左右菌丝便可走满全袋。
二、香菇试管怎么繁殖?
一、菌种分离
1、组织分离
要培养出优良的菌种,必须要有好的母种,好的母种又是来源于健壮的香菇个体,因此,首先必须选择发育正常、个体健壮、没有虫咬的新鲜菇蕾作为分离的材料。菇蕾采回后,不需用水洗,也不需用药水消毒,放入干净的培养皿内,用消毒过的手或解剖刀,将香菇从中剖开,在盖与柄接触的部分切取黄豆大小的菌肉,放在已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塞上棉花即可。
2、孢子分离
选择个体强壮,八分成熟的香菇,除去菌柄,菌褶朝下挂在玻璃漏斗上一条特制的铁丝钩上,漏斗盖住培养皿(培养皿放在一只垫有纱布的搪瓷盆中),静放12-20小时,菌褶上的孢子(种子)便大部分落在培养皿内,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即可作为分离培养使用。
孢子接种时,用接种针取出少量孢子,用无菌水配制成孢子悬浮液。再用接种针,取出少量悬浮液,用划线的方法接种于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待孢子萌发,生成菌落后,选择孢子最先萌发并生长最好的菌落进行纯化转管繁殖。
3、菇木菌丝分离
选取未出过菇或刚出过菇不久、但已恢复菌丝生长的菇木(肉眼看不见杂菌)一小段,拿回室内,不需表面消毒,用皮带冲在要分离的部分,将树皮取掉,然后用酒精消毒皮带冲,冲口在酒精灯火焰上灭菌,灭菌后,即时打入菇木已取皮的部分,迅速取出皮带冲,用灭过菌的小剪刀在冲口菇木块中间,剪下黄豆粒大小的一块,接入培养基上即可。
以上三种分离法,整个过程均应在无菌室内进行,一切用具均应经过严格消毒,以防杂菌污染。无菌室事前要用5%的石炭酸喷射,有条件的再经过紫外线灯照射20-30分钟。在接种台上,最好铺上一块用2%的来苏尔消毒过的湿纱布。
二、培养
菌种分离接种后,放在25℃左右条件下培养,两三天即可看见白色棉花状的菌丝从菇肉或木块上长出,三、四天便可看见从孢子萌发出的白色菌丝,十多天整个试管便长满菌丝。在培养过程中如发现试管中的培养基上有青的、绿的、黄的或糊状物出现时,说明此曾已被杂菌污染,不能应用。因此,在分离菌种时通常应分几管,以选择生长最优良者,进行纯化或作为母种转管繁殖。
以上三种分离法,常用的是组织分离法,因无性繁殖变异较小,操作容易,又不易带进杂菌。在没有香菇的情况下,可用菇木菌丝分离法。如要用杂交法育种,则必须用孢子分离法,而且要挑取单个的孢子进行杂交
三、纯化
组织分离不易带入杂菌,但孢子分离时往往带入杂菌,因此必须进行纯化。即在培养基上挑取香菇的菌丝,放入新的培养基上,连续几次,便可得到纯的香菇菌丝种。这一过程,称为纯化。
四、母种的转管繁育
将一条试管的母种,分接于许多条试管内繁殖,称为转管繁育。一管母种,可转30管左右。接种体大,菌丝生长快;接种体小,则菌丝生长慢。作法,用经过消毒的接种钩,把母种连同培养基钩一小块,约0.5 平方厘米,放入母种培养基的中间,以利菌丝迅速繁殖。
整个过程也要进行无菌操作。培养温度在25℃左右,接种后一天,便可见从接种体上长出白色的菌丝,十多天菌丝长满全管,便可用来接入原种培养基内或作为母种保存。
四、母种保藏
保存菌种最好用马铃薯、葡萄糖或白糖培养基,不宜用木汁琼脂培养基,因后者菌丝生长快,易老化。在常温下母种可以保存2-3个月(如时间过长,培养基因水分蒸发而干缩,菌种老化),如果继续需要,必须及时转管保存。在梅雨季节和高温多湿的夏天,要特别注意杂菌污染。
在低温下,培养基水分蒸发慢,同时菌丝新陈代谢慢或停止,菌种保存的时间可以长些。在1-4℃的冰箱内,菌种可保存半年左右,但必须注意勿使棉塞潮湿而长杂菌。保存温度不能太低,否则斜面培养基要结冰脱水,菌种特性易衰退或死亡。
放在低温长时间保存的母种,使用前,必须先将菌种放于适温下,让其苏醒后再即时使用(久放菌种易衰退),否则转管不易成活。为防止菌种因多次转管而发生退化或变异,在2-3年内应重新分离保存。
三、香菇种子的种植方法?
1、配制原料
种植香菇前要制作菌土。首先将麸皮、锯末、白糖、清水、腐殖土等物质混合成基土,并将基土利用高温消毒,然后将菌种与冷却的基土搅拌均匀,制作成菌土,并等待菌丝生长出来即可。
2、准备椴木
种植香菇可以使用椴木、松木等油脂较多的树木,并将树木切成一米的长度,然后使用专业工具在树木上转出直径在一到两厘米的小孔,并将转下来的木片收集在一起备用。
3、进行栽种
栽种香菇时,要将被菌丝爬满的菌土取出,然后将其掰成小块后,填入椴木上的小孔中,再使用锤子将木片砸入小孔中,避免菌土漏出,最后将栽种有香菇的椴木放在通风阴凉的环境中即可。
4、后期管理
香菇适合生长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因此放置椴木的场地最好选择林荫下或者屋后背光的场地,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还要向椴木上喷洒无污染的清水,等待一周的时间,香菇就会出菇。
四、最先进的香菇培育技术?
新的蘑菇种植技术主要是袋装种植。它的优点是:安全的种植环境,不易污染的环境,环境保护和易于获取的栽培材料,蘑菇可以一年生产多次,并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五、香菇繁殖技术?
⑴温度
在潮湿的 状态下,担孢子萌发的 最适温度为22-26℃。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 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 菇类。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实体在5-24℃范围内发育,8-16℃为最适。同一品种,在适宜范围内,较低温度(10-12℃)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 高温(20℃以上)上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 薄,质量差。在恒温条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实体。
⑵ 水分
在锯木屑培养基中,菌丝生长的最适含水量是60-70%;在菇木中适宜的含水量是32-40%,在32%以下接种成活率不高,在10%-15%条件下菌丝生长极差。子实体形成期间菇木含水量保持60%左右,空气湿度80-90%为宜。
⑶ 营养
香菇是一种 木腐菌,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 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菇木和培养基中的各种 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
①碳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包括单 糖类、双糖类和 多糖类,糖浓度在1-5%比较好。
②氮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 有机氮和 铵态氮,不能利用 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香菇 菌丝 营养生长阶段,碳源和 氮源的比例以25-40:1为好,高浓度的氮会抑制香菇 原基分化。在 生殖生长阶段,要求较高的碳。
③矿质元素
除了镁、硫、磷、钾之外,铁、锌、锰同时存在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并有相辅相成的效果。钙和硼能抑制香菇 菌丝生长。
④ 维生素类
香菇菌丝的生长必须吸收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则不需要。适合香菇生长的维生素B1浓度大约是每升培养基100um。在 段木栽培中,香菇 菌丝分泌多种酶类分解 木质素、 纤维素、 淀粉等大分子,从菇木的 韧皮部和木质部吸收 碳源、 氮源和矿质元素。
六、香菇生产的全过程?
首先制作菌种。它分为母种。原种两个制种阶段。然后准备原料。主要是木屑。棉籽皮。
第三是制作培养基。给培养基装袋杀菌。
第四是接种培养。
第五是出菇管理。
第六是采收销售。
七、种植香菇的方法与步骤?
香菇种植与栽培的技术如下:
1、基质:种植香菇之前,可以将麸皮、锯末、白糖、清水、腐殖土等物质混合成基质。将基质放在高温的环境中消毒。
2、种植:在无菌的环境中,将香菇的菌丝接种在基质中,然后将其放在菇房中养殖。
3、管理:香菇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需将空气湿度维持在55~6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