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海船蟹是梭子蟹吗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2-08 00:36   点击:34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东海船蟹是梭子蟹吗

三疣梭子蟹学名为“三疣梭子蟹”,在我国四大海域广泛分布和生产,其中以产于丹东的三疣梭子蟹最为著名。

每年的4月和10月是梭子蟹的产卵和繁殖期。在这个季节,雌梭子蟹是黄色的,雄梭子蟹是奶油色的。当他们品尝到香甜肥美的时候,就是他们享受味道的最佳时机。

梭子蟹是蟹的一种,很多朋友都喜欢吃,主要是里面的肉比较嫩,蟹黄很多,大家都很喜欢吃。

梭子蟹和飞蟹没什么区别。是螃蟹的一种,只是南北叫法不同。梭子蟹之所以汁多肉少,主要跟价格和吃蟹的时间有关。不过今年的梭子蟹便宜,现在买一些来品尝也很不错。

二、台州梭子蟹批发市场在哪里

沈家门东河路。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台州梭子蟹批发市场是指沈家门批发市场,地址位于沈家门东河路,该市场产品都是每天新进的,新鲜而且种类丰富,客流量对,海鲜价格亲民。

三、梭子蟹的生活习性

梭子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及3个疣状突起;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

头胸甲为茶绿色;螯脚背部和步脚呈鲜蓝色并布有白色斑点;步脚和螯脚的指节则为红色。

底栖短桨蟹 Thalamita prymna 梭子蟹科

栖息于珊瑚礁或岩礁浅水中,是潮间带常见种。全身背面颜色主要为墨绿色,因此出现在绿色海藻之间活动时,就有绝佳的保护色。梭子蟹科的种类最后一对步脚特化为又扁又圆,适合划水游泳,所以这一类的螃蟹又被称为游泳蟹。

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也是我国最大的一种蟹类。善于游泳,也会掘泥沙,常潜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凶猛好斗,繁殖力强,生长快。3月末蟹群游向浅水区产卵,怀卵蟹最大个体达750克,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从第一幼蟹期到成熟期,一般需3年。近岸产卵场雌蟹占80%以上,外海则雄蟹较多,主要渔期在4月份;据老渔民反映,越冬期间的气温或越冬场的水温高低对梭子蟹的渔获量有较大影响。谷雨前后蟹体最丰满,虽然秋季也可捕到,但不肥满(但越冬前雄蟹特别丰满肥大,有“谷茬公蟹”之说),雄蟹俗称“尖脐”,未成熟雄蟹称“查脐子”,雌蟹俗称“圆脐”,以雌蟹为好,怀卵大蟹又叫“石榴黄”,雌雄蟹市场价格相差悬殊。蟹肉色洁白,肉多,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因而久负盛名,居海鲜之首。如清代李渔所言,“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贵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梭子蟹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及其他营养元素若干。一般食用方法是清蒸,将其肉蘸以姜末醋汁,佐以醇酒,别有风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言“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成”,将海蟹螯足与熊掌合提并论。除鲜食外,还可晒成蟹米,研磨蟹酱,腌制全蟹(卤螃蟹),制成罐头等。蟹壳可做甲壳素原料,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由于近些年的过度捕捞,梭子蟹自然资源也正日益减少。为适应市场需要和适当保护资源,近年沿海有的地方已开展人工养殖。据介绍,养殖以土池为佳,池塘结构同精养对虾土池相似,面积以中小型为宜,水深1.5米~2米,并保持良好水质,池底铺设粗砂及隐蔽场所,让其栖息。同一养殖池必须放养同规格苗种,避免自相残杀。另一方法是秋季交尾后,将捕获的瘦蟹放入土池内蓄养,投喂小杂鱼、小贝类等,促使增肥,初冬时收获供应市场。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畅销品之一,出口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香港、澳门。出口口岸: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

四、蝤蛑:生活在海里的一种螃蟹,也叫“梭子蟹”,甲壳略呈梭形,肉味鲜美。我说应该是:青蟹!浙江海边有。

梭子蟹和青蟹是两种东西,青蟹和蝤蛑是一种东西,梭子蟹是有斑点的那种,远海梭子蟹斑点更多,蝤蛑是螯很大的那种

梭子蟹和青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蟹吧,所谓的蝤蛑,应该是青蟹

蝤蛑是温州人对青蟹的叫法,实际是同一东西。

锯缘青蟹 (学名:Scylla serrata)属 甲壳纲 ,梭子蟹科(蝤蛑科)。喜穴居近岸浅海和河口处的泥沙底内,性凶猛,肉食性,主食鱼虾贝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滋补强身之功效。尤其是将要怀孕的雌蟹,体内会产生红色或者黄色的膏,这种在中国南方叫做膏蟹,有海上人参之称。盛产于温暖的浅海中,主要分布在中国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的沿海等地,江浙一带尤多。营养分析青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 微量元素 ,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锯缘青蟹因体色青绿而得名。锯缘青蟹头胸甲略呈椭圆形,表面光滑,中央稍隆起,分区不明显。甲面及附肢呈青缘色。背面胃区与心区之间有明显的H形凹痕,额具4个突出的三角形齿,较内眼窝突出,前侧缘有9枚中等大小的齿,末齿小而锐突出,指向前方。螯足壮大,两螯不对称。长节前缘具有3棘齿,后缘具2棘剌;腕节外末缘具2钝齿,内末角具1壮刺;掌节肿胀而光滑,雄性个体尤为肿胀,背面具有2条隆脊,其末端具1棘刺,指节的内外侧各具1线沟,两指间的空隙较大,内缘的齿大而钝。前三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短毛,末对步足的前节与指节扁平浆状,适于游泳。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第6节末缘内凹,其缘直,两侧缘直,末节末缘钝圆,雌性腹呈宽圆形。甲宽可达20厘米,体重有1.5千克。

锯缘青蟹相对于拟穴青蟹,其螯足的网状花纹更加明显,闽浙渔民俗称为花脚y; 食量大,性格也比拟穴青蟹凶猛,人工养殖的难度也较高,我国多以养殖拟穴青蟹为主。

但在温州这块神奇的地方,蝤蛑却是一种家喻户晓的食材的方言俗称。更神奇的是,这种方言俗称,与无数明清古籍、文人品谈里的“古汉语”一样,齐齐指向了同一种东西――蟹、海蟹、大青蟹。

第一次尝试蝤蛑,应该是十岁以前的某天。来自温州的亲朋登门造访父母,捎带了四只硕大无朋的八爪将军来,还用稻草绳捆了结结实实,动弹不得。家里的小猫好奇上前拨弄,结果被大人拎起来痛骂一顿:“你以为这是湖蟹啊,一钳子钳断你的骨头。”

基于对“骨头钳断”这种恐怖景象的脑补,从那时开始,我对蝤蛑的态度就和孱弱的湖蟹、迟钝的梭子蟹区别对待。至于那次吃蝤蛑的记忆,倒已经模糊不清,只记得蟹肉很大块很厚实,有种大啖牛羊肉的快感。

真正开始品尝蝤蛑的美味,是有一次去温州朋友家做客。深谙烹制海鲜之道的主人,用3只蝤蛑做了满满一桌四道菜:

一只水煮,用白醋姜丝蘸了,吃其原味,鲜嫩无比;

一只对半切开,用事先准备好的虾汤和鸡蛋液从侧面注入蝤蛑中,上笼屉大火蒸熟。剥开时,蛋液已经变成一朵朵小蛋花,附在蟹肉上,喷香扑鼻。美其名曰:芙蓉蝤蛑,味道与境意双绝;

最后一只则碎拆开来,蟹肉用白酒略泡,做成蟹生。蟹盖和蟹腿码整齐了蒸蛋羹,端上来宛然一只螃蟹。

美食当前,我们俩吃得风卷残云,酒足饭饱后,还用剩下一点点蟹黄炒成蟹粉,下了一锅鲜美无比的蟹粉面线。我拍着肚子,满足地说:“从此以后不知蟹。”这是真话,但很显然说得太早了点。

那以后,我在温州,吃过多次蝤蛑料理,一次比一次美味,一次比一次更印象深刻。

最精致的一次蝤蛑。是在温州下属一个叫乐清的县级市里吃到的,当地一家酒楼的招牌菜“双味蝤蛑”。大致是把海鳗肉和蝤蛑肉混合一起打成细细的鱼蓉。一半塞回蟹壳内清蒸,一半则油炸成小圆饼。最后装盘,一只大蝤蛑上铺着几块金黄的圆饼,惹人食欲。吃在口中,一边是蝤蛑与海鳗双味混合,一边是油炸与清蒸双味互补。

但要提起最美味的,双味蝤蛑却绝对排不上号。那是一年秋天,我因公去温州下辖的洞头岛出公差。那是一个距离大陆30多海里的岛屿县城,岛上居民赖以生存的,除了旅游业,只有出海打渔。因为工作原因,我也跟船老大林阿金出海,早出晚归,浅浅体验了一下渔民生活。因为在近海活动,没有抓到黄鱼带鱼之类的鱼类海产,但运气不错,蝤蛑倒有好几十斤。

晚上靠岸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林老大和儿子一起,在海滩上直接架起了篝火,用脸盆舀了海水,直接煮起蝤蛑来。煮不多时,也不管生熟,大家七手八脚捞出来过着烈酒下肚。

彼时的季节,正是蝤蛑肥美的时令,外加现捕现吃,鲜美无比。所以虽然无油无盐,也谈不上什么烹饪,但我敢发誓,那绝对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蝤蛑大餐。

边吃我边羡慕地对林老大说:“真羡慕你们住在海边的人,每天都能吃到这么棒的海鲜。”他也不客气,笑了笑说:“我们靠海吃海,所以啥事儿都想通了。你们城里人赚十块钱花两块,我们是赚十块钱花十二块――谁知道哪次出海就回不来了呢,与其精打细算,还不如该吃吃,该喝喝,乐得快活。”说完,又一口酒下肚,笑声朗朗飘远,渐渐消失在哗哗的海浪声中。

如今事隔多年,洞头跨海大桥已经通车,出入有高速公路,再也不用靠船摆渡。想必船老大林阿金,也因海产的渐渐匮乏而改了行。但是,我仍然对温州蝤蛑念念不忘。当地青蟹的滋味、烹调,以及当地人如海鲜般鲜甜而浓俨的生活态度,都是我在别处从没有见过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