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带养殖场结构(种海带要用竹子吗?)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2-28 20:51   点击:5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种海带要用竹子吗?

种海带要用到竹子。

海带是用养殖筏架种植出来的,主要有两大类,单式筏架(又称大单架)和双式筏架(又称大双架)。单式筏架较为优越,是我国目前海带养殖的主要类型。浮子:为缆绳提供浮力,种类有毛竹筒、玻璃球、塑料球及聚乙烯泡沫等

二、海带养殖场要哪些材料?

海带养殖场需要泡沫,麻绳,石桩和海带苗。

三、海带是怎么样养殖的?

人工养殖的海带根部没有泥沙,体长肉厚。天然海带根部带有泥沙,体态比较瘦小。养殖海带是将海带苗固定在绳子上,绳子顶端连接浮漂,海带是垂挂在海水中生长的,所以根部没有泥沙。

天然野生海带的根部附着在海底礁石或者沙粒上,所以根部带有泥沙。因为是在相对昏暗的海底生长,接受的光照不充分,野生海带往往比较单薄。海带是生长在海洋中的藻类,富含碘和胶质,口感清爽。但是甲亢患者不宜食用。

四、人工海带制作过程?

一、养成海区的选择 

  作为养成海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底质:以平坦的泥底和泥沙底为好,较硬的沙底次之,稀软泥底最差。岩礁底质而可。前者打橛,后者下砣。 

  水深:是根据采用苗绳长短和养育形式来确定。一般在冬季大干潮时水深5米以上的海区,均可发展筏式养殖。   

  水流、风浪,较好的养殖区是流大、浪小。水深流大、风浪大的外海区,只要安全有保障,也是很好的养殖区。有上升流和冷水团的海区尤佳。

     透明度:养殖海区要有较好的透明度,才能促进海带的生长。对海区透明度的要求,关键是透明度的相对稳定。 

  营养盐:养殖海区要有较好的营养盐含量,一般要求含氮量在100mg/m3以上。

  污水情况: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农业生产污水。养殖海区应避开受污染海区。 

  二、养殖筏架的结构与设置 

  养殖筏架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式筏架(又称大单架)和双式筏架(又称大双架)。

  单式筏架较为优越,是我国目前海带养殖的主要类型。 

  单式筏架结构:主要由浮绠、橛缆、橛子(或石砣)、浮子、吊绳等组成。   

  浮绠:通过浮子浮力漂浮于海面,苗绳悬挂其上。

  其长度为筏身长,约50-60米。其材料为植物纤维或化学纤维绳。 

  橛缆和橛子(或石砣):用于固定筏身,橛缆一头与浮绠相连,另一头系在海底橛子上。缆绳材料选用与浮绠相同材料。橛子有木橛和竹橛。

  石砣可用石材制成,也可用钢筋水泥构件。   

  浮子:为缆绳提供浮力,种类有毛竹筒、玻璃球、塑料球及聚乙烯泡沫等。 

  海区布局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考虑通流、安全、操作方便。

  划定排次,组成区间,一般30-40台筏子为一个排次(一个区),区间距以30-40米为宜,筏间距(平等)以6-8米为宜。 设筏方向要考虑风、流的关系和海带受光状况。分顺流下筏和横流下筏两大类。

三、养成工艺流程 

  养成海区的选择→养殖筏架的布局→海带苗的出库运输→海带幼苗的暂养(垂挂式、平挂式)→拆苗帘→调节水层→施肥→洗刷与安全→分苗前的准备(苗绳的准备、吊绳的准备、坠石、分苗工具的准备)→分苗{分苗时间(10月底至于11月上旬)、分苗标准(10厘米)、剔苗、运苗、夹苗、挂苗}→养成方式(平养、垂养、垂平轮养、一条龙养育、贝藻间养)→养成管理(合理寄养、调节光照、施肥、切尖、其它管理)→收获。

四、施肥 

  在含氮量低的海区养殖海带,需要施肥才能生产商品海带。海水中施肥的特点是海带吸收少,流失量大,肥效低。根据这种特点,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喷肥、泼肥和挂袋。

  以施氮肥为主,适量补充磷肥。施肥量依不同季节而有差异。近几年由于海区呈富营养化现象比较明显,故海带养殖多不需施肥。   

大家知道,影响海带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光、温、肥、盐。光、肥、盐在大面积养殖区没在太大的差别,唯独水温各海区不同。因各海区水温不同(一般相差2℃左右),海带长势就不同。在海带养殖中,同一海区同一时期,海带所处水层不同,长势相差悬殊。以前有人认为是光照使然,认为海带生长总是上层好,光强比光弱好,浅比深好,而忽视了水温的作用,忽视了各海区上下层温度差异对海带生长的影响。

  我们发现,阳光的热量是温度的来源,但阳光是通过引起水温的变化才对海带起作用的。一般情况下,光的强弱改变不了上下水层的温差格局。只有当水温低于6℃时,光弱了对海带生长不利;水温高于8℃时,光强了对海带生长也不利。

  海带养殖的实践证明,海带对水温相当敏感,水温6-8℃时,海带就快速生长,有时每天能长10-13cm,而到0℃时,就停止了生长;20℃以上时,不仅不长,反而糜烂。 海带育苗,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只要调好温度,就能育出苗来。反过来,如果水温是0℃,无论怎么样调光,都无法育出苗来。

  因此,海带养殖中必须把握好水温这一关键。其一,在海带养成区的选择上要注重水温。各地通常将海区划分为一、二、三类,以前的划分标准或是按海带的长势来划分,或是按距离海岸远近来划分,这都没抓住关键。

    正确的划分标准是按海带生长期的长短即水温的高低来划分。海带生长期的长短由水温决定。在山东半岛,海带生长期一般是200-250天,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如何判断生长期的长短?即从年前水温降到20℃起,到年后水温升到20℃止,在这个水温范围内,哪个海区的时间长就好,反之就是差。

    开辟新海区,这是首选条件。

 其二,海带养苗区的选择。海带幼苗出库时,海水常温一般在17-18℃,但幼苗怕热,要求凉爽的水域,养成区内的内区比较适宜,因内区连接港湾、海汊,是天然的降温池。

  其三,海带生长水层的选择。海带生长最适水温是6-8℃,有时一天能长10-13cm。 只要从6℃开始,升降水层,就能达到调温增产的目的。前期:山东半岛地区,10月底11月初,海水温度急剧下降,表层一般13-14℃,水下266cm处15-16℃,这时海带苗挂得越浅越好,不要浅于17cm。

 中期:12月底前后,表层水温逐渐降到0℃,水下层因海水、海底储藏了大量热量,水温明显高于上层,深水更适合海带生长。 何时开始降水层?只要水温降到6℃,就开始降到水深处,深度以肉眼能模糊见到海带就可以了。

  后期:春节以后,海带度过了寒冷时期,上层水温渐高于深层,这时,只要发现水温稍有回升,就将海带升到上层来,内区不要浅于33cm,以防有的海区水温升到12℃以上,个别海带发生白化现象。 降水层办法:夹苗前,在吊绳中间打个活结,降水层时,把活结拉开就行;升水层时,在吊绳再打个结就行了。

   其四,通过把握水温指导海带挂苗和收割。一般养殖单位都有几处海区,即使只有一处海区,也有内、外区之分,其水温是不一样的。开始夹苗时,内区水温低,外区水温高,所以要先挂内区。 有条件的单位,可在低温区密挂暂养,等到内外区水温基本持平,再搬向外区。

  另外,在海带收割时,应先收温度高的海区,后收温度低的海区。

五、海带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一、种海带

  1.种海带养殖环境 种海带养殖区要求水流通畅、水深20~30米的外海区,水流速度不小于0.2米/秒,透明度变化小于3米。

  2.种海带挑选 每年5月底或6月初进行初次选种。选择藻体叶片肥厚、柔韧、平展、中带部宽、色浓、有光泽、柄粗壮且没有形成孢子囊的海带个体。清洗种海带表面附生的污泥及杂藻,暂养在养殖区。

  6月中下旬或7月上旬,进行二次挑选,要求藻体生长良好、无病烂、附着物少、没有形成孢子囊的海带。剪去藻体边缘波褶部和梢部以及丛生的假根团,洗去叶片的附着物,处理后的种海带移入育苗池内。

  3.种海带室内培育 在种海带培育室房顶外用竹帘,室内用布帘遮盖育苗池,保持光照强度1000~4000 勒克斯。每天定时用搅拌机搅动池水,保持流水 16 小时以上,保持培育水温 8~10℃,日换水量1/4~1/3。

  每天定期观察种海带的发育情况,如发现有腐烂或者病变的个体,应及时清理。同时,要侧重观察种海带表面是否形成孢子囊,可根据孢子囊形成的速度和面积,及时调整光照和水温,进一步促进孢子囊的发育。

二、繁育

  1.种海带的处理 将清洗后的种海带挂于阴凉通风处3~4小时,保持温度在12~18℃。如种海带表面形成的孢子囊面积较大,可不采用阴干刺激的方式进行处理。

  2.游孢子的采集 将消毒后的育苗池放入低温海水,将种海带放到放散槽中(平均每个育苗帘大约需0.01株种海带)。用捞网捞出水中的黏液,并不断用搅耙搅动。水温保持在6~9℃,光强不超过2000勒克斯。每10分钟取水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每个视野有5~6个游动活泼的游孢子即可取出种海带,停止放散。将孢子水清除黏液后将其定量倒入育苗池中(孢子附着密度要求在100倍显微镜下每个视野15~20个)搅拌均匀,并放入塑料框育苗帘,苗帘数为10个一组,竖放,通常游孢子两小时左右即可附着牢固。

  3.育苗管理 育苗水质要求符合《GB 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和《NY 5052-2017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采用平面式育苗,水位高于苗帘 10 厘米。育苗期间,清洗苗帘、清除杂藻是关键,一般采苗后两天用具有多出水孔的塑料高压喷水管喷刷冲洗苗帘。喷刷时,水流正对苗帘来回喷刷,要求喷刷均匀,每2~3天洗刷一次。采苗8天左右,海带配子体发育至开始形成孢子体时,停止洗刷,待过4~5天,通过镜检发现有90%幼苗形成孢子体,再继续洗刷。洗刷的次数和力度根据幼苗和杂藻的生长情况而定,规模育苗多为隔天洗刷一次。幼苗长至0.8厘米后,洗刷时苗体易被夹在苗绳间,应少洗刷或不洗刷。海带不同发育阶段水温、光照、营养盐及换水量见表1。每日除监测一次盐度、pH、溶解氧及氨氮含量情况外,还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幼孢子体生长等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4.夏苗出库 水温降至21℃以下(约11月中旬),夏苗长度2厘米左右即可下海暂养。要求出库夏苗藻体健壮、叶片舒展、色泽光亮、有韧性;苗帘无空白段、杂藻少,2厘米以下每1厘米苗绳海带苗数量为10~15株,附着均匀;2厘米以上海带苗数量应多于6株。采用湿运法,将运输器具(泡沫保温箱)和苗帘用低温海水冲洗,密封。避免阳光曝晒,运输时间为24小时以内。

  5. 幼苗海上暂养 选择风浪小,潮流畅通,水质肥沃,透明度1~3米,浮泥杂藻少的内湾近岸海区。将苗帘截段平挂至筏架上苗绳中间,下端系坠石使其稳定在一定水层。初挂 50~80 厘米,后经1~2次调节水层,最终提升至20厘米。在有浮泥的海区,幼苗长到5厘米前应经常洗刷,每天两次,以利于幼苗生长。

  6.分苗 幼苗长成20厘米左右即可分苗。分苗时将育苗绳上的细苗剔下夹到苗绳上(苗绳直径为 2~2.5 厘米,单绳长 200~300 厘米)。选叶片舒展、色泽光亮、藻体健壮、柔韧的幼苗。苗绳长 250 厘米,每 8 厘米夹苗一株,每绳夹苗 30~35株。采用双绳平养法,绳间距50厘米,亩放苗量12000株(按照每亩1200米养殖绳计算)。暂养水层50厘米,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调节至30厘米左右,后期调节至10厘米。夹苗前先将苗绳在海水中浸泡,使苗绳处于湿润状态。海带苗夹好后,要及时挂于海中养殖浮筏上,采用平养等方法进行养成。

三、养成

  1.养殖筏设置

  (1)单式筏结构:浮绠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学纤维绳缆。根据海流风浪情况直径1.5~2厘米即可,筏身长度标准为50~60米。橛缆的材料规格与浮绠相同,长度为水深的2倍(橛缆∶水深=2∶1);风浪,海流较大的海区为 2.5~3 倍[橛缆∶水深=(2.5~3)∶1]。木橛采用较软质干燥的木料去皮制成,直径15厘米左右,长度1~1.5米。砣子为石砣或水泥砣,重量1000千克以上,砣子高度要偏低,砣子高为砣子底边的1/3。

  用塑料制成直径28~30厘米、重1600克左右的浮子,浮力12.5千克。绑浮子绳材料为聚乙烯绳,直径0.2~0.3毫米。吊绳的材料为聚乙烯绳,直径3~5毫米,长度按海区养殖水层而定。苗绳为红棕绳或红棕丝与聚乙烯纤维混纺绳,均为三股合成,直径为1.3厘米,松紧适宜,苗绳长3.5~4米。单筏排长60米,行间距5米,每排单筏挂苗100绳。

  (2)单筏设置:筏间距 5~8 米,每小区设筏20~40 行,区间距 30~50 米,区与区之间成“田”字形纵横排列。以顺流设筏为主,在风浪和海流较大的海区偏流设筏。确定浮筏方向和筏身长度后,在筏身两端打木橛或下砣子固定筏身。筏身建设的松紧程度应当在高潮时筏身保持较松弛的状态,使筏身能够随风浪浮动有一定的幅度。绑系浮子的绳扣应结紧、结死,绳索与浮绠衔接处要绑紧。吊绳绑在浮绠上一定要牢固,不能使其左右滑动,防止吊绳和苗绳相互缠绕磨损而掉失。在风浪大的软泥底海区,橛长度在1~1.5米,海区木橛长度不小于0.8米,橛缆要绑在木橛下端3/5~1/2处,以防拔木橛。

  2.养成方法 采用平养法。浮筏设置与海流平行,连接相邻两行浮筏之间的苗绳,苗绳平挂于海水中,使海带受光均匀,有利于海带生长。初挂水层80~120厘米,根据透明度的变化适时提升水层,当水温上升至12℃以上时,应适当提升水层至30~40厘米。平养后每30天倒置一次。

  3.养成期病害防治 海带养成期间的主要病害有绿烂、白烂、点状白烂、卷曲等,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六、海带怎样养殖?

(1)养成海区的选择作为养成海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底质:以平坦的泥底和泥沙底为好,较硬的沙底次之,稀软泥底最差。岩礁底质而可。前者打橛,后者下砣。水深:是根据采用苗绳长短和养育形式来确定。一般在冬季大干潮时水深5米以上的海区,均可发展筏式养殖。水流、风浪,较好的养殖区是流大、浪小。水深流大、风浪大的外海区,只要安全有保障,也是很好的养殖区。有上升流和冷水团的海区尤佳。透明度:养殖海区要有较好的透明度,才能促进海带的生长。对海区透明度的要求,关键是透明度的相对稳定。营养盐:养殖海区要有较好的营养盐含量,一般要求含氮量在100mg/m3以上。污水情况: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农业生产污水。养殖海区应避开受污染海区。(2)养殖筏架的结构与设置养殖筏架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式筏架(又称大单架)和双式筏架(又称大双架)。单式筏架较为优越,是我国目前海带养殖的主要类型。单式筏架结构:主要由浮绠、橛缆、橛子(或石砣)、浮子、吊绳等组成。浮绠:通过浮子浮力漂浮于海面,苗绳悬挂其上。其长度为筏身长,约50-60米。其材料为植物纤维或化学纤维绳。橛缆和橛子(或石砣):用于固定筏身,橛缆一头与浮绠相连,另一头系在海底橛子上。缆绳材料选用与浮绠相同材料。橛子有木橛和竹橛。石砣可用石材制成,也可用钢筋水泥构件。浮子:为缆绳提供浮力,种类有毛竹筒、玻璃球、塑料球及聚乙烯泡沫等。海区布局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考虑通流、安全、操作方便。划定排次,组成区间,一般30-40台筏子为一个排次(一个区),区间距以30-40米为宜,筏间距(平等)以6-8米为宜。设筏方向要考虑风、流的关系和海带受光状况。分顺流下筏和横流下筏两大类。 海带养殖慎防病害编辑本段 一、蘸肥防虫法。 水虱的特点是白天活动能力强,晚上活动能力弱。晚上当水温降至8℃时,就潜入了海底,不会对海带构成威胁。在白天当水温升高时可把海水与尿素按300∶1的比例配好,将海带苗放入化肥水中蘸一小会儿,水虱就会从苗绳上全部落下,再把海带苗放回海里。用此法操作简便,效率也高,2人每小时可以蘸遍十余联苗。海带苗每天要蘸两遍肥;以早晨4~5时和下午6~7时为宜。并且要天天坚持蘸肥,当头期苗长到66厘米以上时便可以夹苗了。夹好的苗,苗根较粗,长势快,害虫对它就构不成威胁了。 二、加深水层法。 当海带长到3月中旬至4月初时,由于天气转晴,海水透明度剧增。中期、晚期的海带苗由于生长期较短,苗体弱,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外界环境。养殖户在这段时间内要勤出海,勤观察,一旦发现少数海带苗有两边向里卷曲的现象,就是白烂病的前兆。在此期间,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等到海带出现大面积卷曲时,就遏止不住病情了。应视情况把中期、晚期的海带加深50~82厘米左右的水层(头期苗可以相对浅些),一般10天左右,这样卷曲的海带便可以恢复平直,并且长势良好。到4月中下旬时,海带进入厚成期,对光线的需求剧增,这时候就要把海带提升到距水面33厘 米左右处。此法特别有效。 海带加工应注意的问题编辑本段 海带收割上岸后直接依靠阳光晒干称为淡干,淡干海带用途广,营养成分不受损失,是提取碘、胶、醇的原料。经常食用海带有防止和治疗甲状腺肿病的作用。另外每年还要提供大量产品出口。海带加工标准国家已有规定(1979年4月1日重新修订颁发)。除按国家规定严格执行外,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1)作为海藻化工用的海带,应认真晒干,保证含水量不超过规定的22%;认真清除杂质,保证不超过规定的2%,作为化工原料绝不能掺杂使假,要为国家和使用单位负责。 (2)作为出口产品,要力争当日一次晒干晒透;不允许带有杂质和孢子囊、茎及黄白边等;色泽要浓褐,不准以次充好,损伤国家的荣誉。 ①底质:海底以岩礁面平坦而起伏或有一定倾斜度的为佳;其次是大石块底质;此外,碎石或砂砾底质也可用投石法增殖。 ②水质:水质清洁,自然含氮量经常保持每立方米10毫克左右均可,海水中悬浮物较多而水混、岩礁上有沉积物和浮泥等不能使用。 ③水深:一般从低潮线下到2.5米均可。 ④生物:岩礁面上有大量杂藻着生,不宜利用。因虽能清除,但费工太大,得不偿失。 ⑤流速:据调查,流速不超过60厘米/秒以上,岩礁面上海带孢子均可附着生长。 ⑥水温:要注意夏季水温不超过27℃的海区,大孢子体才能越夏进行繁殖。 (3)海带增殖方法: ①采孢子投石增殖法:即人工将孢子附着在石块上,再投入已选定的海区内。石块的大小依据风浪大小而定。每亩投石块。 ②沉设种海带法:保存种海带过夏,待秋季孢子囊成熟后运至已选定的海区内,将种带干燥刺激2-3小时,再将种带绳两端绑缚石锚拉紧投入海底。每亩沉放种带1000棵。 ③悬绳绑苗增殖法:日本采用此法,即在已选定的海区内先设置海底浮筏。在浮筏架上垂挂苗绳使其自然放散孢子。附着在岩礁上

七、怎样养殖海带?

人工养殖

海带原为冷水性海藻。其生长温度为0~13℃,以2~7℃为最适温度。

海带进行光合作用需有足够的光能,并从海水中吸收营养,由于海水混浊或透明度不同,适宜生长的水层也有深浅之别,深者在大于潮线下2~3m,浅者在水面下1m深处(在海水中追施氮、磷肥能提高海带产量)。流速大的海区生长良好,反之生长很慢且易染病害。一般流速在50~80cm/s 较适宜。

海带是一种有明显世代交替的植物,藻体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后形成配子体,配子体的卵囊和精囊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萌发产生幼孢子体,幼孢子体经无性繁殖即为海带。

海带苗虽有多种,但6~7月份培育的夏苗,是中国海带养殖的主要苗源。

在海带养殖海区选择岩礁底、无污染的海区修建有制冷系统、从大海抽水净化的供水系统,和能调节光照的玻璃房结构的育苗室。中国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故应在6~8月份,水温上升到23℃以前采好孢子。

从海上选择叶片平直、宽大、厚实、健壮、颜色深褐、孢子羹多而成熟度适中、没有腐烂的个体作种昆布,搬到室内水中继续培育。水温保持在13~18℃之间,自然光照,追施氮400mg/m3、磷520mg/m3等,经14d叶表面产生孢子囊群。

为了使其大量放散游孢子,可将种海带悬挂在阴凉处阴干2~4h,投入水池,水温20~22℃,刺激其放散出游孢子,并能附着在用竹或棕绳制作的生长基上,然后进行培育。

培育水温在10℃以下,每日保持10h以上光照时间,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通过遮光设备调 5×10一6、磷0.15×l0一6。定期更换一部分海水,并保持一定的流速,使每小时更换水量能达到1/6~1/3,保持水质清洁。经100d左右,幼苗长到1~2cm长时,移到海上暂养,应及时遮帘、施肥和调节水层,使苗长到10~15cm时即可夹苗,采用“大把摇拔”的方法剔苗后,将苗夹于1.5~2m长的夹苗绳上。

单棵夹苗棵距2.5~3cm,簇夹2~3棵苗为一簇,簇距5~7cm,然后将苗绳挂在筏子上,可采用垂养、平养、斜面养三种形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