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竹荪是如何生长的(竹笙生长过程?)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17 07:27   点击:9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竹笙生长过程?

孢子萌发以后,形成较纤细的初生菌丝,单核,故也叫单核菌丝。初生菌丝继续生长并相互结合以后,形成粗壮的次生菌丝,双核,故也叫双核菌丝或再生菌丝。再生菌丝经一段时间生长,菌丝体内积累了充足营养,并逐渐达到生理成熟。此时菌丝在培养料表面形成大量菌索。菌索不断向土层蔓延, 吸收土壤水分,形成瘤状凸起,即为子实体原基。

子实体原基发育后形成菌蕾,初期为卵圆形,俗称菌蛋,也叫竹荪蛋,直径3~5厘米,白色。以后,球形逐渐变为椭圆形,顶端凸起。子实体由凸起部分的包被中突出, 形成完整的子实体。子实体发育成熟后,又发育形成大量担孢子,这样一个循环,即为竹荪的一个完整生活史。完成这一生活史,需时约为一年。

二、竹荪种植技术?

步骤/方式1

种植前需要先准备合适的竹子。要在湿润的土壤里面自然腐霉,所以还要准备肥沃的黑色土壤,用土将竹子掩埋。也可以将竹子制成木屑,再加入一些稻杆,用这样的基质来种植竹荪。

步骤/方式2

竹荪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生长,一般我们是采用温室栽培的方法来种植竹荪,将温度控制在20℃-24℃左右,最低温度为15℃,高温不超过30℃。

步骤/方式3

竹荪的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所以种植的时候要适当把握水分和湿度,不可使土壤环境缺水。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种植棚内的湿度。

步骤/方式4

竹荪适合在阴凉的环境中生长,不需要过多的光照,所以竹荪种植时不能完全不见光。适量的光照会加快竹荪的细胞分裂,竹荪的长势更好,但是光照不能太强。

三、竹荪是怎么来的?

1、竹荪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雪白色的圆柱状菌柄,深绿色的菌帽,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2、竹荪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河北、陕西、湖北、安徽、湖南、四川、云南、江西、福建、贵州、西藏、广东、广西及台湾等省区都有采集到竹荪的报道,但各地的竹荪品种不完全相同,其中以西南各省分布较广,食用品种质量也较优。

四、竹荪是怎么长的?

竹荪是由腐死的竹鞭、竹疙篼上的担孢子萌发而来的。竹荪的生长需经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发育阶段。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菌帽深绿色,菌柄圆柱状、雪白色,菌托粉红色,有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

五、竹荪种植全过程?

1. 场地整理:选向阳、通风、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耕地。整地做畦床,宽1m,高30cm,长度不定;畦距50cm,畦面铺10cm以上的肥土,整平。然后在畦面喷5%甲醛溶液密闭12小时。播种前,取畦面上5cm厚熟肥土堆放一旁,作覆土用,再用0.3%敌敌畏溶液或石灰水喷洒畦床。场地四周设遮阳棚,光照强度要求“四阴六阳”。

2. 培养料配制:配方为玉米芯48%,玉米秆30%,杂木片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或杂木片68%,黄豆秆30%,石膏粉1%,糖1%。使用前玉米芯应粉碎成2cm的碎块,玉米秆或黄豆秆切成3cm长的碎段;杂木用机械切片。先将原料晒干,再装入袋中置清水中浸泡5天,也可用0.5%石灰水浸泡2天,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沥干即可使用。每平方米用料20kg,含水量65%左右。

3. 栽培季节:一年可栽培两次:春栽在5月初播种,8月可以采收;秋栽在9月播种,翌年夏季采收。

4. 播种:用层播法铺料播种。先在床面铺料5cm厚,用点播或撒播法播种,上面再铺10cm厚培养料,稍加压实后,再播一层菌种;上面再铺5cm厚培养料,压实后,盖树叶残渣,即可覆土。畦四周覆土5cm,畦表覆土2cm,加盖薄膜,保温保湿。每平方米用种8瓶,种块不能太碎,以蚕豆粒大小为宜。

5. 畦床管理:

①发菌期:播种后,盖好薄膜,温度保持在25℃左右,每天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一月内不喷水。

②现蕾期:30天后待白色绒毛菌丝长满畦面时,覆盖1cm消过毒的熟肥土,然后撒一层树叶或松针。菌丝扭结成菌蕾时,每天向畦面喷水,保持空气湿度80%,温度25℃。

③出菇期:40天后子实体相继形成,温度宜控制在28%,湿度保持在90%,喷水时间应在早晨7点以前,一般每天通风一次,温度高时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

6. 越冬管理:竹荪播种一次可采收两年以上,但在北方,竹荪越冬是一个重要环节。具体做法是:在霜降前后,土壤开始冻结前,用杂草、树叶等将畦床盖好,厚度以15cm左右为宜。覆土前浇灌封冻水,使畦床和畦旁沟内灌足水。翌年春季土壤开始解冻时,分两次揭开覆盖物,每次隔7天,然后进入正常出菇管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