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银耳栽培有哪些病虫害(银耳栽培有哪些病虫害呢)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8 20:39   点击:15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银耳对栽培环境有哪些要求?

1.温度

温度是银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银耳属中温性真菌,菌丝在16~30℃内均能生长,其中20~28℃生长正常,23~25℃生长最好,低于20℃或高于28℃菌丝纤弱。子实体分化的温度在16~28℃之间,低于16℃生长迟缓,高于28℃分化不良,最理想的温度应是22~25℃。

2.湿度

银耳在适湿的条件下菌丝才能定植,生长旺盛。菌丝粗短成束,子实体分化正常。在过湿的环境中,菌丝生长柔弱纤细稀疏,子实体分化不良或胶化成团。所以要根据银耳在其生长各个阶段对湿度的不同要求,给予适当的水分,在过湿条件下银耳不易萌发成菌丝,而是以芽殖形式出现。

3.光照

强烈的直照光会不利银耳菌丝的萌发及子实体的分化,散射光能促进孢子萌发和子实体分化。不同的光照对银耳子实体的色泽有明显关系,暗光耳黄子实体分化迟缓,适当的散射光,银耳即白品质也优。

4.酸碱

银耳是弱酸性真菌,培养时的pH值应在5.2~5.8之间,过酸或者过碱对银耳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大球盖菇人工栽培的病虫害有哪些?

答:大球盖菇抗性强,易栽培。据栽培的实践及近年来推广 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发生严重危害大球盖截生长的病害。可是在出菇前,偶尔也会见到一些杂菌,如鬼伞、盘 菌、裸盖菇等竞争性杂菌,其中以鬼伞较多见。大球盖菇的 栽培过程,较常见的害虫有螨类、跳虫,菇蚊、妈蚁、蛞蝓等。

三、蓖麻栽培中有哪些病虫害防治呢?

下午好

蓖麻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灰霉病、锈病、黑斑病等

主要害虫有:棉铃虫、刺蛾、蓖麻夜蛾等

供你参考

祝你开心快乐

四、椴木栽培银耳技术?

(1)椴木栽培场地的搭建

根据栽培之地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场地。根据老一辈银耳培育人传授的经验,选择地理位置的时候,需要遵循“三不要”所谓的“三不要”指的是,不要选择阴坡,不利于银耳生长发育,不能接受日常量的阳光照射;不要选择石坡,石坡周围的土壤不容易调节与控制。不要选择低坡,低坡容易出现各种意外事故,例如自然灾害等。

银耳

在确定好椴木栽培的场地之后,接下来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椴木栽培材料了。

(2)选择合适的银耳培育树种

椴木银耳栽培,对于树种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会选择本身长有木耳的耳木树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树种。其中麻栎是一个很好的银耳培育品种,这种树种皮比较薄,砍断之后,水分容易干,更有利于银耳的培育。

优质银耳

当然,在砍伐树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树木进入休眠期,一般为冬季时候,这时候砍树水分不是很足,并且内部结构比较敦实,树皮不容易破坏。

(3)耳木树截肢与在制作耳木架

耳木树的长度一般为一米左右比较合适。在截肢之后可以就地晾晒,也可以搬到合适的坡度上进行搁置处理。另外需要做的是,将截肢的耳木树进行搭架,以“井”字比较合适,这样可以让椴木快速脱去水分,将水分控制在36%左右比较合适,太干不利于银耳培育,太湿不利于接种走菌,整个过程会变得缓慢。

五、定植后茄子设施栽培田间的病虫害防治有哪些?

保护地茄子易发生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茶黄螨、蚜虫等,病害主要有茄绵疫病、褐纹病、黄萎病等。

(1)红蜘蛛 又名火蜘蛛,虫体为红色或橘红色,成虫和若虫在叶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黄枯焦。

预防红蜘蛛应加强中耕,消除杂草,减少虫源,发现田间有虫害及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5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每隔7天喷1遍,喷2~3次。

(2)茶黄螨 虫体小,肉眼看不出。茶黄螨繁殖速度快,若防治不及时则迅速蔓延。

茶黄螨主要以成螨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越冬,靠风吹和自己爬行传播。成螨和幼螨集居在植株幼嫩部位刺吸汁液。被害部位表皮细胞木栓化,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增厚变硬。叶片被害后停止生长,叶背面变成茶褐色,叶缘向背面卷曲。

当发现田间个别植株嫩叶有变小增厚,发硬、叶背油浸状时,立即用药防治。可用3%的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20%的三氯杀螨醇乳剂1000~1500倍液喷洒植株。喷药重点部位是植株的上部嫩叶、茎及生长点、花蕾和幼果。

(3)蚜虫 喜食番茄嫩叶及生长点,以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分泌蜜露,使叶片皱缩卷曲、变黄。

蚜虫主要分布在叶背面,因而叶背是防治重点。防治蚜虫应选择不同性质的农药交替使用,以提高药效。

防治蚜虫可利用蚜虫对黄色、橙色的趋性特点,在黄色或橙色纸板上涂抹废机油诱杀有翅蚜。也可用40%的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2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的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防治。

(4)茄子绵疫病 保护地茄子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茎叶。受害部分以老熟果实为主,发病初期病部生水浸状圆形小斑,最后扩展到整个果实,病部逐渐收缩、变软,表面出现皱褶。高温条件下病部生出浓密的白色绵毛状菌丝,果肉变黑腐烂。

此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流行。因此保护地栽培茄子应控制空气湿度,及时摘除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发病初期用58%的瑞毒锰锌400倍液,75%的百菌清液500~600倍液,25%的瑞毒霉800倍液,40%乙膦铝2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茄子褐纹病 主要危害茎、叶及果实。

叶受害初生白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病斑,中部浅褐色,边缘暗褐色。茎被害后病斑棱形,边缘深褐色,中间黑白色。果实被害初生褐色圆斑,稍凹陷,病斑表面轮状排列许多小黑点。发病期整个果实腐烂,常脱落或干瘪悬挂在枝上。

预防茄子褐纹病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进行种子消毒和苗床灭菌。进入结果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喷施65%代森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500倍液,75%百菌清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10天喷1次。

(6)茄子黄萎病 一般在门茄坐果后开始发病。发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叶脉间变黄,叶片萎蔫,以后上部叶片也逐渐萎蔫,病株果实变小变硬,受害严重时全株枯死。剖开根、茎及叶柄,可见维管束呈褐色。

茄子黄萎病应以防为主,注意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定植茄子前可用2~2.5千克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地面,翻入地下25厘米深处。也可在定植时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每株灌药0.3~0.5千克。

六、野生银耳与袋装温室栽培银耳有什么区别?

袋料银耳是古田县食用菌的主栽品种,该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具有栽培原料广泛、成本低、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特点。主要是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进行室内瓶栽和袋栽。

段木银耳,就是你所说的野生银耳。银耳的段木栽培,其方法和步骤与香菇有许多相同之处。目前国内人工栽培使用的树木为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一百多种。要选择生长期已满七年于第八年砍来种耳,一年收获一季。

七、银耳有哪些?

1、雪耳

雪耳是白色银耳,颜色呈现自然的乳白色,是古田银耳中的珍稀品种,优点在于几乎无根蒂,胶质非常浓稠,出胶快,易煮糯,叶片厚,性价比高,炖煮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得到软糯的雪耳。

2、大银耳

大银耳是黄色银耳,单朵直径在13.5公分左右,一般家庭一次半朵就足够了,它被人们誉为“菌中之冠”,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食用前请用凉水提前40分钟彻底泡发,泡发好的银耳,犹如白莲花一样,泡发好之后的银耳可以凉拌,煲甜汤。

3、椴木银耳

椴木银耳生长周期较长,需半年之久。精选优良的椴木,人工钻孔,并将菌种放入孔内。然后放置在深山中模仿野生生长,其色泽正,无熏硫,朵型小巧,容易煮糯。

4、丑耳

丑耳浇水比较少,叶片比较密集扎实,朵型大。银耳浇水比较频繁,叶片吸收水分舒展就很快。采摘后,丑耳是去掉根蒂杂质部位,不浸泡清洗就直接烘干。

5、本草银耳

本草银耳烹饪方式比其他银耳更加简单方便,出胶更快,且营养成分更利于人身体吸收,只需30分钟就能煮出浓稠胶质,美味香甜,极大程度保留银耳的营养成分。

八、银耳是怎样栽培的?

1、瓶栽法。将混合好的银耳培养料装入500~750g的广口瓶中,装满压实,随后用塑料薄膜外加一层牛皮纸覆盖瓶口,并用线扎紧,放入高压锅内,保持100℃ ,连续灭菌7小时,冷却后,即可移入接种室备用。

最后在将其移至接菌箱内进行接种,每瓶750克容量的菌种,可接种栽培瓶50-80瓶。

九、常用的银耳代料栽培的培养基有哪些?

栽培银耳的培养料有多种,每种都包括主料和辅料。作为主料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木屑(阔叶树)、棉籽壳,其他如棉秆粉、甘 蔗渣等也有地方使用。辅料如米糠或麸皮、黄豆粉、石膏粉、硫酸 镁等。

所有的原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现将其常用配方介绍 如下。

(1)木屑培养基木屑50千克,麸15千克,黄豆粉1千克, 蔗糖0。 75千克,硫酸镁0。25千克,石膏1千克。

(2)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60千克,麸皮12。5千克,蔗糖 0。75千克,黄豆粉1千克,石膏1千克,硫酸镁0。25千克。

(3)木屑棉籽壳培养基木屑50千克,棉籽壳50千克,麸皮 30千克,石膏2千克,黄豆粉2千克,糖 1.5千克,硫酸镁0。5 千克。

(4)甘蔗渣培养基甘蔗渣100千克,麸皮30千克,石膏粉 2千克,黄豆粉2千克,糖1。5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

银耳培养基配制方法基本上与黑木耳培养料相同,但有以下两 点不同。

第一,银耳培养基含水量应不超过60%以利于银耳菌丝 生长,且银耳代料生产周期短,仅35-40天,水分消耗相应较少。

十、马铃薯栽培如何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既是大宗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蔬菜和工业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但是,马铃薯是病虫害较密集的作物,病虫害种类多,发生的态势复杂,严重影响马铃薯生产的稳定发展,完全依靠药剂防治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可有效地防治和解决病虫害问题。

一、马铃薯主要病虫害

1、病害: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病毒病、疮痂病、癌肿病、黑胫病、线虫、黑痣病

2、 虫害: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甲虫、小地老虎、蚜虫、蛴螬、蝼蛄、块茎蛾

二、病害主要症状及发生条件、防治技术

(一)马铃薯晚疫病

1、症状:此病可侵染叶片、茎蔓和薯块。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先在叶尖或顺缘出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周围具有较宽的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成黄褐至暗褐色大斑,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常在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稀疏白霉,雨后或清晨尤为明显。空气干燥,病斑变褐、干枯,破裂或卷缩。茎杆和叶柄染病,多形成不规则褐色条斑,严重时致叶片萎焉卷曲,终致全株黑腐。薯块染病,初生浅褐色斑,以后变成不规则褐色至紫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不明显,病部皮下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终致薯块腐烂。

2、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昼夜温差大,空气潮湿,多雨,多雾,平均气温10--22℃,有利于病害发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发芽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病菌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浇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产生病薯,作为下一季的主要侵染源。

3、防治技术:

(1)选用脱毒抗病种薯。品种主要有合作88,威芋3号,滇薯6号。

(2)种薯处理。严格挑选无病种薯作种薯,采用25%甲霜灵锰锌2克兑水1千克将200-2500千克种薯均匀喷洒后,晾干或阴干进行播种。

(3)栽培管理。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避免偏施氮肥和雨后田间积水;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

(4)药剂防治。采用25%甲霜灵锰锌2克兑水1千克将200-2500千克种薯均匀喷洒后,晾干或阴干进行播种。

(二)早疫病

1、症状:叶片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茎上很少有病斑或无病斑;块茎上产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褐色海绵状干腐。

2、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为害叶、块茎。病菌易侵染老叶片,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6-28℃,瘠薄地块和肥力不足道田块发病较严重。

3、防治技术:早疫病于发病初期用 1 : l : 200 波尔多液或77%的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 500 倍液茎叶喷雾,7~10 天 1 次,连喷 2~3 次。

 

(三)青枯病

1、症状:青枯病是由一种细菌性病菌引起的病害,植株稍矮缩,叶片浅绿,下部叶片先萎焉后全株下垂,早晚恢复正常,4-5天后全株萎焉死亡。

2、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高温、高湿、多雨的地区发病重,最适宜温度30℃-37℃,一般酸性土壤发病重。

3、防治技术:目前还未发现防治青枯病的有效药剂,主要还是以农业防治为主。可用可杀得8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链霉素灌根。

(四)马铃薯环腐病

1、症状:此病是维管束病害,全株侵染。一般病薯外观症状不明显,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色,重时变色部分可达1圈,可破坏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组织,使皮层与髓部部分或全部分离,形成离核。生长期地上部常表现枯斑或萎蔫二型。随病情发展,病株根、茎、蔓维管束逐渐变褐,新鲜病蔓有时会溢出菌液。

2、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病菌生长温度2--36℃,适宜温度为20--23℃,地温19--28℃有利于病害发展。病菌随种薯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面越冬。未曾消毒的切刀是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病菌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助雨水或浇水传播蔓延。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薯调运。

3、防治技术:

(1)实行无病田留种,采用整薯播种。

  

(2)严格选种。播种前进行室内晾种和削层检查、彻底淘汰病薯。切块种植,切刀可用53.7%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400倍液浸洗灭菌。切后的薯块用新植霉素5000倍液或47%加瑞农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

(3)生长期管理。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出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使用过磷酸钙每亩25公斤,穴施或按重量的5%播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五)马铃薯病毒病

1、症状:此病在田间常表现花叶、坏死、卷叶3种症状类型。花叶型即叶片颜色不均,呈现浓淡相间花叶或斑驳。坏死型即在叶、叶脉、叶柄和枝条、茎蔓上出现褐色坏死斑点,后期转变成坏死条斑。卷叶型即叶片沿主脉由边缘向内翻卷,继而叶片变硬、变脆,严重时叶片卷曲呈筒状。

2、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高温干旱、管理粗放、蚜虫数量大,病害发生严重。 25℃ 以上高温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和传病,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加重其受害程度。病毒主要在带毒薯块内越冬,为播种后形成病害的主要初始毒源,在田间病毒通过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播。

3、防治技术:

(1)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采用茎尖组织脱毒种薯,确保无毒种薯种植。

(2)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

(3)栽培防病。施足有机底肥,增施钾、磷肥,实施高垄或高埂栽培。

(4)出苗后施药。早期用10%的吡虫琳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茎叶喷雾防治蚜虫。

(5)药剂防治: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500倍液。

(六)疮痂病

1、症状:疮痂病菌是一种线菌,只侵害薯块。发病初期在薯块上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小点,表面粗糙,呈疮痂状硬斑,一般只在薯块皮部发病。

2、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温度高时发病较重。

3、防治技术同环腐病。

(七)线虫病

1、症状:主要为害根部,植株矮小、黄化,薯块表面生黑褐色小斑点或褐色溃疡斑,储藏中病斑扩展腐烂。

2、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种薯伤口传播病菌,引起枯萎病、黄萎病等土壤传播病害。

3、防治技术:用55%茎线灵颗粒剂1--15kg/亩,撒在苗茎基部,然后覆土灌水。

(八)疮痂病

1、症状:疮痂病菌是一种线菌,只侵害薯块。发病初期在薯块上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小点,表面粗糙,呈疮痂状硬斑,一般只在薯块皮部发病。

2、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适宜发病温度25-30℃ ,中性或微酸性沙土发病重,温度高湿发病较重。

3、防治技术:同环腐病。

三、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一)地下害虫:主要包括小地老虎、蛴螬和蝼蛄。防治技术可用毒土防治的方法,对小地老虎用敌敌畏0.5kg兑水2.5kg喷在100kg干砂土上,边喷边拌,制成毒砂、傍晚撒在苗眼附近;蛴螬和蝼蛄可用75%辛硫磷0.5g加少量水,喷拌细土125kg,施在苗眼附近,每亩撒毒土20 kg。

  

(二)瓢虫、甲虫的防治技术:用90%敌百虫颗粒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喷雾。

四、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一)切断病源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从无病虫地区引种,选无病留种田留种,因黑胫病、环腐病、疮痂病、晚疫病、青枯病等可通过薯块传播,在选种时要选用抗病虫害种薯,选择的薯种要经过脱毒处理。

2.购种及种薯切块、催芽、播种过程中要捡出畸形、病、烂及萌芽过早或不萌芽的种薯,捡出后集中处理,切勿乱扔。

3.将种薯于切块前在阳光下晒两天,防病效果较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